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
搜索文档
九芝堂: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超24% 核心产品全线滑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1:0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2.65亿元 同比下降24.71% [1] -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同比下滑29.7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3亿元 [1] - OTC业务收入5.83亿元 同比下滑36.05% 毛利率下降3.41% [1] - 处方药收入6.36亿元 同比下降10.67% [1] - 大健康产品收入1158万元 同比减少20.88% [1] - 医药商业收入3330万元 小幅下降3.12% [1] - 医药工业板块毛利率维持在59.20% [1] 区域表现 - 除华南区营收微增3.34%外 其余六大区域均呈下滑态势 [1] - 华中地区收入2.65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42.84% 占营收比重20.96% [1] - 华东地区收入2.23亿元 同比下降35.29% 占营收比重17.65% [1] 研发进展 - 研发费用6193万元 同比微降5.95% [1] - 新药项目YB211仍处临床Ⅱ期 [1] - 干细胞治疗等创新业务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 包括北京美科的脑卒中、孤独症适应症临床试验 [1] 股权结构 - 黑龙江辰能工大创投以24.04%持股比例跃居第一大股东 [1] - 原控股股东李振国持股比例降至18.91%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黑龙江省国资委 [1] 股份回购 - 上半年完成股份回购966万股 耗资7620万元 [1] - 回购股份计划用于员工激励 [1]
九芝堂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4亿元 在中医药创新、干细胞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8: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5亿元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上升191.72% 反映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提升 [1] 治理结构变更 - 2025年1月10日黑龙江省国资委成为新任实控人 [1] - 2025年7月股东大会选举王立峰担任董事长兼法人代表 [1] 创新药研发进展 - YB209抗凝药物完成I期临床试验 具备高抗凝性与低出血风险优势 [2] - YB211抗生素完成临床样品制备及生殖毒性试验 进入临床Ⅱ期阶段 [2] 干细胞领域突破 -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完成IIa期45例受试者入组 [3] - 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治疗完成IIa期10例受试者入组 [3] - 孤独症干细胞治疗获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3] 中药研发与升级 - 中药经典名方YB106、YB107研发稳步推进 [4] - 疏血通注射液真实世界研究完成2141例患者登记 [4] - 甲芪肝纤颗粒、驴胶补血颗粒等多款重点产品开展临床循证研究 [4] 战略转型方向 - 从传统中药制造商向现代生物医药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4]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中医药与干细胞领域探索 [4]
九芝堂上半年盈利1.44亿元 创新研发稳步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21: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5亿元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上升191.72% [2] 治理结构变更 - 黑龙江省国资委于1月成为新任实控人 [2] - 王立峰于7月当选新任董事长兼法人代表 [2] 创新药物研发进展 - YB209项目完成免疫原性研究方法开发验证及I期临床收尾 该药物为首创性抗凝药兼具高抗凝性与低出血风险特性 [2] - YB211项目完成临床样品制备及生殖毒性试验 全面启动临床Ⅱ期试验并已入组44例 该药物为针对耐药细菌感染的新型环脂肽类抗生素 [2] 干细胞领域突破 - 缺血耐受性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完成IIa期45例受试者入组 [3] - 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完成10例受试者入组 [3] - 获准开展干细胞治疗孤独症临床试验 [3] - 子公司北京美科拥有符合中美欧GMP标准的生产基地 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4] 中医药创新发展 - 中药经典名方YB106、YB107按计划推进研发 [4] - 疏血通注射液真实世界研究完成2141例登记 [4] - 甲芪肝纤颗粒 驴胶补血颗粒等多款重点产品启动临床循证研究 [4]
九芝堂(000989):国资入主,干细胞药物进展如火如荼
