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
搜索文档
锐财经|就业稳,经济社会发展有支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8 20:05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李婕 "'十四五'时期是就业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就业困难挑战比较大的时期。稳增长、稳就业的 压力始终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不断凸显。"王晓萍说,各地区各部门凝聚促就业合力,有力支撑了就 业局势的总体稳定,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理念,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十四五"期间,中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因时因 势出台一系列就业支持政策,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过470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389亿元。各级 政府把稳就业作为宏观调控优先目标,纳入民生实事重要内容。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蛋 糕做大做强,为稳就业奠定了基础。 精准施策分类帮扶,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盘。"十四五"期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22年起每 年超千万,这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对以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近3亿 农民工,坚持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双向发力,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就业稳,为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切实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以上 ...
“十四五”以来,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五千九百万人——就业稳,经济社会发展有支撑
新华网· 2025-09-27 09:00
就业成就 - 截至今年8月底,“十四五”以来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 [1] - “十四五”期间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 [2] - 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过470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389亿元 [2] - 高校毕业生自2022年起每年超千万,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 [3] 社会保障体系 -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比“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提高到95%以上 [1][4] -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6亿人和3.02亿人,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2900多万人和3400多万人 [4] - 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81万亿元 [5] - 2024年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达到7300多亿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3.22万亿元 [5] 人才队伍建设 - “十四五”期间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覆盖数字经济、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等行业 [8] - 累计超4200万人次的企业职工、超3100万人次的农民工接受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8] - 目前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 [7][8]
就业稳,经济社会发展有支撑(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7 06:17
截至今年8月底,"十四五"以来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全国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比"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9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 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人 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就业、社保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保 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积极贡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四五"期间,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城镇 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就业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就业困难挑战比较大的时期。稳增长、稳就业的压力 始终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不断凸显。"王晓萍说,各地区各部门凝聚促就业合力,有力支撑了就业局 势的总体稳定,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理念,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十四五"期间,中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因时因势出 台一系列就业支持政策,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过470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3 ...
人社部:五年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 覆盖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行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6:05
新职业发布总体情况 - “十四五”期间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 [1] - 新职业覆盖数字经济、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等行业 [1] 新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 适应技术进步新趋势,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催生大量数字新职业,例如人工智能数字人训练师 [1] - 适应产业结构新变化,碳达峰碳中和及绿色低碳领域催生绿色职业,例如新能源汽车维修工 [2] - 适应经济消费活动新业态,低空经济、在线学习娱乐等发展孕育新职业,例如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在线学习服务师 [2] 新职业的配套支持措施 - 开发新职业国家标准,明确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及工作条件 [2] -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鼓励龙头企业、行业组织开发培训资源并充实师资队伍 [2] - 将新职业作为培训重点领域,指导各地因岗因人开展精准培训 [2] - 新职业相关技能培训需求旺盛,部分培训项目一推出即被抢光 [3]
稳岗位、护权益、拓新职,人社部回应热点话题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6:05
就业促进举措 - 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 形成财政激励 税费减免 金融支持等系统性框架 构建社保费阶段性减免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 就业创业补贴等全链条支持体系[3] - 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5921万人 超额完成5500万人目标任务 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为5.3% 低于5.5%预期控制目标[3] - "十四五"时期年均创业担保贷款余额3000亿元 年均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1000亿元[3] 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 - 印发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三个指引"和"一个指南" 明确企业劳动保护责任 健全劳动报酬 休息 劳动安全等基本权益保障制度[4] - 2022年起在7个省份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涵盖出行 外卖 即时配送 同城货运4个行业 试点地区累计超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4] 新职业发展 - "十四五"期间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 覆盖数字经济 现代服务 智能制造等行业[5] - 新职业包括三类:人工智能数字人训练师等技术进步类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等绿色转型岗位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等新业态岗位[5] - 开发新职业国家标准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开发 持续加大新职业培训力度[5]
