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
搜索文档
“韩中两国应进行面向未来的合作”
人民日报· 2025-10-02 06:11
中国发展模式与成就 - 中国通过“浓缩式增长”模式,用两到三年时间实现其他国家需10年左右才能取得的发展成果 [2] - 中国的发展奇迹源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2] - 中国已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世界工厂”形象,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3] 高科技产业发展 - 中国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和未来技术领域发展迅速,得益于政府的长期战略规划 [3] - 中国企业如华为的研发中心体现了其技术实力,工厂中机器人正逐步取代人力 [3] - 韩国产业难以脱离中国稳定供应链发展 [3] 韩中合作与认知 - 韩中两国应进行面向未来的合作,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韩国政府目标到2030年跻身世界人工智能强国前三名 [4] - 自由贸易、多边主义、区域合作日益重要,韩国有必要更新对中国的认知 [4] - 学者通过出版《中国手册》等工具书,系统梳理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态势,成为韩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2][3]
“韩中两国应进行面向未来的合作” ——访韩国成均中国研究所名誉所长李熙玉
人民日报· 2025-10-02 06:03
中国发展模式与成就 - 中国通过浓缩式增长用两到三年实现其他国家需10年左右的发展成果[1] - 中国已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并创造了发展奇迹[1] - 中国已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世界工厂形象[2] 高科技产业发展 - 中国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和未来技术领域发展迅速[2] - 发展得益于中国政府注重相关领域的长期战略规划[2] - 中国各地工厂机器人正逐步取代人力体现了企业实力[2] 中韩合作与认知 - 韩国产业很难在脱离中国稳定供应链的情况下发展[2] - 韩中两国应进行面向未来的合作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领域[3] - 韩国有必要更新对中国的认知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越来越重要[3] 学术研究与传播 - 通过出版《中国手册》等工具书系统梳理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与社会发展态势[2] - 相关著作被韩国多所知名院校用作中国地域研究课程的教科书[2] - 创办研究所并定期出版刊物成为韩国各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1]
专访牛津亚太首席经济学家卢姿蕙:科创将长期支撑中国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07:11
亚洲经济整体韧性 - 亚洲经济在全球不确定性背景下显现韧性,多国经济表现亮眼[1] - 亚太区域合作的深化可部分对冲美国保护主义政策的负面冲击,缓解全球波动压力[1] - 预测到2030年,尽管全球贸易环境充满挑战,亚洲的经济表现仍将优于全球其他地区[7] 出口与“提前下单”效应 - 亚洲出口表现部分得益于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提前下单”效应,西方消费者为规避未来高关税而提前采购亚洲商品[1][3] - “提前下单”现象支撑了许多亚洲制造商和出口商,但预计其影响将逐渐消退,需求可能减弱,经济增长可能出现轻微放缓直至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3] 政府政策与区域合作 - 各国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将陆续落地,有望缓冲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的部分经济放缓[1][3] - 区域合作势头增强,例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若成员履行贸易承诺,各经济体可能获得约占GDP 2%的额外收益,足以抵消部分美国关税上升的冲击[5] - 区域化和双多边贸易将进一步增强,更依赖区域间供应链以抵御全球经贸波动[5] 科技创新与生产率提升 - 提升生产率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与创新,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持续突破有望为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增长动能[1] - 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基础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推动制造业升级将对长期增长产生深远积极影响[1] - 政府高度关注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资源将投入这些方向以增强经济生产力[2] - 