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市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
广州日报· 2025-08-27 09:41
核心事件 - 广州市首家市内免税店于8月26日正式开业 广州市市长出席揭幕仪式并参与舞狮点睛等岭南特色活动 [1] - 该店由中旅免税 广百股份 岭南集团及白云机场股份共同打造 是全国首批新设的8家市内免税店之一 [2] - 店铺位于天河区CBD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经营面积达2357平方米 采用免税与有税融合的创新业态模式 [2] 商业模式 - 引入"免税+有税""进口+国产""线下+线上"购物模式 同步增设离境退税服务 [2] - 商品矩阵以美妆护肤 腕表首饰 箱包服饰 高端酒水为主 突出国潮精品与科技电子亮点 [2] - 定位为出境旅客消费场景 旨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并促进国潮出海 [2] 战略意义 - 店铺被定义为广州链接世界的"城市新客厅" 承担展示城市魅力的功能 [2] - 广州将以此为契机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扩大离境退税商店规模并优化政策 [2] - 通过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的多元消费场景 增强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 [2]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开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17:23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开业 -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于26日在广州友谊国金商店首层正式开业 为出境旅客提供不出国门购买全球免税商品的新体验 [1] - 该店位于广州市天河区CBD核心地带 毗邻广州塔和花城广场等城市地标 [1] - 引入"免税+有税"、"进口+国产"、"线下+线上"购物模式 商品涵盖美妆护肤、腕表首饰、箱包服饰等品类 重点突出国潮精品与科技电子产品 [1] 购物服务与支付便利 - 支持多币种外币现金收银 在收银台等显著位置增设外卡受理标识 [1] - 联合银行增设外币兑换服务点 确保支付服务高效畅通 [1] - 提供离境退税服务 消费者可在离境前60天内购物 享受"市区下单、口岸提货"的一体化便利服务 且购物不设限额(需符合海关自用合理数量规定) [1] 交通配套与合作 - 开业当日岭南控股与小马智行合作开通自动驾驶国金专线 [2] - 与香港环岛中港通合作启动穗港直通巴士试运行 未来每天双向20班次往返广州与香港机场 [2]
成都出台商圈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 今年吸引三十家现象级品牌首店入驻
四川日报· 2025-08-25 14:49
核心观点 - 成都推出商圈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 聚焦"4+12+57"分级商圈格局 通过空间优化 场景创新等16项重点工作推动商圈质量整体跃升 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1][3] 商圈发展目标 - 力争通过3年时间实现商圈经济规模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今年目标全市重点商圈商业销售额增长6% [1] - 今年计划在"4+12"核心商圈举办30场以上大规模促消费活动 吸引30家现象级品牌首店入驻 引入20个国际知名品牌 [1] - 推动2条核心步行街景观升级 促进5条商业后街业态优化 [1] 商圈分级布局 - 构建"4+12+57"城市商圈格局:4个世界级商圈 12个城市级商圈 57个区域级商圈 [1] - 采用"一圈一策"推进商圈优化提升 明确各商圈地理范围与辐射边界 精准细化不同层级商圈功能定位与消费主题 [1] - 形成"世界级商圈引领 城市级商圈协同 区域级商圈特色支撑"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1] 世界级商圈规划 - 春熙路商圈定位"国际时尚消费地标" 构建"一核两轴三区"格局 [2] - 交子公园商圈围绕"公园+科技+融合"主题 引进跨界项目 建设"金融科技体验中心" [2] - 西博城商圈以"会展经济+消费升级"为核心 打造国际会展消费集聚区 [2] - 天府枢纽商圈立足交通枢纽定位 以"空铁联运+国际消费"为核心 布局跨境免税等业态 [2] 城市级商圈定位 - 蓉北枢纽商圈聚焦"站城一体" 推进片区更新与综合开发 [2] - 宽窄巷子商圈紧扣"天府文化体验高地" 推动骡马市与宽窄巷子融合 [2] - 万象城商圈定位"青年潮流消费高地" 大源商圈打造"创新活力消费高地" [2] - 天府麓湖 麓山商圈融合自然与商业 培育高端生活品牌 [2] - 东安湖商圈聚焦"文商旅体融合" 光华商圈定位"蓉西消费新中心" [2] 区域级商圈功能 - 完善便民与特色功能 立足区域特色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满足居民日常消费 [2] - 深挖历史文化 特色产业资源 培育特色业态 [2] 重点工作方向 - 聚焦空间优化 场景创新 环境提质 模式创新4个方面提出16项重点工作 [3] - 推动春熙路 交子公园等商圈对标国际标准 完善商业设施与文化 交通功能协同 [3] - 打造"春熙购物—宽窄体验"特色消费体验 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 打响"FA@成都"品牌 [3] - 推进商圈数智化转型 试点AI市集 无人机展演 [3][4] - 打造全时段消费生态和市内免税购物场景 [4] - 提升国际化服务 完善多语种导览与入境支付便利化 构建诚信消费体系 深化成德眉资跨区域退货协同 [4]
