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防融合

搜索文档
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
人民日报· 2025-08-11 10:32
医疗信息化建设 - 湖北省建立三级数据互通架构 实现医生通过统一平台快速调取患者历史影像数据[1] - "基层检查 上级诊断 结果互认"模式加快推进 2188个县(市 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 - 全国跨省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累计减少参保群众垫资5900亿元[3] 分级诊疗体系 - 设置13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支持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2] - 依托县域医共体实现药品配送和检验标本运输 有效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难题[2] - 加快实现"大病不出省 一般病在市县解决 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分级诊疗目标[2] 医保保障体系 - 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3] - 2024年版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159种 涵盖肿瘤 慢性病 罕见病 儿童疾病等领域[3] - 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人次同比增长30.2%[3] 公共卫生体系 - 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扩大到254个地市 在1041所哨点医院开展传染病监测[4]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99元 开通12356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4] -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17.06%提高到2024年的31.87%[4]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
人民日报· 2025-08-11 08:46
医疗信息化建设 - 湖北省建立三级数据互通架构 实现CT影像结果跨机构调阅 患者无需携带实体胶片 [1] - 江苏省东台市通过县域医共体无人机配送系统 实现药品配送和检验标本运输 缓解基层资源不足问题 [1] 分级诊疗体系推进 - 全国已设置13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支持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2] - 截至2024年底 2188个县(市、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实现"基层检查 上级诊断 结果互认" [2] 医保制度改革 - 2024年31个省份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生育保险报销后部分案例自费金额低于100元 [3] - 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80%和70%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累计减少垫资5900亿元 [3] - 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药品总数3159种 覆盖肿瘤 慢性病 罕见病等领域 [3] 公共卫生体系强化 - 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扩大至254个地市 1041所哨点医院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监测 [4]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99元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17.06%提升至2024年31.87% [4]
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00
医疗信息化建设 - 湖北省建立三级数据互通架构 实现医生通过统一平台调取患者历史影像数据 取代传统胶片传递模式[1] - 江苏省东台市通过县域医共体无人机配送系统 实现药品配送和检验标本运输 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问题[1] 分级诊疗体系 - 全国已设置13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支持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2] - 截至2024年底 2188个县(市、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2] 医保制度改革 - 2024年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生育保险待遇人次同比增长30.2%[3] - 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80%和70%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减少垫资5900亿元[3] - 2024年版国家医保目录药品总数达3159种 覆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领域[3] 公共卫生体系 - 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扩大至254个地市 在1041所哨点医院开展传染病监测[4]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99元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17.06%提升至2024年31.87%[4]
