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层社会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上城小营探索“老有所为”新路径
杭州日报· 2025-04-27 11:14
社区志愿服务模式 - 小营街道老龄化程度高达40.03%,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显著[1] - 通过"多彩银龄行动"项目将低龄老人转化为服务者,形成725名银龄志愿者网络[1][2] - 建立"街道—社区—小区—楼道"四级服务网络,发展12支专项队伍[2] 志愿服务案例 - "马大嫂志愿服务队"为高龄居民提供买菜配药等跑腿服务[1] - "小雨伴我"志愿队每日制作300个馒头供给独居孤寡老人[2] - 谢师傅团队通过集资增设智慧道闸解决社区车位占用问题[1] 激励机制设计 - 推出四大类529项福利兑换机制,包含技能提升与生活服务[2] - 智能手机应用、健康膳食课程成为最受欢迎培训项目[2] - 积分累计制度有效提升志愿者参与度[2] 未来扩展计划 - 2023年计划新增1000名志愿者并开展100场活动[3] - 目标为100名志愿者授星以强化激励[3] - 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3]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赴相城区调研
苏州日报· 2025-04-24 06:16
基层人大工作调研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赴相城区开展加强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专题调研 听取群众和基层人大意见建议[1] - 调研地点包括元和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数字元和驾驶舱 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 人大代表联络站等[1] - 实地察看朱巷完整社区品牌建设 社区服务一老一小工作 富元雅苑党支部集成体系试点[1] 基层治理要求 - 强调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工作体系的神经末梢 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2] - 要求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和服务 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 - 突出开门教育 落实四下基层制度 听取代表群众对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的意见建议[2] 人大代表作用 - 持续深化两个联系 常态化走访基层人大代表 调研基层人大工作[2] -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家站点作用 推动人大代表进网格亮身份察民情解民忧[2] - 要求人大代表成为民情民意中转站 基层治理参与者 服务苏州改革发展大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