寸土寸金的南京西路上 多了间免费驿站歇歇脚
搜狐财经· 2025-08-21 02:08
项目概况 - 南西·海上驿于8月21日试营业 运营时间为9时至22时 [1] - 项目位于南京西路790号 是静安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创新实践 [1] - 定位为市民休憩空间和消费生态节点 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 [1][3] 设施与服务 - 一层设旅游咨询点 休憩桌椅 南京西路80周年特展及老字号文创产品展示区 [3] - 配备茶文化活动室 二层设会客厅和直播间 [3] - 提供多语言服务 离境退税便利 一体化导览机和电子大屏 [3] - 支持活动预约 电子票务 城市生活指南及文旅一体化服务 [3] 商业影响 - 路易威登"路易号"活动带动兴业太古汇销售额同比增长70% 张园周边增长147% [3] - 日均客流达8-9万人次 周末高峰超过10万人次 [3] - 驿站串联商圈东西段商业互动 东段有路易威登 西段有恒隆广场和嘉里中心 [5] - 恒隆广场和嘉里中心持续引进全球首店 旗舰店和新概念店 [5] 战略意义 - 静安区通过首发经济 离境退税 文商旅体联动与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5] - 驿站计划纳入"静安夜航"打卡点 联动自然博物馆 毕加索艺术馆等资源 [5] - 激活餐饮 零售 文创及演艺等多类型消费 为夜间经济注入持续活力 [5] - 通过小切口推动大流量转化 提升商圈国际风范与人文温度 [7]
人民日报整版聚焦武汉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长江日报· 2025-08-19 20:55
核心观点 - 武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首店引进 商业体扩容 消费场景创新和开放政策推动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7][9][10][11] 首店引进与商业扩张 - 2024年新增各类首店456家 其中全国首店7家 华中首店159家 华中首店数量较2023年翻倍 [9] - 新增商业面积超150万平方米 持续位居中部地区商业第一方阵 [9] - 武汉SKP引入1000余个国际品牌 其中40余个品牌首次入驻 [3] 新兴商业项目 - 京东MALL进入开业倒计时 [9] - 武汉杉杉奥特莱斯 光谷创新天地商业公园(KIC PARK) 武汉滨江天街等大型商业体即将开业 [4][9] - 武汉MALL被誉为"华中第一商场" 是武汉重要商业流量点 [3] 消费场景创新 - 打造"相约春天赏樱花"等特色文旅品牌 日最高游客达43.6万人次 [4] - 发展夜经济 端午期间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0万人次 [5] - 通过历史建筑改造 戏剧演出等方式形成多元消费场景 [4][5] 文旅与消费数据 - 2024年武汉文旅订单同比增长43% [5] - 202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31.9亿元 在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位居前列 上半年增速达7.3% [7] 开放政策与国际化 - 过境免签政策扩大 2025年上半年从武汉机场口岸入境外国人达6万余人次 较上年同期4.17万人次增长44% [6][11] - 市内免税店新规落地 武汉新开市内免税店 现有离境退税商店62家 [6][11] - 作为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 武汉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 [6][10] 历史与商贸基础 - 从明清时期"货到汉口活"的商贸传统发展到现代国际消费中心 [9][11] - 拥有141万在校大学生 青年消费群体支撑商业活力 [4]
打造国际消费新场景 “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开启全球好物盛宴
搜狐财经· 2025-08-16 07:31
