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

搜索文档
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增活力强动力促发展
郑州日报· 2025-07-07 08:47
深化改革方向 - 加快推进全市城市供水供气及中心城区供热一体化"一张网"改革 提升水气暖供给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2] - 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 增加农村集体收入 推动农业增效益 农村增活力 农民增收入 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强市 [2] - 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五统一 一开放"要求 突出跨境电商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扩大制度型开放 建设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枢纽节点 [2] 创新发展机制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完善"产业立题 企业出题 人才答题 科技解题"协同机制 以高水平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2] - 抓好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 提质提标提效政务服务 打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促进医疗 医保 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打造更高水平"健康郑州" [2] 政策执行重点 - 创造性落实省委深改委会议明确的重点任务 争取在重点领域形成先行优势 产生全国影响力的改革成果 [1]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原则 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 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1]
从厦门之兴看中国之治——习近平同志领导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启示录
新华社· 2025-07-03 20:57
厦门发展战略规划 - 1985年习近平同志领导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15年跨度的战略规划 [1][2] - 战略明确厦门定位为"闽南的经济中心、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实现祖国统一的桥梁、我国同亚太经济区域联系的基地" [5] - 提出厦门港"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大陆东南沿海的中心枢纽港"目标,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箱,航线达183条 [6]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发展战略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开发等作为优先发展产业,电子、纺织、机械为重点领域 [26] - 厦门已形成光电显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 [26] - 2024年厦门创新出台锂电池海运标准,解决出口难题,全省90%锂电池通过厦门港出口 [18] 港口与物流发展 - 1985年厦门港仅2台桥吊,年处理3.5万标箱/台,远低于国外10万标箱水平 [6] - 2025年厦门港成为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港,航线网络通达51个国家和地区的151个港口 [6] - 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600多项创新举措,31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 [24] 两岸融合发展 - 厦金航线实现"公交化"运营,30分钟可达金门,形成同城生活圈 [7] - 厦门存续台资企业6000多家,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超1.2万个 [7] - 发展战略提出厦门作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桥梁"的定位 [5] 经济表现 - 1985-2024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 [9] - 形成涵盖经济特区、保税区、自贸试验区等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9] - 2024年国家发改委推广厦门13项综合改革试点经验 [18]
学有所悟丨永葆勇于自我革命鲜明品格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3 09:16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主要围绕党的自我革命展开论述,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输出公司和行业相关的分析总结。文档内容聚焦于党的建设、党员干部修养和治国理政等方面,属于政治理论范畴,与投资银行研究的行业公司分析领域不直接相关。建议提供包含经济数据、行业动态或企业财报等内容的材料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刘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推进例会
杭州日报· 2025-07-02 10:52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 核心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需全面深化改革助力取得实质性进展 [1] - 聚力攻坚13项牵一发动全身改革项目,已破解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 - 目标为打造改革标志性成果,确保第一个五年计划圆满收官 [2] 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 -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突出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改革 [2] - 通过改革不断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2] 民生导向改革 - 聚焦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进"扩中提低"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2] - 采用"小切口、大牵引"模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可感可及的改革成果 [2] 基层创新与经验推广 - 鼓励基层探索创新,总结评估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强化"一地创新、全市共享"机制 [2] 改革推进机制 - 完善改革工作推进体系,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协同联动与跟踪督导 [3] - 确保改革任务压茬推进并取得实效 [3]
