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首秀遇冷,安井食品的挑战刚开始
北京商报· 2025-07-07 21:30
7月4日,安井食品在港交所敲钟上市,成为速冻食品行业首个A+H双资本平台企业,此次港股上市,安井食品发售价为60港元,发行约3999.47万股,募集 资金约23.02亿港元。然而,上市首日即盘中破发,最终当日报收57港元,较发行价下跌5%。 面临当下速冻食品消费降级、价格内卷等挑战,"速冻一哥"安井食品选择向海外扩张,公司募资净额的70%将用于全球网络和供应链建设。但近三年来安井 食品海外收入占比始终徘徊在1%左右,有了资本加持,安井食品未来能否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多新增长,还需时间来验证。 超六成中小股东曾投反对票 安井食品主要从事速冻食品的生产和销售,2017年登陆上交所,旗下产品涵盖速冻调制食品、速冻菜肴制品及速冻面米制品三大品类。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 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安井食品是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公司,市场份额为6.6%。 2024年1月,安井食品启动了在港交所上市筹备工作。关于在港交所上市,安井食品方面表示,为了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 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2024年12月20日,安井食品发布公告显示,在港股上市议案的表决中,安井食品获得70.63%股东的支 ...
英利汽车单季亏3706万元股价“过山车” 控股股东拟减持3%或套现1.8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6-27 07:32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控股股东开曼英利拟减持不超过4757.36万股,占总股本3%,减持时间为7月18日至10月17日 [1] - 这是公司自2021年4月上市以来首次遭到控股股东减持 [1] - 控股股东目前持有12.99亿股,占总股本81.9%,这些股份已于2024年4月15日全部解禁 [1] - 按6月25日收盘价3.81元/股计算,拟减持部分市值超过1.81亿元 [2] 股价波动情况 - 6月11日至13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6月13日触及4.8元/股年内高点 [1] - 6月16日至18日三个交易日股价分别下跌8.75%、10.05%、5.08% [1] - 公司在股价波动期间三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 财务表现 - 2020-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2亿元、45.95亿元、50.94亿元、53.18亿元 [3] - 2020-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1.49亿元、5836.97万元、1.02亿元 [3] - 2024年营业收入46.93亿元同比下降11.76%,净利润4881.99万元同比下降51.9%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93亿元同比下降14.49%,净利润亏损3706.75万元同比下降284.89% [4] 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车身结构零部件及防撞系统零部件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 [3] - 业绩下滑主要受汽车行业价格竞争加剧、客户车型销量下滑、订单延迟影响 [3] - 前期资本投入较高导致部分项目产能未充分释放,规模效应不明显 [3] - 2025年一季度亏损主要因市场需求波动导致出货量减少 [4]
欧莱雅中国CEO出席,一场大会点亮美妆品牌价值“灯塔”
