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景
icon
搜索文档
静水深流见时代:纪录片导演周浩新作《工厂》展映
经济观察报· 2025-06-16 17:21
纪录片《工厂》核心内容 - 纪录片《工厂》由导演周浩历时两年多拍摄,记录联想武汉工厂复工复产历程,展现中国电子厂在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 [1] - 影片采用150分钟零旁白叙事风格,延续"直接电影"理念,通过海量素材抽丝剥茧呈现复杂时间哲学 [1] - 相比前作《棉花》《厚街》,本片在时间深度上更进一步,被谢菲尔德电影节评价为具有怀斯曼式纪录片风格 [1] 创作视角与主题 - 导演周浩强调影片并非单纯记录联想工厂,而是展现中国现阶段工厂生态的宏观时代记录 [2] - 通过工人细碎声音展现工业化体系中个体生活状态,避免煽情手法,用真实声音构建工人群像 [2] - 创作坚持平视视角,不分对象财富地位,平等记录流水线工人等各类社会角色 [2] 行业专家评价 - 被评价为采用"中时段历史"宏观视角,在短时段事件中呈现历史因果性 [3] - 延续中国纪录片传统,朴素叙事展现集体主义中无名个体的价值 [3] - 具有"巴尔扎克式"社会剖面特征,通过繁杂叙事结构实现全景式社会观察 [4] - 影片实现纪实性与寓言性结合,被认为能提升外界对中国供应链的认知 [5] 影片制作背景 - 周浩为中国内地知名纪录片导演,1968年出生,作品常聚焦社会底层和经济链条微观世界 [5] - 代表作包括《厚街》《龙哥》《高三》《书记》《棉花》《大同》《孤注》等 [5] - 新作选择在2025年谢菲尔德电影节前举办北京特别展映,采用"亲友场"形式接受本土检验 [1]
影石创新IPO暴涨300%,大疆、追觅也突入影像白热战|新股观察
36氪· 2025-06-16 09:07
公司上市表现 - 影石创新成功登陆科创板,股价达171.8元/股,较发行价47.27元/股上涨近3.5倍,市值一度突破700亿元 [2] - 创始人刘靖康认为股价高涨源于流通股较少及市场对出海、消费电子、科技公司的信心 [2] - 公司2021年营收13.28亿元,2024年增至56亿元,三年增长5倍 [2] 市场地位与产品优势 - 影石创新为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67.2%、专业级全景相机市占率61.4%的双料第一,运动相机领域全球前二 [5] - ONE X系列营收占比50%,2024年贡献29.2亿元,独创"先拍摄后取景"功能降低使用门槛 [5] - ACE系列2023年营收9656.07万元,2024年增至5.8亿元,占比10.44% [9] - GO系列2024年营收9亿元,占比16.3% [10] 竞争格局与挑战 - 大疆计划7月推出首款消费级全景相机DJI Osmo 360,并研发对标GO系列的Osmo Nano [7][12] - 影石创新2025年Q1营收13.6亿元(同比+40.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5%-4.79%,主因研发与营销费用率分别上升3.21和3.18个百分点 [15] - 行业核心零部件摄像头模组成本占比58.5%,CMOS传感器和DSP芯片依赖欧美日韩供应 [17]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73.5%,占营收13.16% [18] - 拥有900项境内外专利(含189项发明专利),覆盖全景拼接、FlowState防抖、AI影像处理等技术 [18] - 创新功能包括隐形自拍杆、子弹时间、小行星视角等,通过AI剪辑降低全景拍摄难度 [19][20] 战略方向与行业趋势 - 创始人将智能影像市场类比游戏市场,强调差异化创新而非价格战 [14][23] - 2022年后产品迭代加速,年均更新3-5款,快于大疆的2-3款 [10][11] - 未来竞争重点在于捕捉用户未满足需求,通过软硬件结合创造新玩法 [14][21]
C影石(688775):全景影像龙头,技术卡位占据优势
天风证券· 2025-06-15 12: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6 个月评级为增持(首次评级),当前价格 171.8 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实现归母利润 13.09/17.55/22.42 亿元,看好终端消费者摄像需求增长,公司因技术卡位优势将持续维持市占率,给予“增持”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影石创新:全景影像龙头,致力成为全球一流品牌 - 公司 2015 年成立,前身为深圳岚锋创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智能影像设备研发生产,2023 年全景相机全球市场占有率 67.2%,排名第一 [12] - 创始人刘靖康为技术出身,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华为等,公司股权结构以刘靖康为核心,员工持股平台绑定核心团队 [12][13] - 截至 2024 年上半年,研发人员占比 55.94%,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 27.16%,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绑定团队稳定性 [14] - 2020 - 2024 年累计研发投入 17.34 亿元,占营收 12.91%,截至 2024 年 6 月,拥有境内外专利 800 项(发明专利 155 项) [19] - 公司产品包括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分为消费级、专业级和配件及其他三大类,消费级设备是核心收入来源,近三年占比 85%左右 [1][21] - 公司收入以境外市场为主,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欧洲收入占比逐年上升,中国大陆增速较快 [28][29] - 公司采用线上线下、直营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销售网络覆盖全球 