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内卷

搜索文档
一光伏企业一省52家代理商!上市公司董事长揭露价格内卷乱象
第一财经· 2025-06-17 00:04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反低价内卷"定位,强调不亏本销售、不参与恶性竞争 [1][2] - 公司产品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欧洲渠道商反馈只有公司组件能保持盈利 [1] - 目标是通过经营改善率先代表光伏产业穿越行业周期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ABC组件较TOPCon存在明显溢价:国内集中式BC组件均价0.78元/W(高0.1元/W以上),欧洲户用分布式BC组件均价0.185美元/W(高0.04美元/W以上) [2] - ABC组件自去年三季度起持续满产,预计今年三季度量产交付转换效率25%以上的组件 [3] - BC技术生产周期长(2-3天vsTOPCon的8-10小时),良率提升难度大(10GW产线良率从70%提升至97%耗时1.5年) [3] 市场布局 - 当前销量国内外占比五五开,目标海外占比提升至65% [3] - SNEC展会期间新签2.2GW合作协议(集中式600MW+分布式1.6GW),其中海外1.068GW [3] - 欧洲渠道商验证公司产品盈利能力,22个组件品牌中唯一保持盈利 [1] 成本控制规划 - 当前ABC组件成本略高于TOPCon,预计下半年新产品量产后成本可打平 [2] - 预计到2026年ABC组件成本竞争力将逐步显现 [2] 行业生态建设 - 联合隆基绿能等发布《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推动建立技术标准体系 [4] - 与高景太阳能、创维光伏等产业链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4] - 呼吁行业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BC产业生态,强调知识产权保护 [4]
关于反内卷,这是我看到的最恐怖的评论
36氪· 2025-06-13 11:27
外卖行业乱象 - 幽灵外卖现象泛滥,商家共用地址和证照,卫生条件极差,食材来源不明 [2][3] - 2024年8月曝光北京40多家外卖店铺共用"京门楼"地址和证照 [2] - "望京烧烤"虚假包装,租借营业执照,展示虚假照片误导消费者 [2] - "够粤・正宗隆江猪脚饭"月售3000多单,实际位于废品回收站旁,卫生状况糟糕 [3] - 30多家外卖店铺共用同一证照,实际经营者与登记信息不符 [3] 平台责任缺失 - 平台审核流于形式,商家上传虚假信息即可快速入驻 [4] - 部分商家凭借一张证照注册五六家不同店铺 [4] - 平台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对违规商家处罚轻微 [5] - 平台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忽视社会责任,导致行业品质下降 [5] 外卖品质问题 - 幽灵外卖使用劣质食材,可能包含过期变质原料 [6] - 加工场所卫生条件差,缺乏消毒设备,交叉污染严重 [6] - 包装材料质量差,可能释放有害物质 [7] - 消费者健康风险增加,行业信任度下降 [7] 即时零售内卷 - 2025年即时零售规模预计达1万亿元,2030年超2万亿元 [9] - 大型连锁品牌通过补贴和低价倾销挤压个体商家生存空间 [9] - 个体前置仓被迫跟风降价,最终退出市场 [9] - 价格内卷导致商家无力投入品质提升和服务优化 [10] 行业治理建议 - 政府应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12] - 平台需严格审核商家资质,实地考察经营场所 [12] - 平台应优化运营模式,减少对低价竞争的依赖 [13] - 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家 [14] - 行业协会需加强自律,制定规范和标准 [14]
车企拼爆款重塑15万级市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8 05:13
15万级汽车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 新能源车企将辅助驾驶、智能座舱、长续航等高端配置下沉至10万-15万级车型 [1] - 传统豪华品牌如奥迪、宝马、凯迪拉克、别克将入门车型价格下探至15万元区间 [1][3] - 行业出现"拼爆款、保销量"的激烈竞争态势 [1] 新能源车企智能化技术下沉策略 - 小鹏汽车MONA M03起售价11.98万元搭载智能驾驶技术 MAX版本瞄准15万级市场 [2] - 比亚迪推行"智驾平权"策略 将辅助驾驶功能标配至10万-15万级车型 [2] - 蔚来子品牌萤火虫首款车型起售价11.98万元 打破高端定位进军大众市场 [2] 合资品牌价格战应对措施 - 奥迪A3、Q2L等车型售价调整至15万元左右 [3] - 凯迪拉克新款XT4全款"一口价"15.99万元起 [3] - 别克昂科威、君越累计销量分别达180万辆和130万辆 通过价格下探提振销量 [3] 行业竞争引发的结构性风险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4.3% 较2023年下降0.7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6% [4] - 部分车企通过偷工减料、牺牲质量安全进行低价竞争 [4] - 高端车企降价后难以通过售后补足盈利 降本压力传导至供应链 [4]
从“价格内卷”到“价值创造” 上市公司多措并举开辟差异化发展路径
快讯· 2025-05-24 07:48
行业现状 - 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 产业格局经历深刻变革 [1] - 新产业蓬勃兴起 传统产业加速升级 [1] - 光伏 储能等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 企业通过低价倾销争夺市场份额 [1] 内卷原因 - 技术创新不足导致同质化竞争 [1] - 专利保护缺失加剧行业无序竞争 [1] - 市场信号不清晰影响企业决策 [1] 政策应对 - 国家发改委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出台整治措施 [1] - 政策旨在规范市场秩序 遏制低价倾销行为 [1] 企业应对 - 头部企业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1] - 通过模式创新 技术革新寻求突破 [1] - 加强专利保护构建竞争壁垒 [1] - 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创造转型 [1]
小米 YU7 无价亮相,雷军就是让你不要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5-23 11:48
产品发布策略 - YU7发布会未公布价格 采取低调亮相方式 与SU7高调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1][3] - 公司选择在产品介绍阶段保持克制 仅展示基础参数 避免过度营销 [3][12] - 该策略反映公司对SU7上市后市场反应的调整 从"情绪驱动"转向"功能导向" [12][14] 市场环境与竞争态势 - SU7上市后引发行业价格内卷 公司面临"定价两难":高定价违背品牌调性 低定价伤害早期用户 [8][10] - 新能源行业进入配置趋同阶段 竞争对手密切关注公司动向 形成"后发制人"竞争格局 [11] - 公司采取"观察者"策略 暂缓YU7定价决策 等待市场动态再调整 [11][16] 用户管理挑战 - 汽车用户与手机用户存在本质差异 20万级消费决策更谨慎 容忍度显著降低 [7] - SU7交付问题暴露服务体系短板 传统"米粉"运营模式在汽车领域失效 [5][7] - 公司正重新学习用户预期管理 通过YU7低调发布测试市场真实需求 [7][16] 品牌战略转型 - 雷军个人形象从"梦想代言人"转变为务实产品经理 减少社交媒体曝光 [5][12] - 公司主动降低营销热度 避免SU7式的情绪透支 追求可持续品牌建设 [14][16] - 战略重心从"定义时代"转向"夯实基础" 体现行业成熟期生存智慧 [16] 产品线协同效应 - SU7市场表现超出预期 成为现象级产品 但过度消耗公司资源与公众注意力 [5][8] - YU7定位补充产品矩阵 采用差异化发布策略 形成高低搭配市场布局 [3][10] - 公司通过产品节奏调整 实现从"单爆款"到"系列化"的过渡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