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icon
搜索文档
新发浮动费率基金深度观察:非对称上下浮动,锚定基准不放松
中泰证券· 2025-06-11 20: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首批浮动管理费公募基金问世,新发产品数量占比约七成,符合《行动方案》要求,优化收费模式强调保护投资者利益,25位基金经理历史业绩较好,投资建议关注非银板块机会及欠配非银金融龙头个股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首批浮动管理费公募基金问世,新发产品数量占比约七成,24只浮费基金均为主动权益类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占比95.8%,普通股 票型基金占比4.2% [5][8] 1. 浮费基金管理费浮动方法、其他费率历史对比 1.1 浮费基金管理费率浮动方法 - 持有期小于1年,管理费率均为1.2%;持有期大于等于1年,年化收益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三个百分点及以上,管理费率减半至0.6%;扣除管理费率后的年化收益率为正且超过业绩比较基准六个百分点以上,管理费率上浮25%至1.5%;其他情况维持1.2%,该模式强调保护投资者利益 [14][15] 1.2 浮费基金其他费率历史对比 - 浮费基金其他费率与历史费率相似,24只基金托管费率均为0.2%,C类基金销售服务费率平均为0.53%,部分基金需根据购买规模支付浮动认购费和申购费 [17] 2. 首批试点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概况 2.1 基金经理经验以及历史管理基金数量 - 25位基金经理平均任职6.51年,最高11.99年,最低2.56年;历史管理基金数量平均7.08只,最高14只,最低1只;基金经理指数规模加权年化波动率平均25.76%,最高46.55%,最低0.98% [5][18] 2.2 首批25位基金经理历史业绩好于同业 - 25位基金经理年化收益率平均5.89%,超越基准的年化收益率平均4.30%,2位低于 -3%,占比8%,10位大于6%,占比40%,平均收取1.27%的管理费率,历史业绩好于同业 [5][20] 2.3 基金经理历史重仓股配置 - 25位基金经理所持重仓股中,腾讯控股、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为前十基金重仓股 [5] 3. 浮费基金基准指数对比 3.1 浮费基金基准占比分布 - 24只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共涉及17个指数,股票类指数9个,权重占比79.08%,债券类指数7个,权重占比20.71%,存款类指数1个,权重占比0.21%,沪深300占比45.5% [29] 3.2 历史主动权益类基金基准占比分布 - 历史基金股票类指数占比分别为沪深300(53.4%),中证800(23.0%)等 [31] 3.3 浮费基金与历史基金的基准占比对比 - 浮费基金沪深300占比较历史占比下降7.9pct.,中证800成长和中证A500占比有所上涨,其余指数占比较为相似 [5][32] 4. 投资建议 - 在系列监管政策推动下,紧握非银板块的β机会,推荐新华保险,关注中国太保底部补涨机会;受益于本次行动方案的欠配非银金融龙头个股(中国平安、东方财富) [5][36]
基准约束下,多大比例的偏离较为合适?——后明星时代公募基金研究系列之五
申万宏源金工· 2025-05-26 13:48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将基金公司评价体系、高管考核及基金经理薪酬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 [1] - 国内偏股基金过去5年平均跟踪误差接近15%,显著高于美国主动权益基金3~6%的年化跟踪误差水平,显示基准意识偏弱 [1] - 新规要求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明显下降,显著跑赢基准的可适度提高薪酬 [1] 海外主动管理经验 - 美国传统主动管理人通过主动与量化结合(如JPMorgan US Equity Fund)或双重打分体系(如MFS)控制偏离,强调纪律性和可复制性 [2] - 海外管理人注重信息比考核,通过组合优化方法平衡个股得分、行业权重与基准波动率,保留主观调整空间 [2][29] - 绩优产品如富达Contrafund在行业和个股上保持显著偏离(如Meta超配12.61%),但仍以标普500为基准并实现长期超额收益 [33][34] 国内主动管理调整方案 量化指数增强框架 - 