南方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持续流行,呼吸科专家建议将预防关口前移
贝壳财经· 2025-07-14 09:24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现状 -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2025年第4周至27周期间稳居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前三甲[1] - 该病毒在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中排在首位[1] - 湖北省数据显示自2025年年初至今,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多种呼吸道病原体中的检出率稳定在10%左右[2] RSV对婴幼儿健康影响 -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1岁以下婴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检出病原[1] - 1岁以内婴儿感染后发展为严重疾病的风险比其他年龄段更高[1] - 感染可能导致长期肺功能损伤[1] - 目前针对该病毒尚无特效药[1] RSV预防措施 - 建议高危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注射尼塞韦单抗进行预防[2] - 尼塞韦单抗是全球首个针对所有婴儿的RSV预防手段[2] - 预防单抗的防护周期约为5-6个月,能覆盖一个完整的流行季[2] -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24年流行季已为近300名婴儿注射预防单抗[2] - 除医学预防外,建议通过正确护理、全面营养和适当锻炼增强孩子抵抗力[3] 区域流行特征 - 北方RSV多在冬春季高发[2] - 南方RSV呈全年散发状态[2] 医疗建议 - 建议将健康教育、免疫预防等公共卫生措施深度融入医疗服务全过程[1] - 医防融合要建立在监测数据基础上,把预防关口前移[2] - 需通过规范诊疗降低重症风险,以科学预防筑牢第一道防线[1]
体重管理门诊重磅上线!两大部门联合发文推动门诊规范设立与运行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9 20:00
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 - 鼓励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在2025年6月底前实现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 [5] - 门诊需整合儿科、内分泌、营养、心理等多科室资源,并科学安排接诊频次 [5] - 综合实力强的医院可建设肥胖防治中心,提供住院体重管理服务 [5] 体重管理服务模式优化 - 建立预约诊疗和转诊机制,针对体重异常人群提供营养、运动、心理等分类服务 [6] - 为重点人群(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设计个性化管理方案 [6] - 推动多学科联合干预,建立诊疗协作网络并优化基层转诊流程 [6] 服务质量提升措施 - 加强专业人才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并完善操作规范 [7] - 依据指南开展科学干预,规范药物使用和治疗方式选择 [7] - 利用互联网、AI等技术提升数字化随访和监测能力 [7] 政策支持与保障 - 各地需提供政策技术支持,健全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以激励医务人员 [8] - 加强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省级部门需定期调度建设进展 [8] - 国家卫健委将开展全国性工作指导以确保政策落实 [8] 行业背景数据 - 全球肥胖人群规模近9亿人 [11]
破茧成蝶抗麻路——记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张福仁
齐鲁晚报· 2025-06-27 23:50
科研突破 - 团队在2009年全球首次发现麻风发病风险基因,揭示"细菌感染+免疫遗传缺陷"的发病机制,改写了教科书定义 [3] - 2013年团队发现引起致死性药物反应的HLA-B*13:01风险基因,开发出检测试剂盒,解决全球70年的氨苯砜用药安全难题 [4] - 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只需一滴血就能精准识别1%的高危人群,颠覆世界卫生组织传统模式 [4] 防治体系创新 - 牵头构建由189家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防治网络,实现新发再发感染性皮肤病48小时快速处置 [6] - 推行"症状监测+基因筛查"体系,使山东麻风新发患者及其危害降至个位数,药物不良反应死亡率从10%降至零 [6] - 将麻风防治回归皮肤科体系,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年门诊量超50万人次,跻身全国前列 [6] 国际影响力 - 2017年起在印度、印度尼西亚等麻风高流行区开展技术输出,验证风险基因检测技术的普适性 [7] - 2019年至今举办3期发展中国家培训班,67名学员带着中国技术回国 [7] - 中国年新发麻风患者已不足千例,防治方法在全球抗疫舞台闪耀 [7]
10年间数量从3000余个增加到4.2万个 中医馆健康服务越来越便捷(健康焦点)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2
