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旅融合

搜索文档
谁还在商场买东西?我们在北京有了新发现
搜狐财经· 2025-06-16 15:45
商业空间转型趋势 - 商业空间从传统购物场所向"生活体验场"转变,注重人文内涵和时尚文化价值导向 [1] - 北京多个商场推出"公园式""文化艺术""宠物友好"等特色标签,如朝阳合生汇聚焦"首店+首发"策略,海淀大悦城打造"人宠共生"场景 [1][12][20] - 西单更新场融合绿地公园与商业卖场,24小时免费开放,并通过艺术装置和潮牌店铺吸引年轻人 [8][9] 快闪经济与场景创新 - 快闪店行业预计2025年交易规模将超8000亿元,限时体验模式提升商品溢价空间 [3] - SEVENTEEN等KPOP主题快闪活动吸引大量粉丝打卡,形成沉浸式艺术展体验 [2][4] - 北京服装学院将研究生毕业展搬进五棵松万达广场,展出1000余件作品吸引客流 [6][7] 文商旅融合与二次元经济 - 北京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西区融合商业与公园,开业3天销售额超600万元,客流达15万人次 [26][40] - 中海大吉巷通过"四合院商圈"混搭传统与现代业态,开业首日客流突破20万 [29][30][31]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5.03亿,核心用户(年消费超2000元)占比23.9%,推动"谷子经济"规模增长 [19] 夜间经济与消费场景创新 - 中国夜经济市场规模从2018年22.54万亿元增至2023年50.25万亿元,夜间消费占商场全天营业额50%以上 [37] - 北京延庆环球新意百货开设夜市,结合灯光和餐饮提升夜间客流量 [33][36] - 月亮河小镇打造"图书+美食"市集,丰台花街夜市以花香和烟火气吸引消费者 [40] 行业数据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130816亿元,同比增长6.5%,占社零总额26.8% [43] - 2025年一季度超220家购物中心调整5600余家门店,单项目平均调整超25家 [43] - 国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北京等地配套措施推动消费场景创新 [44]
半个月来已有35台精品演出、十余场特色活动,2025南京艺术节含金量十足
南京日报· 2025-06-16 10:45
艺术节经济效应 - 2025南京艺术节15天内实现总票房4015万元,吸引6.2万人次观众,直接拉动文旅消费1.92亿元,综合消费增量超1600万元 [1] -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75%门票由外地观众购买,带动酒店住宿超1万间次,拉动餐饮、购物、景区消费不低于8460万元 [3] - 长江民乐汇演出期间,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客流量同比提升近5倍,民乐文创及端午市集销售火爆 [3] 票根经济与文旅联动 - "1:4.8"效应显现:1元门票带动周边消费4.8元,观众凭票根可享景区、住宿、购物三重优惠 [3] - 杭州观众案例显示"观演+游玩"模式成功,外地观众专程停留2-3天进行综合消费 [3] - 本土剧目如长江民乐汇通过文创周边(乐器玩偶等)激发消费新活力,吸引未购票游客打卡消费 [3] 场景创新与消费圈拓展 - 佘村"古风新韵 '粽'艺佘村"项目单日吸引1.5万人次,15场跨界演出带动咖啡、餐饮、民俗文创消费 [4][5] - 老门东"非遗·无界"系列活动融合汉服展演、传统婚仪等,通过促销券拉动消费 [5] - 德基艺术博物馆AI创意征集覆盖30所中小学,800名师生创作1000件作品,推动数字艺术与商圈互通 [5] 全民参与与品牌传播 - 2025南京艺术节话题浏览量破200万,开幕式传播量超百万,梅婷、张艺兴等名人助力破圈引流 [6] - 十余个艺术空间设置打卡装置吸引年轻群体,联动周边商圈消费 [6] - "艺术补给站"惠民计划包括43家店铺满减券、23家商铺"一元购"及满888元赠礼活动,覆盖餐饮、零售等多业态 [8] 闭幕规划与持续消费 - "门东艺术季"将推出60余场演出与10处展陈,包含"金陵小剧场""全民展风华"等四大主题板块 [7] - "遇见夜金陵"系列夜间演出覆盖金陵STYLE等消费集聚区,联合KOL打卡挑战赛深化"艺术+夜经济"融合 [6] - 闭幕活动通过互动打卡体验发放消费券、文创周边及演出门票,进一步转化艺术流量为消费力 [8]
全球征集“产业合伙人”
广州日报· 2025-06-16 03:09
