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行合一
搜索文档
非上市财险公司三季度交答卷!业绩超预期,多家险企“翻身”扭亏
北京商报· 2025-11-04 21:09
寿险市场暖意渐浓,财险领域亦不甘示弱。今年前三季度财险行业经营业绩表现同样可圈可点。11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已有77 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交出了前三季度答卷。整体来看,这些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幅提升,超九成公司实现盈利,且多家此前处于亏损状态 的险企成功"翻身"扭亏。 不过,从竞争格局来看,"马太效应"依旧十分明显,头部公司市场份额占比高,一些中小财险公司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超九成公司实现盈利 今年前三季度,财险行业整体盈利状况有明显改善,77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中,有71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超过九成。 具体来说,77家险企合计实现净利润137.14亿元;去年同期75家(申能财险、东吴财险没有同比数据)财险公司净利润仅65.03亿元,增长超过一 倍。 虽然整体盈利规模和增速水平都不低,但具体到单个公司则"有人欢喜有人愁"。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去年同期,多家险企在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了净利润的扭亏为盈,包括比亚迪财险、大家财险、安盛天平财险、亚太财险、中路财险、富德产险、合众财险、珠峰财险等。 此外,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提到,短期内,部分险企可能因费用调整面临业务拓展压力;但从长期看,随着市场适应 ...
从“看见”到“走稳”,险企风险管理焦点难题待解
北京商报· 2025-11-04 20:44
市场利率持续下行、行业竞争激烈、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多股力量正共同重塑着保险业的风险管理生态。11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天职国际近 日发布的《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调查报告(2025—2026)》(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保险行业正值深度转型与谋划布局的关键时期。根据调查统计, 行业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有所提升,但在技术、模型和工具领域也还存在很多改善空间;产寿险之间开始产生分化,财产险公司甚至在部分领域出现恶化趋 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这个从"看见风险"到"稳健前行"的艰难跨越中,保险公司如何破解风险管理焦点难题,已成为决定未来市场格局的关键变量。 险企遇重重"风险迷雾" 一份行业报告精准捕捉到了行业的共同焦虑点。 《报告》显示,市场利率下行和行业"内卷"竞争被超过65%的机构视为当前经营管理的主要挑战。此外,人身险公司更关注利率下行影响,财产险公司则聚 焦竞争压力。 聚焦于人身险领域,利率下行的趋势及其影响,正受到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 员会2025年三季度例会,保险业专家就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发表了意见,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 ...
非车险“报行合一”破内卷
经济日报· 2025-11-04 10:10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起正 式实施,非车险领域"报行合一"全面落地。这意味着,继车险之后非车险也将纳入严格的条款费率一致 性监管,行业多年来积累的"高费用、低费率、责任泛化"等顽疾有望得到根治,财产保险业正在步入以 合规与质量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近年来,非车险业务在财险公司中占比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非车险保费收入达5140亿 元,同比增长5.6%,占财险业总保费收入的53%,成为行业增长的主力引擎。但部分险企在抢占市场份 额过程中,长期存在支付高额手续费、低费率承保等行为,导致费用率高企,甚至出现"增收不增利"的 怪象。业内人士坦言,行业内卷式竞争愈演愈烈,部分险企"拼费用、拼返点"的做法已偏离保险风险保 障的本源。 d 财经 Finance.china.com.cn 《通知》还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刚性约束。监管要求财险公司科学厘定保险费率,合理设置预定附加费率 和手续费率水平,不得通过虚列费用、特别约定、批单或备忘录等方式变相突破备案标准;应建立费率 定期回溯和动态调整机制,当实际经营偏差过大时,须重新备案或暂停销售相 ...
