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垄断行为
icon
搜索文档
55名中国用户举报苹果:中外双标,滥用支配地位
虎嗅· 2025-10-20 21:45
举报核心诉求 - 55名中国消费者联名向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举报苹果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2] - 核心诉求是请求对苹果公司立案查处并责令其停止侵权行为,向中国消费者开放第三方支付渠道和第三方应用商店 [3][4] - 具体要求包括零佣金开放第三方支付与应用商店,以及降低佣金费率至不高于全球最优惠比例 [8][9][10] 被指控的垄断行为 - 指控苹果公司实施限定交易及搭售行为,强制中国消费者只能通过苹果IAP系统购买数字商品和服务,并禁止开发者引导消费者使用其他支付方式 [5][6] - 指控苹果公司实施不公平高价行为,强制中国消费者承担最高达30%的佣金 [7] - 指控苹果公司通过反引导条款进一步限制市场竞争,该条款在美欧等多国已放弃,但在中国依然生效 [13][44] 全球监管动态对比 - 美国加州北区联邦法院于2025年4月30日裁定,要求苹果为美国消费者提供支付渠道选择权,并对第三方支付免收佣金 [12] - 欧盟在重罚苹果5亿欧元后,苹果于2025年6月26日实质性放松第三方支付渠道,第三方支付佣金低至首年12%,次年10% [12] - 举报信指出,苹果未将美欧的低(零)佣金模式推广至中国,构成国别性歧视,中国仍被执行全球最严格规定 [11][13] 中国市场“苹果税”负担分析 - 2024年中国消费者缴纳的“苹果税”金额为64.4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148亿美元,超过欧洲的48亿美元 [15] - 计算“苹果税”占各市场营收比例显示,中国区占比达10%(646.5亿美元营收),美国为8.8%(1692.6亿美元营收),欧洲仅为4.6%(1048亿美元营收) [15] - 预测到2026年,中国消费者缴纳的“苹果税”或达81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分别比美国(63亿美元)多18亿美元,比欧洲(71亿美元)多10亿美元 [16] 全球其他地区法律行动 - 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计划于2025年12月18日前迫使苹果开放第三方交易模式及应用获取渠道 [19] - 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于2025年8月12日裁定苹果在iOS应用分发和支付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20] - 俄罗斯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2025年9月1日生效,要求允许第三方支付和应用分发渠道 [21] - 哥伦比亚工商监管局于2025年8月下旬宣布启动对苹果的反垄断调查 [22]
被指控“二选一”,携程的大考来了
商业洞察· 2025-10-03 17:24
文章核心观点 - 携程正面临“二选一”垄断行为的指控,这可能成为在线旅游代理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的导火索 [4][5][7] - OTA行业的垄断危害性被认为远大于外卖行业,因其产业链更长、关联主体更多 [9][10] - 携程在OTA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事实市占率远超表面数据,对商家拥有强大的控制力 [16][17][18] - 平台通过“调价助手”和“金特牌模式”等工具,涉嫌剥夺商家自主定价权和平台选择权,构建封闭市场 [11][22][29][34] 行业特性与竞争格局 - OTA业务涉及酒店、机票、旅游度假等多产品,具有消费频次低、客单价高、用户决策成本高的特点 [10] - 市场参与者众多但竞争不充分,携程系平台事实市占率远高于56% [14][16][17] - 携程2024年第二季度日均净利润为5300万元,与北京1613家酒店上半年的总利润额5980万元接近 [10] 平台对商家的影响 - 普通酒店商家基础佣金在12%-15%,综合成本最高可接近30% [11][12] - 商家需通过“金牌”(承诺挂价低于其他平台5%或20元)或“特牌”(全网独家)模式获取流量和排名 [29] - 平台算法和流量分配机制使商家难以保持普通身份,不参与则面临出局风险 [30][31] - 商家在获得“金牌”资格后仍需持续购买流量以维持曝光度 [32][33] 涉嫌垄断行为的具体表现 - 商家指控携程存在“二选一”行为,如签订特牌经营则不得在其他渠道挂价 [21][22] - “调价助手”工具被指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变相逼迫商家接受垄断定价策略,保证携程挂价最低 [22][26] - 郑州市监局约谈携程,指出其通过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技术手段对商家交易及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 [26] - “金特牌模式”与“调价助手”协同,被外界认为是更隐蔽的“二选一”操作,形成排他性 [27][29][34]
价格飙涨255%,美国“蛋荒”蔓延!有城市鸡蛋每打要价10美元,政府紧急下令:10亿美元遏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1 15:33
美国鸡蛋价格飙升原因 - 过去四个月美国鸡蛋批发价格飙升255%,2025年初平均价格达每打4.95美元历史新高,部分城市零售价高达每打10美元 [2][6] - 禽流感导致自2022年以来约1.63亿只商业家禽死亡或被扑杀,其中产蛋母鸡受损最严重,2024年损失4000多万只,2025年前两个月再损失3100万只 [2][8] - 行业整合加剧供应脆弱性,头部企业Cal-Maine Foods控制约20%市场份额,其2025财年Q2销售额同比暴涨342% [15] 供应链特征与应对措施 - 全球鸡蛋贸易量仅占供应总量的3%,本地化特征显著限制进口调节能力 [3] - 美国政府计划投入10亿美元用于生物安全措施、经济救济和疫苗研发,但专家认为短期难改善供应 [9] - 传统笼养系统损失占比74%(2240万只),无笼养系统损失26%(790万只) [8] 对产业链的影响 - 烘焙食品等下游行业面临提价或减产抉择,复活节需求可能延长供应紧张局面 [10][11] - 食品通胀压力显现,2024年Q4起美国食品通胀率已有抬头迹象 [11] - Cal-Maine Foods毛利润在2022-2023年禽流感期间增长超两倍,2024年实现31亿美元销售额和12亿美元利润 [15] 行业监管动态 - 司法部启动垄断调查,质疑生产商借禽流感过度提价,Farm Action指控行业利润率与损失规模不匹配 [12][14] - 民主党议员批评头部企业利用危机获取超额利润,Cal-Maine曾因价格操纵被判赔偿 [13][15] - 俄亥俄州成为重灾区,占全国损失量的44%(1330万只)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