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厨亮灶
icon
搜索文档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启动“明厨亮灶创业帮扶计划”,为大学生、残疾人提供千元开店礼包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3:05
计划概述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多家机构正式发起"明厨亮灶创业帮扶计划" 将"明厨亮灶"建设从行业倡导升级为系统性公益行动 [1] - 计划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为大学生、残疾人餐饮创业者及"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提供价值超千元的"明厨亮灶创业帮扶0门槛套装"支持 [1] - 首期计划持续3年且预算上不封顶 [1] 目标群体与帮扶内容 - 重点面向大学生(含在校生及2025届应届毕业生)、残疾人创业者及"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推出"0门槛、0套路"帮扶举措 [3] - 免费提供价值超千元的套装包括4G版明厨亮灶摄像头、64GB存储卡、首年4G流量及后厨食安AI巡检服务 [3] - 通过流量扶持赠送200元平台流量和150元消费红包 开通高级会员引流服务及AI设计工具辅助营销 [4] 技术升级与生态合作 - 饿了么自2017年起联合监管部门推广后厨直播 今年7月启动"明厨亮灶2.0"计划提供免费硬件及AI远程巡检功能 [5] - 中国电信等生态伙伴加入提供网络宽带、会员服务等区域化叠加优惠 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协同—社会参与"可持续模式 [5] - 将食品安全透明化从"可视"迈向"可管" 明厨亮灶从"食安监管工具"升级为"生产经营帮扶工具" [5] 实施机制与申报流程 - 创业者可通过组织化申报和社会化申报两个渠道提出申请 需提供与店铺营业执照信息一致的学生证/学历证明/残疾人证等材料 [6] - 申请审核通过后硬件及权益提供方将按月分批寄送设备并发放权益 确保帮扶资源成功落地 [6] - 计划是饿了么联动行业各方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促进创业就业的重要实践 未来将深化政企协作推动创新举措 [6]
30万商家开启后厨直播 美团推进“明厨亮灶”等举措探索多元共治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14:31
公司食品安全战略举措 - 公司推出明厨亮灶专项计划并设立流量专区 接入商家接近30万家 其中稳定在播商家超过15万家[3] - 为小微商户提供全额硬件和安装补贴 已发放5000万元补贴 受补贴商家日均直播时长达11.4小时[3] - 通过拼好饭业务推出百万亮厨计划 鼓励商家通过实况直播等形式开放后厨并给予专项扶持[3] - 上线堂食店标签两个月内超140万商家完成认证 帮助具备堂食能力商家还原真实经营场景[3] - 孵化浣熊食堂业务实现入驻商家100%开通明厨亮灶 鼓励通过食安日记记录进货台账等动作并在线公示[4][5] - 计划未来三年通过1200座浣熊食堂帮助上万餐饮商家实现品质升级[5] 技术赋能与数据应用 - 通过数据挖掘 AI算法和场景理解等核心能力推动明厨亮灶落实落地[1] - 开发食品安全共治大数据系统 实时展示全国各省市治理进展及商家后厨直播画面[6] - 基于平台海量数据建立食安分系统刻画商家食品安全表现 未来将融入商家评价体系[6] - 升级政企协同数字化系统平台 接入地方许可数据提升资质验真能力[6] 监督与共治体系 - 今年累计对超50万在网经营商家进行线下检查 重点核验门店地址真实性和环境卫生[6] - 建立骑手社会监督机制 对核实属实的线索给予200权益值激励 已在北京河南浙江等地开展试点[7] - 联合中国烹饪协会向餐饮企业发出倡议 推动明厨亮灶食材溯源等举措落实落地[7] 行业影响与成效 - 商家开通明厨亮灶后用户好评中放心干净等关键词占比显著提高 同步带动复购增长[3] - 浣熊食堂通过集中式外卖厨房实现全程可视可追溯 从房租成本场地能耗等方面为商家降本增效[4] - 公司致力于在技术创新数据应用和社会协同方面探索 守护外卖服务生态的透明安全与可信赖[7]
“明厨亮灶”最能提升用户信任度 上海“放心外卖”白皮书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9:42
白皮书核心观点 - 白皮书由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与美团共同编制,旨在澄清外卖食品安全误区并分析消费趋势 [1] - 核心观点包括“无堂食”与“幽灵外卖”无必然关联,以及“预制”不等于“低质” [5][7] - 研究团队呼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责、公众监督”的社会共治新格局以保障食品安全 [8] 外卖消费特征趋势 - 上海餐饮外卖消费呈现“高频刚需”特征,54.58%的受访者每周点餐超过3次,其中19.85%每天点餐1次及以上 [3] - 66.49%的受访者在周末或节假日订购外卖 [3] - 47.33%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知名品牌,35.88%的受访者选择有平台深度参与食安管理的外送厨房 [5] 消费者信任构建因素 - 64.81%的消费者认为“后厨实时直播及操作过程可视化”最能提升信任度 [3][5] - 63.28%的被调研对象认可“用户评价无食品安全差评”和“使用食安封签包装”对商户信任度的提升效果 [3] - 其他公示行为如“‘放心店’认证”和“后厨实景照片”的认可度均超过60% [3] 平台与商家食安措施 - 已有11.7万家商户在美团开通了“明厨亮灶直播”,预计到2025年底将有超20万家商家加入 [3] - 美团推出“浣熊食堂”项目,面向用户提供“100%明厨亮灶”和“食安日记”,并应用AI技术监测后厨风险 [5] - 美团未来三年计划在全国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 [5] - 平台食品安全监督巡查已逐步覆盖超50万家店铺,并鼓励骑手通过APP反馈食安问题 [8] 行业概念澄清与市场现状 - “幽灵外卖”指商家实际经营地址与公示地址不一致,与无堂食的“外卖专营店”无必然关联 [7] - 外卖专营店在外卖经营商家中整体占比约为5.78% [7] - 有近四分之一的用户愿意接受“独立外卖专营店” [1][7] - 上海食品安全总体有序可控,去年全市主要食品总体监测合格率为99.4% [8]