活动概述 - 2025年番禺长隆万博文商旅融合发展全球推介暨欢乐消费嘉年华活动在长隆万博商务区举行,主题为"擎动湾区未来,欢享长隆万博",联合政、商、媒三方力量 [2] - 活动聚焦新产业、新舞台、新形象,串联长隆—万博消费空间,增强番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高端要素资源磁吸力 [2] - 活动得到番禺信投、华润置地、越秀地产的支持 [2] 长隆万博商务区发展 - 长隆万博商务区2023年整合万博、长隆汉溪、里仁洞三大板块,形成更广阔的城市CBD [3] - 2024年跃升千亿级商务区,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正冲刺"世界级地标商圈" [3] - 未来将联动广州南站,共筑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3] 四大发展亮点 - "新舞台":位于广州新中轴南延段,代表城市"顶流"舞台 [4] - "新地标":大镇岗气象塔已开工建设 [4] - "新动脉":推动新光隧道扩建、"三隧一路"计划,升级区域交通 [4] - "新生态":以"文旅+商业+体验+科技+服务"多维融合的沉浸式消费新模式实现逆势增长 [4] 全球产业合伙人计划 - 长隆万博商务区面向全球发出"全球产业合伙人"邀约,首批24家企业代表登台,涵盖区域总部经济、跨境电商、时尚产业等领域 [6] - 华润置地表示将用万象商业提升城市面貌,越秀地产承诺为长隆万博注入新活力 [6] IP全球征集 - 长隆万博发起全球IP设计征集活动,旨在打造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的超级IP符号 [8] - 新IP将承载"文商旅"融合基因,提升全球辨识度与吸引力 [8] 欢乐消费嘉年华 - 2025年长隆万博欢乐消费嘉年华启动,推出"欢乐巡游CBD,全城6.18折"年度钜惠 [10] - 长隆旅游度假区联合番禺居然之家、四海城、番禺天河城等商业体联动促销 [10] - 活动结合大熊猫"妹猪"的一周岁生日,打造暑期购物狂欢 [10][11]
广州长隆万博欢迎你!长隆万博CBD向全球产业发出合伙邀约
南方都市报· 2025-06-15 20:56
长隆万博商务区发展概况 - 长隆万博商务区2023年完成重磅扩区,整合万博、长隆汉溪、里仁洞三大板块,形成更广阔的城市CBD [3] - 2024年该商务区经济规模跃升至千亿级别,成为区域发展强劲引擎 [3] - 商务区正冲刺"世界级地标商圈"目标,未来将联动广州南站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3] 战略定位与功能规划 - 定位为"湾区会客厅",具备超级枢纽中心、超级商务中心、超级文商旅中心和超级未来中心四大功能 [4] - 正在加速汇聚资金流、人才流、数据流等高端要素,打造城市新门户 [4] - 以"2104"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蓝图,全力构建双千亿级产业集群 [4] 基础设施与空间规划 - 位于广州新中轴南延段,是城市"顶流"舞台代表 [3] - 大镇岗气象塔已开工建设,将成为区域新地标 [3] - 推进"轨道+路网+公共配套+线上导航"立体交通升级,包括新光隧道扩建和"三隧一路"计划 [3] 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 采用"文旅+商业+体验+科技+服务"多维融合的沉浸式消费新模式 [3] - 实现逆势增长,商圈产业发展和消费经济展现强劲活力 [3] - 首批24家龙头企业已入驻,涵盖总部经济、跨境电商、时尚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 [4] 企业参与情况 - 华润置地表示将通过万象商业提升城市面貌,以品牌力带来非凡体验 [6] - 越秀地产将以"造城者"视野为区域注入新活力与机遇 [6] - 番禺信投正在征集全球设计IP,打造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的文化符号 [7] 促销活动 - 启动欢乐消费嘉年华,联合多家商业项目推出"全城6.18折"年度钜惠 [9] - 参与商家包括番禺居然之家、四海城、番禺敏捷广场、番禺天河城等知名商业体 [9]
开幕15天撬动近2亿元文旅消费南京艺术节吸睛更“吸金”
新华日报· 2025-06-14 07:36