中国和韩国等因在科技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将继续受益于技术创新,成为未来增长的核心动力[7] 不同经济体的增长前景与机遇 - 东盟国家和印度在未来几个季度有望维持相对健康的增长势头[3] - 不同经济体的关税制度差异将创造不同机会,例如印尼因关税低于越南而使制造业更具竞争力,比较优势现象将显现,不同经济体可能在不同产品上实现专业化[4] - 中国向价值链上游发展,转向高附加值产品,为东盟和印度的低附加值产品制造业和出口商提供了填补空缺的机会[5] 美联储政策与资本市场影响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加上市场预期美国可避免衰退,对亚洲地区投资者是积极信号[5] - 美联储鸽派降息有效缩小亚洲地区与美国利差,利好推动资本流入亚洲,对地区股市上涨起到积极作用[6] - 预计美元在今年剩余时间乃至明年可能适度走弱,令其他货币对美元升值,支持投资者情绪进一步上升[6]
牛津亚太首席经济学家:科创将长期支撑中国增长|全球财经连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8:48
亚洲经济韧性核心观点 - 亚洲经济在全球不确定性背景下展现韧性,部分得益于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提前下单”效应支撑出口 [1] - 对未来几个季度部分亚洲经济体的增长势头保持乐观,因政府支持性政策落地及区域合作可对冲美国保护主义冲击 [1] -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提升生产率的关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有望为中国经济提供长期增长动能 [1] 科技创新对增长的作用 - 科技创新是提升中国生产率的核心途径,庞大的制造业基础(约占GDP四分之一)通过升级将对长期增长产生深远积极影响 [2] - 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预计将有越来越多政府资源投入以增强经济生产力,是维持长期增长最有前景的解决方案 [2] 亚洲其他经济体增长前景 - 印度及东南亚经济体在今年剩余时间及明年有望维持相对健康增长势头,区域内出口受益于西方消费者为应对可能飙涨关税的“提前下单”现象 [3] - “提前下单”效应支撑了许多亚洲制造商和出口商,但其影响预计将逐渐消退,可能导致经济增长轻微放缓至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 [3] - 政府对美国关税影响出台更多支持性措施,有望缓冲部分放缓,因此对东盟国家和印度等经济体未来几个季度的增长势头仍相当乐观 [3] 亚太地区的优势与机会 - 全球供应链高度依赖亚洲,尽管关税高企,欧美消费者对家具、服装、智能手机等商品仍不得不依赖亚洲(包括中国)生产 [4] - 不同经济体的关税制度差异将创造不同机会,例如印尼关税低于越南使其制造业更具竞争力,比较优势现象将显现促使不同经济体在不同产品上实现专业化 [4] - 中国向价值链上游发展,转向高附加值产品,为东盟和印度的低附加值产品制造商和出口商提供了填补空缺的机会 [4] 区域合作的作用 - 全球化逐渐让位于区域化,亚洲经济体在建立自由贸易协定方面势头增强,例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促进区域贸易 [5] - 研究指出,若RCEP成员继续履行贸易承诺,所有经济体可能获得约占GDP 2%的额外收益,足以抵消部分美国关税上升带来的冲击 [5] - 区域合作可积极抵消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部分负面影响,未来区域双多边贸易将增强,更依赖区域间供应链以抵御全球经贸波动 [5] 美联储政策的影响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加上市场预期美国可避免衰退,对亚洲地区投资者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6] - 美联储降息比亚洲一些央行更为鸽派,将缩小该地区与美国利差,利好推动资本流入亚洲,对地区股市上涨起到积极作用 [6] - 预计美元将适度走弱,令其他货币兑美元升值,支持未来投资者情绪进一步上升,美联储降息从市场角度看有非常大的利好作用 [6] 长期增长驱动因素 - 亚洲长期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因关税政策面临挑战,外部贸易环境艰难将促使各国政府考虑区域贸易战略或向内需转型 [7] - 科技发展创新将继续成为未来增长核心动力,中国和韩国等因其在科技领域领先地位将继续受益,为长期增长提供支撑 [7] - 预测到2030年,尽管全球贸易环境充满挑战,亚洲的经济表现仍将优于全球其他地区 [7]
青岛市政府与3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6:14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青岛市政府与邮储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及中国国新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覆盖宏观规划、央企合作与外资赋能三大领域 [1] - 合作协议推动区域与多类型机构深度协同 开启合作新篇章 [1] 融资支持与重点领域 - 邮储银行在战略合作期内为青岛市提供5000亿元人民币意向性融资支持 [1] - 重点合作领域包括重大项目建设、乡村振兴、航运金融与普惠金融 [1] 政府引导基金与产业投资 - 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联合8家市属国企及科创母基金 共同发起总规模58亿元市级基金 [1] - 基金重点投向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 支持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基金加速优质项目落地 [1]
