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智能化

搜索文档
为求生存,燃油车悄然降价简配
经济观察网· 2025-08-23 15:28
市场销量表现 - 2025年7月全国乘用车零售182.6万辆 同比增长6.3% [2]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98.7万辆 同比增长12% [2] - 燃油乘用车零售83.9万辆 同比增长0.35% 实现正增长 [2] 燃油车价格策略 - 东风日产轩逸推出省心版车型 官方限时优惠价7.58万元 较次低配降价1万元 [3] - 大众途锐锐越版厂商指导价降至50.88万元 终端参考价38.88万元 进入40万元内区间 [4] - 一汽大众探岳众享款指导价19.89万元起 备胎改为200元选装配置 [5] 配置调整方案 - 轩逸省心版取消倒车影像/8英寸中控屏/NissanConnect超智联2.0+系统 改用卤素大灯和传统脚刹 [3] - 途锐锐越版简配前大灯清洗/30色氛围灯/前排座椅通风/抬头显示/盲点监测等舒适配置 [4] - 部分车型采用不可见简配 包括更换普通玻璃/廉价车身结构件/缩减橡胶件用料 [5] 成本控制逻辑 - 8英寸中控屏成本500-1000元 轩逸年销数十万辆 单项目可节省上千万元制造成本 [5] - 燃油车核心部件成本固化 降价空间有限 需通过简化配置参与价格竞争 [5] 电动车竞争策略 - 蔚来/小鹏等品牌早期采取战略亏损策略 亏本销售以抢占市场份额 [6] - 新能源经销商盈利比例比传统燃油车品牌高17.3个百分点 [6] 智能化升级路径 - 奥迪A5L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燃油车 [7] - 大众与小鹏联合开发CEA架构 2027年起拓展至燃油及混动车型 [8] - 吉利升级燃油车电子电气架构 复用FlymeAuto智能座舱和千里浩瀚智驾系统 [9] 智能化成本影响 - 燃油车智驾/智舱升级使成本提升15%-20% [9] - 大众2024年中国交付200万辆汽车 燃油车占比近九成 规模效应可摊薄智能化改造成本 [9] 技术路线演变 - 丰田新一代RAV4取消纯燃油版本 仅保留PHEV和HEV混动形式 [11] - 丰田/斯巴鲁/马自达合作开发下一代内燃机 支持生物燃料/氢气/合成燃料 [11]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5.5% 其中纯电占比60% 插混占比突破40% [12] 全球市场差异 - 2024年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仅9.6% [13] - 东南亚国家燃油车占比超80% [13] - 预计2030年中国燃油车市场份额降至31% 全球降至30-35% 形成40%纯电/30%混动/30%燃油格局 [14]
别惊讶,油车的魅力正在大幅上升
36氪· 2025-08-18 09:35
燃油车市场现状与趋势 - 燃油车产品魅力指数上升,2025年中国燃油车行业整体魅力指数达到751分(1,000分制),较2024年上升14分,创近5年最大升幅 [2] - 燃油车用户满意度创新高,与行业舆论形成偏差,实际市场表现优于舆论认知 [1][4] - 燃油车上半年销量542.6万辆,同比微降1.8%,市场份额49.6%,与新能源车基本持平 [7] 燃油车市场地位分析 - 燃油车在细分市场占据主流,轿车销量前十强中燃油车占多数,A级和B级车市场核心地位稳固 [8] - SUV市场燃油车表现强劲,十强中燃油车占比高,燃油SUV用户越野使用比例35%,年均行驶里程比新能源SUV用户高13% [10] - 海外车企调整电动化战略,奥迪、奔驰、大众等加大燃油车投入,奔驰将2030年电动车销量占比目标从100%下调至50% [11] 燃油车产品力提升关键因素 - 燃油经济性显著改善,德系车发动机技术升级、日系车普混车普及、自主品牌动力总成优化,油耗降低明显 [12][14] - 智能化水平提升,大众、奥迪等品牌燃油车搭载高阶智驾,智能化体验不输电车 [15][17] - 价格大幅下探,A级燃油车起售价降至5万出头,合资B级车起售价12万多,性价比显著提升 [18][20]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对比 - 燃油车技术成熟、可靠性高,投诉较少,消费者口碑提升 [14] - 电车用车成本低但存在保值率低、保险昂贵、补能不便等问题,部分场景需求被营销夸大 [21] - 燃油车在长续航、即加即走、负载能力等核心属性上仍具优势,新能源车尚未全面替代 [10]