2025南京艺术节票房与消费拉动 - 艺术节开幕半个月总票房达4015万元,吸引6.2万人次观演,直接拉动文旅消费约1.92亿元,活动相关综合消费增量超1600万元 [1] -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2万张门票中75%为外地观众,带动南京酒店住宿需求超1万间次,拉动餐饮、购物、景区消费不低于8460万元 [2] - 开幕式"南京长江民乐汇"3天演出期间,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客流较2024年端午节激增近5倍,民乐文创与端午市集销售火爆 [2] 文化IP与消费场景创新 - "乐享1+3"文旅优惠活动通过票根联动景区、住宿、购物,形成"观演+游玩"消费闭环 [2] - "古风新韵'粽'艺佘村"项目吸引超1.5万人次参与,带动乡村文旅消费,小红书攻略超5447篇 [3] - AI艺术+商业综合体活动覆盖30所中小学,800名师生创作超1000件作品,推动数字艺术与商圈消费场景互通 [3] 跨群体与跨业态联动 - 儿童舞台剧《小英雄哪吒之灵珠传奇》与伦敦西区话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进校园,激发学生后续观演需求 [4] - 2025南京艺术节话题浏览量破200万,名人联合留学生、小学生录制短视频强化品牌传播 [4] - 艺术节在10余个重点艺术空间设置打卡装置,联动周边商圈,闭幕活动"门东艺术季"将推出60余场演出与四大惠民计划 [5] 非遗与文创消费转化 - "非遗·无界"系列活动吸引超1000名游客参与促销,汉服展演、传统婚仪等带动文创与折扣券消费 [3] - 民乐汇文创产品热销,观众单次购买全套周边,显示文创衍生品对消费的提振作用 [2] - "艺术补给站"惠民计划联合43家店铺发放满减券,23家商铺推"一元购",满888元赠礼包激活零售消费 [5]
“羽冠摇篮”湖北沙市:探索全民健身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09:33
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红门路学校作为"一校一品"羽毛球特色学校,已形成"生生有拍、班班有队、月月有赛"的浓厚羽毛球氛围,并有多位世界冠军担任校外辅导员 [1] - 沙市区羽毛球运动底蕴深厚,已培养出吉新鹏、谌龙两位奥运冠军及辜家明、郭振东、龚伟杰、王祉怡四位世界冠军 [3] - 2022年荆州市在中国羽毛球协会注册的个人会员人数超过3万人,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多数来自沙市区 [3] 基础设施与赛事活动 - 沙市区拥有2个市级羽毛球场馆、10个社会化场馆及众多健身广场,基本实现"15分钟体育健身圈" [4] - 举办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女神杯"、"楚天羽王"、"羽冠摇篮"系列表演赛、乡镇街道分站赛等群众性赛事 [4] - 2025年4月中国·荆州2025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羽毛球邀请赛吸引60支代表队,5月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预赛迎来30支省级代表队 [4] 人才培养体系 - 采用"兴趣班—校队—市队—省队"阶梯式培养体系,多所中小学将羽毛球纳入校本课程或特色项目 [6] - 目前拥有1所羽毛球特色学校和8所"一校一品"示范校,近年向湖北省队输送15名运动员,其中王祉怡、朱轩辰入选国家队 [7] 城市品牌与未来规划 - 以"跟着赛事游沙市"为核心,构建"赛事+文商旅"融合发展模式,挖掘羽毛球"球不落地,永不放弃"的运动精神 [7] - 计划织密社区俱乐部网络,增设活动场地、优化15分钟健身圈,推动"羽球即生活"融入城市肌理 [7]
潘家园何以悄悄成为年轻人心头好?
北京青年报· 2025-06-11 16:18
文化IP创新 - 公司推出IP形象潘呦呦,以黄鼠狼为原型,结合时尚设计,拉近与年轻消费者距离 [2] - 潘呦呦系列文创产品如雪糕、冰箱贴在社交媒体刷屏,吸引年轻人打卡 [2] - 近期推出"口袋博物馆",颠覆传统博物馆形象,如核雕大师工作室、聚元号弓箭店等,让非遗技艺更贴近年轻人 [2] 沉浸式体验 - 周六非遗主题夜市吸引大量年轻人,非遗活态展示成为沉浸式体验核心 [4] - 文化夜市保留"鬼市"神秘元素,通过灯光艺术和空间设计转化为时尚打卡场景 [4] - 白天"口袋博物馆"推出DIY体验活动,如银戒指制作,增强年轻人参与感 [5] 文商旅融合 - 公司构建一站式文化消费场景,如北京眼镜城、河南大厦、广西大厦等,满足年轻人多元需求 [7] - 市场弹性营业时间(夏季至21点,夜市延长至23点)适应年轻群体生活习惯 [7] - 扶持独立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如天雅古玩城打造独立设计师工作室集合地,吸引年轻人关注 [7] 运营模式 - 公司实现"全年365天每天开市,每周三、五、六有夜市"的新运营模式 [1] - 通过年轻化表达方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3] - 多维体验降低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门槛,使其成为文化体验共创者 [6]