第13届“中国—亚洲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
新华网· 2025-09-16 15:52
新华网首尔9月16日电(记者陆睿)由韩国纽斯频通讯社举办的第13届"中国—亚洲论坛"近日在韩 国首都首尔举行。韩国总统李在明向论坛致贺电,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方坤、韩中议员联盟会长金太 年、纽斯频通讯社会长闵丙福等中韩两国政治、经济、媒体、学术界200余人出席。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保筠分享了关于中韩关系现状以及未来两国可深 化合作领域的思考。韩国仁荷大学国际通商系教授、前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就韩中自 贸协定第二轮协商和展望进行了分析。与会嘉宾还围绕包括中韩在内的亚洲国家双边及区域合作展开了 讨论。 论坛旨在寻找中韩及亚洲国家之间在经贸、科技、绿色转型、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与共赢机会, 为推动区域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提供切实可行的对话平台与解决方案。 方坤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亚洲各国应合力构建命运与共的 家园,争做发展繁荣的高地,维护和平安宁的"绿洲"。中方愿同韩方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推 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
外滩大会首届全球主题日召开 探讨亚洲及全球金融科技发展路径
央广网· 2025-09-13 10:20
亚洲金融科技发展共识 - 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合规发展下的稳健创新、区域协同下的合作共赢成为引领亚洲及全球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核心共识 [1] - 亚洲地区已成为全球贸易增长最具活力走廊 全球增长最快20条贸易走廊中亚洲占18个 全球规模最大20条走廊中亚洲占13个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AI技术讨论焦点从技术潜力转向应用效益 实践案例广泛分享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强化风险控制、优化商业决策等领域 [1] 数字资产与通证化发展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主办论坛探讨数字资产与通证化发展 企业分享通证化技术在金融、房地产、供应链等多产业应用前景 [1] -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介绍通证化产品市场发展趋势与监管框架 强调Web3时代完善合规与安全体系是数字资产发展基石 [2]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23年6月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通过优化法律与监管框架打造兼顾监管合规与技术创新环境 [2] 区域合作与跨境金融创新 - 与会代表就深化亚洲金融、科技、创新走廊合作与发展展开深入交流 [2] - 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主办方GFTN组织论坛聚焦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境金融创新 东南亚多国银行及支付机构分享双边合作推动支付体系互联互通成功案例 [2] 亚洲新兴市场特点 - 亚洲市场巨大且步伐快 形成对新科技开放和积极尝试的市场文化 [3] - 青年人正在引领创新 [3] - 传统产业领袖积极寻求数字化变革 跨产业协作助力技术务实且大规模推动产业增长 [3] - 监管重视普惠和安全 强调消费者保护 为创新可持续发展护航 [3]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内地优秀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企业被积极引入香港 既为内地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也为香港本地生态圈整体提升赋能 [1] - 外滩大会汇聚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62位国际嘉宾 国际化程度保持高水平 [5] -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不断强化全球金融科技对话策源地功能 为促进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5]
外滩大会首届全球主题日召开,三大共识引领金融科技发展
国际金融报· 2025-09-12 23:44