FBeauty未来迹· 2025-06-25 21:1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交易额占比达到55.2%,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 [2] - 行业面临三大危机:品牌白牌化、价格内卷化、价值空心化 [2][3] - 品牌白牌化表现为个性模糊、价格内卷化表现为促销依赖、价值空心化表现为研发让位 [2] 危机一:品牌白牌化 - 电商平台流量机制导致品牌个性被弱化,消费者认知简化为单品功能标签 [4] - 某品牌单月GMV破亿,但单品知名度远超品牌本身,被称为"成分搬运工" [4] - 国际品牌高端科技形象被"功效工具"认知取代 [4] - 消费者忠诚度崩塌,品牌溢价能力丧失,退化为"有商标的白牌" [6] 危机二:价格内卷化 - 电商平台"造节运动"推向极致,大促常态化挤压品牌溢价 [7] - 品牌被迫卷入"不参加即掉队"的囚徒困境,国际品牌开启"满一送一" [7] - 消费者形成"非打折不买"心理,日常正价购买意愿降至历史低点 [7] - 营销费用率畸高,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甚至陷入"以亏损换GMV"模式 [7] 危机三:价值空心化 - 品牌资源向营销端倾斜,短期ROI导向挤压产品创新与消费者关系建设 [10] - 成分科技竞争陷入"内卷",缺乏独立研发思路 [10] - 线上体验缺失加剧价值空洞,消费者需要超越产品本身的体验与价值认同 [11] 行业应对与展望 - 需要品牌方重拾初心,平台方优化规则,行业组织引领规范,消费者理性回归 [14] - 天猫等平台倡导"价值"战役,新锐品牌开启线上线下联动融合 [15] - "中国香妆品牌发展大会"将探讨品牌价值挑战,邀请标杆企业分享经验 [16][17][21][23] - 大会将发布东方美谷品牌孵化力模型,为行业提供高质量发展路径借鉴 [23] 行业未来方向 - 真正的护城河在于独特价值、品牌共鸣与持续创新产品力 [16] - 回归本质,坚持创新,深化体验,实现品牌基业长青 [24]
镍周报:供给或有扰动,镍价小幅反弹-20250623
铜冠金源期货· 2025-06-23 10: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观面美国经济软数据走弱,劳动力市场平稳,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但强调不确定性,上调通胀预期并下修经济增速 [3] - 基本面镍矿价格高位,印尼镍铁厂成本倒挂部分传减产计划,传统终端弱势,新能源消费尚可,需求稳中偏弱,供给虽有收窄迹象但整体维持高位 [3] - 后期伊以冲突升级或使原油价格上涨、通胀压力抬升,滞涨风险仍在,基本面或因企业减产预期修正,消费平稳,预计宏观压力仍在,镍价或小幅反弹 [3][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市场重要数据 - SHFE镍价格118280元/吨,较前一周跌1410元/吨;LME镍价格15011美元/吨,较前一周跌58美元/吨 [5] - LME库存205140吨,较前一周增7602吨;SHFE库存21669吨,较前一周降681吨 [5] - 金川镍升贴水2650元/吨,较前一周涨100元/吨;俄镍升贴水550元/吨,较前一周涨50元/吨 [5] - 高镍生铁均价942元/镍点,较前一周跌5元/镍点;不锈钢库存92.6万吨,较前一周增0.9万吨 [5] 行情评述 镍矿 - 菲律宾1.5%红土镍矿FOB价格涨至51.25美元/湿吨,印尼1.5%红土镍矿内贸FOB价格跌至40.9美元/吨,印尼下调6月二期镍矿内贸基准价格,升贴水仍处高位,菲律宾镍矿上涨但下游接受度弱,7月预售成交少 [6] 镍铁 - 高镍生铁价格跌至921.5元/镍点,5月中国镍生铁产量预期环比增3.15%,4月国内镍铁进口同比增12.9%、环比降19.38%,印尼5月镍铁产量预期同环比分别为+16.9%/-0.47% [7] - 国内镍铁利润率转负,印尼镍铁厂大多亏损,6月中国300系不锈钢排产预期同比增约18吨、环比收窄,5月实际落产强于预期且与4月持平,镍铁产业链压力大,若印尼镍矿紧缺缓解成本压力或减弱 [7] 硫酸镍 - 电池级硫酸镍价格跌至27400元/吨,电镀级硫酸镍价格跌至29000元/吨,6月硫酸镍金属量产量预期同环比分别为-16.61%/-2.27% [8] - 6月三元材料产量环比提升,下游硫酸镍库存天数降至11天,上游升至10天,硫酸镍供给充裕,下游去库有成效或补库,上游库存高价格或偏弱运行 [8] 宏观与基本面 - 宏观上美国经济软数据走弱,消费与产出增速环比下滑,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上调通胀预期至3.1%,下修经济增速预期至1.4%,上调失业率预期至4.5% [8][9] - 基本面供给端6月国内产能平稳、冶炼厂排产下滑,4月国内电镍出口规模同比增150.3%,截止6月20日出口盈利114.73美元/吨,部分冶炼厂有减产计划,供给承压 [9] - 终端消费6月1 - 15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同比增38%、较上月同期持平,渗透率57%,今年累计零售同比增35%,6月第二周销量增速走弱但仍高于5月,经销商策略带动上旬销量回升,需关注补贴落地时效性 [9] 库存 - 当前纯镍六地社会库存38223吨,较上期降1160吨;SHFE库存21669吨,环比降681吨;LME镍库存205140吨,环比增7602吨;全球两大交易所库存合计226809吨,环比增6921吨 [10] 后期展望 - 伊以冲突升级或使原油价格上涨、美国通胀压力抬升,滞涨风险仍在,基本面或因企业减产预期修正,消费平稳,传统领域弱势,新能源领域或有增量,预计宏观压力仍在,镍价或小幅反弹 [11] 行业要闻 - 印尼公布6月(二期)镍矿内贸基准价格,较6月(一期)下跌约1.19% [14] - 印尼计划对涉嫌违规的镍园区实施惩罚,可能对IMIP内违法公司罚款并审计整个园区 [14] - 丰田通商与LG能源解决方案拟在北美成立汽车电池回收合资企业,2026年开始运营预处理业务 [14] 相关图表 - 包含国内外镍价走势、现货升贴水走势、LME0 - 3镍升贴水、镍国内外比值、镍期货库存、镍矿港口库存、高镍铁价格、300系不锈钢价格、不锈钢库存等图表 [16][18]
一光伏企业一省52家代理商!上市公司董事长揭露价格内卷乱象
第一财经· 2025-06-17 00:04
2025.06. 16 "相较于TOPCon组件,目前ABC组件存在溢价。"据陈刚介绍,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活 动现金流转正。"争取全年实现经营改善,率先代表光伏产业穿越这轮周期。" 本文字数:1488,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陆如意 "去年公司某个欧洲的渠道商一共做了22个组件品牌,一年下来,其他家的组件产品买回来就 亏钱,只有做爱旭是赚钱的,因为爱旭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 在光伏全行业弥漫在产能过剩和价格内卷的阴霾之际,爱旭股份(600732.SH)董事长陈刚在 SNEC展会期间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重申其"反低价内卷"的定位。 陈刚表示,从2023年第四季度到今天,业内企业都觉得非常"卷",竞争非常激烈。比如,传统 光伏企业的运作模式一味追求低价,拥有许多代理商、经销商。 "行业中有些公司经销渠道大批量扩张,一个省就有几十个经销商,造成渠道之间的内斗。"他 举例称,某光伏企业在一个省有52家代理商,这种情况下,要想管理价格,做好服务,让这些 代理商之间不互相争斗,几乎不可能。 "不亏本卖""不参与恶性竞争",成为他接受采访时的高频词。 他说:"到今天为止,至少做N型BC这个产业生态 ...
550mL水卖108日元,2L水却卖100日元,日本便利店的水定价怎么“反常识”?
36氪· 2025-06-16 09:48
同样是三得利天然水,2L瓶装水售价100日元,550mL瓶装水却要108日元。对,没有写错,店员也没标错价格。 实际上,在日本便利店里,大包装瓶装水售价比小包装要便宜,这是一件在当地司空见惯的事情。在这里,消费者可以放下计算器,因为大包装瓶装水的 价格便宜得一目了然,要想性价比最高的直接拿2L瓶装水就好。 日本便利店售价100日元(含税)2L的三得利天然水,图片来源:ロケットニュース 这可能是日本便利店特有的现象之一,2L的瓶装水比550mL和1L装的瓶装水更便宜。 但实际上品牌方给这些不同规格瓶装水的定价,本身是2L装价格更贵,小规格包装的500mL瓶装水更便宜。 日本便利店售价108日元(含税)550mL的三得利天然水,图片来源:Yahoo! 我们对比了三得利、可口可乐、麒麟三款瓶装水的价格,官网的商品情报显示,品牌550mL瓶装水的价格在130到140日元之间,和便利店、自动售货机的 定价相差20到40日元不等;2L瓶装水的价格在270到336日元之间,但在便利店里,它们的定价打了5折,甚至更低。 | 商品名 | 500ML的含税价 | 2L(2000ML)的含税价 | | --- | --- | -- ...
关于反内卷,这是我看到的最恐怖的评论
36氪· 2025-06-13 11:27
在刘老实我昨天的反内卷相关的文章评论区,有一条让刘老实我心惊胆寒的评论,同时也揭露了外卖内 卷的最大真相,该评论表示"我是商家,其实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被平台压榨,我们用的食材我也不知 道是啥了,反正味道是对的,到底是啥东西我也不知道。" 这条评论,不仅揭露了商家在某些外卖平台 压榨下的无奈与妥协,更隐隐指向了一个在外卖行业长期肆虐的 "毒瘤"—— 幽灵外卖。 幽灵外卖:曝光下的黑暗角落 早在 2016 年 9 月,央视新闻就曝光了 "幽灵外卖" 的前身 "幽灵餐馆"。当时,四家 "幽灵餐馆" 在某外 卖平台共用一个上海地区地址,此事引发轩然大波,上海市食药监局迅速约谈了 7 家外卖平台相关负责 人 。这一事件如同撕开了外卖行业光鲜外表的一角,让公众得以窥见其背后隐藏的污垢。 2024 年 8 月,央视再度将镜头对准 "幽灵外卖" 现象。此次曝光显示,在北京竟有 40 多家外卖店铺共 用 "京门楼" 的地址和证照 。这些店铺在平台上展示着看似正规的信息,吸引着消费者下单,可背后却 是混乱不堪的经营状况。它们藏身于环境恶劣的场所,卫生条件极差,食材来源更是毫无保障。 以 "望京烧烤" 为例,该店铺在外卖平台上标称 ...