成分股投资比例对跑赢概率影响最大:80%比例下三年跑赢概率近100%,行业偏离5%仍可控;50%比例需控制行业偏离在3%以内;30%比例跑输风险超40% [4][7][9][10] - 模拟组合显示80%成分股比例组合年化收益率6.52%,显著高于30%比例组合的3.05% [14] 分仓位投资策略 - 使用沪深300前50只成分股抽样复制可年化收益4.36%,优于指数2.36%的全收益表现 [18] - 主动管理能力决定仓位分配:市场平均水平需50%复制比例确保90%不跑输概率,前30%绩优基金可降低至20%复制比例 [20][21][22] - 风格偏离较大的基金(如先进制造类)需至少50%复制比例以避免三年跑输10%的风险 [25][26][27] 海外绩优产品偏离特征 - 大盘核心产品如Contrafund通过超配通信服务(+12.61%)和金融实现超额收益,而JPMorgan US Equity Fund将个股偏离控制在3%以内 [33][34][37] - 大盘成长产品行业配置趋同但个股权重受基准影响,如美国成长基金前十大权重34% vs JPMorgan成长基金47.7% [42][43] - 大盘价值产品基准差异导致行业分布分化,如Washington基金科技配置仍高于Putnam大盘价值基金10个百分点 [44][46]
公募基金“基准大考”来临!三只基金偏离基准超60个百分点,行业整顿信号强烈
华夏时报· 2025-05-21 15:58
监管政策与行业影响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将基金业绩与基准偏离度纳入基金公司评价、评奖及基金经理薪酬考核体系,对长期显著跑输基准的基金经理实施绩效薪酬约束 [2] - 监管强化业绩基准约束,明确基准设定、修改、披露、评估和纠偏机制,并将产品费率、基金经理薪酬与基准挂钩 [8] - 新规将引导基金销售、考核和绩效围绕业绩基准进行,主流宽基指数可能成为主要选择基准,投资行为将更趋稳健保守 [8] 典型基金案例分析 嘉实智能汽车股票基金 - 近三年净值跑输基准81.83个百分点,偏离度居全市场前列,比较基准为"中信汽车指数×80%+中债指数×20%" [3] - 前十大重仓股长期集中于锂电池及材料龙头(宁德时代、科达利等),对整车及智能化赛道配置不足,与行业转向智能化的趋势错位 [3] - 宁德时代2024年股价累计下跌66.9%,亿纬锂能下跌12.25%,而中信汽车指数同期上涨17.6% [3] 金鹰多元策略混合A - 近三年跑输基准71.14个百分点,基准为"沪深300×50%+中债指数×50%",投资风格频繁切换 [6] - 2024年一季度重仓医药股(荣昌生物等),二季度转向蓝筹股(贵州茅台等),未能捕捉轮动机会 [6] - 成立9年更换6任基金经理,平均任期不足1年半,导致策略不稳定 [6] 天治新消费混合 - 近三年跑输基准61.45个百分点,基准为"申万消费品指数×50%+中债指数×50%" [7] - 2024年超配生猪养殖板块,因消费复苏缓慢导致净值回撤;2023年布局白酒、医药等顺周期板块同样受挫 [7] - 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天治研究驱动混合A同期取得12.37%正收益,显示策略差异影响显著 [7] 行业趋势与专家观点 - 业绩基准约束将避免投资风格漂移,增强策略稳定性与透明度,降低投资者选基难度 [8] - 行业可能进入投研资源汰换期,部分基金经理面临优化或主动离职 [9] - 华宝证券指出,新规将提升公募基金服务属性,顾客满意度或成评价体系核心 [9]
后明星时代公募基金研究系列之五:基准约束下,多大比例的偏离较为合适?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9 11: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探讨在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下调整投资策略,重点讨论参考量化指数增强和主动与被动分仓位投资两种方案,并关注不同方案跑输基准一定幅度的可能性,同时参考海外绩优产品实际偏离情况 [2] - 参考量化指数增强方案中,成分股投资比例对偏离程度影响大,如沪深 300 指数,80%投资成分股大概率三年内跑赢指数,行业偏离影响不大;投资成分股比例降到 50%,建议行业偏离在 3%以内 [2] - 主动与被动分仓位投资方案中,历史上用前 50 只成分股复制沪深 300、中证 800 能战胜指数,主动管理空间大;复制指数比例不低于 20%可三年不跑输 10%,达到 50%时有约 90%概率三年不跑输指数;主动管理能力强则主动管理空间更大;主动管理风格、行业偏离大时,需提高复制指数比例,如先进制造类基金至少 50% [2] - 海外绩优主动管理产品在个股上有明确观点,行业上会在基准基础上偏离,同风格不同基准产品行业分布靠拢基准但保持风格特征,个股偏离一般达 