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搜索文档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中国两部门宣布开展两项试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9:30
政策核心与目标 - 中国财政部与商务部联合宣布开展两项为期两年的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1] - 政策旨在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吸引入境消费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 - 计划遴选50个左右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试点,试点方向主要向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超大特大城市倾斜[1] - 试点内容包括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支持打造首发中心、首发经济集聚区及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1] - 支持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建设服务消费集聚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及外贸优品展销中心[1]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开发IP周边产品,开设主题店、概念店等沉浸式消费空间,并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1]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 - 计划在全国选取15个左右符合条件的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1] - 工作重点围绕国际化、品质化、便利化,包括支持改造提升重点商圈,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及地标性消费项目[2] - 支持增加退税商店、丰富退税商品、优化退税服务,并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及增设外币兑换点[2] - 支持完善多语种标识、增设便利服务设施及投放多语种翻译工具以提升便利性[2] 行业现状与潜力分析 - 传统经营业态难以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仍不足,拉动效应未充分发挥[2] - 中国消费环境与国际一流水平有差距,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该比重在1%到3%之间,显示入境消费潜力巨大[2]
50城将入围消费新试点 首发经济、国潮IP、夜间消费成发力重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9:06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与商务部计划在全国遴选约50个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为期两年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 [1] - 中央财政将根据城市规模提供资金补助,超大特大城市最高可获得4亿元/城,大城市为3亿元/城,其他城市为2亿元/城 [2] - 补助资金分两批下达,首批于试点启动第一年下达,剩余资金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拨付 [2] 试点城市遴选标准与支持重点 - 申报城市覆盖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及地级市,最终筛选约50个 [2] - 遴选重点向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超大特大城市倾斜 [2] - 评审重点考察城市统一大市场建设情况、营商环境、促消费工作基础、数据治理能力、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及政策环境 [7] 重点支持方向一: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 - 支持打造首发中心、首发经济集聚区及多层次的新品发布平台载体 [3] - 支持国内外品牌开设高能级首店、旗舰店、概念店,并推动其向总店、总部提升发展 [3] - 支持在时尚服饰、消费电子、美妆、潮玩、家居、汽车、智能终端、运动潮品及服务消费领域举办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首发首秀首展活动 [3] 重点支持方向二: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 - 推动形成服务消费集聚区,支持商圈、文旅区、商超及废旧工业厂区向多元消费场景升级 [3] - 拓展文化时尚、健康体育、艺术展览、主题社交、休闲娱乐等服务消费功能,推动重点赛事及演出进商圈、街区、景区 [3] - 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支持外贸优品展销中心、特色购物中心及商业街优化升级 [3] 重点支持方向三: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 - 支持围绕本地特色文化,联动国潮动漫影视IP及文博、非遗、历史文化名城等资源,推出综合性消费场景 [4] - 支持老字号企业及新消费品牌企业开设新店、旗舰店,开发“老牌新品”与“国货潮品” [4] 政策预期目标与影响 - 政策旨在通过供给侧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差异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5] - 通过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强化示范引领,提升消费领域创新活力并推广典型经验 [5] - 试点将促进零售、餐饮住宿、文化娱乐、旅游出行、体育休闲、健康、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扩容升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发挥服务业就业吸纳器作用 [5] 资金使用规范 - 补助资金不得用于新建扩建基础设施、支付罚款、赞助、偿还债务、人员经费及明令禁止的支出项目 [7] - 禁止弄虚作假骗取、套取补助资金 [7]
刚刚!重磅利好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9-30 18:11
政策核心观点 - 财政部与商务部在国庆长假前夕联合发布两项重磅政策,旨在通过中央财政资金补助支持试点城市,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并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 [1][2]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政策 - 政策计划支持50个左右城市开展试点,实施期为两年,并向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的超大特大城市倾斜 [2] - 支持方向一为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包括支持打造首发中心、集聚区,吸引高能级首店、旗舰店,并推动时尚服饰、消费电子、汽车等多个领域的首发首秀首展活动 [3] - 支持方向二为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在文娱、旅游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夜间经济,并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 [3] - 支持方向三为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开发周边产品,开设沉浸式消费空间,并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4] -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分档资金补助,超大特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4亿元,大城市补助3亿元,其他城市补助2亿元,资金分两批根据绩效下达 [4]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政策 - 政策计划支持15个左右试点城市,包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其他消费带动作用强的城市,实施期为两年 [5][6] - 支持方向为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聚焦IP、数字、绿色等主题,改造重点商圈,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并大力发展离境退税服务 [6] - 支持优化涉外支付服务,包括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增设外币兑换点,并推进商户现金备付以覆盖零售、餐饮等多场景 [7] - 支持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包括完善多语种标识、增设便利服务设施、投放翻译工具,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外语接待等业务培训 [7] -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分档资金补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其他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1亿元,资金分两批根据绩效下达 [5]
事关消费!财政部、商务部连发两文!
