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面深化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七方面主要目标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20: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公布,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主要目标,旨在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并赢得战略主动 [1][2] 高质量发展目标 - 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持续增强 [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显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2] - 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突破 [2] 科技发展目标 - 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 - 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并跑领跑领域明显增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驱动作用明显增强 [2] 深化改革目标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2] - 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 社会发展目标 - 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新进展,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 - 分配结构得到优化,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更加优化更可持续 [3] 绿色发展与安全目标 -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建成 [3]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 [3] -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 [3] 长期远景目标 - 到2035年实现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4]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
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新华社· 2025-10-27 09:22
M "Tog 2" 成都看" To 2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成就 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 2025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 "十四五"前4年 中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 5.5%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十四六十年田久文地上的女女士出女女士 110 - 120 - 130 】 上 チ エ リ 30% 左右 是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 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已连续15年保持 全球第一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 8万亿元 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 30% 2020年至2024年 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分别年均增长了。9%和8.7% M "to 2" 成就看"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社会文明程 ...
锚定重点领域 “十五五”深化改革谋求新突破
上海证券报· 2025-10-27 01:26
改革目标与定位 - 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2] - 明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为必须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2] - 提出到2029年要完成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改革举措 [2] 改革重点领域 - 改革重点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两个基础,以及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一个着力点 [3] - 全国统一大市场和要素市场化配置被确定为主攻方向 [3] - 目标是构建有利于经营主体焕发活力的发展环境 [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18年版的151项缩减至2025年版的106项,缩减比例约30% [4] - 提出“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和“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3] - 南方电网与国家电网首次达成跨电网经营区电力现货交易,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联通机制全面达成 [5] 要素市场化配置 - 重点改革举措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以及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5] - 着力促进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5] - 需以“产权明晰、规则统一、流动自主、配置高效”为主线构建更完善的体制机制 [5] 经营主体发展 -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7] -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四新”经济企业达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的40.2% [7] - 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比重提高至92%以上,并在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领域加速发展 [9] 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政策 - “十四五”期间,国资央企以市场化方式重组了6组10家企业,新组建、设立了9家中央企业 [8] - 下一步将大力推动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提升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 [8] - 针对民营经济,将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举措,并加强产业、投资、财政、金融政策协同 [9]
高质量发展定调“十五五”
北京商报· 2025-10-26 23:37
文章核心观点 - 高质量发展是“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主题 [1] - 该战略旨在推动经济从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模式 [2] - 战略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4] - 该长期主义发展思路将贯穿于经济、科技、民生等具体领域 [5] 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内涵 - 高质量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相伴而行,旨在破除旧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2] - 追求“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相结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 - 战略选择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面向下一个五年的破局之策 [4] 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经济韧性 - 中国具备全球最齐全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供应链完整齐备,形成横向的兼容并包 [3] - 高科技迅速追赶补短板,创新驱动成效彰显,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3] - 绿色低碳转型有目共睹,单位能耗明显下降 [3]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优势 - 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包括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和丰富人才资源优势 [4] - 关键路径是改革推进和科技创新,以强化上述优势 [4] - 具体措施包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阻碍建设的卡点堵点 [4]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4] 高质量发展对具体领域的影响 - 战略将具体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5] - 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个体收入提升、社会保障完善和整体分配公平 [4] - 创造新供给的关键在于强化创新能力、激发市场活力以创造新产品、新模式和新场景 [4]
【西街观察】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十五五”
北京商报· 2025-10-26 19:04
发展战略核心 - 高质量发展被确立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并被列在主要目标之首 [1] - 该战略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面向下一个五年的破局之策,旨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3] - 一以贯之追求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长期主义 [4]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 - 追求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告别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全面走向集约型,不以牺牲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 [2] - 通过不断深化改革,破除旧的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种市场主体活力,构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2] - 改革推进和科技创新是强化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和丰富人才资源优势的关键 [3] - 具体路径包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坚决破除阻碍建设的卡点堵点,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3] 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经济韧性 -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使中国经济具备了更系统、更深层次的韧性 [2] - 横向韧性表现为横向的兼容并包,作为全球工业体系最为齐全的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完整齐备,中高低端技术和制造业全覆盖 [2] - 纵向韧性表现为纵向的有力突破,高科技迅速追赶补短板,创新驱动成效彰显,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科技实力跃升,新兴产业成长,绿色低碳转型有目共睹,单位能耗明显下降 [2] 扩大内需与创新供给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3] - 创造新供给的关键在于创造新产品、新模式、新场景,这些来自于不断强化的创新能力和不断被激发的市场活力 [3] - 消费增长的关键在于个体收入的提升、社会保障的完善、整体分配的公平,需要保障就业和收入的稳定以及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3] 对具体领域的影响 - 高质量发展是具体领域的行动指南,贯穿于经济、科技、民生等重要议题 [4] - 具体体现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以及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十五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 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丁薛祥出席
