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价助手

搜索文档
携程“调价”被点名,京东们“低佣”搅局
36氪· 2025-07-15 15:59
行业现状 - 中高端酒店业不景气,部分五星级酒店开始摆摊以维持经营 [1][2] - OTA行业整体净利率较高,携程集团2024年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72%,2025年Q1净利润43.14亿元净利率34% [3] - 同程旅行2025年Q1净利润6.79亿元同比增长69.52%净利率18%,美团市场份额近20%净利率约20% [4] 携程集团优势 - 市场份额占比56%,远高于同行 [5] - 起步早,1999年成立抢占高端用户心智形成品牌认知 [8][9] - 独家资源优势:通过"特牌""金牌"合作模式与中高端酒店签订独家协议,锁定供给资源 [11] - 服务质量业内第一,拥有2万人的BD+呼叫中心团队 [12] 商业模式与争议 - 携程佣金率12%-20%显著高于美团(6%-10%)、飞猪(5%-6%)、同程(8%+) [15] - 被郑州多家酒店商户举报"调价助手"工具涉嫌未经允许修改价格,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 [2][15] - 携程回应称"调价助手"是为帮助酒店适应市场价格,但商家反馈无法关闭该功能 [16] 竞争格局 - 美团、同程选择在中低端市场差异化竞争,未卷入此次举报事件 [17] - 京东宣布进入OTA市场,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 [17] - 飞猪并入阿里电商事业群,可能获得500亿补贴支持 [20] - 美团核心外卖业务可能为本地生活业务带来增量 [20] 未来趋势 - 平台可能放弃部分利润补贴商家以应对竞争 [18] - 其他平台可能加大供需两端补贴力度 [20] - 行业需要构建平台、商家与消费者三方共赢的生态才能持续发展 [16][20]
ESG年报解读|携程集团披露碳中和规划,强制调价事件引多方投诉,监管介入调查
搜狐财经· 2025-07-11 16:15
碳中和规划与排放数据 - 公司正式启动2050年碳中和规划 以2024年为基准年 总排放量为24 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计划推动能源效率提升与可再生能源转型 [2] - 2024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达248 978吨二氧化碳当量 较2023年增长29倍 主要因范围三排放首次纳入统计及范围一、二核算标准调整 [3][4] - 范围一排放量从2023年25吨增至3 233吨 范围二排放量从9 951吨增至25 088吨 范围三排放量为220 657吨 [4] - 每收入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 67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人民币 [4] 业务增长与低碳举措 - 2024年跨境游、入境游预订量显著提升 业务扩张导致能源消耗增加 直接推高范围一、二排放量 [5] - 低碳酒店标准覆盖3 300家酒店 带动1 200万旅客入住 累计推动1亿人次实践可持续旅行 [5] 乡村振兴与社会责任 - 全国建成34个携程度假农庄 创造超4万个就业岗位 80%员工为当地村民 人均年收入增加超4万元 [7] - 农庄项目带动农产品销售近4 000万元 非遗元素相关收入超300万元 入选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案例 [7] - 全球旅行SOS平台覆盖4 4亿旅客 处理2 2万宗求助 救援成功率98% [8] 管治结构与合规披露 - 建立三级可持续发展管理架构 董事会监督 高管绩效挂钩ESG表现 MSCI评级A级 Wind ESG评级BBB [10] - 报告编制符合港交所、纳斯达克及GRI标准 强调信息"重要、量化、平衡、一致" [10] 合同公平性争议 - 强制开通"调价助手"功能引发投诉 系统自动下调酒店价格且关闭困难 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达110条 [11][14] - 郑州多家酒店举报定价权被干预 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涉嫌违反《价格法》及《民营经济促进法》 [14] - 商家反映关闭功能需反复沟通 部分关闭后仍被重启 投诉处理机制与报告承诺的"零容忍不道德行为"存在偏差 [15]