证券日报网· 2025-09-30 17:21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与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增加优质消费供给,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国内需求 [1] - 政策实施期为两年,试点将向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超大特大城市倾斜 [2] - 同日发布《关于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的通知》,旨在满足品质化消费需求并助力扩大入境消费 [2]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 - 将遴选50个左右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试点 [1] - 支持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包括打造首发中心、集聚区,支持国内外品牌开设高能级首店、旗舰店及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 [1] - 支持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包括商旅文体健融合、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及外贸优品展销中心建设 [1]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开发IP周边产品,开设主题店,联动国潮及传统文化资源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1]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 - 将在全国选取15个左右试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 [2] - 试点城市范围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其他消费带动作用强、境外旅客较多的地市级及以上城市 [2] - 工作重点包括丰富国际化、品质化消费供给,如改造提升重点商圈,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并大力发展离境退税 [3] - 提升国际化、便利化服务水平,包括完善支付服务体系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增设外币兑换点,完善多语种标识及服务,并对重点商户进行业务培训 [3]
利好!两部门重磅印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6:08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通知1)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通过支持约15个试点城市培育国际化消费环境,强化“购在中国”品牌,以丰富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服务水平,吸引境外旅客入境消费,满足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1][5] -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提供资金补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其他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1亿元,实施期为两年,资金分两批下达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拨付 [1][10]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通知2)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通过支持约50个试点城市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消费场景,推动外贸优品进入国内市场,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以满足多样化、差异化消费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15] -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提供资金补助,超大特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4亿元,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3亿元,其他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实施期为两年,资金分两批下达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拨付 [3][21] 试点范围与申报 -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支持约15个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其他消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境外旅客较多的城市 [1][5] -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支持约50个地市级及以上城市,主要向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超大特大城市倾斜 [2][15] - 省级商务和财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城市申报,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各省(自治区)可推荐1个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单独申报 [8] -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各省(自治区)可推荐2个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排名前15名的消费大省(自治区)可推荐3个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单独申报 [19] 支持方向与内容 -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支持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聚焦IP、数字、绿色、智能、文旅、体育、国潮等主题,改造提升重点商圈,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和地标性项目,培育本土品牌,发展离境退税 [6] -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支持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增设外币兑换点,推进商户现金备付 [6] -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支持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完善多语种标识和便利服务设施,丰富多语种产品及服务清单,增加小语种志愿者服务和业务培训 [7] -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支持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打造首发中心和集聚区,支持高能级首店、旗舰店、概念店,以及时尚服饰、消费电子、美妆、潮玩等多领域产品的首发首秀首展活动 [3][16] -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支持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在文娱、旅游等领域的应用,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新场景,发展夜间经济,推动外贸优品展销中心升级 [17] -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开发周边产品,开设主题店,支持老字号和新消费品牌开设新店,开发“老牌新品”和“国潮国货” [18] 评审与资金安排 - 试点城市通过竞争性评审确定,评审权重为书面评审40%、现场答辩60%,根据得分高低确定入围名单 [9][20] - 补助资金分两批下达,试点启动第一年先下达部分资金,剩余资金根据绩效评价情况下达,试点城市可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采取补助、奖励等方式予以支持 [1][3][10][21] - 绩效评价在试点启动第二年初和试点期满后进行,评价结果与后续资金安排挂钩 [10][22]
突发!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30 16:00
9月市场表现 - 9月30日收盘沪指涨0.52%至3882.78点,深成指涨0.35%至13526.51点,创业板指收平于3238.16点,科创50指数涨1.69%至1495.29点 [4] - 整个9月创业板指数累计涨超12%创三年多新高,科创50指数涨超11%创近四年新高 [4] - 有色金属板块大涨,锡业股份、华锡有色涨停,西部超导涨7.32%,洛阳钼业涨6.51% [5][6] - 存储芯片板块涨幅居前,江波龙涨停,华虹公司涨15.72%,灿芯股份涨15.41% [6][7] - 白酒板块跌幅居前,酒鬼酒跌3.78%,舍得酒业跌1.98%,贵州茅台跌1.15% [8] - 大金融板块下跌,广发证券跌2.92%,湘财股份跌2.80%,中信证券跌1.68% [8] 存储芯片行业动态 - 三星电子宣布LPDDR4X、5、5X价格上调15-30% [6] - 美光恢复报价后DRAM及NAND产品调升幅度达20%以上 [6] - 本周DDR4 8Gb 3200产品周涨幅达25% [6] -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存储景气度上行至少将延续到2026年下半年 [6] 消费新政试点内容 - 财政部、商务部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支持50个左右城市,政策实施期两年 [10][12] -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超大特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4亿元,大城市补助3亿元,其他城市补助2亿元 [18] - 支持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鼓励国内外品牌开设高能级首店、旗舰店,推动首店向总店提升发展 [13][14] - 支持时尚服饰、消费电子、美妆、潮玩、家居、汽车等领域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 [15] - 支持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在文娱、旅游、健康、体育领域应用 [16]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开发周边产品,开设沉浸式消费空间 [17]
利好!两部门重磅印发!
