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

搜索文档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给新大学一些时间,我们很有信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4:09
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现状 - 深圳理工大学2024年5月30日正式获批设立 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 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1] - 首批120名新生经过1年培养 已具备流利演讲能力并参与科研活动 其中5-6名学生准备单独发表公开论文 [1] - 新型研究型大学被视为高等教育改革试验场 包括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 以及筹建中的大湾区大学 [1] 教学模式与学科建设 - 采用"新工科""新医科"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理工科边界 首批建设七大学科交叉专业学院 [2] - 学科建设强调交叉创新 以应对世界科技从单一学科走向综合的趋势 [2] - 重点开展合成生物学理论研究 深度融合AI与合成生物技术培养专业人才 [2] 办学特色与产学研结合 - 探索"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路径 依托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形成科教与产教协同共进模式 [3] - 食堂面向社会开放 学生可接触企业家、诺奖得主、图灵奖得主等 每周4天上课 1天实验室实践 [3] - 与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主要区别在于依托一流科研机构建设大学 [3]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深入 广东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 扩大优质资源供给 [4] - 深圳从高等教育洼地转变为高地 基本囊括中国大学所有形态 [4] - 深圳国际化人才引进速度快 对长江以南地区学生吸引力强 [4]
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不,未来文科会越来越重要|专访《优秀的绵羊》作者
后浪研究所· 2025-05-13 14:40
精英教育体系的问题 - 精英教育体系培养出"优秀的绵羊",学生聪明但充满焦虑、缺乏目标感和好奇心,顺从地向同一方向前进[1] - 学生加速涌入金融、咨询、法律、医学、科技行业,这些最稳妥通往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专业[3] - 学历贬值严重,1991至2022年间美国学士学位数量增长84%,硕士学位暴涨157%,但教育质量下降[5] 学科选择与就业趋势 - 人文科毕业生占比跌破3%,职业教育类专业占超50%,商科独揽20%份额,但学术严谨性不足[9] - 学生扎堆少数热门领域(尤其科技行业),导致就业市场过度饱和,差异化路径更为重要[9] - 美国高校开始取消外语、艺术相关科系,未来可能波及哲学、英语等核心人文领域[17] 文科的价值与未来 - 人文学科培养的核心能力(情感联结、创造力)是AI难以取代的,未来文科可能变得更加重要[19] - 交叉学科发展对人文和STEM领域都有益,人文课程能为理工科学生提供"附加价值"[20] - 70%美国大学生从事领域与专业无直接关联,大学教育应培养广泛可迁移的基础能力[28] 教育体系改革建议 - 通识教育课程质量下降,院校需系统性改革激励机制,学生应主动发掘优质资源[30] - 博雅教育应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和基础自然科学,培养创造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3] - 自我觉醒应出现在更早阶段,职场历练后重新审视人生航向是弥补教育缺陷的方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