二选一
搜索文档
 “二选一”争议再起 京东、抖音电商以及美的纷纷回应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1:44
一年一度"双11"大促火热进行中,电商平台价格战硝烟再起。 美的方面否认了被罚款一事。据美的方面向智通财经记者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网络上相关提及 美的的文章属于不实信息。 在业内看来,此次"二选一"舆论风波背后是存量市场的"生态博弈"。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线上电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商品价格, 延伸至流量分配、内容生态和用户时长的争夺。他提到,"二选一"针对的是"渠道"本身,而京东要求商 品在其他平台低价时需同步下调京东售价,这一"价格平价"条款核心针对"价格",二者存在本质区别。 该人士还表示,近期所谓"京东对美的巨额罚款"、"京东二选一"等针对京东的负面信息,屡屡登上抖音 和今日头条热榜,甚至同一个话题反复上榜。京东发出辟谣信息后,"京东二选一"谣言新闻仍然挂在今 日头条热榜上,而同期其他平台并无此新闻的相关热搜。 京东内部人士还表示,美的等品牌在京东平台销售量很大,京东要求在自己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 平台,这种做法是确保销量大的平台价格具有竞争力,让大多数消费者购买到合适的价格。这种主动比 价本质是为消费者构筑价格防护墙。二选一本质是限制去别的平台经营。所以京 ...
 双十一期间“二选一”?直播间价格竞争?京东、抖音、美的三方回应
 新浪财经· 2025-10-29 22:20
京东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京东、抖音、美的三方回应双十一期间有关京东涉及"二选一"的传闻。 近日,有传言称,京东强制要求商家在双十一期间在其他平台的商品价格不能比京东平台更低,还特别 设置巡查小组,一旦发现,京东就会对商家处以大额罚款。另外,有网传截图信息显示,美的集团因价 格问题遭京东罚款500万元。 10月29日,京东内部人士向智通财经记者回应称,近期"京东对美的巨额罚款"、"京东二选一"等谣言, 是因为京东要求在自己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平台,引发与抖音直播间之间的价格竞争而产生的。 该人士向记者表示,近期所谓"京东对美的巨额罚款"、"京东二选一"等针对京东的负面信息,屡屡登上 抖音和今日头条热榜,甚至同一个话题反复上榜。京东发出辟谣信息后,京东二选一谣言新闻仍然挂在 今日头条热榜上,而同期其他平台并无此新闻的相关热搜。 京东内部人士称,美的等品牌在京东平台销售量很大,京东要求在自己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平 台,这种做法是确保销量大的平台价格具有竞争力,让大多数消费者购买到合适的价格。这种主动比价 本质是为消费者构筑价格防护墙。二选一本质是限制去别的平台经营。所以京东不是二选一。"二选 一"概念被模糊 ...
 辟谣“美的被罚”“二选一”后,京东再回应:相关谣言系与抖音的价格竞争引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20:20
对于近日有平台流传的"美的集团因价格问题遭京东罚款500万元""京东二选一"等消息,10月29日,京 东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称,近期"京东对美的巨额罚款""京东二选一"等谣言,是因为 京东要求在自己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平台,引发与抖音直播间之间的价格竞争而产生的。 此前一天(10月28日),京东已就"罚款500万"事件对外辟谣。 该京东内部人士称,近期"京东对美的巨额罚款""京东二选一"等针对京东的信息,登上抖音和今日头条 热榜。京东发出辟谣信息后,相关话题仍然在今日头条和抖音热榜上。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京东内部人士称,京东要求在自己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平台,这种做法是确保销量大的平台价格 具有竞争力,让大多数消费者购买到合适的价格。这种主动比价本质是为消费者构筑价格防护墙。"'二 选一'本质是限制去别的平台经营,所以京东不是'二选一'。'二选一'概念被模糊使用,既是对京东正常 价格策略的曲解,也有借法律标签制造负面舆论的嫌疑。" 针对上述消息,京东客服此前在回应媒体求证时明确表示,没有收到相关"二选一"的通知。 今年"双11",面对抖音、快手以及小红书等平台的差异化打法,京东 ...