平台应慎用定价干预权
经济观察报· 2025-06-29 11:51
平台与商家的定价权博弈 - 平台通过"调价助手"等工具擅自下调酒店价格,引发商家对定价权归属的争议 [2] - OTA平台普遍具备价格干预功能,强制程度不一,商家虽可手动调回但经营节奏被打乱 [2] - 平台兼具市场与企业双重属性,通过流量分配权(如美团"必住榜"、抖音算法)间接影响商家定价能力 [2] 平台定价干预的多样化形式 - 直接定价:多见于平台自营业务,可能通过流量倾斜制造不公平竞争 [3] - 参考价/指导价:商家虽可偏离但多数选择遵从 [3] - 限价条款:如"全网最低价"要求,成为平台间争夺定价权的工具 [3] - 当前事件中平台行为介于参考价与限价之间,商家为维持排名被迫接受调价 [3] 定价权博弈的动态性 - 大型酒店品牌能自主调价且较少受平台干预,中小商家则更依赖平台规则 [3] - 定价权实质是商家品牌价值、市场地位与平台动态博弈的结果 [3] - 平台算法定价宣称提升效率,但可能以牺牲多方利益为代价 [3] 过度干预的市场扭曲效应 - 商家被迫降低成本导致质量下降(如餐厅缩减分量、民宿使用廉价床品) [4] - 消费者面临长期选择减少和质量下降风险,短期低价优惠不可持续 [4] - 市场创新活力受抑制,可能形成算法合谋与隐性垄断 [4] 定价权边界与行业建议 - 平台需区分建议性调整与强制性控制,明确"合理干预"情形 [4] - 应提升算法透明度,与商家明确调价机制 [4] - 建议建立内部定价合规审查机制,评估策略对多方的影响 [4]
平台应慎用定价干预权
经济观察报· 2025-06-28 14:32
平台定价权争议 - 携程被曝未经商家同意擅自通过"调价助手"程序自动下调酒店价格 该程序会比对其他平台价格并自动调低高于竞品的产品价格 [2] - 其他OTA平台也存在类似调价功能 但对商家的强制要求程度不一 商家虽可手动调回价格但不堪其扰 [2] - 事件引发数字经济中定价权归属的争议 商家认为作为服务提供主体应掌握定价权 但平台兼具市场与企业双重属性 掌握商家准入权和流量分配权 [2] 平台定价控制模式 - 平台对价格的控制呈现多样化特征 包括直接定价(多见于自营业务)、参考价/指导价(商家不敢轻易偏离)、限价(如全网最低价条款) [3] - 携程此次调价行为介于参考价与限价之间 商家有权拒绝但为维持排名往往被迫接受 [3] - 定价权实际是商家品牌价值、市场地位与平台动态博弈的结果 大型酒店品牌表示不会被平台左右调价节奏 [3] 过度干预的负面影响 - 商家被过度压价后可能以次充好 如餐厅缩减分量、民宿改用廉价床品 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4] - 消费者面临短期价格优惠假象背后长期选择减少和质量下降的风险 [4] - 平台过度干预定价会抑制创新活力 阻碍动态竞争 甚至可能形成算法合谋和隐性垄断 [4] 解决方案建议 - 需明确平台可制定规则但不能越界干预企业经营 区分建议性价格调整与强制性价格控制 [5] - 平台应提升算法透明度 明确调价机制 并建立定价合规审查机制评估策略影响 [5] - 平台需谨慎对待定价权归属与边界问题 这关乎其立身合法性 [5]
刘强东,又盯上一块“肥肉”
36氪· 2025-06-21 18:20
京东进军酒旅业务 - 京东发布公开信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 提供最高3年0佣金吸引酒店商家参与[3] - 京东此前已通过3倍薪资从飞猪 同程 携程等平台挖人布局酒旅业务[4] - 京东官方称将提供供应链服务优化酒店业成本 但行业认为其瞄准OTA市场[6] OTA行业现状 - 国内OTA渗透率超60% 头部平台包括携程 去哪儿 飞猪等[7] - 携程2024年净营收533亿元(同比+19%) 净利润172亿元(同比+72%)创五年新高[9] - 携程毛利率连续三年超75% 2024年达81.24% 高于LVMH(67%)和爱马仕(73%)[11][12] - 同程旅行2024年营收173.41亿元(同比+45.8%) 净利润27.85亿元(同比+26.7%)[9] 酒店行业困境 - 2024年全国星级饭店营收1557.3亿元 较2023年1609亿元下降3.2%[15] - 华住集团2024年营收239亿元(同比+9.2%)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92%[15] - 