长江证券· 2025-08-20 09:12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2.02元 [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亿/2.99亿/3.75亿元,对应EPS 0.27/0.35/0.44元 [11] - 核心投资逻辑:国资入主带来资源整合+传统中药业务稳健+干细胞创新药管线价值重估 [8][1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实控人变更为黑龙江省国资委,辰能创投持股24.04%成为第一大股东 [8] - 原实控人李振国转让6.25%股份完成过户,现持股18.91% [8] - 国资入主后进入新发展阶段,预计将强化政府资源对接能力 [23] 传统业务分析 OTC业务 - 补益类为核心产品,六味地黄丸市占率17%居行业第三,日均用药成本仅1.33元 [45][47][49] - 驴胶补血颗粒在妇科中成药市场占比1.98%,具有升高白细胞等扩展适应症潜力 [49][54][56] - 足光散在京东平台销量超50万件,显著领先竞品 [61] 处方药业务 - 疏血通注射液2024年销售额13.23亿元(+54%),占脑血管用药市场4.52% [65] - 安宫牛黄丸2023年零售端销售额53.9亿元(+18.5%),采用人工替代药材降低成本 [67][70] - 天麻钩藤颗粒获90%专家推荐为高血压治疗中成药,契合国内27.5%高血压患病率 [72][74] 干细胞创新药布局 -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入IIa期临床,为国内首个进口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试验 [85] - 肺泡蛋白沉积症适应症进入II期,全球首创干细胞疗法 [87][89] - 孤独症治疗2025年3月获批临床,与北京安定医院合作开展 [92][94] - 研发管线还包括骨关节炎等适应症,竞争格局良好 [10]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收23.71亿元(-19.9%),归母净利2.16亿元(-27.3%) [26] - 销售费用率持续优化至35%,研发费用率提升至6.17% [33][36] - 医药工业板块贡献96.7%营收和96.9%毛利,6个单品年销过亿 [25][26]
科技日报:武汉发布112项核心医疗技术成果
科技日报· 2025-08-19 10:48
核心医疗技术发布 - 武汉市卫健委发布112项首批核心医疗技术成果,分为领航技术32项、先锋技术40项、强基技术40项 [1] - 领航技术包括世界首创的"陈氏胰肠吻合"技术、全球最轻最小人工心脏"微型生命泵"技术、不开胸心肌旋切技术等 [1] - 先锋技术包括1片角膜治疗3位病人的成分化角膜移植术、"仿生多器官芯片"技术、3D打印组织修复技术等 [1] - 强基技术包括"超级微创"即刻清除结石技术、消化道瘘内镜辅助技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精准介入技术等 [1] 技术评选标准 - 领航技术侧重创新性,聚焦填补国内外空白的原创性技术 [2] - 先锋技术侧重先进性,聚焦改良传统技术、解决重大疑难疾病的技术 [2] - 强基技术侧重可推广性,聚焦基层医院适用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 [2] 技术优势领域 - 武汉在肝胆胃肠疾病、妇科肿瘤、器官移植、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技术 [2] - 在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干细胞治疗、生物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展现出突破潜力 [2] 政策支持措施 - 武汉市卫健委将从平台建设、医保政策、职称晋升、经费投入、宣传推广等方面出台支持措施 [1] - 旨在打造武汉"医疗名片",推动技术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1]
武汉发布112项核心医疗技术成果
长江日报· 2025-08-19 08:26
核心医疗技术成果发布 - 武汉发布112项核心医疗技术成果 包括世界首创陈氏胰肠吻合术 全球最轻最小人工心脏 高仿生器官芯片技术等创新突破 [1] - 技术评选吸引39家医疗机构参与 申报项目达617个 在器官移植 肝胆胃肠疾病 妇科肿瘤 心血管疾病等领域展现国际竞争力 [1] - 前沿技术应用取得进展 包括全球首个儿童罕见病AI大模型 黑色素瘤靶向诊疗放射性药物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1] 技术分类与特点 - 32项领航技术实现0到1突破 包括陈氏肝血流阻断法 微型生命泵技术 心肌旋切技术等国际前沿创新 [2] - 40项先锋技术改良传统方法 解决重大疑难疾病 如成分化角膜移植术可1片角膜治疗3位病人 3D打印技术复活缺损组织 [2] - 40项强基技术聚焦常见病多发病 包括超级微创即刻清除结石技术等基层适用方案 [2] 政策支持与推广计划 - 启动核心医疗技术倍增及推广计划 上线首批技术云展馆 [2] - 市卫健委将从平台建设 医保政策 职称晋升 经费投入 宣传推广等多维度提供支持措施 [2]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新突破:邓宏魁团队首次实现利用人iPSC制备内分泌细胞类型完备具有低血糖防护功能的胰岛
生物世界· 2025-08-09 12:06
干细胞来源胰岛研究进展 - 北京大学邓宏魁团队利用化学重编程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的胰岛(CiPSC-胰岛)成功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1年内无需外源胰岛素且恢复血糖控制[2] - 研究首次构建内分泌细胞类型完备的人多能干细胞来源胰岛(含α、β、δ、ε和γ五种亚型),解决细胞类型及功能不全难题[3][4] - 完备胰岛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中实现双向血糖调节:高血糖逆转后低血糖发生率仅3%(对照组59%),并恢复缺陷性反向调节反应[4][10] 技术突破与临床价值 - 建立首个可精确调控五种内分泌细胞比例的胰岛制备体系,通过工程化定制重现天然胰岛功能[8] - 研究确立控制内分泌亚型相对丰度的策略,为移植后血糖稳态校准及低血糖防护提供基础[6] - 该进展为干细胞来源胰岛的临床转化提供安全保障,加速糖尿病细胞治疗应用进程[8] 研究团队与成果 - 北京大学/杭州瑞普晨创团队完成研究,孟高帆、顾佳斌等为共同第一作者,邓宏魁、孟高帆为通讯作者[9] - 成果发表于Cell Stem Cell,实现β与非β细胞成分平衡以增强低血糖保护作用[10]
众安保险:将国内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纳入尊享e生、众民保系列产品赔付范围
央广网· 2025-08-08 15:25
