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务化解
icon
搜索文档
棒杰股份双主业受挫两年亏7.6亿 拟9566.8万易主推进债务化解
长江商报· 2025-06-04 07:3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上海启烁拟以9566.8万元受让棒杰股份231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5.03%),并接受陶建伟及其一致行动人6848.88万股表决权委托,交易完成后上海启烁将持有19.94%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黄荣耀成为实际控制人 [1][2][3] - 股份转让价格为4.18元/股,较公告前一日收盘价3.95元溢价5.8%,陶建伟与苏州青嵩合计转让金额9655.8万元 [3] - 苏州青嵩为2022年引入的战投,此前以7.84元/股价格受让3411万股(总股本7.43%),对应交易价2.67亿元,当前持股质押率高达99.7% [3][4] 财务与经营困境 - 公司2023-2024年累计亏损7.6亿元,其中光伏业务2024年收入4.52亿元(同比+96.85%),但毛利率-32.93%,同比恶化6.23个百分点 [6]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1.8亿元,资产负债率94.83%,且连续十二个月新增诉讼涉案金额达3.93亿元,占2024年净资产的130.96% [1][8][9] - 光伏子公司扬州棒杰2024年4月达产能高峰后因行业价格战于2025年3月停产,2025年一季度光伏业务收入归零 [6][7] 业务结构调整 - 无缝服装仍是核心主业,2024年收入6.2亿元(同比+19.57%),占比56.06%,毛利率22.75%(同比-0.3个百分点) [6] - 新控股股东计划优化主营业务结构,寻找新增长点并化解债务问题,拟利用其在债务重整领域的资源与经验协调多方关系 [1][8] - 公司2022年跨界光伏形成双主业战略,但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转型受挫,光伏业务持续亏损 [5][6]
400亿债务压顶,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
搜狐财经· 2025-05-26 19:02
先是抛售万达商旅、酒店,给融创和富力;后是抛售万达影业给腾讯;再后来,退无可退的老王,只能抛售自己的核心资产——万达广场。 今日,曝出消息,迫于债务压力,王健林再次出售48座万达广场,这是继2023年30座、2024年26座、今年初5座后,王健林第四次抛售核心资产还债。 三年不到,万达共计出售了100多座广场,债务压力可见一斑。 据了解,万达今年到期的债务约400亿元,但账上只有116亿现金,缺口较大,加之王健林本人的股权已被冻结,上市也遥遥无期,除了变卖广场,很难找到 其他的融资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王健林让出了广场的所有权,但保留了经营权,未来万达仍可通过物业管理,从这些广场上获得相应的收益。 从2017年暴雷以来,这位前首富的工作可能就剩下了"还债"二字,每次媒体曝出万达的消息均与此有关。 前段时间,王健林多次被路人拍到变瘦的照片,与2015年登上首富时的状态,判若两人。那时的他神采奕奕,在采访中贡献了"定个小目标,先赚它1个 亿"的名场面。从此,中文互联网上,经常用"1个小目标"代指1个亿。 时过境迁,如今,每年都在为还债发愁的老王,不知回想起当年的盛况会有何感想? 不过可喜的是,万达化债的情况, ...
又是富力!旗下豪华酒店打5.6折再次流拍
券商中国· 2025-05-15 07:22
富力地产酒店资产流拍事件 - 广州富力空港假日酒店第二次拍卖因无人报名流拍 起拍价从首次2 77亿元降至2 22亿元(评估价3 96亿元的56%)仍无买家 [1][3] - 该酒店为富力地产债券H16富力4/H16富力6/H19富力2的抵押物 涉及某银行2 54亿元金融借款纠纷 银行对抵押物享有第一顺位优先受偿权 [4] - 酒店资产包含12层建筑(38594 8平方米)及38个车位 目前仍由富力经营 二拍吸引2443次围观但无人应价 [3][4] 富力地产财务状况 - 2024年营业额同比暴跌51 15%至177 01亿元 净亏损177 1亿元(2023年亏损201 64亿元) 核数师对财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7] - 28家子公司累计逾期有息债务达136 08亿元 公司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正通过资产处置和债务重组化解风险 [6][7] - 2024年合同销售额仅112 3亿元(销售面积83 81万平米) 公司强调将加强销售去化与债权人沟通 [7] 后续处置计划 - 流拍后酒店将进入变卖程序 富力表示将优先保障债券持有人权益 按抵押协议分配处置所得 [5] - 公司持续与银行协商解决方案 但未披露具体债务重组进展 [1][5]
中金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中金点睛· 2025-03-21 07:24
特朗普"大重置"政策框架 - 核心观点:特朗普2.0政策试图通过"大重置"解决贫富差距和政府债务两大根本问题,路径包括调整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关系、通胀贬值化债等,将导致全球资金再平衡、通胀压力、美元贬值和金融抑制 [3][4][12] - 政策背景:拜登政府延续"里根大循环"推高美股美元估值,但加剧双赤字问题,特朗普需在3%通胀中枢、4%利率中枢、5%名义GDP增速的"新宏观范式"下处理系统失衡 [7][9][13] 贫富分化与资本结构重置 - 现状:美国财富前1%家庭61%资产配置股市,后50%家庭仅4%配置,产业资本式微导致收入不平等达历史高位 [16][17] - 解决路径:通过减税+去监管+关税组合拳加速FDI回流,制造业资本开支占比从2017年显著提升,目标将制造业就业占比从8.5%回升至15% [18][20] - 影响:金融资本再平衡将冲击美元资产,预计证券投资项下资金流出规模或达2万亿美元/年 [19][33] 债务高墙与债务负担重置 - 债务规模:政府债务/GDP达100%,2024年利息支出9523亿美元超过国防开支,CBO预测十年内杠杆率升至125% [22][26] - 化债手段:在缺乏生产率突破下,可能通过通胀贬值(目标4-5%通胀率)+金融抑制(YCC控制10年期利率在4%以下)组合化解 [4][27][31] - 风险点:对冲基金基差套利交易规模达2019年2倍,若美债供给冲击引发平仓,可能重演2020年3月流动性危机 [27][28] 资产配置影响 - 美元资产:美股Shiller PE 34.5倍处于历史98%分位,预计外资持股占比70.2%的趋势可能逆转,道指相对纳指或有20%超额收益 [7][36][37] - 实物资产:贵金属、能源、基建等实物资产将获重估,铜铝等工业金属需求或因再工业化增加300万吨/年 [34][35] - 区域配置:欧洲股市有望获3000亿欧元回流资金,新兴市场尤其中国资产可能吸引年化800亿美元增量外资 [39][40] 政策实施时间线 - 短期(2025Q2):债务上限解决后美债供给冲击或达1.5万亿美元,隔夜逆回购余额仅1000亿加剧流动性风险 [28][30] - 中期(2025-26):企业债到期高峰(年化1.2万亿美元)与基差交易平仓可能形成负反馈 [29][30] - 长期(2027-30):若实现再工业化目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需从11%提升至18%,对应资本开支增加2.8万亿美元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