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税

搜索文档
日本首相:对出台更多刺激措施持开放态度,但不会削减消费税
快讯· 2025-05-12 11:42
日本经济刺激政策 - 日本政府准备采取进一步措施缓解美国提高关税对经济造成的打击 [1] - 日本首相表示对出台更多刺激措施持开放态度 但不会削减消费税 [1] - 反对党和部分执政党议员呼吁降低消费税以帮助家庭应对生活成本上涨 [1] 消费税政策 - 日本现行消费税率为10% 食品税率为8% [1] - 政府强调任何刺激措施必须针对受冲击最严重的家庭 而非覆盖广泛群体 [1] - 首相在国会讲话中表示将毫不犹豫采取额外措施应对经济冲击 [1]
日媒:工资增速追不上物价上涨,日本实际工资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环球时报· 2025-05-12 05:52
工资与物价动态 - 日本3月实际工资同比下降2.1%,连续第3个月负增长,主因工资涨幅(受春季劳资协商推动)未能抵消物价上涨影响[1] - 日本厚生劳动省内部观点指出,若物价涨幅超过3%,实际工资正增长将难以实现[1] - 食品价格(尤其大米)持续上涨加剧工资与物价涨幅差距[1] 政策与经济环境 - 日本政府排除削减消费税选项,认为此举会进一步恶化财政状况[1] - 专家分析日本政府倾向短期"撒钱"措施缓解民众压力,但被批评缺乏长远规划,实质性经济刺激或需等待参议院选举后推出[2] 外部风险因素 - 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对日本企业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加剧实际工资下行压力[1]
母亲节快乐!解锁礼物背后的税收知识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1 18:37
花卉行业税收政策 - 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花卉免征增值税 [2] - 小规模纳税人2023-2027年季度销售额≤30万元且未开专票可免征增值税 超限额或开专票需按规缴纳 [3] - 一般纳税人销售鲜花适用9%增值税率 加工成工艺品税率升至13% [3][4] 企业所得税优惠 - 花卉种植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贸易活动不享受此政策 [4] - 小型微利企业2027年前按5%实际税负(25%应纳税所得额×20%税率) [4] 化妆品消费税 - 高档化妆品(≥10元/毫升或15元/片)及成套化妆品适用15%消费税 [5][6] 金银首饰消费税 - 零售环节仅对金/银基合金及镶嵌首饰征收消费税 镀金/包金工艺除外 [6][7] 餐饮服务定义 - 需同时提供饮食及场所的服务才被认定为餐饮服务 [8]
外币折算汇率小贴士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6 08:27
增值税 - 纳税人以外币结算销售额时,人民币折合率可选择销售额发生当天或当月1日的汇率[3][4] - 纳税人需事先确定折合率方式,且1年内不得变更[5] 消费税 - 应税消费品以外币结算时,人民币折合率可选择销售额发生当天或当月1日的汇率[3][4] - 纳税人需事先确定折合率方式,且1年内不得变更[5] 企业所得税 - 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以外币计算的所得需按月度/季度最后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8] - 年度汇算清缴时,仅对未缴部分按年度最后一日汇率折算,已预缴部分不重新折算[8] - 税务机关检查发现少计/多计所得的,按检查确认时上月最后一日汇率折算[11][12] - 扣缴义务人支付外币款项时,按扣缴义务发生之日(实际支付/到期应支付日)汇率折算[13][14] - 非居民企业自行申报缴税的,按税收缴款书前一日汇率折算[16] - 税务机关责令非居民企业限期缴税的,按限期缴税决定前一日汇率折算[18] 个人所得税 - 股权转让以外币结算的,按结算当日汇率折算[23] - 年度汇算清缴时,已预缴外币所得不重新折算,补税部分按上年度最后一日汇率折算[23] 印花税 - 应税凭证金额为外币的,需折合人民币确定计税依据[25][27] 土地增值税 - 转让房地产取得外币收入的,可按收入取得当天或当月1日汇率折算[29][30][31]
什么是绿色税收?(财经科普)
人民日报· 2025-04-28 06:11
绿色税收体系 - 绿色税收涉及多个税种,包括环境保护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消费税、车船税和车辆购置税,覆盖资源开采、生产、流通、消费和排放五大环节 [1] - 绿色税收体系以"多税共治"和"多策组合"为特点,通过不同税种的制度设计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1] - 环境保护税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针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四大类污染物征收,采用"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税制设计 [1] 资源税 - 资源税覆盖164个税目,包括原油、天然气、煤、铁等所有已发现的矿种和盐 [2] - 资源税法通过减免政策实现鼓励与约束双向驱动,引导企业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 其他税种的绿色调节作用 - 增值税通过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减免激励消费者和企业选择环保节能产品 [2] - 消费税通过针对污染性或高能耗产品征收较高税额引导绿色低碳消费 [2] - 企业所得税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进绿色技术和环保产业发展 [2]