堂食“货真价实”,外卖“凑合了事”?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33
餐饮外卖与堂食标准差异现象 - 部分餐饮商家存在堂食与外卖标准不同的现象 消费者反映菜品口味和食材存在差异 例如烧烤外卖中使用更便宜的肉类[1] - 多数正规商家在操作上难以实施"两套生产线" 因午晚餐高峰期需快速出餐避免订单积压[1] - 咖啡类产品因配送过程中奶沫塌陷问题 商家被迫对外卖产品进行去奶沫处理 导致与堂食标准不一致[1] 消费者投诉焦点与行业现状 - 消费者更频繁反映"外卖分量不足"和"线上线下价格不一致"问题 而非原材料使用差异[2] - 配送时间和距离导致外卖口感与食物形态发生变化 消费者对原材料差异不敏感 个别不良商家"以次充好"难以被发现[2] - 消费者维权面临举证难度大的困境[2] 行业规范与监管建议 - 专家建议商家应明确告知外卖与堂食标准是否相同[2] - 推广"明厨亮灶"措施 鼓励外卖商家安装监控设备使消费者能实时查看制作过程[2] - 当前法律法规对"双标"行为尚未明确界定 存在取证困难和处罚不明确的问题[2] - 建议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建立线索举报奖励机制 推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共治[2]
打破“信息黑箱” 践行多方共治 美团多举措守护舌尖安全
中国经济网· 2025-07-19 15:30
食品安全战略规划 - 公司将"透明、赋能、共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核心理念 [1][2] - 持续推动"明厨亮灶"落实落地,赋能商户食安管理 [2] - 积极参与食安多方共治 [2] 明厨亮灶专项计划 - 2018年9月起逐步建设商户后厨直播系统能力 [2] - 2023年实施"明厨亮灶"专项计划,设立流量专区 [2] - 为小型商户提供全额硬件补贴,已发放5000万补贴款 [2] - 近千家商户已收到补贴,平均每天直播时长11.2小时 [2] 食品安全可视化措施 - 实施"环境可视化"项目,增加店铺页面展示内容 [2] - 在拼好饭产品中上线食安日记功能 [2] - 浣熊食堂业务实现入驻商家100%明厨亮灶 [3] - 鼓励商家用"食安日记"记录并公示全流程食安动作 [3] 浣熊食堂发展规划 - 以集中式外卖厨房为基础建设放心外卖基础设施 [3] - 未来三年计划通过1200座浣熊食堂帮助超万家餐饮商家升级 [3] - 服务延伸至餐饮全链条和食品加工全流程 [3] 外卖专营新模式 - 2024年底首创外卖专营品牌卫星店 [3] - 该模式专注于外卖服务且店型轻量化 [3] - 计划到2025年底将卫星店数量增至超1万家 [3] - 明厨亮灶后厨直播将成为卫星店必备设施 [3] 多方共治举措 - 联合监管部门开展"安心365"食安公益培训 [3] - 升级政企协同数字化系统平台助力精准治理 [3] - 2025年以来已累计抽查超20万家商户食品安全情况 [4] - 重点核验门店地址真实性和环境卫生 [4] 商户全生命周期管控 - 在全国范围启动常态化巡检 [4] - 加强事中环节的风险防控 [4] - 持续完善商户管控体系 [4]
美团三年拟建1200家浣熊食堂,用户可直播观看出餐全流程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6:45
美团"浣熊食堂"战略规划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将在全国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帮助超过上万家餐饮商家实现外卖品质升级 [1] - 截至6月30日已在北京等地运营10家门店,吸引100多个品牌餐饮加入,服务数十万消费者 [4] - 今年内计划推进20万家门店开通"明厨亮灶"直播 [1][6] 业务模式创新 - "浣熊食堂"实现跨店购买功能,消费者可同时下单多家店铺餐品并由工作人员统一打包,骑手一单取送 [3] - 平台提供"明厨亮灶"直播系统,用户可实时观看切配、烹饪、打包、出餐全过程 [2][3] - 商家需通过食安日记、明厨亮灶直播、餐食封签技术等提高外卖食品可追溯性和透明度 [5] 技术应用与数据管理 - 每家店铺集成统一明厨亮灶系统,营业时间内全过程实时上传直播 [2] - 德克士东直门店案例显示,1235位用户在一小时内点击查阅"食安日记"内容 [2] - 公司将建立"食安大数据"体系,为商家生成"食品安全指数"并纳入运营考核标准 [5] 市场反馈与效果 - 消费者评价显示对"食材好"、"制作过程透明"等正面反馈,带动复购率提升 [3] - 商家表示通过严格操作规范和用户点赞,对工作和餐品更有信心 [2] - 行业存在对"幽灵外卖"和预制菜包的担忧,"干净外卖"需求持续高涨 [4] 行业投入计划 - 未来三年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包括硬件补贴和流量扶持 [6] - 重点探索可追溯供应链、全透明运营,建设食品安全基础设施 [4][5] - 入驻商家原材料采购将加入供应链全链管理及追溯体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