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
搜索文档
CGI乡村振兴 | 田野对谈之对话甘犁(上):解读中国农村人口迁移新趋势
中金点睛· 2025-08-20 07:41
中金研究院定位与调研成果 - 中金研究院定位为新时代新型智库,服务于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参与国际政策交流,并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建言献策 [2] - 五年来跨越全国23省67区县218个乡镇,调研330多个村庄,推出《田野对谈》节目聚焦乡村振兴 [5] 农村人口迁移新趋势 - 农村家庭呈现"就近迁移"趋势,县域和中心镇人口10-20年间增长25%,而非传统认知的东部沿海大城市 [7] - 迁移主因与子女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密切相关 [7] - 国际研究显示中小城镇(如4000人连片聚居)的规模效应对减贫更有效 [9] 县域迁移的挑战与对策 - 县域生活成本较高导致劳动力仍需外出打工,形成"家庭分离"现象(如留守儿童转移至县城) [8] - 政策需聚焦降低县域生活成本、增加本地就业机会及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以促进家庭团聚 [8] - 农村家庭直接迁入大城市不现实,因资产难以支撑更高生活成本,县域是更优过渡选择 [9] 研究方法与数据基础 -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持续十余年,覆盖全国范围,记录收入、消费、房产、就业等家庭经济动态数据 [7] - 本期《田野对谈》基于四川成都大邑县实地调研,结合甘犁教授团队的一手数据解析乡村振兴路径 [5]
全国人口第一县 这10来年经历了什么?
36氪· 2025-08-15 10:21
安徽阜阳市临泉县,户籍人口超200万,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县(不包括县级市)。 这里曾经交通闭塞,被人们称作"安徽的西伯利亚";因为穷,临泉曾经是贩毒的重灾区,被列为全国毒品问题重点整治地区。同样是因为穷,很多人选择 外出打工,高峰时期全县有80万-100万人外出务工,是全国劳务输出人口最多的县。 最近这段时间,临泉又开始被媒体关注。 不同的是,这次人们发现,2010-2020年这十年间,临泉县的常住人口增加了11万人,这其中不乏从外地归来的年轻人身影。 他们从大城市回到临泉,从打工人变成"小镇创业家",激活了县城的经济社会。 这个全国人口第一县,为什么会人口回流,吸引年轻人回来创业?临泉这10来年,究竟经历了什么? 临泉的高光时刻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时光拉回到2019年。 2019年,对于临泉县来说,是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 这一年,似乎成了临泉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影响着这个全国人口第一大县的未来走向。 一组数据可以反映出临泉这一年的与众不同。 我们就先从数据说起。 2019年,临泉县的GDP是369.7亿元,在整个安徽省排第17位。 这个成绩怎么说呢,放在安徽省内横向对比的话很一般,但是我们要对比之前 ...