沪深交易所齐发声,中国资产重估,改革与挑战成为关键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09:27
2025上市公司论坛核心观点 - 上交所和深交所高层分别就提振资本市场预期、深化创业板改革、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等主题发表演讲 [1] - 两大交易所均强调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和持续深化改革的重要性 [1] 上交所王泊演讲要点 三重叙事推动市场重估 - 政策、科技、改革三重叙事共同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2] - 去年9.26政治局会议提出提振资本市场后,市场展现较强韧性和修复能力 [2] - 资本市场靠预期推动,及时有力的政策能稳定市场和扭转预期 [2] - 党中央加强预期管理,多部门联合推出涵盖货币、财政、就业等各方面的增量政策 [2] 科技叙事 - 上市公司研发与业绩形成正向循环,创新驱动发展已成共识 [3] - 科创与估值呈显著正相关,技术突破带来不可替代性 [3] - 科技与产业正向循环催生新产业并改造旧产业 [3] 改革叙事 -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新"国九条"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明确部署 [3] - 本轮改革突出维护投资者利益和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 [3] - 改革措施包括强化证券监管、提升并购活力、加大科创支持力度等 [3] - 上交所将落实"1+6"改革措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3] 深交所李辉演讲要点 创业板改革回顾 - 创业板改革涌现出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企业 [4] - 启动深市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加强投资者回报 [4] 创业板下一步改革 - 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 [5] -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5] - 改革方向包括支持优质创新企业发行上市、提升股债融资灵活性、支持并购重组等 [5] - 目标是构建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5] 改革三个突出 - 突出服务大局,增强创业板制度包容性以服务科技创新 [6] - 突出问题导向,解决制约创业板市场功能的堵点难点 [6] - 突出改革协同,统筹多层次资本市场各板块协同发展 [6]
赵一德在西安市区(县)委书记座谈会上强调勇立潮头 改革创新 真抓实干 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陕西日报· 2025-06-27 06:52
经济发展方向 - 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1] - 提出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 - 要求主动挑起大梁,用足用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以西安的"稳"和"进"支撑全省的"稳"和"进" [2] 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2] - 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促进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2] - 强调要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1] 问题整改与风险防范 - 聚焦巡视、审计监督、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从严从实抓整改,举一反三补短板,建章立制促长效 [2] - 全面防范化解政治和意识形态、经济金融、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各领域风险 [2] -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2] 领导与组织保障 - 区(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 - 强调要开阔视野格局,提升专业水平,严守纪律规矩,做到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 [3]
守正创新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9 08:57
政治巡视核心定位 - 巡视本质是政治监督,根本指向是"两个维护",需深化政治巡视[1] - 巡察作为巡视向基层的延伸,必须坚守政治定位,贯彻巡视工作方针,精准发现问题并提升监督质效[1] 巡察工作重点任务 - 首要目标是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地域性指示如木兰溪治理、湄洲岛保护[2] - 重点任务包括服务保障中心大局,围绕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部署开展"政治体检",通过"一巡一分析"挖掘风险隐患[2] - 价值取向是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通过"一线巡察"、基层监督平台等渠道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 巡察方法论 - 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全覆盖,对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机动/提级巡察,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3] - 强化精准思维:利用纪检监察/审计成果制定清单,历史动态全面分析问题,通过中期调研确保画像精准[3] - 强化同题共答:依靠被巡察党组织优化流程,解决长期未解难题,激发共同解决问题的内生动力[3] 监督效能提升 - 坚持监督整改治理一体化,紧盯权力责任、"一把手"和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建立"巡察组+联系室+X"会商机制[4] - 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实施挂账销号机制,推动职能部门通过共性问题交办、巡察建议书等制度加强监管[4] - 依托"三化建设年"行动培育巡察人才库,强化干部思想淬炼和专业训练,使巡察一线成为干部成长平台[4][5]