锦江酒店2024年营收140.63亿元(同比-4%) 净利润同比下降9.06%[15] - 超60%高星酒店认为OTA佣金(10%-15%)严重压缩利润空间[31] 景区及旅行社表现 - 曲江文旅(大唐不夜城运营商)2024年亏损1.3亿元[17] - ST张家界5年累计亏损13亿元[18] -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2024年营收56.49亿元(同比-16.36%) 净利润同比下降36.5%[18] OTA平台争议 - 携程市场份额近60% 被指通过"调价助手"工具强制商家降价[28] - 2024年华住/如家支付携程佣金达2.83亿/1.6亿元 较2019年增长244%/42%[31] - 敦煌案例显示文旅产业占GDP2/3但税收贡献低 利润集中于OTA平台[23][25] 行业竞争趋势 - 电商平台如淘宝 拼多多 京东推出商家扶持政策反内卷[35] - 京东入局酒旅业务引发行业对"赢者通吃"商业模式的反思[37][38]
携程被曝强制调价,商家控诉平台霸权
搜狐财经· 2025-06-20 22:21
携程强制调价事件 - 携程被指控未经商家允许强制开通"调价助手"功能 该功能可在后台直接修改房间定价 导致部分房型售价低于成本价 [1][2] - "调价助手"本是自动化调价工具 但近期被默认或强制开启 商家多次尝试关闭未果 客服以"系统默认""无法单独关闭"等理由推脱 [2] - 携程系在国内OTA市场占有率超过50% 部分热门旅游城市高达70% 市场垄断地位明显 [3] 商家退出机制问题 - 携程设置复杂退出流程 要求商家支付高额违约金 合同包含严格"独家合作"或"最低价保证"条款 [3] - 商家反映若在其他平台提供更低价格 携程有权罚款或降低搜索排名 [3] - 由于携程市场份额过大 商家担心退出后客流量可能直接腰斩 [3] 行业监管与法律问题 - 携程行为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和《反垄断法》 剥夺商家自主定价权 干预正常经营 [2] - 律师建议商家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提起诉讼 平台不得滥用算法或市场地位胁迫商家 [3] - 行业存在平台利用市场支配地位胁迫商家现象 如外卖平台"二选一"和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 [3] 市场影响与行业观察 - 携程行为可能人为压低价格 挤垮中小酒店 导致市场垄断加剧 损害消费者长远利益 [3] - 在线旅游平台本应提供公平透明交易环境 但存在利用行业地位欺压商家乱象 [4] - 行业需要加强监管规范 防止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在线旅游生态 [4]
京东要抢携程蛋糕,胜算几何?
36氪· 2025-06-20 20:52
京东进军酒旅市场 - 京东在618宣布正式入局酒旅行业 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 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2] - 公司选择此时入局是看中酒旅业务的现金牛属性 也是其本地生活业务的顺势扩张[2] - 京东APP已将"酒店"入口置入"秒送外卖"页面 显示其All-in决心[23][24] - 公司正在大规模招聘酒旅业务相关人才 月薪最高达50k[25][26] - 内部已搭建完整的"机票+酒店+旅游"业务线 并筹备独立事业部、APP和小程序[26] 酒旅市场现状 - 携程占据56%市场份额 同程、美团、飞猪、抖音分别占15%、13%、8%、3%[15] - 2024年携程净利润172亿元 同比增长72% 2025Q1净利率达34%[3] - 同程旅行2025Q1经调整净利润7.88亿元 同比增长41.3% 净利率18%[3] - 华住集团2025Q1核心归母净利润6.86亿元 同比下滑8.66%[3] - OTA平台佣金收入快速增长 2023年携程来自华住/如家的佣金分别为2.48/1.29亿元 较2019年增长244%/42%[4] 商家痛点与机会 - 酒旅商家普遍面临"增量不增收"困境 利润被OTA高佣金摊薄[3][7] - 商家对OTA平台强制调价等强势做法不满 曾多次发生摩擦[19][21] - 京东0佣金策略直击商家痛点 有望吸引寻求多元化渠道的商家[7][9] - 