前三季度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净赚超600亿元,股市向好增厚投资收益
北京商报· 2025-11-03 21:53
非上市人身险公司最新一期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发布,前三季度的阶段性成绩单随之出炉。11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25年前三季度,非上市人身 险公司整体实现了保费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其中,57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合计突破万亿元,56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信泰人寿未披露净利 润指标)合计净利润超过600亿元。 综合来看,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取得良好业绩可归结为资产和负债两端同步改善:资产端受益于资本市场向好,投资收益增厚;负债端得益于预定利率下调, 降低了负债成本。 具体而言,净利润排名第一的是泰康人寿,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47.7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2.11亿元增长169%,也是非上市人身险公司队列中唯一 净利润达到百亿规模的险企,中邮人寿以91.29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二。 此外,净利润榜单中的三、四、五名分别是工银安盛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和中信保诚人寿,三家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39.68亿元、32.03亿元和31.4亿元。 保险业务收入破万亿 11月3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已披露数据的57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前三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总计达1.07万亿元,增长约 11 ...
历史新高!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净赚4260亿超去年全年 ,资产、负债两端报喜
搜狐财经· 2025-11-03 19:57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智通财经记者 | 吕文琦 投资收益驱动利润攀升 今年前三季度,权益市场回暖走牛,五大险企普遍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实现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逾 35%,投资利好成为净利润高增的主因。 其中,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净利增幅居前,均在六成左右,中国人寿净利达1678.04亿元,同比大增 60.5%,无论绝对额还是增速均领跑同业。新华保险净利328.57亿元,同比增58.9%。中国人保、中国太 保净利分别为468.22亿元、457亿元,同比提升28.9%和19.3%。 中国平安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中国平安净利增速相对较低,部分由于会计策略选择不 同。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在今年上半年各险企股票FVTPL占比中呈现明显分化态势,此次归母净利涨 幅稍低的中国平安这一比例也最低,为35%,中国人保为54%、中国太保为66%,而此次净利润涨幅最 高的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这一比例则分别高达77%及81%。 更高的FVTPL配置使得权益行情上行期盈利弹性更大,亦解释了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利润增幅何以远 超同行。 从收益率看,在资本市场上涨以及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共同作用下,险企投资端收益率明显提 ...
中国平安(601318):NBV增长提速,利润显著修复
国信证券· 2025-11-03 17:1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1][3][5]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显著修复,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归母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1] - 三季度单季度业绩表现尤为强劲,营业收入3328.64亿元,同比增长18.7%,归母净利润648.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84.86亿元,同比激增81.5%[1] -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NBV)增长强劲,前三季度同比增长46.2%至357.24亿元,其中三季度单季增速达58.3%,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9.0个百分点至30.6%[2] - 公司践行“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叠加AI科技赋能,巩固中长期发展壁垒,资产端持续加大优质中长期资产投资力度[3] 业务表现总结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代理人渠道改革成效显现,人均NBV同比增长29.9%,银保渠道NBV同比大幅增长170.9%,非代理人渠道NBV占比提升至35.1%,合同服务边际余额较年初增长0.3%[2] - **财产保险业务**:前三季度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1%至2562.47亿元,综合成本率(COR)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至97.0%,营运利润同比增长8.3%[2] - **投资业务**:前三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2.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公司主动加大权益配置,资管板块亏损收窄,地产风险敞口持续压降[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报告维持公司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至2027年公司每股收益(EPS)为7.72/8.57/9.26元/股[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股价对内含价值比率(P/EV)分别为0.71/0.65/0.59倍[3][4]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6.58亿元、1561.26亿元和1687.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10%、11.00%和8.05%[4]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85.36元、93.83元和103.06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27%、9.93%和9.83%[4]
中国财险(02328):承保盈利改善,投资收益提升