活动概况 - "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于8月15日启动 首场活动"夏日全球GO"持续至17日 搭建进口商品集市覆盖饮品 食品 日用品等品类 [1][3] - 活动贯穿8月至11月 覆盖世运会 中秋国庆 进博会等节点 计划开展2场主题活动 2场供需对接会 联动23个区县打造100+进口消费特色场景 [3] - 环球中心首场活动设15大国家展区 24家进口企业参展 驻蓉领事馆代表担任"国别推荐官"推介特色商品 [5] 消费市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4274 7亿元 同比增长9 4% 其中冰鲜三文鱼进口5 6亿元(增31 9%) 鳌龙虾进口4 9亿元(增321%) [10] - 北欧三文鱼48小时可达成都 泰国榴莲72小时直达 进口物流效率显著提升 [9] - 马来西亚企业反馈榴莲 燕窝等产品在糖酒会表现良好 计划通过嘉年华深化市场渗透 [5] 企业动态与战略 - 四川美沿远洋食品聚焦高品质进口冰鲜三文鱼 将采用线上线下协同策略提升市场占有率 [5] - 马来西亚林蓬岸种植集团计划拓展榴莲整果 果肉 果泥的全渠道销售 重点开发批发 社区团购及餐饮烘焙渠道 [12] - 成都澎博商贸加速布局线下市场 已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 目标通过活动强化品牌互动并寻求新商业机会 [12] 政策与平台支持 - 活动将发布成都市场需求机会清单 解读省市进口支持政策 推动B端C端联动及线上线下融合 [11] - 8月 11月计划在成都 上海举办进口供需对接会 推广海外直采模式 扩大进口主体规模 [13] - 同步发布"成都进口嘉年华好GO指南" 整合消费场景 新入品牌及产品信息 [9]
“进”显时尚,“蓉”购全球,“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即将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8-14 11:08
活动概述 - 成都市商务局将于2025年8月至11月举办"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旨在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扩大进口规模经济效益 [2] - 活动首场将于8月15日-17日在成都环球中心举办,主题为"夏日全球GO",搭建进口商品集市,集全球各大洲特色商品 [3] - 系列活动将精准捕捉消费需求,深度链接消费和贸易,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2] 消费需求与供给 - 活动聚焦年轻人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通过新供给激发新需求 [6] - 将为三文鱼、车厘子等熟悉商品及更多细分领域特色进口消费品提供对接平台 [3] - 邀请驻蓉领事馆或贸促机构代表担任"国别推荐官",推介各国特色商品 [7] - 联动成都国贸集团、亚蓉欧国家(商品)馆等企业共同挖掘消费新需求 [8] 活动特色与联动 - 活动叠加世运会、暑期消费季及中秋—国庆主题活动,形成共振效应 [9] - 在热门商圈组织两场进口消费主题活动,联动口岸、商圈、特色街区等多场景 [9] - 全市23个区(市)县将联动100家特色街区、商贸综合体等,打造100个以上进口消费特色场景 [10] - 打造沉浸式进口商品消费场景,举行三文鱼、酒水品鉴活动,强化互动体验 [10] 供需对接与贸易增长 - 将于8月、11月分别在成都、上海组织进口供需对接活动,促进国际国内市场转化 [11] - 推广进口商品"集合海外直采"模式,发布市场机会清单,推动供需精准匹配 [11] - 利用上海进博会聚合效应,组织成都企业赴上海拓展市场 [11] - 2024年上半年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4274.7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冰鲜三文鱼进口增长31.9%,鳌龙虾进口增长321% [11] 营商环境与基础设施 - 成都双流、天府两机场上半年旅客吞吐量4350.4万人次,货运吞吐量57.2万吨 [12] - 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近3000列,运输货物超24万标箱,开行规模全国第一 [12] - 成都持续优化国际营商环境,为进口主体提供更好服务 [12]
打造国际消费新标杆
经济日报· 2025-08-11 09:48
创新消费场景 - 北京通过场景革命将历史文化与潮流基因融合 重点围绕16个场景推动商业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 打造融合发展示范项目[2] - 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活动吸引全球游客 境外旅客人数同比增长42.2% 外卡消费总额同比增长68.2%[3] - 广州新增改造商业载体超60个 商业面积扩容363.08万平方米 2025年将投用27个商业项目共185.5万平方米新空间[3] - 广州长隆万博商圈形成一心四园新格局 太古里K11华润万象城等项目落地提升消费能级[3][4] 优化消费环境 - 北京王府井引进21家高品质首店旗舰店 开展86场街区活动 1-5月新增首店近400家 举办首展首演近200场[5][6] - 广州外卡受理覆盖率99.9% 超1.5万户商户支持外卡 超240万外籍人员使用外包内用服务 上半年离境退税金额同比翻倍[6] - 北京隆福寺商圈提供首店租金优惠 广告位支持及快速手续办理等全方位服务支撑[6] 制度创新突破 - 上海率先推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青浦奥莱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26.7% 消费金额1866.3万元同比增长72%[7] - 北京设立市内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推出全城离境退税一点通办模式 覆盖16家大型商场试点[7] - 广州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129项 13项举措入选全国案例 商事登记跨境通平台向全国推广[8]