商家希望新玩家入场能促进市场竞争 获得更低佣金渠道[9] 市场竞争格局 - 携程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强大履约能力保持领先地位[18] - 美团从下沉市场切入 通过本地生活场景引流酒旅业务[12] - 抖音采用"达人直播+团购预售"模式快速切入[13] - 飞猪采用OTP模式 提供2-8%低佣金率 但市场份额仅8%[13][15] - OTP模式存在服务质量管控难题 飞猪用户量仅为携程的五分之一[17] 京东面临的挑战 - 需建立自主供给体系 目前部分产品仍依赖其他OTA供给[33][34] - 需平衡商家让利与服务履约质量 避免重蹈飞猪覆辙[32] - 需证明"高潜力客流"的转化效率 否则商家可能在三年后离开[32] - 机票"无捆绑"卖点和0佣金是正确方向 但实施过程充满挑战[27][29] - 酒旅市场竞争比外卖更激烈 需同时应对多个同级别对手[32]
携程被指“调价助手”后台强改商家价格
新华网财经· 2025-06-20 17:47
携程"调价助手"功能争议 - 携程被曝强制商家开通"调价助手"功能 该功能可自动扫描竞品价格并强制调低商家定价以保持平台价格优势 商家被迫接受但普遍不满[1][3] - 调价助手实际运作方式为:自动抓取竞品价格后不经商家同意直接修改房费或调整促销折扣 有商家反映原定八五折活动被擅自改为七五折[3][4] - 该功能与商家挂牌服务强制绑定 即使不挂牌也可能被自动开通 且关闭后常被平台重新开启 有商家经历十几次反复申请仍无法彻底关闭[3][8] 商家与平台权力失衡 - 携程在OTA市场占据绝对优势 2021年份额超50% 2024年预计达56% 商家因依赖平台流量而处于弱势地位[6] - 商家陷入"三不"困境:不敢退出平台(因流量依赖) 不能自主定价(被强制调价) 不好关闭功能(反复被重新开启)[6][7][8] - 相比其他平台 携程调价行为更强势 修改价格和活动既不需商家验证码也不发送通知 被商家称为"霸王条款"[4] 行业竞争与监管现状 - 酒旅行业竞争加剧 京东近期以3倍薪资从同业挖角布局业务 美团也发布酒旅大数据战略 行业呈现"内卷"态势[10] - 专家指出若携程利用市场支配地位通过调价助手维持最低价 可能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第22条关于滥用支配地位的规定[11] - 目前在线旅游行业尚未成为反垄断监管重点 缺乏相关判例 需要商家主动维权举证才能推动调查[11] 价格战潜在影响 - 平台间自动跟价可能导致恶性价格战 案例显示100元房费经多轮追价后商家仅获60元 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4] - 头部平台为保持价格优势采取短期激进策略 业内担忧商家被迫成为"价格战炮灰"[9][10]
携程被指“调价助手”后台强改商家价格
新华财经· 2025-06-19 20:53
行业竞争格局 - 携程在国内OTA市场份额持续领先 2021年已超50% 2024年预计达56%以上 [5] - 京东近期启动酒旅业务 以3倍薪资从飞猪同程携程挖人 美团也发布酒旅市场战略洞察 [7]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平台通过技术手段维持价格优势 出现"内卷"现象 [7][8] 平台运营争议 - 携程"调价助手"功能被指未经商家同意自动修改房价 可抓取竞品价格后强制跟价 [2][3] - 商家反映平台擅自调整促销折扣幅度 如八五折被改为七五折 且无需验证码或通知 [3][4] - 功能关闭流程复杂 存在"申请-驳回"循环 关闭后常被业务经理重新强制开启 [6] 商家困境 - 中小商家因依赖平台流量而处于弱势地位 面临"不敢退不能退不好退"的困境 [5][6] - 自动跟价导致价格战加剧 100元房价经多轮追价后商家实际收入可能仅60元 [4] - 平台算法主导价格调整 商家缺乏议价能力 被迫成为行业竞争的"炮灰" [7][8] 法律合规风险 - 律师指出若携程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强制全网最低价 可能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第22条 [8] - 目前在线旅游行业尚未成为反垄断监管重点 缺乏相关司法判例 [8] - 类似案例中阿里巴巴曾因"二选一"行为被罚182亿元 显示监管力度加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