北上广不香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流县城
搜狐财经· 2025-08-14 19:18
城镇化趋势逆转 - 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增速从过去五年平均1.2%降至2023年0.5% [1] - 中西部省份出现人口净回流现象 [1] 大城市生活成本压力 - 北上广深平均房租收入比高达48% 显著高于县城的18% [2] - 高房价和职场内卷削弱大城市吸引力 [2] 县域基础设施升级 - 县城高铁网络覆盖率达85% [2] - 三甲医院分院和重点中学分校陆续入驻县域 [2] - 星巴克 优衣库等商业配套开始进入部分县域 [2] 人口回流动因 - 生活成本差异使县城月薪8000元实际生活品质可能优于大城市年薪20万元 [3] - 性价比考量成为返乡重要经济因素 [3] 县域房地产现状 - 县城房价五年内普遍上涨60%-100% [4] - 房地产繁荣与就业市场结构失衡形成矛盾 [4] 县域就业市场特征 -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仅占全市7% [4] -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贡献当地60%以上中高端消费 [4] - 就业市场严重依赖体制内岗位 [4] 人才回流困境 - 国考报名人数达283万人 最热岗位竞争比3572:1 [6] - 非体制内岗位缺乏稳定社保和公积金保障 [6] 县域财政状况 - 2023年全国县级财政自给率平均仅为42% [6] - 中西部地区部分县域财政自给率低于30% [6] 产业结构问题 - 东部某百强县60%税收来自房地产和建筑行业 [8] - 制造业税收占比不足15% [8] - 产业空心化现象明显 [8] 县域经济转型案例 - 贵州榕江县通过村超IP实现2024年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20% [8] - 山东曹县电商汉服产业达到年产值70亿元规模 [8] - 陕西洛川县智慧农业技术使苹果产业链附加值提升40% [8] 政策支持措施 - 国家发改委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8] - 2024年首批120个试点县获得专项债倾斜支持 [8] 县域经济发展方向 - 需要打破对体制内经济依赖 构建多元产业生态 [8] - 通过更低创业成本 更灵活工作方式和更亲近人文环境形成差异化优势 [8]
“抓强、壮干、提弱” 四川夯实县域新底座丨“城”势而上
搜狐财经· 2025-08-11 13:41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四川共有20个县(市、区)入选全国百强县、百强区榜单,总量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三、西部第一 [1] - 上榜区县数量占全省183个县(市、区)的不到11%,但贡献了全省经济总量的42%以上 [1] - 百强区数量从2018年的6个增至2025年的13个,百强县数量从2021年的2个增至2025年的7个 [2] 头部区县发展情况 - 成都市锦江区连续5年实现排名上升,从2020年第72位升至2025年第58位 [2] - 德阳市旌阳区、成都市新都区连续3年保持排名上升 [2] - 简阳市在全国百强县排名连续4年上升,2025年位列第79位,成为四川省内"首位县" [2] - 成都市武侯区GDP达4188.28亿元(同比+6.2%),双流区GDP达2225.95亿元(同比+5.9%) [6] 腰部县域发展情况 - 2024年四川GDP超百亿元的县域达133个,占比超70% [8] - GDP在500-1000亿元区间的县域数量过去四年增加17个 [9] - GDP在100亿元以下的县域从2022年的58个减少到2024年的50个 [9] 尾部县域发展举措 - 2024年39个欠发达县域GDP达3146.9亿元(同比+6.1%),其中10个县域GDP超百亿元 [14] - 欠发达县域三次产业结构首次调整为"三、二、一"型(服务业>工业>农业) [14] - 甘孜州签约65个托底性帮扶项目,协议总投资超1500亿元 [12] 产业发展策略 - 简阳市2025年签约引进18个工业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36.2亿元 [7] - 西昌市布局商业航天产业,推进千亿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建设 [7] - 成都市推动装备制造、先进能源等产业向简阳、彭州、金堂等县市倾斜布局 [11] - 德阳广汉市、南充南部县等多个县域明确提出争创全国百强县目标 [11] 特色产业发展案例 - 广元市苍溪县发展雪梨产业,年储存加工能力提升至千万吨 [13] - 甘孜州稻城县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单日游客接待量创1.1万人次新高 [14] - 南充市营山县促成7家企业落户,10家本地企业纳入省市质量品牌培育库 [13]
河南睢县:多维发力破融资难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08-06 17:05
