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资本主义
搜索文档
美国信誉彻底崩坏?特朗普走了一步臭棋,美专家:美债早晚要暴雷
搜狐财经· 2025-09-08 10:41
美联储政治干预风险 - 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因住房抵押贷款申请中涉嫌虚假陈述面临司法部刑事调查 调查焦点为虚报房产用途以获取更优惠贷款利率[1] - 特朗普任命官员推动调查 特朗普公开宣称要解雇库克 但法律上总统无权罢免美联储理事[1] - 库克指控特朗普政府捏造事实意图将其排挤出美联储 此案被视为政治干预美联储独立性的关键事件[2] 美国债务危机预警 -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预警美国及西方经济体面临严重债务危机 形势堪比30年代大萧条和70年代滞胀[5] - 美国政府年收入5万亿美元中1万亿美元用于偿债 偿债比例在共和党预算法案推动下持续攀升[7] - 达利欧预测美国债务危机全面爆发仅剩三年时间窗口 偿债手段包括增税 量化宽松和财政紧缩均伴随重大风险[9] 经济与社会风险关联 - 财富不平等加剧导致股市房市泡沫与民众收入脱节 民粹主义抬头削弱民主制度韧性[9] - 特朗普政府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包括对英特尔征收10%附加税 截留英伟达对华出口收入15%等民粹措施[9] - 美联储陷入政策两难:降息导致美元贬值 维持政策则加剧政府偿债压力[9] 债务经济结构性挑战 - 美国债务规模持续膨胀 偿债成本节节攀升 政治僵局频现加剧经济风险[13] - 主要经济体如英国 法国 日本均陷入借新还旧恶性循环[7] - 达利欧指出建立在债务基础上的繁荣本质是与时间的危险博弈[13]
美债危机真的要来了?达利欧罕见警告→
搜狐财经· 2025-09-05 00:08
美国债务危机风险 - 美国债务恶化情况由多年过度开支造成 债务和偿债支出增速超过收入增速 形成类似斑块的堆积效应[3] - 美国政府年偿债支出约为1万亿美元利息且快速增长 展期债务需求约9万亿美元 挤压其他支出领域[3] - 2025年联邦政府支出约7万亿美元而收入仅5万亿美元 将被迫发行2万亿美元新债[3] - 债务供给大于需求因投资者质疑债务价值 叠加赤字支出产生大量新债务[4] - 若政策不变 预计三年左右出现由债务问题引发的经济心脏病[4] 美联储独立性影响 - 美联储政治削弱可能导致利率非自然降低 引发美债和美元价值下跌[4] - 利率政策失控将使美元成为无效财富储存手段 导致货币秩序崩溃[4] - 美联储面临两难选择:允许利率上升引发债务违约 或印钞购债压低实际利率 两种选择均损害美元[5] 资产配置趋势变化 - 国际投资者因地缘政治担忧减持美债转向黄金[6] - 黄金与加密货币上涨因美元等储备货币政府不良债务威胁其储备地位[6] - 美元供应增加或需求下降可能使加密货币成为有吸引力的替代货币[7] 政府干预与宏观趋势 - 美国政府收购英特尔9.9%股份被视为对关键行业直接干预[7] - 上述行为反映美国国家资本主义早期迹象及大周期典型特征[7] - 贫富差距与价值观差距扩大导致民粹主义抬头 引发不可调和的政治分歧[7] - 科技和经济战争胜负将决定地缘政治乃至军事战争结果[7]
美债危机真的要来了?达利欧罕见警告→
第一财经· 2025-09-04 23:51
美国债务危机预测 - 美国或将在三年左右面临债务危机 [4] - 美国债务恶化源于多年过度开支 偿债支出约每年1万亿美元利息且快速增长 展期债务需约9万亿美元 [7] - 明年联邦政府支出约7万亿美元而收入仅约5万亿美元 将被迫发行2万亿美元新债 [7] 美联储独立性威胁 - 美联储若在政治上被削弱致利率非自然降低 将导致美债和美元价值下跌 [11] - 美联储面临两难选择:允许利率上升引发债务违约危机 或印钞购债压低实际利率 两种选择均损害美元 [11] - 国际投资者因地缘政治担忧减持美债转向黄金 [12] 加密货币与黄金走势 - 美元及其他储备货币政府不良债务状况威胁其作为储备货币吸引力 推动黄金和加密货币价格上涨 [12] - 美元供应增加或需求下降可能使加密货币成为有吸引力的替代货币 [13] 政府行业干预趋势 - 美国政府以《芯片法案》补贴收购英特尔9.9%股份 被视为国家资本主义早期迹象 [15] - 贫富差距和价值观差距扩大导致民粹主义抬头 引发不可调和的分歧 [15] - 科技和经济战争获胜国将赢得更重要的地缘政治乃至军事战争 [15]