方大集团中兴商业:“创”出新活力 “闯”出新航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13:58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年5月公司商品销售总额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逆势突围[1] - 公司目标成为区域龙头零售企业,通过创新开拓实现快速发展[1] -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新基建工程,赋能传统零售转型升级[4] 营销创新与活动 - "五一"小长假活动采用"文商旅"融合新模式,整合恐龙博物馆、魔方小镇等异业资源打造一站式体验[2] - 推出"报销三票""玩乐补贴"等创新举措吸引全国游客,并举办青少年篮球赛、音乐海选赛等活动[2] - "家年华"活动以珠宝腕表节和家居电讯购物节为载体,举办企业家论坛、会员沙龙等互动体验[3] - 通过"城市告白计划"在LED屏幕展示粉丝留言,结合玫瑰花墙场景提升品牌曝光度[3] - 举办国际护士节专属礼遇、世界冠军签售会等活动持续点燃消费热情[3] 数字化建设 - 推出品牌店铺移动收款设备微信主扫功能升级方案,实现"一码通用"便捷支付[4] - 系统采用动态加密算法与多层级安全防护协议,保障支付信息安全[4] - 升级减少人工干预环节和成本,提升支付体验流畅性[4] 社会责任 - 向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捐赠价值5000元生活用品,并组织恐龙博物馆研学活动[5] - 爱心服务队20余年持续开展公益活动,包括捐款10万元救助先心病儿童等[5] - 影城发起"有爱才完美"公益观影活动,为60组孤独症儿童家庭打造专属观影环境[5][6] - 公益活动覆盖从物质帮扶到精神陪伴,从城市到偏远山区[6]
莲花山下消费场景创新
深圳商报· 2025-06-11 08:32
政企携手商旅融合新模式 - 莲花街道党工委联合金融商圈党委及万物云、伊利等知名企业举办"健康居住集"活动,探索"政企携手、商旅融合"的消费促进模式 [1] - 活动以"以旧换新"惠民行动为核心,联合研选家、格力、日立等头部家电家居品牌提供大额直降补贴,盘活存量市场并激发增量消费 [1] - 活动现场人流量达5000人次,总销售额近10万元,发展意向客户约500人,预计后续带动消费40万元 [1] 沉浸式消费场景创新 - 活动打造"绿涌龙舟""端午妆造间""棕编实验室""有机美食馆"四大沉浸式体验场景,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2] - 市民可参与龙舟拍照打卡、端午脸妆体验、棕编祈福挂件制作、有机美食品尝等互动环节 [2] - 设置包有机奶香粽、编五彩绳手工体验区及现金红包抽奖、趣味市集等互动活动,提升消费乐趣 [2] 未来发展规划 - 莲花街道将持续深化"政企携手、商旅融合"模式,联动更多企业打造兼具烟火气与文化味的促消费活动 [2] - 计划通过系列活动持续推动"莲花山下消费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
点杀巴林告别美加墨,中国足球望向2030
36氪· 2025-06-11 08:31
国足表现与未来规划 - 中国男足在18强赛C组中以1-0绝杀巴林队,最终排名小组第5,避免小组垫底[1][3] - 球队经历10场高水平较量后认清"亚洲三流"定位,同时发掘了王钰栋等年轻球员[3] - 未来两年将专注2027亚洲杯和2030世预赛备战,阵容更新换代是重中之重[3] 球队阵容更新 - 王大雷、武磊等老将逐渐淡出,蒋光太等核心球员接近30岁,换代迫在眉睫[4] - 主帅伊万科维奇在世预赛期间大胆启用朱辰杰、王钰栋等新人,为未来奠定基础[4] - 归化球员效果未达预期,需重新评估未来归化策略[6] 留洋与青训发展 - 留洋背景球员表现突出,但"金元足球"曾抑制球员赴五大联赛动力[8] - 中超U21球员前13轮出场达200人次,贡献20球,王钰栋以8球位列射手榜第二[18] 赛事经济效应 - 杭州主场70588人创中国足球上座纪录,直接带动旅游消费3.08亿元[9][11] - 重庆对阵印尼比赛门票15分钟售罄,周边酒店订单同比增20倍[11] - 赛事推动"文体商旅"融合,为城市带来流量、形象提升和新消费场景[11][13] 足球产业复苏 - 中超前13轮上座246万人次,场均24371人,同比增21.69%[16] - 业余联赛如"苏超"通过城市情感联结吸引球迷,提供职业联赛发展新思路[16] - 三级联赛在进球数、高强度跑等核心指标均优于上赛季[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