车企拼爆款重塑15万级市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8 05:13
15万级汽车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 新能源车企将辅助驾驶、智能座舱、长续航等高端配置下沉至10万-15万级车型 [1] - 传统豪华品牌如奥迪、宝马、凯迪拉克、别克将入门车型价格下探至15万元区间 [1][3] - 行业出现"拼爆款、保销量"的激烈竞争态势 [1] 新能源车企智能化技术下沉策略 - 小鹏汽车MONA M03起售价11.98万元搭载智能驾驶技术 MAX版本瞄准15万级市场 [2] - 比亚迪推行"智驾平权"策略 将辅助驾驶功能标配至10万-15万级车型 [2] - 蔚来子品牌萤火虫首款车型起售价11.98万元 打破高端定位进军大众市场 [2] 合资品牌价格战应对措施 - 奥迪A3、Q2L等车型售价调整至15万元左右 [3] - 凯迪拉克新款XT4全款"一口价"15.99万元起 [3] - 别克昂科威、君越累计销量分别达180万辆和130万辆 通过价格下探提振销量 [3] 行业竞争引发的结构性风险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4.3% 较2023年下降0.7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6% [4] - 部分车企通过偷工减料、牺牲质量安全进行低价竞争 [4] - 高端车企降价后难以通过售后补足盈利 降本压力传导至供应链 [4]
从“价格内卷”到“价值创造” 上市公司多措并举开辟差异化发展路径
快讯· 2025-05-24 07:48
在当下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产业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新产业(300832)蓬勃兴起,传 统产业加速升级。然而,"内卷式"竞争这一顽疾却在部分行业悄然滋生。部分光伏、储能等领域企业为 争夺市场份额,不惜低价倾销,扰乱市场秩序。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内卷式"竞争的深层 次原因主要是技术创新不足、专利保护缺失、市场信号不清等。面对这一困境,国家发改委、国家市场 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密集出台整治举措,力求斩断"内卷"枷锁。与此同时,业内头部企业纷纷探索破局之 道,以模式创新、技术革新及强化专利保护为利刃,在激烈竞争中开辟差异化发展路径,引领行业 从"价格内卷"向"价值创造"转型。(中国证券报) ...
小米 YU7 无价亮相,雷军就是让你不要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5-23 11:48
其实就在小米发布会前,所有人都已经知道YU7没有价格,但也许还是会有one more ting。但雷军一句"今天我们不公布价格。"还是为YU7的亮相定了个 低调。 对于一个曾在SU7 发布会上激情澎湃、说"这是我一生的梦想"的男人来说,昨天这个"冷静的雷布斯",像是开着节能模式上线的 AI 替身。他身后站着的 YU7,也像是"点到为止"的试卷第二题:不公布分数,只说方向。 而我们应该意识到:雷军,不想让你对YU7太有预期。 (请原谅我这个忍不住的破谐音梗) YU7不定价 是SU7 太刺眼 小米YU7 不是没有亮相,它站在舞台上,镜头也扫了,参数也报了,就是没有价格。这就像婚礼上介绍新人:"这是新娘子,其他请移步民政局。" ∨ " " 原因其实不复杂,SU7的高光似乎把一切都闪变色了。 从SU7Ultra发布上市开始,泼天的流量给到的小米的却是一场口碑的过山车,从"中国平民超跑"到"雷军请保持真诚",让本来只是简单的一款车,却几乎 成了小米大众形象的代言,尽管了经历了股价的巅峰,但如果把一个企业的未来和一款产品绑到一起,那对于小米而言是危险的。 于是,上海车展雷军缺席了,不去抢风头。发朋友圈次数明显减少,而在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