年均投资收益率5.15%!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9-26 15:37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达到2.6万亿元,较“十三五”期末翻了一番[1] - 基金自2016年底启动投资运营以来,连续8年实现正收益,年均投资收益率为5.15%[1] - “十四五”以来,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69.27万亿元,累计结余9.81万亿元[3] - 截至8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为3.22万亿元,中央层面划转充实社保基金的国有资本及现金收益为2.26万亿元[5] 企业(职业)年金基金发展 - 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模达到7.56万亿元,较“十三五”期末增加4.02万亿元[5] - “十四五”期间,企业(职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额超过7560亿元[5]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与财政投入 -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2亿人,较“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从91%提升至95%以上[3] - 2024年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金额达到7300多亿元[5] - 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保持当期收大于支态势[5] 就业形势与政策支持 - 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6] - “十四五”期间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6] - “十四五”时期,年均创业担保贷款余额3000亿元,年均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1000亿元[6] - 上半年通过岗位挖潜扩容实施方案已释放岗位1224万个[6] 新职业发展与就业形态保障 - “十四五”期间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覆盖数字经济、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等行业[9]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已扩大至17个省份,涵盖出行、外卖等同城货运等平台企业,累计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9][10] - 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实施以工代赈、重大项目带动超过760万个岗位,工信、文旅、体育等部门发展人工智能、冰雪经济各新增超10万岗位[8] - 浙江省围绕先进制造、基建维护等领域开发岗位超过90万个[8]
如何“稳就业”?人社部详解
搜狐财经· 2025-09-26 12:59
智通财经记者 | 张倩楠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王晓萍介绍,"十四五"期间,各级政府把稳就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宏观调控优先目标,纳入民生实事重要内容,"管产业就 要管就业、促消费就要促就业、上项目就要扩就业"的意识不断增强。就业优先政策体系不断充实,形成了财政激励、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的系统性政策框 架,构建了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创业补贴等全链条支持体系,政策工具更足、针对性更强。"十四五"时期,年均创业担保贷款余额 3000亿元,年均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1000亿元。 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盘 "重点群体就业,是稳就业的关键所在,也是劳动者的冷暖所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颜清辉说。 t with a 2 王晓萍介绍,"十四五"期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22年起每年超千万,这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院每年专门开会部署,人 社部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出台政策文件,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向,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拓宽就业渠道,稳定青年就业局势。 智通财经编辑 | 刘海川 "'十四五'时期是就业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就业困难挑战比较大的时期。稳增长、稳就业的压力始终 ...
人社部答新京报:“十四五”期间,我国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
新京报· 2025-09-26 12:47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在9月26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有关 负责人答新京报记者提问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 发布会上,新京报记者提问,人社部每年都会发布新职业,"十四五"期间我国发布新职业的整体情况如 何,以及在新职业发布后需要开展哪些工作? 他举例,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催生了大量数字新职业。比如,人工智能数字人 训练师,可以帮助平台数字人提高应答准确率。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进,相关人才需求加大,绿色职 业应运而生。比如,新能源汽车维修工,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催生出来的新就业岗位。此外, 为了适应经济消费活动新业态,如低空经济、在线学习娱乐等,出现了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在线学习 服务师等新职业。 颜清辉表示,为了帮助劳动者快速"入行",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发新职业标准,明确从事相关职业所 需要的知识、技能及工作条件,对职业培训、评价提出具体要求。 同时,鼓励龙头企业、行业组织等开发新职业培训大纲、教材,充实新职业培训师资队伍,持续加大新 职业培训力度。"现在,新职业相关的技能培训,可以说和新职业发布一样火热,有的培训项 ...
职业“上新” 发展“上心”
人民日报· 2025-09-26 10:46
优化评价体系,更好激发人才潜力。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面对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推动村集体经 济"从无到有",有的要完成"从有到优",很难用单一指标衡量。正因如此,更需建立科学灵活、符合实 际的价值评估和激励导向机制。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实践经验与规范总结并重,才能在动 态发展中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让人才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动力。 今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第七批新职业。不少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备受鼓舞,直言"有了 正式身份",名正言顺。 新发展催生新职业,新职业蕴含新机遇,新机遇连通新需求。面对不断涌现的新职业,唯有集思广益、 完善机制、用心培育,方能使其持续迸发新活力,助力打开经济社会发展新空间。 责任大、舞台广、前景可期——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正成为乡村全面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如何 让这一新职业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创新人才培养、完善配套政策、优化评价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方能把握崭新机遇。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渴求是共通的。浙江启 动实施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广东发起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贵州摸排致富带头人、返乡 农民工等10类群体,形成选拔聘用的后备人才库… ...
职业“上新” 发展“上心”(有所思)
人民日报· 2025-09-26 06:03
今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第七批新职业。不少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备受鼓舞,直言"有了 正式身份",名正言顺。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完善配套政策,有力支持干事创业。新职业,重在一个"新"字。"新",意味着一些传统管理方式较难直 接适用。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劳动关系趋向灵活化,工作方式趋向弹性化,亟须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 等方面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只有政策跟上步伐,才能缓解新职业"成长的烦恼",助其走上正规 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优化评价体系,更好激发人才潜力。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面对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推动村集体经 济"从无到有",有的要完成"从有到优",很难用单一指标衡量。正因如此,更需建立科学灵活、符合实 际的价值评估和激励导向机制。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实践经验与规范总结并重,才能在动 态发展中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让人才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动力。 新发展催生新职业,新职业蕴含新机遇,新机遇连通新需求。面对不断涌现的新职业,唯有集思广益、 完善机制、用心培育,方能使其持续迸发新活力,助力打开经济社会发展新空间。 责任大、舞台广、前景可期——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正成为乡村全面振兴中不可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