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服务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9部门发新政
Wind万得· 2025-09-16 17:29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加强政策支持 搭建平台载体 扩大对外开放 强化标准引领 优化消费环境 [2][3] - 持续深化"购在中国"品牌打造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2][3] - 围绕贴近群众生活 需求潜力大 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开展服务消费促进活动 [2][3]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培育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发展首发经济 [3]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 [3] - 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3] 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 - 推动互联网 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 医疗 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3] - 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3] - 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3] 文化服务供给优化 - 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文学 艺术 影视 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 [3] - 打造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 博物馆 美术馆 科技馆 [3] - 支持挖掘传统文化IP市场价值 打造服务消费新场景 [3] 文博场馆运营创新 -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 景区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 推行免预约 [3] - 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 收益可用于绩效激励 [3] - 开放馆藏资源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 数字产品 [3] 体育赛事体系构建 - 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 [4] - 打造高知名度精品赛事 职业联赛及自主知识产权竞赛表演品牌 [4] - 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 [4] 教育培训市场发展 - 规范发展文化艺术 科技 体育类非学科教育培训 [4] - 鼓励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完善培训评价机制 [4] - 有序发展社区学院 市民夜校 老年培训 [4] 养老家政服务提升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扩大制度覆盖面 [4] - 加强养老护理 家政服务 长期照护等领域从业人员培养培训 [4] - 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 [4] 托育服务供给扩大 - 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运营补助 [4] - 支持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 家庭托育点 [4] - 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 [4] 医疗休闲市场开放 - 放宽中高端医疗 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4] - 减少限制性措施 吸引外商投资 民营资本进入 [4] 入境消费促进 -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 [5] - 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及通讯 住宿 支付便利化措施 [5] - 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 发挥美食 中医药等传统文化优势 [5] 数字服务消费拓展 - 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数字服务消费场景 [5] - 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广运营 [5] - 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 [5] 假期安排优化 - 科学调整每学年教学和放假时间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5] - 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5] 财政资金支持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 [6] - 支持文化 旅游 养老 托育 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6] 社会资本引导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投资服务消费企业 [6] -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相关领域投资 [6] 信贷政策支持 -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6][7] - 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可持续支持服务消费 [7] - 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7] 消费信贷创新 - 支持地方通过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分担消费信贷风险 [7] - 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 [7] - 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7] 财政贴息支持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7] - 推动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7] 统计监测优化 - 加快推进分地区服务零售额测算工作 [7] - 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 [7]
刚刚!重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17:29
文章核心观点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旨在通过培育服务消费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等举措 扩大服务消费 提振内需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7]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围绕贴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开展服务消费促进活动 培育服务消费品牌 打造服务消费热点 [3][8]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 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3][8]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 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3][8] - 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 支持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 充分利用已有场馆 打造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 培育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 [3][8] - 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 鼓励推行免预约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 其收益可按规定用于绩效激励 [4][8]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 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联赛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4][8] - 培育多元化教育和培训市场 规范发展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类非学科教育培训 完善许可条件 符合条件的线上、线下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可依法依规申请行政许可 [4][8]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 加强对养老护理、家政服务、长期照护等领域从业人员培养培训 [4][8] - 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适当运营补助 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 [4][8]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减少限制性措施 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民营资本进入 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4][8]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 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完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 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和通讯、住宿、支付等便利化措施 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5][9] -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 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 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广运营 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 [5][9] -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 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5][9]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渠道 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5][10]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企业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相关领域投资 [10] - 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工具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 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5][10] -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支持地方通过新设或纳入现有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方式 分担消费信贷风险 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 引导金融机构和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6][10] - 聚焦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消费领域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推动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6][10]
九部门: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7:09