3%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行动方案》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 5 月 7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行动方案》,提出推进公募行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基金公司评价体系、高管及基金经理考核与业绩比较基准密切相关 [6] - 过去 10 年美国主动权益基金相对业绩比较基准年化跟踪误差多数在 3 - 6%之间,平均不足 5%,国内偏股基金过去 5 年平均跟踪误差接近 15%,存在基准意识偏弱情况 [6] - 过去 3 年公募产品整体表现不佳,跟踪误差大时跑赢基准比例低,《行动方案》希望增加约束避免大面积跑输 [6] 参考量化指数增强:通过成分股比例、行业约束来降低偏离 - 参考量化指数增强基础优化框架,通过约束成分股比例、行业权重偏离、个股权重偏离降低与基准指数偏离 [10] - 常规指数增强约束框架包括组合预期收益、成分股投资比例约束等多项内容,主动管理人重点尝试调整成分股比例、行业偏离和个股偏离 [11] - 以沪深 300 指数为例测试,成分股投资比例为 80%时,行业、个股偏离对跑赢指数影响小,三年跑赢概率接近 100%;比例降至 50%,仅要求三年不跑输 10%,放宽偏离问题不大,希望有超额则行业偏离 3%以内更安全;降至 30%,跑输 10%以上概率超 40% [14][15][19] - 选股框架有效时,成分股投资比例对投资组合三年是否跑输 10%以上影响大,行业和个股权重偏离影响小;80%投资成分股组合表现出色,降低成分股比例长周期表现下降,虽部分年份易战胜指数但跑输风险高 [19] 跟踪与主动管理并重:用多大仓位主动管理更合适? - 考虑主动与被动分仓位投资方案,一部分仓位投资基准指数或跟踪指数,另一部分仓位主动管理 [23] - 以沪深 300 指数为例,用前 50 只成分股抽样复制能跟踪指数且有中长期超额收益,2016/1/1 - 2025/4/30 回测区间,模拟组合年化收益 4.36%,沪深 300 全收益指数年化收益 2.36%,价格指数年化收益 0.11% [26] - 主动基金经理投资业绩处于市场平均水平时,目标不跑输价格指数 10%,指数投资仓位不建议低于 20%;目标不跑输指数,复制仓位达 50%时不跑输比例接近 90%;若模拟组合投资比例为 10%,受监管新规严厉处罚概率增大 [29] - 主动基金经理投资业绩处于市场前 30%时,指数投资仓位可下降,50%左右被动仓位基本能满足三年不跑输要求 [30] - 先进制造基金经理投资业绩位于平均水平时,指数投资仓位低于 50%,三年累计超额在 - 10%以上概率大幅下降,要求三年不跑输 10%,至少 50%比例投资指数复制组合;管理人组合有明显风格、行业偏向,使用宽基作为基准需谨慎 [35] 海外经验参考:绩优主动管理产品在个股上仍有明确观点 大盘核心 - 关注富达 Contrafund 和 JPMorgan US Equity Fund,Contrafund 过去 3 年、10 年业绩出色,行业上超配通信服务、金融,低配科技、消费,对 Meta 超配比例超 10%,对伯克希尔超配比例超 8%;JPMorgan US Equity 偏离更小,行业偏离控制在 4%以内,前十大个股偏离不超 3%,仍表达主动观点 [38][42][43] 大盘成长 - 关注资本集团美国成长基金和 JPMorgan 成长基金,基准不同但行业分布接近,突出成长属性;个股权重上,美国成长基金相对分散,两只产品前十大持仓有重合,个股相对基准权重偏离多数在 3%以内,受基准影响但仍表达个股观点 [47][48][52] 大盘价值 - 关注资本集团 Washington 基金和 Putnam 大盘价值基金,基准影响行业分布,Washington 基金个股偏离多在 3%以内,Putnam 对个股挖掘更明显,前十大重仓股和基准重合度低,两只基金均体现鲜明观点表达 [53][54][56]
公募业重大改革!多方位详解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5-07 21:26
核心观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强化行业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提升服务能力并发展壮大权益类公募基金 [1] - 改革聚焦六大方面共25条措施,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2] - 核心举措包括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推行浮动管理费率、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等 [2][4][5]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 业绩比较基准作为基金投资的"锚"和"尺",用于明晰投资风格、约束投资行为并衡量市场表现 [3] - 将出台监管指引并建立基准库,明确设定、修改及纠偏机制,存量产品将逐步调整 [4] - 考核评价机制中强化基准偏离考察,在基金公司业绩考核、监管分类评价等环节体现"奖优罚劣" [4] 浮动管理费率机制 - 对主动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业绩低于基准须少收管理费,显著超越可升档 [5] - 采取新老划断方式,要求头部机构新注册产品的60%采用浮动费率,中小及外资机构可参与 [5] - 已有20余家公募准备申报新产品,实施一年后将开展系统评估 [5][6] 考核与薪酬改革 - 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在公司高管考核中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权重不低于80% [6] - 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需降薪,显著超越者可适度提薪 [6] - 提高高管及基金经理跟投比例并延长锁定期,强化利益绑定 [6] 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 支持中小基金公司特色化发展,制定示范方案并推动降本增效措施 [8] - 研究拓宽风险准备金投资范围,出台运营服务管理办法,支持市场化并购重组 [8] - 20余项配套法规将分阶段落地,监管部门将区分存量增量及公司规模稳妥推进 [8]
公募业重大改革!多方位详解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5-07 20:37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核心观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公募基金行业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提升行业稳定性与服务能力,重点发展权益类基金 [1] - 方案涉及25条改革措施,覆盖基金运营模式优化、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权益类基金发展、风险底线严守、监管执法强化等六方面,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2] - 改革需20余件配套法规细化落地,证监会已制定落实时间表,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1][9] 优化基金运营模式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将其作为基金投资的"锚"(明晰投资风格、约束行为)和"尺"(衡量跑赢市场表现),解决权益类基金风格漂移问题 [3] - 将出台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并建立基准库,明确设定、修改、披露及纠偏机制,存量产品将逐步调整 [4] - 在考核评价中强化基准对比结果运用,基金公司业绩考核、监管分类评价等将重点关注产品业绩偏离基准情况 [4] 浮动管理费率机制 -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业绩低于基准须少收管理费,显著超越可升档费率 [5] - 实施采取新老划断,头部机构新注册的主动权益类基金60%需采用浮动费率,中小及外资机构可参与,20余家公募已准备申报新产品 [6] 考核与薪酬改革 - 基金公司高管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权重不低于80%,降低规模、收入等指标权重 [7] - 业绩连续三年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须明显下降,显著超越基准的可适度提高 [7] - 提高高管及基金经理跟投比例(现行20%-30%基础上进一步上调),延长跟投锁定期 [7] 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 支持中小基金公司特色化发展,制定示范方案,推动降本增效(如降低信息技术租赁费)及市场化并购重组 [8] - 完善基金公司治理,提升投资者服务能力,协调权益类与固收类基金发展 [8] 实施路径 - 改革区分存量与增量产品,分阶段推进,给予行业充分调适时间,后续将评估落实情况并优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