证券时报· 2025-09-30 15:56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通知(通知1)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通过支持约15个试点城市培育国际化消费环境,强化“购在中国”品牌,以丰富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服务水平,从而吸引境外旅客入境消费,满足多样化、品质化需求 [1][4] - 中央财政提供资金补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其他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1亿元,实施期两年,资金分两批下达并根据绩效评价拨付 [1][8]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通知(通知1)支持方向 - 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聚焦IP、数字、绿色、智能、文旅、体育、国潮等主题,支持重点商圈改造,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及地标项目,并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大力发展离境退税 [2][5] - 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提升商圈、景区、酒店、机场等重点场所外卡POS机覆盖率,支持商户安装升级外卡POS机,同时优化现金使用环境,增设外币兑换点及多币种兑换服务 [5][6] - 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完善重点场所多语种标识,增设行李寄存、引导服务台等多语种便利设施,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供给,并增加小语种志愿者服务及工作人员外语培训 [6]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通知(通知2)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通过支持约50个试点城市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以提升消费品质,扩大服务消费,推动外贸优品进入国内市场,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满足差异化需求 [2][13] - 中央财政提供资金补助,超大特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4亿元,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3亿元,其他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实施期两年,资金分两批下达并根据绩效评价拨付 [3][19]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通知(通知2)支持方向 - 支持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打造首发中心、首发经济集聚区等新品发布平台载体,集聚专业服务机构,支持国内外品牌开设高能级首店、旗舰店,并推动时尚服饰、消费电子、美妆、潮玩、家居、汽车、智能终端、运动潮品等领域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 [3][15] - 支持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在文娱、旅游、健康、体育领域应用,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新场景,推动商圈商街、文旅集聚区等向多元消费场景升级,发展夜间经济,并支持外贸优品展销中心等优化升级 [16]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开发周边产品,开设沉浸式消费空间,支持围绕本地特色文化联动国潮IP及文博、非遗等资源推出综合性消费场景,并支持老字号、新消费品牌开设新店,开发“老牌新品”、“国货潮品” [17]
促进服务消费再迎“政策合力”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59
政策举措 - 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9项任务举措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1] - 政策着力解决服务消费领域堵点卡点问题 提供让经营主体有真切获得感的增量政策 [1] - 打造一批高知名度精品赛事和职业联赛 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2]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扩大制度覆盖面 [2] - 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和家庭托育点 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 [2] 行业发展 - 服务消费具有消费频次高、乘数效应强、增长可持续等特点 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 [1]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入境旅客成倍增长 [1] - 服务消费已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供给质量仍需提高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企业向"新"、行业向"优"、市场向"活" 促进服务供给提质扩容 [3] - 坚持投资于人、服务民生 加力支持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领域项目建设 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 [3] 市场表现 - 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举办多场交流活动和交易洽谈 现场签约8.1亿元 [3] - 旅游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额达232.8亿元 这些将转化为市场新供给 [3] - 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4] - 金融机构已申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近600亿元 涉及经营主体近4000家、贷款5700多笔 [4] - 将通过竞争性评审选择50个左右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 增加优质消费供给 [4] 产业协同 - 成功的消费场景能促进本地文旅、交通、住宿等关联产业发展 带动周边消费 [4] - 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强政策协同 持续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3] - 政策措施既满足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提高生活品质 又能推动释放消费潜力 [2]
商务部:将建设50个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9-18 11:04
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19条措施促进服务消费发展 更大力度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 [2]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通过竞争性评审选择50个左右试点城市 [2][3] - 试点城市需具备人口基数大 带动作用强和发展潜力好三大特征 [2] 消费供给升级方向 - 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 [2]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新消费场景 [2] - 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增加优质消费供给 [2][3] 消费需求变化特征 -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且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 [3] - 消费需求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对品质化个性化和体验化需求日益增长 [3] - 年轻群体渴望体验式生活和个性化表达 银发群体希望老有所乐和老有所安 农村地区期盼消费升级和服务提质 [3] 试点城市建设意义 - 解决优质供给不足短板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3] -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具有较强辐射性和跨区域性 能促进本地文旅交通住宿等关联产业发展 [3] - 通过场景创新模式迭代和业态升级 形成一地创新多地联动模式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我国进一步优化服务消费领域供给
经济日报· 2025-09-18 09:16
服务消费政策框架 - 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 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1] - 政策坚持"对外开放 对内放开"原则 统筹利用财政 金融等手段优化服务供给[1] - 政策从培育消费促进平台 丰富高品质供给 激发新增长量等5个方面提出19项任务举措[1] 政策核心目标 - 以推动扩大服务消费为主要目标 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2] - 体现"三个坚持"原则:惠民生与促消费结合 优化供给与激发需求结合 对外开放与对内放开结合[2] - 提出让经营主体有真切获得感的增量政策[2] 具体领域措施 - 体育领域打造精品赛事和职业联赛 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体育竞赛表演品牌[2] - 医疗领域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扩大制度覆盖面[2] - 教育领域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和家庭托育点[2] 试点城市建设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2] - 通过竞争性评审在全国选择50个左右人口基数大 带动作用强 发展潜力好的试点城市[2] - 增加优质消费供给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推动新消费业态涌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