新华网· 2025-10-25 09:19
规划编制核心原则 - 编制工作需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强化发展意识,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2] - 编制需强化全局思维,准确把握发展历史方位和国内外大局,保持战略定力并做好外部冲击应对准备 [2] - 编制需强化民生导向,坚持人民至上,聚焦各方关切谋划政策举措,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 [2] 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重点 - 规划旨在在壮大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 - 需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围绕成长性强、牵引性强的领域打造一批新产业新赛道 [2]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强大国内市场的潜力 [2] 改革与开放举措 -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发展动力和活力,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研究改革举措 [2] - 主动开展对外经贸格局的战略性调整,推出更多自主开放、单边开放措施 [2] - 需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重点领域风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2] 规划编制工作方法 - 需创新思路、务求实效,高质量编制规划纲要,明确发展的施工图和路线图,谋划务实管用的发展载体和工作抓手 [2] - 各方面需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纲要草案编制时间紧、任务重 [3] - 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集意见建议,广泛了解社会期盼、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并研究吸纳 [3] - 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专项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衔接,指导地方立足比较优势编制规划,形成科学有机的规划体系 [3]
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历程中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巴蜀大地引发强烈反响(二)
四川日报· 2025-10-25 09:17
宏观经济表现 - 中国经济总量在“十四五”时期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 [2]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2] - 四川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过2个万亿元大关,超过6万亿元,在全国排位升至第5位 [3] - 四川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 [3] 区域发展与产业集聚 - 四川省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成都继续领跑,新增绵阳、宜宾两个4000亿元GDP城市,多个市州有望在“十四五”收官之年跃上3000亿元GDP台阶 [3] - 川渝高竹新区已累计引进产业项目216个,初步形成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集聚态势 [5] - 宜宾三江新区GDP连续跨越五个百亿台阶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全会公报提及“科技”二字达10次之多 [4] - 绵阳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数字人”迅速找到落地场景,并正积极布局下一代交互性更强的数字员工 [4] 对外开放与贸易 -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国际及地区客运通航点数量居中西部第一,开通国内客运航线379条,覆盖航点200个,国内航点通达性保持全国第一 [4] -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前9月进出口总额达4050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综保区第一 [5] 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 - 四川省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的占比始终保持在65%以上,稳步提高近20项民生政策标准 [7] - 2024年四川省人均预期寿命达78.8岁,较2020年提高1.24岁 [7] - 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9850元,较2020年脱贫时的8934元实现翻番 [4] 基础设施与城市更新 - 广元市建成海绵街区68条,打造口袋公园67个,解决内涝问题并提升居住环境 [7] - 阿坝州松潘县镇坪乡麦吉村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民通过发展旅游业增收 [8]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十五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 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 丁薛祥出席
新华社· 2025-10-25 08:52
规划编制指导原则 - 编制工作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1][3] - 需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一纲领性文件[3] 经济发展核心方向 - 规划编制需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目标是在壮大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4] - 旨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4] - 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强大国内市场的潜力[4] - 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发展动力和活力,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研究改革举措[4] 产业发展与创新重点 - 需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围绕成长性强、牵引性强的领域打造一批新产业新赛道[4] - 要主动开展对外经贸格局的战略性调整,推出更多自主开放、单边开放措施[4] 风险防控与战略思维 - 规划需强化全局思维,准确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估计可能的外部冲击并做好应对准备[4] - 需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重点领域风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4] 规划编制工作方法 - 需创新思路、务求实效,明确发展的施工图和路线图,谋划务实管用的发展载体和工作抓手[4] - 需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集意见建议,广泛了解社会期盼、专家意见和基层经验[5] - 需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专项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的衔接,指导地方立足比较优势编制规划,形成科学有机的规划体系[5]
国务院“十五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 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
新华社· 2025-10-25 06:25
规划编制指导原则 - 编制工作需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目标是在壮大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 - 需强化全局思维,准确把握发展历史方位及国内外大局,保持战略定力并充分估计外部冲击以把握发展主动权 [2] - 需强化民生导向,坚持人民至上,聚焦解决群众和企业关切的实质性问题 [2] 重点发展方向与举措 - 需明确发展施工图和路线图,谋划务实管用的发展载体和工作抓手,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围绕成长性强、牵引性强的领域打造一批新产业新赛道 [3]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强大国内市场潜力,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发展动力和活力,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研究改革举措 [3] - 将主动开展对外经贸格局的战略性调整,推出更多自主开放、单边开放措施,并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3] 规划编制过程与协作 - 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需各方面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将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集意见建议,广泛吸纳社会期盼、专家意见和基层经验 [3] - 需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专项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的衔接,并指导地方立足比较优势编制规划,以形成科学有机的规划体系 [3]
创新思路务求实效 高质量编制规划纲要
中国证券报· 2025-10-25 04:19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纲要草案编制作了汇报,与会同志进行了讨论。李强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纲要草案编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 则、主要目标、战略任务等,是指导"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 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纲要草案编制中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 李强指出,编制纲要草案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强化发展意识,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 展为主题,在壮大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强化全局思维,准确把握"十五五"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 局,保持战略定力,充分估计可能的外部冲击、做好应对准备,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强化民生导 向,坚持人民至上,聚焦各方面关切谋划政策举措,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奔着解决实际问题去,让群 众和企业可感可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 张国清、刘国中、吴政隆、谌贻琴参加会议。 ● 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