 电商平台应在竞争中保持冷静,避免“二选一”
 齐鲁晚报· 2025-10-27 10:05
 京东平台定价政策 - 京东在双11期间要求品牌在抖音等平台直播时不得发放优惠券、抽奖或提及“更便宜”等字眼,否则将面临高额处罚 [1] - 京东成立巡查团队,每日监测商家在其他电商平台的商品定价,若发现最终售价低于京东,商家将面临百万甚至千万级别的罚款 [1] - 京东提出商家应“以产品价值为导向,不倡导以价格为中心”,但行业人士认为其实质是限制商家在其他平台经营以维持京东价格体系 [1]   对商家经营权的潜在影响 - 京东的定价要求被指侵害商家自主经营权,商家因平台体量与渠道影响,面对流量限制、店铺屏蔽等约束只能配合执行 [2] - 以高额罚款绑定商家定价,其限制效果与“二选一”类似,可能构成变相的不合理条件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平台不得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价格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附加不合理条件 [2]   行业竞争与监管环境 - 京东选择对耐消和3C数码行业的商家进行价格约束,这些是其在电商领域的优势赛道 [3] - 约束或固定商品价格的做法可能构成“纵向垄断协议”,即便平台有优势地位也不能我行我素 [3] - 监管部门近期加强平台经济监管,约谈主要外卖平台,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强调规范、理性、共赢的竞争原则 [3]
 被指控“二选一”,携程的大考来了
 商业洞察· 2025-10-03 17:24
 文章核心观点 - 携程正面临“二选一”垄断行为的指控,这可能成为在线旅游代理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的导火索 [4][5][7] - OTA行业的垄断危害性被认为远大于外卖行业,因其产业链更长、关联主体更多 [9][10] - 携程在OTA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事实市占率远超表面数据,对商家拥有强大的控制力 [16][17][18] - 平台通过“调价助手”和“金特牌模式”等工具,涉嫌剥夺商家自主定价权和平台选择权,构建封闭市场 [11][22][29][34]   行业特性与竞争格局 - OTA业务涉及酒店、机票、旅游度假等多产品,具有消费频次低、客单价高、用户决策成本高的特点 [10] - 市场参与者众多但竞争不充分,携程系平台事实市占率远高于56% [14][16][17] - 携程2024年第二季度日均净利润为5300万元,与北京1613家酒店上半年的总利润额5980万元接近 [10]   平台对商家的影响 - 普通酒店商家基础佣金在12%-15%,综合成本最高可接近30% [11][12] - 商家需通过“金牌”(承诺挂价低于其他平台5%或20元)或“特牌”(全网独家)模式获取流量和排名 [29] - 平台算法和流量分配机制使商家难以保持普通身份,不参与则面临出局风险 [30][31] - 商家在获得“金牌”资格后仍需持续购买流量以维持曝光度 [32][33]   涉嫌垄断行为的具体表现 - 商家指控携程存在“二选一”行为,如签订特牌经营则不得在其他渠道挂价 [21][22] - “调价助手”工具被指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变相逼迫商家接受垄断定价策略,保证携程挂价最低 [22][26] - 郑州市监局约谈携程,指出其通过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技术手段对商家交易及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 [26] - “金特牌模式”与“调价助手”协同,被外界认为是更隐蔽的“二选一”操作,形成排他性 [27][29][34]
 滴滴外卖99Food要求海外商家“二选一”并称之为战略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7:11