9000 多家零售门店和 90 多座海内外机场 [30][31] - 2021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利润增速略慢于收入增速,毛利率平稳波动,受多因素影响 [32][36] - 2022 - 2024 年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持续增长,研发费用占收入比维持在 12% - 14% [40] -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低,存货随收入规模提升而提升,存货周转率维持稳定 [43][44] - 公司 IPO 实际募资 19.38 亿元,投向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影石创新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46] - 未来公司将深化技术创新、产品规划和全球化品牌战略,加强核心技术,拓展产品范围,提升全球影响力 [50] 行业分析 - 智能影像设备行业 2017 - 2023 年全球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达 14.3%,受到国家政策支持 [3][51] - 消费级全景相机领域领先企业有影石创新、日本理光和美国 GoPro,专业级 VR 全景相机市场主要由影石创新和深圳看到科技主导 [57] - 公司相关相机产品在性能比较中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竞争优势包括技术、市场推广、技术壁垒和全球化布局等方面 [60][63][64] 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实现归母利润 13.09/17.55/22.42 亿元,看好终端消费者摄像需求增长,公司因技术卡位优势将持续维持市占率,给予“增持”评级 [3][65][66]
影石创新(688775):深度系列(1):天生的创新者:深度解析全景运动相机的壁垒
华福证券· 2025-06-11 20: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考虑新股上市股价波动较大,首次覆盖,暂不给予评级 [2][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影石创新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影像设备供应商,在全景领域优势明显,2023 年品牌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达 67% [1][11] - 2017 - 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复合增速分别为 66%和 107%,2024 年归母净利率 17.8% [1][73]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收入分别为 84.96、123.56、175.12 亿元,同比分别 +52%、+45%、+4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05、18.09、25.85 亿元,同比分别 +21%、+50%、+43% [2][105][1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景运动相机的壁垒为何 什么是运动/全景运动相机 - 运动相机用于记录运动过程,视角宽、抗震等性能强,体积小、便于携带;全景相机基于全景技术,能实现全空间不同视角成像,拍摄 360°全景图片或视频 [18][19] - 全景运动相机可捕捉 360°画面,通过算法拼接合成全景画面,浏览者可自由切换视角,实现“先拍摄、后构图” [20] 硬件维度:画质与便携的较量 - 硬件难点是画质与便携兼得,需精密光学设计和可接受的续航能力,软件能力优化画质也很重要 [28] - 核心零部件包括镜头模组、处理芯片等,主要原材料由公司采购,部分辅料由外协厂采购 [28][29] - 2024 年营业成本内直接材料约 20.6 亿元,原材料采购金额约 28.6 亿元,IC 芯片、镜头模组、结构件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 29%、25%、12% [29] - 芯片主要采购安霸等国际品牌,可替代性差;镜头模组供应商主要是弘景光电与舜宇智能光学,公司有议价能力 [34] - 生产模式以外协生产为主,公司独立完成产品方案设计,加工厂根据需求生产,外协厂总体稳定 [36] 软件技术维度:全景相机的核心壁垒 - 全景相机软件技术难点包括全景图像拼接、运动防抖防水、计算摄影画质优化、后期剪辑软件易用性等 [42] - 影石创新自主研发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境内外专利 900 项 [41] - 全景图像拼接技术实现高精度场景自适应拼接,AI 全景拼接技术解决物体前后遮挡问题;AI 剪辑技术自动提取精彩片段,一键生成视频 [46][47] - insta360 APP 可处理全景视频,支持一键成片、高光识别等,降低剪辑门槛 [52] 主流产品对比分析:公司产品具备突出性能配置 - 公司产品在价格、分辨率、续航、流畅性方面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强综合竞争力 [53] - 全景相机领域,影石 ONE X 系列迭代至第五代,性能优于大疆、GoPro 同类产品;非全景相机领域,影石 Ace Pro 2 与大疆同类产品性能、价格相当 [53] 影石的研发基因:天生的创新者 - 公司以研发为核心,2024 年研发技术人员 1367 人,占比 58%,汇聚多领域技术人才 [57] - 创始人及董事长刘靖康是核心技术人员,三位核心技术人员通过间接持股绑定利益 [57] - 2023 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超 44 万元,主要核心技术人员年均薪酬超百万元 [59] - 