政策支持体系 - 严格执行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政策 通过财政贴息和税收减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 - 创新推行政银担三位一体合作模式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瓶颈 省农担公司累计提供融资担保17.45亿元[2] - 建立多方参与融资协调机制 纳入申报清单7242户 形成推荐清单6816户 已获授信5372户 累计授信29.89亿元 放款27.48亿元[2] 金融产品创新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09.9亿元 较年初增长13.3亿元 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36.15亿元 较年初增长10.37亿元 同比增幅12.99%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3] - 银行机构推出制鞋贷 云税贷 信用快贷 金燕e薪贷 金领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破解传统抵质押难题[3] - 双服务专项行动为365家名单内企业解决融资3.84亿元[3] 服务机制优化 - 县汇鑫担保公司推广易融担业务 实行低费或免费担保 在保户数4235户 在保金额2.12亿元 今年新增1173户 金额0.68亿元[2]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和银行行长进万企活动 累计走访中小微企业1585家 解决经营难题365个 为393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9.37亿元[4] - 定期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 年内举办对接会5次 为80家中小微企业现场授信3.2亿元[2] 产业聚焦领域 - 重点围绕制鞋 电子信息 新兴产业等领域开展金融服务[4] - 主办银行制度提供从开户到融资的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4] - 通过政银企联席会议构建常态化融资需求响应平台[4]
陕西:城乡“一盘棋”携手共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8-02 08:48
城乡融合发展 - 陕西通过缩小区域、城乡、收入"三大差距"推动城乡协同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1] - 城乡各行业活力显著,包括农业合作社、技能培训就业、乡村旅游等多元化经济活动 [1] - 县域经济成为城乡融合核心抓手,83个县(市、区)2024年GDP达1.68万亿元,占全省47.3%,同比增长6.4% [7] 特色产业与县域经济 - 大荔县冬枣产业成为出口亮点,26家企业累计出口1200余吨,销往10余个国家 [3] - 大荔县以冬枣、生猪、蔬菜、渔业4条产业链为主,强化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 [4] - 丹凤县通过电商政策支持孵化直播团队,推动葡萄酒等特色产品线上销售 [4][5] - 各县聚焦"土特产"升级产业链,改革体制机制,推进农业园区和"千万工程" [6] 城乡要素流动与基础设施 - 陇县雷音山景区因道路硬化(陇三路57.355公里)带动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增长 [8][9][10] - 陕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6.3万公里,实现100%乡镇通客车和通邮,"农村公路+"模式促进农民增收 [10] - 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盘活农村资源,2024年前7月完成687笔交易,总成交额18.87亿元 [10][11] 公共服务与城镇化建设 - 外来务工人员享受跨区域医保和子女公办教育,户籍和社保制度改革提升市民化质量 [13][14] - 蓝田县通过政府补贴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推动二层楼房建设 [14] - 2024年陕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7.7%,卫生厕所83.1%,集体经济强村占比提升至12.3% [14] - 计划新建500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巩固现有503个省级示范村成果 [14]
杭州城区连接千岛湖的 第二条高速开工
每日商报· 2025-08-01 06:23
项目概况 - 杭淳开高速公路杭州段先行工程正式开工 该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5重要组成部分 连接杭州城区与千岛湖的第二条高速公路 线路出杭州市界后进入衢州开化境内 通向浙江省与江西省交界处[1] - 项目起点位于富阳区在建杭州中环与金桥北路交叉处 经富阳区 桐庐县 淳安县 终于淳安县汾口镇与开化县大溪乡交界处 主线全长约184.4公里[1] - 项目起点至左口枢纽段采用双向六车道 宋村枢纽至终点段采用双向四车道 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建设期48个月[1] 交通影响 - 建成后富阳新登 桐庐分水和淳安汾口等中心镇将进入高速公路时代 使沿线居民享受交通便利[1] - 杭州往千岛湖 江西方向部分车辆将从杭新景高速分流 有望缓解杭新景高速节假日高峰期的拥堵情况[1] 区域发展 - 项目将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深化浙赣 杭衢山海协作[2] - 推动内陆山区向开放前沿地带跨越式发展 助力浙江省构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2] - 有效整合沿线产业 旅游等资源 形成辐射带动县域发展的经济动脉[2]