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8 18:21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整车批售401.3万辆,终端零售463.9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零售274.1万辆,占比近60%,较2023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 [10] - 新能源汽车零售136.8万辆,同比增长近30%,创历史新高 [10] - 海外市场零售108.2万辆,同比增长2.6% [10] - 2024年母公司净利润为-4,650,660,849.89元 [70] 战略布局与业务调整 - 设立"大乘用车板块",对乘用车分公司、上汽国际等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 [10] -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实施生产布局调整、产能压减和机构精简 [10] - 荣威与飞凡深度融合,整合中后台职能 [10] - 退出小件快运城际物流业务,整合汽车融资租赁业务 [10] 技术创新与合作 - 推进固态电池、全栈电子架构、数字底盘等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11] - 成为国内唯一乘用车和商用车均入围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的整车集团 [11] - 与奥迪合作推出全新"AUDI"品牌 [11] - 与ICT领军企业在产品开发、新零售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11]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42.32亿元,占净利润30% [14] - 完成第三轮股份回购,实际使用资金10亿元,累计回购超47亿元 [14] - 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和《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14] - 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0.88元,合计10.05亿元 [70] 董事会工作情况 - 2024年召开2次股东大会、8次董事会会议 [14] - 完成4期定期报告和54份临时公告披露 [14] - 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制度,新增独立董事专门会议机制 [12] - 发布首份年度ESG可持续发展报告 [13] 2025年工作计划 - 强化自主品牌核心引领,力争销售总量占比超60% [23] - 提升海外市场拓展速度,加快技术优势向销量转化 [23] - 聚焦电动智能网联发展,明确零部件企业职能定位 [23] - 加强产投联动,赋能集团整体产能战略优化 [24]
把握好改革督察与基层减负的关系
人民日报· 2025-06-17 06:13
全面深化改革与基层减负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总动员和总部署,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1]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要以实绩实效和群众满意度为检验标准,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 [1] - 当前全党正开展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为深化改革提供作风保障 [1] 改革督察与基层减负的关系 - 强化改革督察与基层减负内在统一,通过督察推动改革举措落实,为基层减负提供制度保障 [2] - 改革督察可解决基层"小马拉大车"问题,防止上级随意摊派任务 [2] - 基层减负释放干部活力,使其更多精力用于服务群众,二者均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目标 [2] 优化改革督察方式 - 需警惕不当督察方式可能加重基层负担,应优化督察方法提升质效 [3] - 坚持求真务实,明确督察范围重点,减少停留时间避免干扰基层工作 [3] - 改进调研方式,运用"四不两直"和蹲点调研,轻车简从减少陪同 [3] 信息技术在督察中的应用 - 利用政务信息系统和"城市大脑"等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减少基层报表负担 [4] - 通过12345热线、新闻报道和大数据多渠道了解基层情况 [4] - 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降低数据更新频率要求 [4] 督察协同机制建设 - 加强改革督察与督查检查、巡视巡察的工作计划协同 [5] - 推进成果信息共享,避免重复要材料 [5] - 联合开展监督活动,发挥"1+1>2"功效,增强整改合力 [5]
董煜谈“十五五”规划:为世界提供确定性的“中国方案”
证券时报· 2025-06-16 12:23
五年规划的重要性与特点 - 五年规划是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工具,衔接短期与长期目标,体现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的特点 [1][3] - 五年周期适合宏观经济治理,既能保持政策连续性,又能适应形势变化进行调整 [4] - 规划解读应关注长久性机会而非仅新提法,体现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的延续性 [4] "十五五"规划的编制背景与变化 - 编制工作启动更早,网络征求意见时间更长,体现对各方意见的重视 [7] - 国际环境四大变化:大国博弈加剧、科技革命加速、全球经济格局重构、全球治理变革 [8] - 国内环境变化包括2035年远景目标调整、稳增长压力加大、人口问题等中长期挑战 [8] "十五五"规划的重点方向 - 扩大内需将成为核心任务,尤其强调提振服务消费与创新消费场景 [10][14][15] - 重大工程项目聚焦能源、水利、交通等传统领域,同时加强"软建设"如教育、人力资本投资 [16][17] - 改革重点包括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和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19][20] GDP目标与宏观政策导向 - "十五五"可能延续"十四五"做法,不设具体GDP增速目标,但会进行多情景测算 [12] - 宏观政策强调跨周期调节,注重预期管理和政策一致性评估 [21][22] 行业机会与投资方向 - 服务消费(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场景创新是扩内需重点 [14][15] - 重大工程聚焦"两重"项目(如城市更新、中欧班列)与人力资本投资(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16][17] - 改革红利集中在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领域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