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险协同

搜索文档
平安健康净利翻倍增长,靠“医险协同”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6: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6.8% [1] - 毛利率达33.6% 较去年同期小幅提升 [3] - 经营性现金流流入近6400万元人民币 [5] 业务板块分析 - F端业务收入14.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5% [2] - B端企康业务收入5.2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2% [2] - F端与B端合计收入19.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2% [1] - 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1] 成本控制成效 - 总费用占收入比例30.1% 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占收入比例14.9% 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3] - 销售及营销费用占收入比例15.2% 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3] 资金管理状况 - 全部可利用资金总额92.5亿元人民币 [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8.53亿元人民币 [6] - 受限资金10.16亿元人民币 [6] - 定期存款10.996亿元人民币 [6] - 理财金融资产42.79亿元人民币 [6] 战略发展优势 - 医险协同模式显效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1.6倍 [2] - 客均AUM达其他客户4.0倍 [2] - 通过AI降本及中后台服务运营流程提效赋能 [3] - 收入结构持续改善 服务性收入与平台性收入占比提升 [3]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年内涨幅超150% 截至发稿25.99港元/股 [1] - 市净率约8.7倍 总市值约346亿元人民币 [1] - 年化投资收益率跑赢市场基准线100个BP [5]
平安好医生(1833.HK):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医险协同”模式深化赋能
新浪财经· 2025-08-20 11: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8% [1] - 毛利率33.56%,同比提升1.37个百分点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6% [1] 商业模式与战略定位 - 医险协同模式深化发展,形成可持续自我造血能力 [2][5] - 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旗舰平台,具备保险端资源与医养服务积累优势 [6] - 通过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双枢纽构建全生命周期医健养服务壁垒 [8] 业务板块增长 - 综合金融客户端(F端)收入14.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 [6] - 企业端(B端)企康业务收入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 [6] -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同比增长34.6% [7] - 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同比增长39.2%,服务企业客户超3500家 [7]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港股通资金近60日累计增持3800万股,沪市及深市港股通持仓合计达19% [3] - 国泰君安席位近60日增持2600万股 [4] - 二季度新进持仓机构包括国泰基金、富达基金(中国)、永赢基金等 [4] - 先锋领航、贝莱德、维景基金、道富等全球资管巨头增持 [5] 生态建设与用户覆盖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居家养老权益用户同比增长83% [9] - 服务覆盖85个城市,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9] - 建立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签约超3200位专家医生 [9] - 合作超4000家医院、10.6万家健康服务供应商、24万家药店、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 [9] AI技术赋能成效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复杂疾病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11]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11]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50% [11] - 基于14.4亿线上问诊数据构建"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及5大垂域模型 [10]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恒生医疗保健行业指数年内累计上涨90%,互联网医疗赛道多家公司涨幅超50% [3] - 国家支持医保平台数据赋能商业健康保险,鼓励"三医"协同发展 [6] - 2030年银发经济规模预计达30万亿元人民币,60岁及以上人口超3.1亿人 [8]
平安好医生发2025半年报,归母净利润大增136.8%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22:2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9.5% [3]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6.8% [3] - 综合金融客户端及企业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 [3] - 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3] 业务协同与客户增长 -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同比增长34.6% [4] - 服务平安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服务渗透率持续提升 [4]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的1.6倍,客均AUM为其他客户的4.0倍 [4] - 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同比增长39.2% [6] - 服务付费企业客户数超3500家 [6] 产品与服务网络建设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 [7] -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83%,服务覆盖85个城市 [7] - 建立37个科室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签约超3200位专家医生 [8] - 合作超4000家医院、近10.6万家健康服务供应商、24万家药店、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 [8] - 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7] 医疗AI技术应用 - 基于超14.4亿线上问诊数据迭代医疗大模型,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 [9]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9]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9]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50% [9] 战略定位与政策环境 - 深化"医险协同"模式,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双向赋能 [4] - 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意识大幅增强 [5] - 通过"中国平安企业健康保障计划"提供一站式员工健康管理服务 [5][6] - 品牌焕新成为平安"三省"工程里程碑,强化"家庭医生、养老管家"定位 [10]