杭淳开高速公路杭州段项目先行工程开工
杭州日报· 2025-07-30 10:21
项目概况 - 杭淳开高速公路杭州段先行工程正式开工 进入场地清表作业阶段 [2] - 项目为国家高速公路网G25重要组成部分 连接杭州城区与千岛湖的第二条高速公路 [2] - 线路贯通杭州至江西交界 分杭州段与衢州段两段实施 [2] 工程细节 - 杭州段起点位于富阳区在建杭州中环与金桥北路交叉处 终点位于淳安县与开化县交界处 [2] - 主线全长184.4公里 其中与千黄高速共线20.8公里 新建里程163.6公里 [2] - 起点至左口枢纽采用双向六车道 宋村枢纽至终点采用双向四车道 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 [2] - 建设周期为48个月 [2] 区域影响 - 服务富阳新登 桐庐分水 淳安汾口等中心镇 使其首次接入高速公路网络 [2] - 分流杭新景高速公路车流量 缓解节假日高峰期拥堵状况 [2] - 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提高公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准 [3] 战略意义 - 深化浙赣与杭衢山海协作 推动内陆山区向开放前沿地带跨越式发展 [3] - 助力浙江省构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 整合沿线产业与旅游资源 [3] - 形成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交通动脉 [3]
方红卫到周至县开展“七一”走访慰问并调研
西安日报· 2025-07-02 11:53
基础设施建设 - 鄠周眉高速公路楼观段和杨哑路改建项目正在推进 强调强化协调配合与服务保障 力争早日建成通车以助力县域经济提速发展 [2] - 骆峪铜矿矿山治理现场要求持续巩固治理成果 强化巡查监管和水质监测 严密防范环境风险 [1] 乡村振兴 - 调研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强调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 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1] - 楼观镇西楼村走访老党员 要求当地党组织保障老党员生活 解决实际困难 [1] 生态保护 - 在永红生态林场野生动物救助收容站强调健全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 增强保护能力并加强法治宣传 [1] - 桃李坪道班驿站开展巡河巡林工作 要求压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责任 加大林草资源与水源地保护力度 [2] 防汛与安全管理 - 骆峪镇尚兴村地质灾害点要求加大汛期巡查力度 及时采取应急转移避险措施 [2] - 金盆检查站强调严格落实峪口封闭管理 加强危化品运输风险防范 保护水源地安全 [2] 文化遗产保护 - 仙游寺博物馆调研建设运营情况 强调保护文物资源并挖掘历史文化价值 提升市民文化体验 [2]
文旅消费掀热潮,北川大熊猫文旅消费季正式开幕
央视网· 2025-06-28 18:07
文旅活动概况 - 北川大熊猫文旅消费季活动于6月28日启动,持续至8月31日,主会场北川大熊猫动植物园同日开园迎客 [1][3] - 活动以"熊猫家园 云境北川 安逸消费"为主题,融合熊猫IP、禹羌文化和低空经济,推出8项主体活动及4条精品旅游线路 [6][8] - 活动集结县内企业和景区联动,包括九皇山、药王谷等,打造"低空观光+熊猫IP+禹羌文化"特色消费场景 [13] 消费促进措施 - 推出惠民政策:A级景区门票五折、大熊猫动植物园五折、九皇山首入门票全免、非遗文创购物8折优惠 [11] - 发放"北川安逸消费一卡通",游客可凭卡享受餐饮、住宿等消费折扣,部分游客单次行程节省近百元 [11][13][15] - 通过低空经济消费节、非遗展演、万人萨朗篝火等项目提升游客消费体验,人均消费较预算降低50% [15] 生态与文旅融合 - 北川地处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依托生态本底发展文旅产业,园区内大熊猫"网网""升谊"成为核心吸引力 [3][8][16] - 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监管,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旅游,强化游客生态保护意识 [16][17][19] - 活动通过沉浸式场景激活文化资源,推动"生态观光+研学体验"产品矩阵建设,促进文旅产业链延伸 [10][19] 县域经济影响 - 活动以文旅消费为支点,探索"文旅融合驱动县域经济"路径,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15][19] - 联动通用机场资源,开通"云端漫步·空中画廊"航线,提供城景俯瞰、辛夷花海观赏等差异化体验 [13][15] - 通过非遗展示、美食周、购物月等活动提升全域旅游立体度,强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特色节点"定位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