干细胞药物上市 - 中国首款获批上市的干细胞药物艾米迈托赛注射液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首张处方 单次治疗费用1.98万元 [1] - 该药物价格仅为美国FDA批准同类适应症干细胞药品的1/70 [1] - 适应症为14岁以上消化道受累为主的激素治疗失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是中国首款获批的干细胞治疗药品 [2] 商业保险合作 - 众安保险旗下尊享e生、众民保健康险产品可对符合适应症要求的药物使用进行理赔 责任内最高赔付比例100% [2] - 阿里健康提供药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追溯、全渠道独家经销、数字化患者健康管理支持 [2] - 众安保险在尊享e生2025、中高端医疗险中扩展外购药械责任 覆盖外购药、先进医疗和特需医疗资源 [3] 医疗支付体系发展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行 商业健康险在多层次医疗支付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3] - 众安保险推行共享免赔额、家庭费率优惠 针对带病体客户开发专属保险产品 [3] - 通过在线问诊、四季小药箱、结节及慢病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打造"保险+健康管理"模式 [3]
聚焦特发性肺纤维化 吉贝尔关联公司生创科技启动二期临床试验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7:46
公司进展 - 生创科技启动核心产品"宫血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Ⅱ期临床试验,由上海瑞金医院牵头,23家三甲医院参与 [1] - 吉贝尔早期投资生创科技8120万元,持股10.91%,并委派一名董事参与公司治理 [1] - Ⅱ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7月14日登记启动,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计划入组66人 [1] 产品与技术 - "宫血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是国内首个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宫血干细胞药物,注册分类为生物制品1类 [2] - 产品已获批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和病毒导致的重症肺炎等适应症的临床研究 [2] - 宫血干细胞来源无创且可再生,通过月经血收集,无伦理争议,增殖能力强,体外传代次数可达20代以上 [3] - 宫血干细胞免疫原性低,具备"免疫豁免"特性,异体移植潜力大,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分泌修复因子能力 [3] 市场与行业 - 特发性肺纤维化全球患者超300万人,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仅2-3年,现有药物疗效有限且副作用明显 [2] - 全球IPF药物市场年均增长率超15%,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美元 [2] - 干细胞治疗肺纤维化通过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等功能促进肺部组织修复和再生,缓解炎症,改善肺功能 [2] 战略意义 - 若SC01009Ⅱ期临床成功,将为IPF患者提供新疗法,并推动宫血干细胞技术在更多疾病领域的应用 [3] - 吉贝尔通过此项战略投资在创新药研发领域增添了新的布局 [3]
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43个
国际金融报· 2025-07-30 17:13
创新药审批数量大幅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1类新药43个(按通用名计),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全年48个的批准量 [1] - 国产新药占比93%(40个),进口新药仅3个 [1] - 创新药上市节奏加快,全年数量有望再创新高 [1] 药物类型与治疗领域分布 - 化学药品以24个品种(56%)居首,生物制品14个(32%),中药及天然产物5个(12%),呈现多元均衡趋势 [2] - 抗肿瘤药物20个(47%)领先,抗感染药、中药和内分泌用药各5个(12%并列第二),骨骼肌肉用药3个(7%),消化和血液用药各2个(5%),心血管用药1个(2%) [2] - 17款新药(40%)通过突破性疗法或优先审评获批,包括8款生物制品、8款化学药品和1款中药 [2] - 5款药物获突破性治疗称号:芦沃美替尼、法米替尼、瑞康曲妥珠单抗、波哌达可基、斯泰度塔单抗 [2] 重大疾病与罕见病药物进展 - 获批创新药涵盖肿瘤、代谢、免疫等重大疾病领域,包括国内首款血友病B基因治疗产品和免疫代谢罕见病药物 [3] - 明星产品包括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抗甲流新药及罕见病治疗药物 [3] - 2025年批准70个儿童药和21个罕见病药,其中5月获批的一款药物同时适用于成人组织细胞瘤和儿童神经纤维瘤 [3] 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 - 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占全球1/4,每年约3000个临床试验项目开展 [4] - 2024年《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从价格、医保、投融资等多方面提供支持 [4] - 创新药纳入医保速度提升,2024年33个新药实现"当年获批、当年纳入",80%创新药可在上市两年内进入医保 [4] - 依沃西单抗2024年5月获批后当年纳入医保,价格从2299元/支降至736元(降幅68%) [4] 未来政策方向与国际合作 - 重点支持临床价值高、治疗重大疾病及全球同步研发的创新药 [5] - 优化审评审批程序,修订附条件批准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实验数据管理 [5] - 推动审评标准与国际接轨,助力创新药出海参与国际竞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