 滴滴99Food在巴西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滴滴旗下巴西外卖业务99Food斥资超10亿元人民币(9亿雷亚尔)预付款换取商家与美团Keeta的排他协议 [1] - 该排他协议针对美团Keeta但不限制商户与当地外卖巨头iFood合作 [1] - 滴滴99Food已接触超过100家餐饮连锁推动"二选一"条款 [1]   巴西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iFood是巴西外卖市场绝对主导者 市场占有率80% [1] - 滴滴99Food于今年6月重启巴西外卖业务 [1] - 美团Keeta于今年5月宣布进入巴西市场 目前处于业务筹备阶段 [1]   滴滴99Food的竞争策略细节 - 向单个商户提供600万雷亚尔(约800万元人民币)现金报价获取"半独家"协议 [2] - 在谷歌广告购买"Keeta"关键词 将美团Keeta自然搜索结果推至低位 [2] - 巴西法院认定该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和商标侵权 责令三日内停止并处以每日2万雷亚尔罚款 [2]   公司对排他协议的官方立场 - 滴滴99Food向巴西媒体承认与部分餐厅签署"二选一"排他协议 [2] - 公司称此为面向核心商户的战略行为 [2] - 该策略被解读为"先保住第二的位置 再考虑对抗第一"的市场竞争思路 [2]
 这事复杂:京东炮轰“二选一”,美团晒出了一张图反击
 齐鲁晚报· 2025-04-22 11:04
 京东与美团外卖平台竞争事件 - 京东集团公开指责竞对平台实施二选一政策 强迫兼职骑手拒接京东订单 导致部分订单延迟 [1][3] - 京东推出紧急救援措施 包括永不强迫骑手二选一 未来三个月扩招10万名全职骑手 保障被竞对封杀骑手的订单量 [3] - 京东因订单延迟向消费者道歉 承诺超时20分钟以上订单全部免单 [4]   美团回应与反指控 - 美团发布声明否认二选一 强调行业参与者均未限制骑手多平台工作 称限制骑手选择的企业只有京东平台 [4] - 美团指出京东配送延误系自身原因 并称京东自4月18日起通知商户出资承担消费者补贴 [4] - 美团表示京东用单方面推测误导舆论 属于莫须有行为 [4]   外卖行业格局与京东入局影响 - 京东外卖于2024年2月11日正式入局 打破由美团和饿了么主导的超万亿元市场规模双巨头格局 [6] - 京东推行系列改革措施:只招募品质堂食商家抵制幽灵外卖 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医疗险 [6] - 京东创始人内部要求外卖业务净利润不得超过5% [6]   行业规范发展动向 - 美团宣布从2025年二季度起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7] - 美团公开表示欢迎新玩家共同解决行业问题 促进业态健康发展 [7] -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竞争将推动行业向更规范、更注重服务质量的方向发展 [8]   市场调研与骑手反馈 - 济南街头调研显示全职骑手仅接本平台订单 兼职骑手无限制 近期未听说二选一要求 [6] - 骑手群体认为京东入局为骑手、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6]
 特朗普炮轰美联储,美国重演股债汇三杀!黄金站上3400美元!刘强东亲自送外卖!美团再辟谣二选一!服务业扩大开放新增9个试点城市!
 新浪财经· 2025-04-22 09:03
 美国资产市场波动   -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敦促美联储降息 宣称美国已不存在通胀风险 并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行动迟缓 [2]   - 美国股市大幅下跌 道指跌971.82点(2.48%) 纳指跌2.55% 标普500跌2.36% 大型科技股普跌 特斯拉跌近6% 英伟达、甲骨文跌超4% [4]   - 美债收益率曲线急剧变陡 彭博衡量美国政府债券与全球同类债券比率跌至2024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4]   - 美元指数跌0.88%报98.35创三年新低 美元兑日元跌破141关口跌0.94%报140.85 [5]     黄金市场动态   - 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 现货黄金盘中最高达3430.67美元/盎司 收盘涨2.91%报3423.77美元/盎司 COMEX黄金期货涨3.21%报3435.1美元/盎司 [7]   - 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风险控制通知 要求会员做好风险防范 提示投资者合理控制仓位 [9]     外卖行业竞争   - 京东推出外卖骑手援助措施 包括保证被封杀骑手收入不降 将全职骑手招聘名额从5万提高到10万 提供"双职工"工作安排 承诺不强迫"二选一" [15]   - 美团声明否认"二选一"传言 称从未限制骑手多平台接单 强调各平台骑手都在为其他平台提供配送支持 [17][18]     服务业扩大开放   - 国务院新增大连、宁波等9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 试点范围扩大至20个城市 [23]   - 《工作方案》明确155项试点任务 涵盖重点服务领域开放和产业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 [23]