产品更新迭代周期 1 - 1.5 年左右,硬件迭代包括传感器尺寸等升级,软件持续更新 insta360 APP 优化剪辑体验 [63][66] 下一个创新方向 - 公司加强核心技术同时,储备机械控制等技术,截至 2024 年底在研项目 8 项,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72] 基本经营情况分析:全球龙头,持续高增 股权结构: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控股约 29.89%股权 - 北京岚锋是控股股东,刘靖康是实际控制人,其与一致行动人潘瑶合计间接持有公司 29.8893%股份,其他股东股权分散 [80] 分地区:中国大陆、欧洲、美国为公司主要销售国家及地区 - 产品主要在中国大陆、欧洲、美国销售,17 - 24 年中国大陆收入复合增长 66%,占比 20% - 25%;境外收入复合增长 66%,2024 年占比约 76% [84] - 2024 年美国和欧洲市场收入占比 23%和 23%,美国、日本、英国、德国 21 - 24 年收入复合增速分别是 70%、46%、55%、76% [86] 分产品: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为核心收入来源 - 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是核心收入来源,2017 - 2024 年收入以 76%的复合增速扩张至 47.9 亿元,2024 年占比约 86.6% [95] - 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近年规模略有下降,2024 年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约 0.4%;配件及其他产品收入复合 +106%,2024 年占比约 13.0% [95][97] - 2024 年整体毛利率 52.2%,同比 -3.8pct,各业务毛利率均有下降,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动 [97]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 4.64 亿元,投资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影石创新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00][104] - 生产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 1.95 亿元,2025 年建成投入使用;研发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 2.68 亿元,尚未开始实施 [102][10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84.96、123.56、175.1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2%、45%、42% [105][110] - 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预计保持高增,25 - 27 年营收同比分别 +53%、+46%、+42%;专业智能影像设备预计保持平稳,25 - 27 年营收增速分别同比 +10%、+1%、+1%;配件及其他业务营收有望跟随增长,25 - 27 年同比分别 +50%、+45%、+43% [106][107]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05、18.09、25.85 亿元,同比分别 +21%、+50%、+43% [2][110] - 选取 GoPro、安克创新、极米科技为可比公司,24 年/25 年主要可比公司(剔除极值 GoPro)PE 均值为 49x/23x [110][111]
全景相机龙头上市首日涨超270%,今年来首日最赚钱新股上市!
长沙晚报· 2025-06-11 20:11
公司上市表现 - 公司影石创新上市发行价为47 27元/股 收盘价为177 00元/股 首日大涨271 48% 中一签可赚64165元 为今年以来上市首日最赚钱新股 [1] - 截至11日 今年共47只新股上市发行 上市首日平均涨幅接近300% 且无一只破发 47只新股中 上市首日涨幅最大的是江南新材 为601 50% 涨幅最小的是优优绿能 为11 58% 涨幅在100%以下的只有6只 [3] 行业概况 - 全景相机是基于全景技术 能够实现全空间不同视角成像 利用算法自动拼接出360度全景图片或视频的智能影像设备 [1] - 全球全景相机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7年的25 1亿元攀升至2027年的78 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1] - 全景相机能360度无死角拍摄 可以一次性把"前后左右上下的场景"全部拍进画面 成像后滑动屏幕可看到整个环境 这种拍照玩法在2025年的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阵旅行转场热潮 [2]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已连续6年稳居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榜首 2023年市场份额高达67 2% [1] - 公司凭借开创性的全景影像技术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影像品牌之一 [2] 公司产品与研发 - 公司最新发布的Insta360 X5全景相机在美国纽约中央车站掀起"排队抢购潮" 现场队伍排到了数百米开外 活动上午9时开始 但凌晨5时车站外就排满想要第一批体验的用户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全景相机 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2] - 2022年至2024年 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 56亿元 4 48亿元 7 76亿元 截至2024年底 公司已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900项 其中发明专利189项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 公司营业收入从20 41亿元飙升至55 74亿元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65 25% 其中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 29% [2]