美债危机真的要来了?达利欧罕见警告:三年左右
第一财经· 2025-09-04 21:34
美国债务危机 - 美国或将在三年左右面临债务危机 [1] - 美国债务恶化情况是由于多年来的过度开支造成 债务和偿债支出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 [3] - 美国政府偿债支出约为每年1万亿美元利息且快速增长 展期债务需要约9万亿美元 挤压其他支出 [3] - 明年联邦政府将支出约7万亿美元 收入仅为约5万亿美元 迫使发行2万亿美元新债 [3] - 债务供给大于需求 因投资者质疑债务作为财富储存手段的价值 导致需求减少 [3] - 政策制定者不改变政策 债务偿还问题和债务供求问题将同时出现 大约三年左右出现由债务问题引发的心脏病 [3] 美联储独立性 - 美联储在政治上被削弱 让投资者认为利率被非自然地降低 美债和美元价值将下跌 [4] - 若不加以纠正 将使美债和美元成为无效的财富储存手段 导致货币秩序崩溃 [4] - 美联储面临严峻选择 允许利率上升引发债务违约危机 或印钞购买债以压低实际利率 两种选择都会损害美元 [4] 投资者行为变化 - 国际投资者因地缘政治担忧减持美债并转向黄金 [5] - 美元和其他储备货币政府的不良债务状况对其作为储备货币和财富储存手段的吸引力构成威胁 推动黄金和加密货币价格上涨 [6] - 美元货币供应增加和/或需求下降 可能使加密货币成为有吸引力的替代货币 [7] 政府干预与地缘政治 - 美国政府与英特尔达成协议 用尚未支付的芯片法案补贴和政府资助项目资金收购后者9.9%股份 被视为对关键行业的直接干预 [8] - 上述行为是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早期迹象 也是大周期的典型特征 [8] - 贫富差距和价值观差距扩大导致左右翼民粹主义抬头 以及两者之间无法通过民主程序解决的不可调和分歧 [8] - 哪个国家赢得科技和经济战争 就将赢得更重要的地缘政治战争甚至可能是军事战争 [8]
特朗普政府加大干预!下一目标是AI数据中心
国际金融报· 2025-09-04 21:20
政府干预模式 - 特朗普政府斥资89亿美元收购英特尔约10%股份 标志着《芯片与科学法案》资金首次以股权形式注入私营企业 [1] - 政府要求英伟达与AMD将对中国出口芯片所获15%利润上缴财政部 并在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交易中获得拥有否决权的"黄金股" [3] - 干预形式包括补助转股 黄金股安排 直接分取企业利润 关税豁免以及获取无偿法律服务 突破传统自由市场原则 [3] 行业影响与目标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因战略重要性和对政府依赖性 可能成为国家干预主义的下一个目标 [1][7] - 数据中心运行高度依赖能源供应和复杂政府审批程序 政府在电力分配 土地许可和环保标准环节握有关键话语权 [7] - 相较于英伟达等成熟企业 AI数据中心处于高速扩张但资金消耗巨大阶段 更依赖政府基础设施支持和财政激励 [8] 各方反应 - 总统团队承诺会有"源源不断的交易" 支持者认为股权形式有助于纳税人分享产业回报并符合国家安全需要 [6] - 商界和共和党人警告可能损害外部资本信心并增加企业与联邦合作的不确定性 [6] - 哈佛经济学家批评干预政策"从根本上与自由企业制度和法治不相容" 是向裙带资本主义迈出的一大步 [6] 潜在风险 - 政府干预做法可能分流原本要扶持的国内产业资本 影响范围从半导体到制药业 [4] - 商业决策政治化可能导致效率降低 政策环境不确定性加剧 [6]
特朗普捅破天,华尔街敢怒不敢言?美国经济进入拐点,或将暴雷
搜狐财经· 2025-09-03 16:12
通胀与债务压力 - 7月美国通胀率反弹至4.2%创18个月新高[1] - 2025年第三季度通胀压力大幅上升受能源价格反弹和服务业价格坚挺影响[3] - 美国债务占GDP比重将突破110% 债务利息支出逼近GDP的3%[3] 经济与政策风险 - 零售销售增速降至1.6%创近四年最低水平 汽车房地产耐用品行业销售持续走弱[3] - 标普全球评级下调美国国债展望 因赤字持续失控和财政可持续性极度恶化[5] - 美联储面临加息遏制通胀或维持低利率缓解债务压力的两难选择[5] 市场信心与资本流动 - 日本和中国减持美债 全球央行增持黄金数量创近十年新高[7] - 美国政府收购英特尔10%股份引发华尔街警惕 被指扰乱市场机制[7] - 