国信证券· 2025-11-03 17:0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维持该评级 [1][4][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0.5%至402.68亿元,主要得益于承保端和投资端的双重改善 [1] - “报行合一”政策长期利好头部公司,其规模、品牌和数据优势有望在规范竞争中获得更大盈利空间 [4] - 公司资产配置强调稳健与高股息策略,为中长期投资端稳定性提供保障 [4] - 基于以上积极因素,报告上调公司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 [4] 前三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实现保险服务收入3859.21亿元,同比增长5.9% [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0.06亿元,同比增长7.8% [1] - 公司实现净利润402.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5% [1] - 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431.82亿元,同比增长3.5% [1] 承保业务分析 - 前三季度整体综合成本率(COR)为96.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2] - 车险业务COR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至94.8%,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1% [2] - 非车险业务COR从去年同期的100.5%大幅降至98.0%,实现扭亏为盈 [2] - 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保费增长8.4%,表现强劲;农险保费同比下降3.1% [2] - 非车险COR低于99%的年度目标已提前实现 [2] 投资业务分析 - 前三季度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5.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3] - 实现总投资收益535.90亿元,同比增长33.0% [3] - 金融投资规模达5.65万亿元,同比提升13.3% [3] - 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1.66亿元,同比增长38.2%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至2027年公司摊薄每股收益(EPS)为1.87/1.99/2.11元/股(原预测为1.55/1.67/1.77元/股) [4][5] - 预计2025至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65亿元、443.08亿元、469.44亿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至2027年市净率(P/B)为1.41/1.35/1.30倍 [4][5][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至2027年市盈率(P/E)为9.53/8.94/8.44倍 [5][9]
经济日报:非车险“报行合一”破内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3 07:56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起正 式实施,非车险领域"报行合一"全面落地。这意味着,继车险之后非车险也将纳入严格的条款费率一致 性监管,行业多年来积累的"高费用、低费率、责任泛化"等顽疾有望得到根治,财产保险业正在步入以 合规与质量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近年来,非车险业务在财险公司中占比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非车险保费收入达5140亿 元,同比增长5.6%,占财险业总保费收入的53%,成为行业增长的主力引擎。但部分险企在抢占市场份 额过程中,长期存在支付高额手续费、低费率承保等行为,导致费用率高企,甚至出现"增收不增利"的 怪象。业内人士坦言,行业内卷式竞争愈演愈烈,部分险企"拼费用、拼返点"的做法已偏离保险风险保 障的本源。 此次印发的《通知》将"优化考核机制"置于首位,要求财险公司合理降低保费规模、业务增速、市场份 额的考核权重,提升合规经营、质量效益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权重,明确摒弃"唯规模论"的经营理念。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认为,这一调整有助于引导险企从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注重 质 ...
非车险“报行合一”破内卷
经济日报· 2025-11-03 05:59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起正 式实施,非车险领域"报行合一"全面落地。这意味着,继车险之后非车险也将纳入严格的条款费率一致 性监管,行业多年来积累的"高费用、低费率、责任泛化"等顽疾有望得到根治,财产保险业正在步入以 合规与质量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近年来,非车险业务在财险公司中占比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非车险保费收入达5140亿 元,同比增长5.6%,占财险业总保费收入的53%,成为行业增长的主力引擎。但部分险企在抢占市场份 额过程中,长期存在支付高额手续费、低费率承保等行为,导致费用率高企,甚至出现"增收不增利"的 怪象。业内人士坦言,行业内卷式竞争愈演愈烈,部分险企"拼费用、拼返点"的做法已偏离保险风险保 障的本源。 《通知》还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刚性约束。监管要求财险公司科学厘定保险费率,合理设置预定附加费率 和手续费率水平,不得通过虚列费用、特别约定、批单或备忘录等方式变相突破备案标准;应建立费率 定期回溯和动态调整机制,当实际经营偏差过大时,须重新备案或暂停销售相关产品。同时,监管部门 要求保险公司据实列支费用,为 ...
炒股赚翻!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净利4260亿元,已超去年全年
第一财经· 2025-11-02 22:04
而在负债端,A股上市险企前三季度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幅亦均超过三成,银保渠道继续维持高增 长,成为新单保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上市险企负债端、资产端均有改善,估值仍有较大向上空间。"东吴证券首席战略官、非银金融首 席分析师孙婷团队表示。 归母净利再创新高 本文字数:289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杨倩雯 权益市场的"慢牛"行情让上市险企的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三季报数据发现, 前三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共实现4260.39亿元的归母净利 润,在去年同期高增八成的历史高点上继续同比增长超过三成,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归母净利, 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近七成。 2025.11. 02 上市险企在三季报中均将净利高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归结于投资收益的大涨。东吴证券数据显示,A股 上市险企前三季度总投资收益平均增长超过35%,其中第三季度增长近67%。资本市场的回暖、上 市险企对于权益资产的加仓以及新会计准则下更多权益资产被计入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共同推动了投资收益的高增。 而在上市险企今年前三季度的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