港股平安好医生(01833.HK)2025年中期业绩:收入及盈利双升,医养生态核心壁垒夯实
格隆汇· 2025-08-19 17: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5亿元 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长136.8% [1] - 综合金融客户端及企业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 [1] - 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1] 业务协同发展 - 深化"医险协同"模式 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双向赋能 [2][3] -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 同比增长34.6% [3] - 服务平安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 生态圈服务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1.6倍 客均AUM达4倍 [3] - 协同平安人寿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 推出"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 [3] 企业健康管理 - 服务付费企业客户超3500家 B端付费用户超360万人 同比增长39.2% [4] - 通过"中国平安企业健康保障计划"提供员工健康管理服务 [4] - 线上家庭医生结合线下到企活动提升用户黏性 [4] 服务网络建设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超3500万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同比增长83% [6] - 服务覆盖85个城市 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6] - 建立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 签约超3200位专家医生 [6] - 合作超4000家医院 近10.6万家健康服务供应商 24万家药店 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 [6] 科技赋能 - 基于超14.4亿线上问诊数据迭代"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 [8] - 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 包含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等7大核心产品 [8]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 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8]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 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50% [8] 战略定位 - 贯彻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 [1][9] - 品牌焕新成为平安"三省"工程重要里程碑 [9] - 定位为客户身边专业的"家庭医生、养老管家" [9]
平安好医生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加136.84%
智通财经· 2025-08-19 17:02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达人民币25.02亿元,同比增长19.52% [1]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6.84% [1] - 每股基本盈利0.07元 [1] 业务协同与增长 - F端深化医险协同模式,助力险司获客及提升客户价值,实现收入稳健增长 [1][2] - B端拓展企业健康管理赛道,付费企业客户数超3500家,同比增长37.2% [2] - 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同比增长39.2%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及复杂疾病MDT会诊辅助平台 [1][3] - 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服务能力进阶,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壁垒 [1] - 为企业提供覆盖预防、治疗、康复的一体化健康管理平台 [2] 运营与效率优化 - 业务结构优化推动毛利率同环比提升 [1] - 现金流持续流入,经营质效优化 [1] - AI赋能医疗全流程场景,提升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价值 [3] 行业与战略背景 - 企业健康管理从"软性福利"升级为"核心竞争力" [2] - 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企业健康管理意识增强 [2] - 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战略支持科技能力建设 [3]
平安好医生(01833)2025年H1营收25亿元,净利增136.8%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6:51
核心财务表现 - 总营收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6.8% [1] - 综合金融端及企业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 [1] 业务发展策略 - 深化医险协同模式 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持续加深协同 [1] - 打造商业保险+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产品体系 [1] - 大力拓展企业客户实现收入稳健增长和盈利质量全面提升 [1] 用户与客户数据 -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 同比增长34.6% [1] - 服务付费企业客户数超3500家 [1] - 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 同比增长39.2% [1]
平安健康总裁吴军:与平安集团的协同空间广阔,协同的效果也在逐步释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5:27
公司与平安集团协同效应 - 与平安集团保险协同是公司主要业务方向之一 未来协同空间广阔且效果逐步释放 [1] - 截至2024年9月末 使用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综合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的1.6倍 客均AUM达3.9倍 [1] - 医养赋能效果显著 政策支持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险企带来利好市场环境 [1] F端业务表现与模式调整 - LTM付费用户总数约3135万人 同比略有下滑 [2] - F端付费用户约2481万人 同比下降5.7% 主因业务模式从权益覆盖用户转为权益使用用户的统计口径变化 [2] - F端业务收入超24亿元 同比增长9.6% ARPU同比增长17.6% 体现业务质量提升 [2] 战略布局与双向赋能 - 平安集团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 公司助力获客、粘客及保险理赔控费等环节 [3] - 通过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7×24小时医疗养老服务获取客户来源与收入 实现双向赋能 [3] - "保险+医疗健康"等业务模式服务场景与深度持续加强 规模效益日益凸显 [3] 2024年财务业绩 - 实现首次全年盈利 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2.9% [3] - 调整后净利润1.58亿元 同比提升4.74亿元 [3] - 经营性现金流首次转正 净流入0.99亿元 造血能力增强 [3]