“排队”1688天终于上市,Insta 360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 电厂
新浪财经· 2025-06-11 18:41
公司上市及市场表现 - 影石创新于2025年6月11日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2025年至今第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182元/股,收盘价177元/股,涨幅274.44%,总市值达709.77亿元 [1] - 公司是全球智能手持影像设备领域首家上市公司 [1] - 按照47.27元/股的发行价,共募集资金19.38亿元 [2] 募投项目及财务状况 - 募资主要用于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和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4.64亿元 [2] - 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已于2024年底完成基建工程,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 [4] - 公司毛利率长期维持在50%以上,曾连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增长 [4] - 2024年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收入47.89亿元,占总营收86.59% [19] 市场地位及产品优势 - "Insta360影石"品牌长期占据全球全景相机市场第一,2023年市占率达67.2% [11] - 在运动相机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GoPro [11] - 2024年上半年业绩已实现对GoPro的反超 [11] - 公司开创了"全景运动相机"品类,2017年推出的Insta 360 ONE是关键产品 [14] - 产品线涵盖全景运动相机、运动相机、无人机全景相机等17个品类 [17] 行业背景及竞争格局 - 智能手持影像设备主要分为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两大品类 [12] - 全球全景运动相机市场预计2031年销售额达128.9亿元,2025-2031年CAGR为16.0% [20] - GoPro于2024年在美国对影石创新发起377调查和诉讼 [21] - 大疆预计2025年7月发布首款全景相机产品DJI Osmo 360 [21] - 新创企业光子跃迁近期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22] 公司发展历程及团队特点 - 公司成立于2015年,创始人刘靖康出生于1991年 [8] - 2018年即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最大品牌 [11] - 2024年底18-29岁员工占比达55.44% [8] - 从上市申请受理到正式上市历时1688天,创科创板最长排队记录 [6]
影石老板哪来的胆子?
半佛仙人· 2025-06-11 16:58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刘靖康在25岁大学刚毕业时参加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项目Insta360全景相机年营业额以亿为单位,合作者和竞争对手均为世界五百强,最终获得亚军[22][23]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仅用3年时间就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第一[42] - 2023年公司在全景相机全球市场份额达67.2%,在整个运动相机领域仅次于GoPro[88][90] 产品与技术突破 - 首款产品Nano采用创新设计,将相机改为手机配件,利用手机计算资源拼接照片,并通过物理连接替代Wi-Fi传输[49][50] - 产品迭代速度远超行业平均,软件3-6个月一迭代,硬件1年一迭代[70][71] - 从全景相机扩展到全景运动相机、拇指相机、手机稳定器、视频会议相机等多个产品线[99] 市场竞争策略 - 早期选择全景相机赛道是因为该领域相对巨头壁垒较弱,是经过冷静思考的"最优解"[75][76][77] - 通过深度研究GoPro用户需求,针对性推出自拍杆隐形、AI一键剪辑等功能,实现对GoPro的追赶和超越[67][68] - 采取独特的人才培养策略,通过报销运动费用鼓励技术人员参与极限运动,以更好理解用户需求[82][83][84] 关键数据表现 - Nano产品上线首月销量达2万台,销售额2000万元[56] - 全球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40.2%增长至2023年的67.2%,预计2024年将达81.7%[90] - 产品在极端环境下表现优异,包括海拔8000米以上和零下40摄氏度低温环境[8][9] 创始人特质 - 创始人以非传统形象出席重要场合,包括穿着文化衫参加上市敲钟仪式[12][13][17] - 被描述为"疯子"型创业者,具有敢想敢干、不断挑战新领域的特质[38][39][99] - 早期缺乏硬件经验但通过快速学习和试错推动产品落地[55][56]