多地创新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经济日报· 2025-08-11 09:03
核心观点 -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通过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及加强制度创新 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显著提升消费活力与国际化水平 [1][2][5][7] 创新消费场景 - 北京通过"场景革命"融合历史文化与潮流基因 重点围绕16个场景推动商业、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2] - 上海推出"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 活动期间境外旅客人数同比增长42.2% 外卡消费总额同比增长68.2% [2][3] - 广州新增和改造商业载体超60个 商业面积扩容363.08万平方米 2025年将投用27个商业项目共185.5万平方米新空间 [3] - 长隆万博商圈形成"一心四园"新格局 促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3] - 太古里、K11、华润万象城等商业项目落地广州 构建三级商圈体系 [4] 优化消费环境 - 北京王府井引进21家高品质首店或旗舰店 开展86场街区活动 1-5月新增首店近400家 举办首展首演近200场 [5][6] - 广州外卡受理覆盖率99.9% 支持商户超1.5万户 超240万外籍人员使用跨境支付服务 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金额同比翻倍 [6] - 隆福寺商圈通过租金优惠、手续协助等举措吸引首店入驻 精准触达年轻客群 [5][6] 制度创新 - 上海推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 青浦奥莱本年离境退税近4000笔(同比增126.7%) 消费金额1866.3万元(同比增72%) [7] - 北京设立市内"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实现"全城离境退税、市内一点通办" 缩短资金回流周期并创造二次消费场景 [7] - 广州完成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129项 13项举措入选全国案例 "商事登记跨境通"经验全国推广 [8]
多地创新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国际消费新标杆
经济日报· 2025-08-11 08:18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党中央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提振消费、推动高 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紧扣"国际",聚焦"消 费",突出"中心",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创新消费场景 创新升级消费场景,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来说必不可少。相关城市积极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以游 客的个性化、品质化需求牵引旅游服务持续完善,以多元供给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 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之夜科技体验馆开馆,西城区大吉巷完成华丽蜕变,丰台区长辛店老镇打造"演艺 +消费"新空间……今年通过"场景革命",北京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Z世代"的潮流基因相融合,为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按下"加速键"。 北京市商务局消费促进一处副处长李航告诉记者,北京大力开展时尚场景育新行动,着力构建多元融合 集聚区,重点围绕16个场景推动商业、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眼下正值暑期,夏日消费迸发澎湃活力。7月上旬,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启动,精彩纷呈的夏日 主题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相较往年,今年"上海之夏"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