12366热点问题解答——消费税热点问题(二)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4-24 08:31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对酒类包装物押金征收消费税是如何规定的? 答: 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消费税问题解答〉》(国税 函发〔 1997〕306号)附件《消费税问题解答》问题2规定: "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的规定, 对啤酒和黄酒实行从量定额的办法 征收消费税,即按照应税数量和单位税额计算应纳税额。按照这一办法征 税的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应税消费品的数量,而非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征税的多少与应税消费品的数量成正比,而与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金额无直 接关系。 因此, 对酒类包装物押金征税的规定只适用于实行从价定率办 法征收消费税的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和其他酒,而不适用于实行从量定额 办法征收消费税的啤酒和黄酒产品。" 二、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啤酒包装物押金消费税政策 的通知》(财税〔2006〕20号)规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 于调整酒类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84号)规定啤酒消费 税单位税额按照出厂价格(含包装物及包装物押金)划分档次, 上述包装 物押金不包括供重复使用的塑料周转箱的押金。" 三、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酒类产品消费税政策的 ...
2025年1~2月财政数据点评:如何理解开年财政个税高增长?
民生证券· 2025-03-25 15:57
财政收入情况 - 1 - 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1] - 1 - 2月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26.7%,为近10个月以来最大值,高增速受春节错位扰动[1] 税种影响分析 - 拉动财政收入的税种有证券交易印花税和增值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正增长[2] - 拖累财政收入的税种包括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速 - 10.4%)、与大宗消费相关的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与进口相关的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地产相关税(同比增速 - 11.4%),地方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速为 - 15.7%[2] 财政支出方向 - 2025年1 - 2月与基建相关的财政支出力度明显减弱,2024年1 - 2月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速为17.9%,2025年为 - 6.2%[3] - 1 - 2月科技、教育、社保和就业支出依旧录得高增速,依次为10.5%、7.7%、5.5%,2024年1 - 2月依次为10.0%、7.6%、3.7%[3] 风险提示 - 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3]
如何理解开年财政个税高增长?(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25 14:54
财政数据核心观点 - 1-2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1.6%,但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大幅提升至26.7%,创近10个月新高 [1] - 财政支出结构明显变化: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速从2024年1-2月的17.9%转为2025年同期的-6.2%,科技、教育、社保等民生领域支出保持高增长 [10][13] - 税收收入呈现明显分化:证券交易印花税(+58.7%)和增值税(+1.1%)成为拉动项,而企业所得税(-10.4%)、地产相关税(-11.4%)和车辆购置税(-32.6%)构成主要拖累 [3][7] 税收收入分析 拉动因素 - 个人所得税26.7%的高增速主要受春节错位影响(2025年春节较2024年提前),年终奖个税入库时间前移 [1] - 证券交易印花税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1-2月+58.7%),反映"924"政策后股市交易活跃度提升 [3] -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同比大增16.9%,显示出口支持政策持续发力 [14] 拖累因素 - 企业所得税同比下滑10.4%,反映企业盈利仍承压 [7] - 地产相关税整体下降11.4%,其中土地增值税(-22%)、契税(-21.7%)跌幅显著,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同步下滑15.7% [7][14] - 内需不足导致消费税(+0.3%)、车辆购置税(-32.6%)等大宗消费相关税种疲弱 [7]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支出削减领域 - 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速从2024年1-2月的17.9%转为2025年同期的-6.2%,其中城乡社区事务(-6.6%)、农林水事务(-10.5%)降幅明显 [10][14] - 交通运输支出增速从2024年1-2月的4.1%放缓至2025年同期的2.4% [14] 支出增长领域 - 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10.5%(2024年同期为10%),保持双位数增速 [13][14] - 教育(+7.7%)、社会保障和就业(+5.5%)等民生支出增速较2024年同期(7.6%、3.7%)进一步提升 [13][14] - 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加19.7%,反映政府债务压力持续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