刚刚,暴涨近300%!中一签大赚7万元
券商中国· 2025-06-11 14:41
公司上市表现 - 影石创新科创板上市首日发行价47.27元/股,开盘最高涨幅近300%至187.99元,中签投资者最高可获利7万元,截至下午2:30涨幅仍超260%,换手率超65% [1] - 公司被市场称为"大肉签",国金证券认为其作为全球全景相机龙头享有高溢价,2023年消费级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达67.2% [2]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研发,技术体系包括全景技术、防抖技术、AI影像处理技术等 [1] - 产品端具备极强的需求洞察和定义能力,软硬件协同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形成核心竞争壁垒 [2] - 技术端通过全景技术+AI功能+快速迭代实现差异化,2016年推出移动端即插即用Nano全景相机,2019年发布仅18.3克的穿戴式运动相机GO [5][6]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17-2024年营收CAGR达66.2%,2024年营收55.7亿元;归母净利润CAGR达106.6%,2024年净利9.9亿元 [3] - 2025H1预计营收32.1-38.1亿元(同比+32.4%-57.1%),净利4.9-5.8亿元(同比-4.7%-12.5%),Q2环比增长显著因ONE X5新品推动 [3] - 研发投入从2021年1.5亿元增至2024年7.8亿元,持续开发新型智能影像机器人产品 [6] 市场与渠道布局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10000+零售门店和90+机场,2024年线上线下销售占比48%/52%,同比增速57%/51% [2] - 与Apple Store、Best Buy等建立长期合作,海外收入占比70% [5][6] - 运动相机品类加速替代海外品牌,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占率排名第二 [2] 行业前景 - 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2017年164.3亿元增至2023年364.7亿元(CAGR 14.3%),预计2027年达592亿元 [4] - 全景相机细分市场2023年规模50.3亿元(同比+21.79%),预计2027年78.5亿元;运动相机市场2023年314.4亿元(CAGR 14.5%),预计2027年513.5亿元 [4] - 假设全景相机/运动相机CAGR为11.8%/13%,2030年两赛道规模分别达110/740亿元,公司收入或达220亿元 [5]
影石创新20250610
2025-06-10 23: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智能影像设备行业,细分包括全景相机市场、运动相机市场、无人机消费市场、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视频会议市场等 [2][7][8] - **公司**:影石创新,还提及立讯精密、大疆、GoPro、歌尔股份、韦尔等相关企业 [2][4][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影石创新经营情况 - **财务表现**:2024 年收入 55.7 亿,同比增长 60%,盈利 9.9 亿,同比增长 106.6%;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80 亿、108 亿、140 亿人民币,利润分别为 12 亿、17 - 18 亿、25 亿人民币;2017 - 2024 年收入复合增速超 66%,利润复合增速超 100%;2025 年上半年收入与利润快速增长,毛利率维持在 50%以上,费用率稳定在 30%左右 [2][23][24] - **产品结构**:消费级智能影像产品贡献 86%收入,One X 系列 2024 年收入占比超 50%;专业级有 VR 全景相机、AI 视频会议一体机等;配件类有自拍杆等 [2][18][20] - **销售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2024 年线上销售占比接近 50%,线下覆盖全球 50 多个国家,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超 75% [3][22] 行业市场情况 - **市场规模及增长**:2023 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 50 亿美元,预计 2027 年达 79 亿美元;运动相机市场 2023 年超 300 亿人民币,未来几年保持十几%复合增长;无人机消费市场规模 500 亿,未来几年增长至千亿 [2][8] - **发展趋势**:随着数字化、全景技术和 AI 技术融合快速发展,应用场景从传统拍摄扩展到商务、医疗等领域 [7] - **竞争格局**:参与者较少,GoPro 竞争力下降,大疆、影石创新等新兴品牌冲击市场,影石创新在全景相机领域市占率超 60% [33] 影石创新优势及发展逻辑 - **技术研发**:以软件能力起家,Insta360 APP 提供云存储、云服务和 AI 剪辑功能;董事长领航研发团队,自研多项技术,研发费用率和人员占比上升 [2][11][40] - **品牌及渠道**:团队有深厚积淀,品牌溢价明显,在海外户外爱好者中声誉高,渠道能力强,在发达市场建立良好网络 [13] - **成长逻辑**:洞察用户需求推出创新产品,硬件产品线迭代升级,新品获消费者认可;专业级产品和潜在新品线有成长看点 [34][4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集中,设立员工持股平台绑定核心员工 [25] - **产能扩建项目**:用于产能扩建和研发中心建设 [42] - **美国关税影响**:短期内影响毛利率,但中长期影响不大 [43] - **发行市值**:目前上市后发行市值约 190 亿元,相较于可比公司明显低估 [46]