中信建投:医险协同模式推进营收稳步增长 维持平安健康“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5-08 09: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实现营收10.6亿元,同比增长26%,经调整净利润0.58亿元,收入利润维持快速增长 [1]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收53.3、59.2以及66.6亿元,同比增速为11%、11%以及12% [1] 业务模式与战略发展 - 保险+医养会员、医疗理赔协同等创新业务模式快速增长,推动F端业务快速发展 [1][2] - B端业务持续推进"商保+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产品,25Q1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超2100家,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超45%,F端+B端企康业务营收增长超43% [2] - 推出名医AI助理服务"平安芯医",覆盖20余个真实医疗场景,提供在线咨询、线下就医协助等服务 [2] 集团协同与并表影响 - 平安集团对平安健康的持股比例上升至52.7%,并表后强化公司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旗舰的定位 [3] - 使用公司服务的平安集团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客均AUM为其他客户的1.6倍,客均合同数为3.9倍 [3] - 24年F端付费用户3135万人,在平安集团2.4亿个人金融用户中渗透率约13%,中长期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3] - 24年B端累计服务企业2049家,同比增长36%,其中86%客户来自平安集团渠道,平安集团医疗健康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5.6万 [3] 未来展望 - 战略转型在23年调整完成,24年重回增长轨道,25年并表后业务协同进一步加强 [4] - F端业务通过新模式落地和客户渗透率提高有望加速增长,B端业务通过集团渠道和自主拓展持续成长 [4] - 信息化技术提升效率和优化费用,收入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利润率持续改善 [4]
居家养老营收暴增4倍、对寿险件均首年保费贡献提升3倍,平安做对了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19: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公司总营收1.03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1266亿元[1] - 平安健康2024年营收48.08亿元 净利润8143万元实现首次盈利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6亿元 单季利润5790万元[1] - 居家养老服务2024年营收2.8亿元 同比增长413.5%[1] 医疗养老战略布局 - 公司提出"金融是现在时 医疗是未来时"战略定位[1] - 构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协同生态体系[1][10] - 形成管理式医疗模式 以家庭医生为核心枢纽[5] 医疗资源整合 - 建立覆盖29个科室的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5] - 合作医院近3万家 实现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覆盖[5] - 连接10.5万家健康管理机构和23.9万家药店[5] 养老服务创新 - 创建"联体"服务体系 包括护联体、住联体、乐联体和医联体[6][7] - 护联体面向44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平安无忧护"康复护理服务[6] - 住联体推出"573"居家安全改造服务[6] - 乐联体在16省开通6条旅居线路 21个城市开设老年课程[7] 客户覆盖规模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75个城市[7] - 累计超19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7] - 服务覆盖2.45亿个人客户中的63%[11] 业务协同效应 - 居家养老客户对寿险件均首年保费贡献提升3倍[1] - 寿险及健康险2025年一季度新业务价值128.91亿元 同比增长34.9%[9] - 医疗养老生态圈客户客均合同数3.77个 客均AUM达6.12万元[11] 技术能力建设 - 基于"平安医博通"多模态医疗大模型打造医生工作台[19] - AI辅助诊疗系统覆盖超2000种疾病 导诊准确度超99%[19] - 创新AI健康管理师助力慢病管理改善率达90%[19] 市场发展空间 - 平安健康付费用户3140万人 在集团个人客户中渗透率仅13%[20] - B端企业客户2049家 在集团企业客户中渗透率仅3%[20]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 占总人口22%[3] 行业竞争壁垒 - 居家养老体系建设需要整合超300城市医疗资源[18] - 需要覆盖超3000家三级医院和全部三甲医院[18] - 服务内容涉及"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十大需求[18] 政策环境支持 - 国家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鼓励产业生态融合[2] -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强调全方位健康服务[2] - 构建多层次医保体系为国家战略[10]
平安健康2025Q1业绩大增25.8%:AI技术+银发经济双轮驱动、目标价12港币 将迎来高质量增长收获期
新浪证券· 2025-04-30 12:0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62亿元,同比增长25.8%,重回两位数增长轨道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3318.8万元,经调整后净利润5786.1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884.0万元大幅扭亏为盈,调整后净利率达5.5%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增长2.9%,2025年一季度延续扭亏为盈势头,毛利率稳定在30%以上,净利润率从3.3%提升至5.5% [3] 业务驱动因素 - F端业务2024年ARPU同比增长17.6%,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9.6%,使用医疗养老服务的平安寿险客户客均合同数达非用户的1.6倍,客均资产管理规模提升至3.9倍 [4] - B端业务2025年一季度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超2100家,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超45% [5]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75城,家医会员权益覆盖用户超2000万人,2025年一季度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15%,计划2025年覆盖城市增至100城 [6] 战略布局 - 通过"保险+医疗"、"保险+养老"模式构建F端/B端/C端协同的医养生态体系,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深度协同 [2][3] - 聚焦居家养老"医、住、护、乐"四大场景,以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为核心服务枢纽 [6]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居家养老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突破30万亿元 [5] AI技术应用 - 2024年研发投入3.80亿元,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减少8.6%,管理费用同比减少37.2% [8] - 构建五大医疗数据库,涵盖3.7万疾病、22万药品说明书、200万经典病例、3000万医学文献、14.4亿问诊数据 [8] - 推出第三代平安医博通大模型,拥有500万条精准医疗指令集和2000亿医疗语义单元深度学习能力 [9] - 接入DeepSeek并推出名医AI助理"平安芯医",覆盖20余个真实医疗场景 [9][10] 机构评级 - 花旗维持"买入/持有"评级,目标价从7.12港元上调至12港元,其中医疗服务业务估值3.4港元,健康服务业务4.5港元,养老服务业务0.8港元 [1][6] - 广发证券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9.42港元,看好F端/B端模式创新及协同效应释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