中医馆发展现状 - 中医馆数量从2015年的3000余个增加到4.2万个 [1] - 中医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全覆盖,99.6%的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 - 中医馆面积从不足200平方米扩展到500余平方米 [1] 服务能力提升 - 中医馆已能开展8大类19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1] - 能够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比例提升到98% [6] - 中医馆增加"医针药"综合诊区,形成"一站式"服务 [3] 特色诊疗服务 - 开展中医特色熏洗疗法治疗儿童疾病,已为近30名儿童提供服务 [4][5] - 针对儿童常见健康问题形成"预防—治疗—康复"的服务模式 [5] - 增设CT检查、供氧室和口腔诊室,解决患者看病远的问题 [5] 人才队伍建设 - 宣城市举办两届"西学中"培训班,累计136人参训 [8] - 陕西省7年累计投入3633万元培训中医药人才,培养骨干人才533人 [9] - 通过"师带徒"方式提高医生水平,某中医馆年门诊人次超过1.3万 [9] 健康管理服务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超1.6万人 [6] - 为健康人群提供每年至少一次、重点人群每季度一次中医健康服务 [6] - 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6] 资金投入情况 - 中央转移支付累计投入70余亿元支持中医馆建设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培训推广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6]
广东试点“疫苗处方” 把预防接种融入日常诊疗
中国新闻网· 2025-06-01 09:09
疫苗处方试点推广 - 广州市海珠区是广东省首个实现全区推广"疫苗处方"的行政区,全域推行1个月后居民接种便利性提升且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下降[1] - 广东省现有134家疾控中心和近6000个接种点,每年服务量达6000万剂次,将重点打造"30分钟接种圈"实现城乡全覆盖[1] - 自4月起海珠区2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5家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全面启动免疫规划医防融合服务流程[1] 疫苗处方服务模式 - 临床医生在诊疗中全面评估居民健康状况和疫苗接种史,开具疫苗处方或疫苗健康教育处方[1] - 疫苗处方覆盖广东省交易平台所有成人可接种疫苗包括流感疫苗、带状疱疹疫苗、HPV疫苗等[2] - 该模式将疫苗健康询问、登记、开处方前置到临床医生工作站,覆盖面更广[2] 医防融合创新 - 白云区打造疫苗接种医防融合闭环,通过多学科协作和数据互通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2] - 海珠区加速信息化建设,探索"AI+预防接种助手"等新模式提升服务效率[2] - 该创新模式推动疫苗接种逐渐成为居民的"主动健康管理"需求[2]
狙击“沉默杀手”:近千万人口省会构筑结直肠癌防线
经济观察网· 2025-05-28 17:50
癌症发病率与防控现状 - 结直肠癌已跃升为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反映疾病谱深刻变迁[1][2] - 防控面临人口基数大、医疗资源有限与公众健康意识不足的挑战[3] - 哈尔滨启动覆盖240万人的消化系统肿瘤免费检测项目,探索创新防控模式[4][5] 结直肠癌早期预防困境 -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隐匿,被称为"沉默杀手",但发展窗口期长达10-15年[6] - 早期治愈率超90%,但公众认知不足常延误诊治[6][7] - 传统肠镜检查面临患者依从性低、医疗资源紧缺及费用门槛等问题[7] 无创检测技术突破 - 粪便DNA甲基化检测技术通过分析粪便中异常甲基化DNA实现无创筛查[9][10] - 技术优势包括居家采样便捷性、对进展期腺瘤检出率优于传统方法[11][13] - "无创初筛+肠镜精筛"分层策略成为国内外指南推荐模式[13] 哈尔滨项目运营模式 - 政府主导联合华大基因等专业机构,覆盖45-64岁居民300余家社区网点[13][14][16] - 阳性病例享受1200元肠镜补贴,形成检测-随访-治疗闭环管理[17] - 项目已发现大量早期病例,如郑阿姨通过检测及时切除12个癌前息肉[17] 公共卫生经济效益 - 武汉同类项目成本效益比达1:8.55,早期干预可节省数十倍晚期治疗费用[19] - 哈尔滨规模效应进一步放大经济效益,形成低成本高覆盖新模式[19][20] - 项目验证了政府主导整合前沿技术与基层网络的防控路径可行性[20]
国际爱肤日丨警惕带状疱疹的“皮肤之殇”,转变观念,预防先行
贝壳财经· 2025-05-25 11:38
皮肤健康行业现状 - 中国老龄化加速背景下,中老年皮肤健康问题正演变为"银龄危机",国际爱肤日2024年主题聚焦"关爱银龄肌肤"[1] - 皮肤病患病率高达40%-70%,造成的健康寿命损失位列所有疾病第四位[2] - 皮肤疾病种类达2000余种,临床发病率居各科室之首[2] 带状疱疹疾病负担 - 约三分之一人群一生中会罹患带状疱疹,90%以上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 - 中国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600万例,50岁以上人群达156万例[2] - 5%-30%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及心理问题[2] - 慢性病患者罹患风险较常人高26%-41%,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尤为显著[2] 社区医疗与预防体系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观察到慢病与带状疱疹的关联性,多病共存患者症状更严重[3] - 重庆试点公共卫生医师处方制度,推动预防筛查与临床诊疗融合[5] - 家庭签约医生制度提升居民信任度,通过个性化建议提高疫苗接种率[5] 公众认知与教育 - 超60%中老年人低估自身带状疱疹风险,30%患者因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4] - 科普需采用"偏方切入"等创新形式,结合猎奇心理提升传播效果[4] - 沟通技巧上强调"减少子女照顾负担"比单纯说教更易被老年群体接受[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