政策核心目标 - 扩大服务消费 推动消费转型升级 发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作用 [1] - 更大力度提振消费 扩大内需 [1] 消费平台培育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2]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 [2] - 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2] 服务供给扩容 - 扩大互联网/文化/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对外开放试点 [2] - 支持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领域精品创作 打造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文化场馆 [2] -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 鼓励免预约 [2]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打造精品赛事和自主知识产权体育竞赛品牌 [2] - 培育多元化教育培训市场 规范发展非学科教育培训 [2]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领域市场准入 吸引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 [3] 民生服务强化 - 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 加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训 [3] - 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运营补助 支持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3] 跨境消费促进 -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入境免签政策 [3] - 为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 [3] - 推出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 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 [3] 数字消费创新 - 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数字服务消费场景 [3] - 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 [3] 消费时间优化 -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缩短寒暑假时间 增加旅游出行服务消费时间 [3] 财政支持措施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设施建设 [4] -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服务消费企业 [4] 金融支持政策 -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4] - 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加强对消费场景和重点项目支持 [4] - 开展消费贷款贴息 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4]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降低融资成本 [4] 统计监测优化 - 加快推进分地区服务零售额测算工作 [6] - 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 [6]
商务部等9部门: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
新浪财经· 2025-09-16 16:59
政策支持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1] - 政策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1] - 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广运营[1] 数字服务消费拓展 - 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1] - 持续打造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1]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商务部网站· 2025-09-16 16:55
服务消费促进平台培育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围绕重点领域培育服务消费品牌和热点 [2]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发展首发经济,支持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新场景 [2] - 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2] 高品质服务供给丰富化 - 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2] - 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推出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打造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 [2] -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并允许收益用于绩效激励 [2]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打造高知名度精品赛事和自主知识产权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2] - 培育多元化教育和培训市场,规范发展非学科教育培训,鼓励市场化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序发展社区学院、市民夜校、老年培训 [2]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扩大制度覆盖面,加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领域从业人员培养培训 [2]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运营补助,支持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 [2]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减少限制性措施,吸引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进入 [3] 服务消费新增量激发 - 吸引境外人员入境消费,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入境免签政策,为更多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3] - 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发挥美食、中医药等传统文化优势,鼓励推出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 [3] -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 [3] -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在总天数不变前提下鼓励有条件地方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以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3] 财政金融支持措施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支持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4]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服务消费企业,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资 [4] - 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4] -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地方通过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消费贷款贴息等方式,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4] - 对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4] 统计监测制度健全 - 优化服务消费统计方法,加快推进分地区服务零售额测算工作,客观反映服务消费发展情况 [5] - 创新统计监测方法,鼓励有条件地方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 [5]
2025电子商务大会开幕 “数智”成行业发展关键词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22:21
行业宏观表现 - 北京市2025年1-7月网络零售额达3035.09亿元 占社零总额比重39.5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64个百分点 [2] - 北京市拥有近1900家网络零售规上批零企业 5个国家电商示范基地和14家国家电商示范企业 后者数量居全国首位 [2] - 跨境电商多项试点政策落地 消费市场呈现高科技、多平台、大市场、重品质、强保障的特征优势 [2] 技术驱动趋势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智技术革命成为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 推动电商运营全环节智能化升级 [2][5] - AI技术贯穿智能选品、精准营销到个性化服务等电商运营环节 AI赋能电商已成为行业必然发展趋势 [5] - "人工智能+"在服务消费领域广泛应用 推动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并拓展服务消费边界 [3] 新增长引擎 - 网络服务消费正成为电子商务新增长点 数字服务消费成为电商增长"新引擎" [3][5] - 美团通过拓展多元化服务零售场景 实现餐饮、旅游、住宿、娱乐等生活服务数字化整合 [5] - 潮玩经济通过内容与产品的情感闭环设计 拓展新消费边界并增强消费者认同感与忠诚度 [5] 国际化发展 - 跨境电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创新成为品牌在全球市场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3] - 亚马逊通过优化平台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和营销工具 已帮助数千中国品牌实现海外市场从"产品输出"到"品牌深耕"的跨越 [3] 行业平台建设 - 电子商务大会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重要组成部分 已连续举办十五届 成为引领电商发展前沿理念的专业化国际交流平台 [6] - 大会设置消费电商、跨境电商、产业电商三大专场会议 由北京市商务局、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 [6]
6月26日早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6-26 08:16
宏观经济政策 - 中国将继续积极融入全球市场,为世界经济贡献中国力量[1] -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积极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2]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 消费市场 - 5月全国彩票销售570.36亿元,同比增长19.8%,主要因体育赛事带动竞猜型彩票销量增长[3] - 国内金饰价格普遍下跌,周大福足金饰品价格跌至998元/克,单日下跌14元[4] - 老庙黄金足金饰品价格999元/克,单日下跌8元[4] - 六福珠宝、周大生足金饰品价格均下调至998元/克[4] 新能源与储能 - 特斯拉在中国大陆首个电网侧储能电站一期项目预计今年投运,储能规模300MWh[5] - 国轩高科金石全固态电池和G垣准固态电池尚未实现商业化应用[8] - 龙蟠科技子公司固态电池三元前驱体开发仍处于研发试用阶段[9] - 湘潭电化控股子公司与部分固态电池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尚未形成营业收入[10] 区域经济政策 - 成都出台"低空经济14条",鼓励低空载人商业化运营,企业最高补贴500万元/年[6] - 深圳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服务消费,建设智慧商圈等消费新场景[7] - 深圳将稳步放宽或取消服务贸易限制措施[7] 企业动态 - 长川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7.54%-95.46%[11] - 捷强装备1.58亿元中标项目预计无法实际承接[12] 国际局势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下周将与伊朗会谈,认为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可能再次爆发[13] - 美国情报显示伊朗核设施遭严重破坏,需数年重建[14] - 俄罗斯对欧佩克+新一轮增产持开放态度[20] 金融市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达成贸易协议可能考虑降息[15] - 美联储计划修订银行资本金规则,大行eSLR有望下调至3.5%-4.5%[16] - 摩根士丹利预计美联储2026年七次降息,最终利率2.5%-2.75%[17] - 特朗普考虑9月或10月选出新一届美联储主席[18] - 美股涨跌不一,纳指涨0.31%,英伟达涨超4%,市值达3.77万亿美元[19]
《深圳市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
快讯· 2025-06-25 19:05
数字服务消费发展 - 大力发展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智慧景区等消费新场景 [1] - 推进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无人零售店、自提柜、云柜等新业态布局 [1] - 拓展数字人多场景应用 [1] 网络文化IP开发 - 支持游戏、动漫等网络文化IP开发和内容转化 [1] - 打造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 [1] 信息消费技术应用 - 推动大型生活服务业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发展 [1] - 积极申报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 [1] - 应用智能感知设施、5G+XR、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拓展信息消费应用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