2025年上半年美国FDI净流入同比减少22% 投资环境不确定性成资金外流主因[15] 产业与结构性挑战 - 半导体产业补贴总额近1.2万亿美元但实际产能提升不足8%[15] - 产业回流法案实际落地率极低 新增就业岗位远低于预期[9] - 美国国内制造业企业被迫提价直接推高CPI指数[15] 社会与政治因素 - 前1%富裕阶层资产比例创新高 中产阶层实际收入连续两年负增长[9] - 超过63%受访者对政府经济管理能力不信任 62%认为社会分裂到危险边缘[9] - 美联储理事被强制免职加剧外界对美元长期信用的疑虑[11] 机构预测与警告 - 美银预测2026年美国经济增速或低于1.5% 失业率有上升压力[13] - 穆迪将美国长期信用评级前景下调至负面 指三年内债务违约风险显著上升[13] - 桥水基金警告三年内美国或将迎来经济爆雷 金融市场信任体系可能重塑[16]
近50年来首次!特朗普单方面取消,49亿美元对外援助被叫停,两党对立再激化,美内部称“大破坏者”
搜狐财经· 2025-09-03 11:46
财政政策变动 - 特朗普拒绝动用国会已批准的49亿美元对外援助资金 涉及15个国际项目包括联合国维和及民主推动项目[1] - 美国国际开发署32亿美元援助被终止 该机构已于七月正式关停[1] - 采用"口袋撤销"机制 要求45天内国会不回应则资金自动作废 此机制近半个世纪未使用[3] 政治体制影响 - 白宫通过"口袋撤销"变相获得财政否决权 能绕开国会对关键支出的决定权[3] - 此举动摇美国预算分权体制 打破宪政游戏规则[1][3] - 总统利用行政权弹性空间进行"边打边试"策略 法律挑战被认为不值一提[4][5] 国际影响 -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表达深切担忧 称将加剧联合国预算危机[3] - 对外援助终止可能影响美国对国际机构话语权 全球军事战略资源补给及热点地区稳定投入[3] - 依赖美援的脆弱地带可能陷入混乱和失控[3] 国内政治反应 - 民主党指责特朗普公然违法 警告可能导致联邦政府9月底停摆[4] - 共和党内部出现反对声音 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苏珊·柯林斯批评此举破坏法律[4] - 政治分裂和极化加剧 特朗普通过争议动作巩固铁杆支持者形象[5] 经济政策转向 - 对英伟达 超威等芯片巨头要求上缴对华芯片销售收入15%[7] - 勒令英特尔将约10%股份卖给美国政府[7] - 苹果公司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后获得芯片关税豁免奖励[7] 机构独立性冲击 - 挑战美联储独立性 反对主席鲍威尔并试图替换董事会成员[7] - 以涉嫌抵押贷款欺诈为由要求罢免美联储成员莉萨·库克[7] - 能源政策受个人偏好主导 叫停康涅狄格和罗得岛州海上风电项目因总统不喜欢风能[10] 治理模式变化 - 经济体系从自由市场转向国家资本主义 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7] - 政策制定呈现个人化统治特征 理性治理被个人意志取代[10] - 保守派内部批评声浪减弱 因担心秋后算账和对减税政策心存侥幸[7]
上了美国大当!欧盟刚投降,美法院就裁定非法,欧洲利益白让了
搜狐财经· 2025-09-01 11:01
欧盟的妥协与损失 - 欧盟在美国持续施压下选择妥协让步,但美国上诉法院随后裁定特朗普加征的关税属于非法行为,可能随时撤销,使得欧盟的让步失去意义[1] - 欧盟高层对局面感到愤怒,若美国最终撤销关税,其对美的让利无法逆转,损失也无法追回[5] - 以法国为首的一些欧盟国家强烈反对此前的对美妥协政策,甚至扬言要对美国科技巨头展开调查,导致欧盟内部出现新的裂痕[5] 美国的内部矛盾与政策不确定性 -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加征的关税大多缺乏国会明确授权,属于非法行为,与特朗普的主张形成内部对抗[3] - 特朗普情绪失控,直言法院的行为等同于摧毁美国的未来[3] - 美国内部矛盾公开化,特朗普与法院的对立暴露了超级大国方向上的摇摆不定,导致与美国签订的任何协议都可能随时被推翻[9] 美欧关系紧张与欧盟的战略困境 - 特朗普并未停止对欧盟施压,明确要求未来对乌克兰的资金支持大部分由欧盟承担,武器出售也由欧盟买单且价格不断上涨[5] - 在特朗普眼里,欧盟不是伙伴,而是被随意榨取的对象[5] - 冯德莱恩此前强调避免中俄得利而选择对美退让,但现实是欧盟吞下损失后与中俄站在同一起跑线,内部怨声载道[5] 美国经济政策与制度冲突 - 特朗普主张用关税换取国家利益,将利润收归美国,甚至计划入股科技企业和军工产业,使美国走向变相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6] - 法院与精英阶层强调维护自由主义外衣和三权分立制度,担心特朗普的操作颠覆自由主义根基,使美国体制成为国际笑柄[8] - 美国面临债务和经济困境,美元收割旧模式和军舰护航下的自由贸易能否维持存在不确定性[8]