影石创新(688775):产品创新、技术引领,打造世界一流智能影像品牌
招商证券· 2025-06-10 15: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建议上市后重点关注 [2][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全景相机龙头,产品线向运动相机、云台、穿戴相机等领域拓展,具备飞行控制技术储备且推出软件业务 看好公司在智能影像设备领域的核心卡位、产品创新、技术引领和长线空间 随着募投项目扩充产能,将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2][7][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影石创新:全球全景相机龙头,持续丰富智能影像设备产品线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以全景相机切入,成长为全球全景相机龙头,拓展硬件产品线至运动相机、云台、穿戴相机等领域,25年推出云业务 [7] - 产品分消费级、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和配件及其他产品,24年收入占比85.9%/0.4%/12.9% 消费级设备ONE X/GO/Ace/ONE R/其他系列占比52.3%/16.2%/10.4%/1.3%/5.7% [7] - 销售采用线上和线下、直营和经销结合模式,24年线下收入占比52%,主要收入来自中国大陆/美/欧/日韩地区,24年收入占比23.6%/23.4%/23.4%/7.8% [7] - 17 - 24年业绩高速增长,24年营收55.7亿,CAGR为66.2%,归母净利9.9亿,CAGR为106.6% 25H1预计营收32.1 - 38.1亿同比+32.4% - 57.1%,归母净利4.9 - 5.8亿同比 - 4.7% - 12.5%,单Q2营收、归母净利环比显著增长 [7] 行业分析:智能影像设备具备便携灵活、后期易处理等优势,全景相机 + 运动相机 + 航拍机市场快速扩大 全景&运动相机市场27年望达近600亿,美欧占主要市场、亚洲快速发展 - 智能影像设备较传统影像设备在产品形态、拍摄灵活性和后期处理便捷性上优势明显 数字等技术推动影像设备视觉演变,行业呈快速发展趋势 [47][51] - 2023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出货量分别增长到365亿元、4657万台,2017 - 2023年CAGR为14.2%、20.8%,预计2027年增长到592亿元、7223万台,2023 - 2027年CAGR为12.9%、11.6% [51] - 全景相机基于全景技术,拍摄具有全方位、真实性、三维性特点,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出货量分别增长至50.3亿元、196万台,2017 - 2023年CAGR为12.3%、14.2%,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出货量分别增长至78.5亿元、316万台 [53][59] - 运动相机视角更宽、便携,适用于极限环境 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增至314.4亿元,2027年有望增至513.5亿元 市场已扩展到亚洲地区,中国等亚洲市场增长快速 [68][69][73] - 航拍无人机主要用于娱乐场景,2023年全球航拍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7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22亿美元,CAGR为11.43% [78][80] 市场集中度高,影石、GoPro、大疆是核心玩家 - 影石创新是全景相机龙头,积极拓展多领域;GoPro是老牌运动相机领先者,但近年市占率下降;大疆是全球领先的无人机提供商,丰富影像产品线;理光是全景相机全球第二品牌 [83][87] - 全景相机市场集中度高,影石创新消费级、专业级市场均位列第一;运动相机市场GoPro领先,影石创新等新晋级品牌增长迅速 [85][88] 公司分析:产品和技术创新为核心发展目标,打造世界一流智能影像品牌 产品:精准洞察用户需求引领创新,构筑软硬件生态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 洞察市场和用户需求能力强,推出创新产品及技术 硬件产品线丰富,全景相机巩固龙头地位,新产品线成长空间大;具备飞行控制技术储备;25年推出云服务,软件业务有望带来利润弹性 [5][8] 技术:董事长领航研发团队,自研核心技术筑就行业领先优势 - 注重研发,保持10%以上研发投入占比 董事长带领团队自研多项核心技术,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900项,在研项目覆盖新领域 [8][41] 品牌:持续加强品牌推广,打造具有创新活力的全球化品牌 - 品牌影响力强,2024年获多项荣誉,各平台店铺评价好 持续加强品牌推广,打造创新活力品牌形象 [8][46] 渠道:建立立体化的销售渠道,不断加强全球化市场的开拓 - 构建线上 + 线下多平台销售渠道,巩固优势市场,开拓亚太等市场 [8][46] 募股项目 - 公司本次发行原拟募集资金4.63亿,最终募集19.38亿,计划1.95亿投向“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68亿投向“影石创新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0] 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为82.83/108.34/141.28亿,归母净利为12.21/17.63/25.10亿,EPS为3.04/4.40/6.26元 认为本次发行对应市值相对低估,建议上市后重点关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