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业重大改革!多方位详解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5-07 21:26
核心观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强化行业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提升服务能力并发展壮大权益类公募基金 [1] - 改革聚焦六大方面共25条措施,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2] - 核心举措包括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推行浮动管理费率、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等 [2][4][5]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 业绩比较基准作为基金投资的"锚"和"尺",用于明晰投资风格、约束投资行为并衡量市场表现 [3] - 将出台监管指引并建立基准库,明确设定、修改及纠偏机制,存量产品将逐步调整 [4] - 考核评价机制中强化基准偏离考察,在基金公司业绩考核、监管分类评价等环节体现"奖优罚劣" [4] 浮动管理费率机制 - 对主动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业绩低于基准须少收管理费,显著超越可升档 [5] - 采取新老划断方式,要求头部机构新注册产品的60%采用浮动费率,中小及外资机构可参与 [5] - 已有20余家公募准备申报新产品,实施一年后将开展系统评估 [5][6] 考核与薪酬改革 - 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在公司高管考核中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权重不低于80% [6] - 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需降薪,显著超越者可适度提薪 [6] - 提高高管及基金经理跟投比例并延长锁定期,强化利益绑定 [6] 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 支持中小基金公司特色化发展,制定示范方案并推动降本增效措施 [8] - 研究拓宽风险准备金投资范围,出台运营服务管理办法,支持市场化并购重组 [8] - 20余项配套法规将分阶段落地,监管部门将区分存量增量及公司规模稳妥推进 [8]
三年业绩跑输基准超10个百分点要降薪!公募基金迎重磅改革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17:41
公募基金改革核心举措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系统性提出25项改革举措,重点解决"旱涝保收""重规模轻回报""风格漂移"等行业问题 [2] - 改革目标为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强调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2] 管理费与业绩挂钩机制 - 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新设主动权益类基金按业绩比较基准分档收费(基准档/低档/升档费率) [5] - 头部机构需在一年内发行浮动费率基金占比不低于主动权益类新发产品的60% [5]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明确其设定、修改及纠偏机制,约束投资行为 [5] 透明度与成本优化 - 修订权益类基金信披模板,强化中长期业绩、费率和投资者盈亏等关键数据展示 [6] - 调降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及指数基金/货币基金管理费率,推动降低登记结算等固定费用 [6] 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 基金公司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权重不低于80% [7] - 实施长周期考核:三年以上业绩考核权重不低于80%,加分指标权重提升50% [7] - 行业评价以五年以上业绩为核心,提高投资者盈亏和基准对比权重,打击短期排名导向 [8] 薪酬与跟投约束 - 基金经理三年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需降薪,显著超基准可适度提薪 [8] - 强制跟投比例与锁定期要求,绩效薪酬延期支付,违规者追索扣回薪酬 [8] 权益投资规模提升 - 监管分类评价显著提升权益类基金权重,支持主动权益基金创新和指数基金发展 [9] - 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流程,销售机构评价纳入保有规模、投资者持有期限等指标 [9]
关于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天天基金网· 2025-05-07 16:37
总体要求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建设符合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公募基金行业 [5] - 坚持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实现功能性和盈利性的有机统一 [5] - 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督促行业机构树立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贯穿公司治理、产品发行、投资运作等全链条 [5] -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 [5] 优化基金运营模式 - 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根据业绩比较基准确定费率水平 [6][7] - 引导头部机构发行浮动费率基金数量不低于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7]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制定监管指引并实施严格监管 [7] - 加强透明度建设,修订信息披露模板,综合展示产品中长期业绩、投资者盈亏情况等 [7] - 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合理调降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下调指数基金、货币基金的管理费率 [8] 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 - 改革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对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9] - 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9] - 强化监管分类评价引导作用,将投资者盈亏、权益类基金占比等纳入评价体系,加分幅度提升50% [9] - 重塑行业评价评奖业态,构建以五年以上长周期业绩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10] - 督促行业加大薪酬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机制 [10] 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 加强监管引导与制度供给,显著提升权益类基金相关指标权重 [11] - 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基金产品 [11] - 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ETF快速注册机制5个工作日内完成 [11] - 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纳入评价体系 [12][13]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 完善基金公司治理,修订治理准则,改革优化独立董事选聘机制 [14] - 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建立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 [14] - 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研究创设适配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基金产品 [15] - 支持各类基金产品协调发展,修订运作管理办法,拓展投资范围和策略 [15] - 优化行业发展格局,支持优质头部基金公司业务创新,制定中小基金公司示范方案 [16] 守牢风险底线 - 完善行业多层次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修订风险准备金监督管理办法 [18] - 强化对基金长期投资行为的引导,建立常态化逆周期调节机制 [18] - 持续提升行业合规水平,修订基金经理兼任工作指引,加强对外投顾服务监管 [19] - 提高行业声誉管理能力,督促完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 [19] 强化监管执法 - 进一步加大法制供给,推动《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20] - 严格行业机构股权及高管准入要求,加强股东资质审核 [21] - 强化法规制度执行,建立行业最佳实践分享机制,加大执法标准公示力度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