会议概况 - 2025外滩大会于9月12日举行首个全球主题日 新加坡金融科技节和香港金融科技周的主办方首次齐聚 [1] - 会议核心共识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合规发展下的稳健创新 区域协同下的合作共赢 引领亚洲及全球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 [1] - 国际嘉宾评价外滩大会充满生机 上海创新活力惊艳 反映出中国和亚洲经济发展的惊人韧性 [3] 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 - 会议焦点为新兴科技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技术在具体产业场景中落地生根 创造实际价值 [4][5] - 人工智能领域讨论从技术潜力转向应用效益 实践案例广泛分享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强化风险控制 优化商业决策 [5] - 区块链技术成为构建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 在跨境支付 资产通证化等领域潜力巨大 [5] - 香港投资推广署探讨数字资产与通证化发展 企业分享通证化技术在金融 房地产 供应链等多产业应用前景 [5] - 香港投资推广署表示内地拥有众多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企业 正积极推动引入香港 为内地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并赋能香港本地生态圈 [5] 监管环境与合规发展 - 会议热点为平衡创新激励与风险防范 构建稳健发展环境 [6] - 香港证监会介绍通证化产品市场趋势与监管框架 强调Web3时代完善的合规与安全体系是数字资产发展基石 [6] - 香港政府于今年6月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优化法律与监管框架 打造兼顾监管合规与技术创新的数字资产环境 [6] - 欧洲嘉宾分享经验 有利的监管措施是提升金融科技竞争力的关键 信任是推动欧洲金融创新的关键因素 [6] - 欧洲监管重点包括消费者保护 数字安全 公平竞争 以及更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 [6] 区域合作与发展机遇 - 麦肯锡报告显示亚洲是全球贸易增长最具活力的走廊 全球增长最快的20条贸易走廊中亚洲占18个 全球规模最大的20条走廊中亚洲占13个 [8] - 会议深入交流如何深化亚洲金融 科技 创新走廊的合作与发展 [8] - 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主办方GFTN的论坛聚焦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跨境金融创新 东南亚多国银行及支付机构代表分享通过双边合作推动支付体系互联互通的成功案例 [8] - 蚂蚁国际总裁分享实现跨区域普惠增长需深入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市场 严谨合规监管实践平衡创新与安全 强大工具保护客户消费者 注重本地人才培养和伙伴能力建设 [8] - GFTN首席执行官总结亚洲新兴市场四大特点 市场巨大步伐快 对新科技开放积极尝试 青年人引领创新 传统产业领袖积极寻求数字化变革并跨产业协作 监管重视普惠安全及消费者保护为创新护航 [9]
“津”彩上合 |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共绘区域合作蓝图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2 20:01
上合组织与东盟合作深化 - 上合组织与东盟签署并落实谅解备忘录 正探讨进一步深化合作[1] - 双方合作涵盖政治安全 经济社会 文化及互联互通等多个领域[1] - 东盟发布《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及新战略计划[1] 中国-东盟经贸关系 - 东盟与中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连续16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 -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建设将带动双方合作迈向更高水平[2] - 双方将通过《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深化贸易 互联互通 数字转型及清洁能源合作[2] 多边贸易体系与供应链稳定 - 各方应携手确保全球经济长期供应链稳定[2] - 期望构建稳定开放且遵循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2] - 2026年定为"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5周年主题年"并举行庆祝活动[2] 人文交流与未来合作 - 将深化旅游合作 推进学生交换项目促进人员往来[2] - 中国推出"东盟签证"推动双方商务交流[2] - 需发挥人工智能和新兴技术潜力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
尼泊尔总理奥利:尼泊尔期望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
环球网· 2025-09-02 09:24
尼泊尔申请加入上合组织 - 尼泊尔总理奥利9月1日宣布尼泊尔期望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国 目前尼泊尔是上合组织对话伙伴 [1][3] - 奥利强调在动荡时代区域合作是应对经济 技术和生态方面共同挑战的工具 尼泊尔坚定不移致力于区域合作且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关系牢固 [3] - 奥利概述以加强互联互通 协商与合作为基础的多边主义发展路径 并呼吁上合组织更加团结 一体化和有韧性以解决气候变化 网络威胁和经济冲击等全球性挑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