 京东美团,刺刀见红的第51天
 和讯· 2025-04-21 18:01
 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行业长期处于"一超一强"格局,美团占据主导地位,饿了么背靠阿里生态但表现不温不火[4] - 京东以重资产模式入局,主打高品质、高补贴和自营物流,上线一个多月日单量突破500万单[5] - 美团目前仍占据外卖市场超70%份额,凭借成熟网络、高频用户粘性及资金实力主导市场[15]   平台间冲突 - 京东指控竞对平台强迫骑手"二选一",导致骑手收入降低16-25%,美团否认相关指控[2][7][8][9] - 双方互相渗透核心业务,美团推出"闪购"切入京东电商腹地,京东以"秒送"应对[5][6] - 京东宣布永不强迫骑手"二选一",鼓励跨平台自由接单以保障收入[10]   历史案例借鉴 - 京东曾成功起诉阿里电商"二选一"垄断行为,获赔10亿元,推动行业整顿[12][13] - 京东试图复制电商领域经验,通过法律手段整顿外卖行业"二选一"现象[3][14]   行业痛点与平台策略 - 外卖行业存在骑手保障不足、算法压榨、食品安全等问题,京东承诺利润率不超过5%以保障各方利益[15] - 美团2024年营收3376亿元,净利润368亿元,用户数达7.7亿,但商业模式备受质疑[15] - 京东质疑现行平台抽成机制过高(25%-30%),认为这导致商家降低品质以维持生存[15]   市场影响与用户反应 - 京东入局促使美团优化佣金结构和骑手保障,行业竞争推动服务升级[16] - 用户习惯难以短期改变,京东作为新手面临订单延迟等运营挑战[16] - 竞争最终可能使骑手、商家和消费者受益,迎来"多选一"的市场环境[17]
 亚马逊低价电商体验:精简版 Temu,顾首顾尾
 晚点LatePost· 2025-01-21 21:45
 拼多多海外扩张与亚马逊反击   - 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上线两年多实现数百亿美元成交额,通过超低价策略迅速抢占美国市场[3]   - 亚马逊针对Temu推出低价商城Haul,采用全托管模式,商品价格普遍低于10美元,上线首周即与Temu展开直接竞争[5][6][24]   - Temu商品数量达300万种,细分677个小类目,而Haul仅9大类129小类,商品丰富度差距显著[18]     平台竞争策略差异   - Temu通过游戏化设计(如轮盘抽奖、隐藏优惠券)刺激用户留存,转化率提升手段激进[8][13]   - Haul采用克制型运营,主推紫色界面与emoji标签,未设置强制游戏环节,强调满减折扣[14]   - 物流时效对比:Temu订单平均10天送达,Haul测试阶段出现包裹丢失,最长延误达21天[7][10]     头部品牌博弈与供应链控制   - 亚马逊疑似通过佣金优惠施压头部卖家安克撤离Temu,导致其官方店铺商品短暂下架[3][4]   - Temu采用全托管模式掌控定价权,Haul则允许商家自主定价但设价格上限,两者供应链策略分化[21][24]   - 亚马逊主站对Temu低价同款商品实施惩罚,取消"Buy Box"权益以降低流量曝光[24]     用户分层与市场定位   - Temu 44%销售额来自年收入超13万美元的高收入群体,与亚马逊Prime会员高度重叠[28]   - 亚马逊Prime会员数达2亿且年增8%,Haul刻意与主站区隔,不共享Prime权益以保护核心用户体验[23][27]   - 淘宝天猫88VIP会员数从3200万增至4600万,显示高净值用户运营成为头部平台共同方向[23]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中国电商"二选一"战术在海外受反垄断限制,Temu通过白牌商品和翻新机策略规避品牌封锁[23]   - 亚马逊历史上对Diapers、Instacart等竞品的快速模仿未在Haul上复现,投入相对保守[28][29]   - 拜登政府拟收紧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可能冲击中国供应链主导的低价跨境模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