投资者拉响警报:特朗普“强占”英特尔9.9%股权,恐开启美国国家资本主义新时代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21:20
美国政府干预措施 - 美国政府通过《芯片法案》将111亿美元拨款及政府资金转换为英特尔9.9%的股权 [1] - 交易要求商务部在董事提名及提案方面支持董事会 但未赋予董事会席位 [2] - 特朗普政府曾要求英特尔CEO陈立武辞职 并威胁强占股权 最终达成协议 [1]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英特尔股价从8月6日20.41美元上涨至8月15日24.56美元 周二收跌1%报24.35美元 [1] - 惠誉评级指出交易无助于改善英特尔略高于垃圾级的BBB信用评级 [2] - 交易未能从根本上提振客户对英特尔芯片需求 仅提供更多流动性 [2] 股东权益与公司治理影响 - 交易稀释现有股东权益并降低投票权 可能使公司在其他国家面临额外监管限制 [3] - 软银在特朗普宣布消息三天前刚向英特尔注资20亿美元 表明公司并不缺钱 [3] - 美国政府不享有董事会代表权或其他治理权 信息权 [5] 行业比较与国际先例 - 德国下萨克森州持有大众汽车20%股权 意大利法国对半导体产业实施大量产业政策 [3] - 在欧亚国家政府持有大型企业股权属常态 但在美国被视为非常规举措 [3] - 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华盛顿曾临时入股濒危企业 但对健康企业施加压力获取长期股权前所未有 [3] 投资者担忧与潜在冲突 - 政府持股可能在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间制造矛盾 例如新厂选址 裁员决定或海外市场推进力度 [4] - 缺乏制约的政府直接投资可能大幅增加股票交易风险 需要法规限制内幕交易等滥用行为 [4] - 若美国政府持续入股其他企业 可能是迈向国家资本主义的令人担忧的一步 [5]
英特尔发出警告,特朗普:我想要更多这样的交易
观察者网· 2025-08-26 11:25
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交易 - 美国政府以89亿美元投资获得英特尔9.9%股权 包括57亿美元未支付芯片法案补贴及32亿美元政府资助资金[1] - 交易使美国政府成为英特尔大股东 特朗普称将继续推动类似"有利可图"的交易模式[1] 交易模式与产业政策转变 - 美国政府近期对私营企业采取"交易模式" 在企业需要政府帮助时要求让步 包括获取黄金股及芯片销售收入分成[4] - 特朗普政府表现出推动产业技术国家化的意愿 被指背离共和党传统不干预市场理念[5] -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称此次入股类似主权财富基金首付款 预示其他行业可能出现类似交易[2] 英特尔公司风险提示 - 英特尔在证券文件中警告政府持股可能稀释其他股东权益 限制未来获取政府补助能力 并对国际业务构成潜在威胁[1][6] - 公司指出美国政府承诺资金及履行条件能力存在不确定性[6] 行业影响与竞争对手反应 - 英特尔竞争对手担忧成为下一个目标 特朗普政府已暂停芯片法案部分拨款重新审核项目以敦促在美投资[7] - 台积电和美光虽宣布扩大在美投资 但部分计划被指可能永远不会落地[7] - 芯片公司正观望政府计划实施方式 需考虑向政府让渡控制权与所有权的程度[7] 交易争议与批评 - 批评者质疑政府将芯片法案补贴条件取消直接换取股权 使英特尔更易获得纳税人资金[6] - 保守派智库经济学家指出交易体现机会主义 可能基于政治考量做出商业决策 给公司及长期繁荣带来重大风险[5] - 考虑到英特尔近年技术困境 政府推动其业务发展措施可能效果有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