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刺激措施

搜索文档
泰财政部准备刺激措施以应对关税
商务部网站· 2025-08-12 23:06
据曼谷邮报8月12日报道,泰财政部正在准备推出刺激措施,以抵消美国关税的 负面影响,同时也在加紧实施监管改革,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财政部总干事 表示,该部计划实施刺激措施,以补偿出口放缓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净 出口收入下降并影响经济增长,政府准备考虑采取措施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来 支持经济。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加快对各类基础设施项目的公共投资预算的支 付,以刺激经济活动和创造国内就业机会;引入税收政策鼓励消费(例如对国 内旅游或购物的税收减免计划),以抵消外国需求的放缓;以及支持旅游和服 务行业,这些是泰国经济的关键引擎。 (原标题:泰财政部准备刺激措施以应对关税) ...
德法怒批欧美贸易协议,经济担忧再度笼罩欧洲市场
金十数据· 2025-07-29 10:13
欧美贸易协议影响 - 德国总理默茨批评协议将对德国、欧洲和美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害 可能推高通胀并影响跨大西洋贸易 [1] - 法国总理贝鲁称协议为"黑暗的一天" 认为欧盟已屈从让步 [2]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协议称为"史上最大贸易协议" 覆盖全球44%GDP 避免贸易战爆发 [2] 关税与市场反应 - 美国对欧盟进口商品征收15%关税 低于此前威胁的30% 但仍是此前平均关税的三倍 [3] - 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1% 兑英镑下跌0.7% 但年内仍累计上涨12% [1][3] - 欧洲股市回吐涨幅 德国DAX指数跌1% 法国CAC40跌0.4% 汽车板块下跌1.8% [3] 各方立场 - 美国驻欧盟商会欢迎协议但指出15%关税仍导致贸易成本大幅上升 呼吁扩大零关税清单 [4] - 白宫称协议实现历史性改革 将惠及美国产业、工人和国家安全 [4] -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态支持协议但缺乏热情 [4] 政治反应与后续计划 - 德法极右翼政党批评协议暴露欧盟软弱 德国选择党领袖称协议是"对欧洲消费者和生产商的耳光" [5] - 特朗普计划对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设定最高20%关税率 并即将宣布医药产品关税 [5][6]
日本首相:对出台更多刺激措施持开放态度,但不会削减消费税
快讯· 2025-05-12 11:42
日本经济刺激政策 - 日本政府准备采取进一步措施缓解美国提高关税对经济造成的打击 [1] - 日本首相表示对出台更多刺激措施持开放态度 但不会削减消费税 [1] - 反对党和部分执政党议员呼吁降低消费税以帮助家庭应对生活成本上涨 [1] 消费税政策 - 日本现行消费税率为10% 食品税率为8% [1] - 政府强调任何刺激措施必须针对受冲击最严重的家庭 而非覆盖广泛群体 [1] - 首相在国会讲话中表示将毫不犹豫采取额外措施应对经济冲击 [1]
泰国财长:政府可能需要至少5000亿泰铢的经济刺激措施,以应对美国关税带来的冲击。
快讯· 2025-04-23 19:11
泰国财长:政府可能需要至少5000亿泰铢的经济刺激措施,以应对美国关税带来的冲击。 ...
德勤:今年港交所IPO融资额全球第四,2025年A股和香港新股表现将会改善
IPO早知道· 2024-12-19 23:10
全球新股市场排名 - 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成为2024年全球最大上市地,主要得益于一家韩国汽车制造商上市和大量公司上市 [3] - 纳斯达克位居第二位,因一家冷藏库存公司上市成为今年全球最大新股 [3] - 纽交所排名第三,有更多大型新股上市 [3] - 香港交易所稳居第四位,受益于中国内地家电集团、饮料公司、综合物流服务公司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上市项目 [3] - 东京证券交易所跃升至第五位,因一家地铁营运商上市 [3] - 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位居第六位和第八位 [3] 香港新股市场表现 - 2024年香港新股市场从9月开始回升,极大规模新股数量、融资金额与主板新股总融资额均较去年更理想 [5] - 预计2024年香港将录得69只新股融资约876亿港元,相比2023年70只新股融资463亿港元,新股数量减少1%,融资总额增加89% [5] - 预计2025年香港新股市场动力将增强,受美国再次降息和中国内地推出更多经济刺激措施影响 [6] A股IPO市场情况 - 2024年A股新股发行活动进一步放缓,预计年底将有101只新股融资680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新股数量减少68%,融资规模缩小81% [6] - 上交所融资金额最多(335亿元),其次为深交所(300亿元)和北交所(45亿元) [6] - 2024年创业板新股数量(38只)和融资额(226亿元)为几大市场中最多 [6] - 预计2025年A股新股发行数量及融资规模将稳中有增,监管机构继续以质量为先、支持科技创新行业及鼓励企业并购重组 [6] 2025年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香港将录得约80只新股融资1,300至1,500亿港元,主要由A股发行人、内地龙头企业、在美上市中概股和海外公司推动 [8] - 科技、医疗及医药和消费行业仍将是新股市场的主要引擎 [8] - 预计更多内地企业和在美上市中概股可能寻求到香港上市,受美国新任总统对华经贸政策潜在变化影响 [8] - 2024年约53家赴美上市的中资公司融资18.43亿美元,相比2023年新股数量增加56%,融资额增长116% [8] - 2025年部分较小型中国企业尤其是科技行业公司仍可能选择赴美上市,因美国投资者更接受创新业务模式且估值更理想 [8] 赴美上市企业 - 2024年赴美上市中资企业融资主要来自三家最大新股:一家电动车制造厂和两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8] - 更多中资企业赴美上市,募资额较2023年翻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