多维突破,全新一汽-大众揽境实力演绎家庭旗舰SUV天花板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6 11:14
公司战略 - 公司采取油电混共进的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战略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4%的行业背景下坚持燃油车市场深耕[1] - 推出行业首个燃油车三步走智驾路线图 实现油电混同智 通过全新揽境车型落地智能化升级[11] 产品发布 - 全新揽境正式上市两款车型:450四驱至尊型26.99万元和450四驱旗舰型29.99万元 6座/7座同价[3] - 提供价值超2万元的行业惟一四终身保障(终身整车质保/基础保养/维修补偿/原装备件质保)及6666元头等舱座椅躺赢包等购车权益[3] 产品特性 - 空间表现:车长5168mm与轴距2980mm 同级最高87.2%得房率 第三排头部空间991mm/肘部空间1458mm/座椅高度311mm[4][6] - 动力系统:全系搭载第五代EA888发动机 高功率版最大功率200kW/峰值扭矩400N·m 零百加速7.5秒 油耗降低3.7%至8.33L/100km[8] - 安全配置:高强度钢使用率84% 配备紧急辅助3.0/交叉路口辅助/行人预测保护等功能 测试总里程937万公里[10] 智能化升级 - 智能座舱:搭载高通8155芯片 15英寸中控屏支持400+功能语音交互(准确率95%) 配备11.6英寸副驾娱乐屏与10.25英寸仪表盘[12] - 辅助驾驶:行业首款搭载端到端高速NOA燃油车 IQ.Pilot系统覆盖95%城市路况与100%高速场景 支持自动上下匝道及超车变道[14][16] 用户服务 - 推出境享家专属服务(专属销售/试驾/售后等)与厂家直营模式 全国统一售价[17] - 发布大众老友记客户品牌 覆盖超2000万用户 提供五大权益板块(老友欢聚/关爱/共创/服务/升值)及新朋超值计划[19][21] 市场定位 - 针对多孩家庭需求提供6座/7座布局 6座版二排配备电动调节/通风/加热/3D按摩功能 7座版后备厢容积350L[6] - 新增破晓蓝/山影青车色及棕色/R-Line灰白内饰 强化家庭出行场景适配性[10]
智美绝尘,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技术的燃油车A5L Sportback正式上市
环球网资讯· 2025-08-04 16:16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量产燃油车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正式上市 标志着传统豪华燃油车在智能化领域的重大突破 [1] - 全系推出六款配置车型 限时臻享价25.99万元起 并提供4000元限时现金礼遇 [1] - 产品定位为"豪华智慧性能轿车" 以设计动心、智能省心、安全放心、驾控随心四大核心优势满足年轻菁英多元需求 [8] 技术突破与智能化 - 华为乾崑智驾与上汽奥迪合作突破燃油车智能化瓶颈 构建领先辅助驾驶加卓越驾控性能的豪华燃油车新标准 [3] - 整车配备32个高性能传感器 含12摄像头、6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 并搭载2颗带恒温自清洁的激光雷达 [5] - 提供高速放心开、城区舒心用、泊车没难度的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5] 动力性能与操控系统 - 搭载第五代EA888发动机 功率200kW 配合VTG可变涡轮增压和MHEV Plus超级轻混系统 百公里加速仅需5.6秒 [7] - 标配前后五连杆独立悬架与渐进式转向系统 quattro四驱车型配备赛道级S-Sport运动悬架含CDC可调阻尼减振器 [7] - 保留标志性掀背轿跑姿态、无框车门及0.59黄金轴长比 兼顾设计美感与实用性 [8] 市场影响与行业意义 - 面对全球及中国过半市场份额仍由燃油车占据的现实 满足用户对燃油质感加智能的强烈需求 [3] - 奥迪与华为深度合作宣告豪车好车必配华为乾崑的技术趋势加速落地 [9] - 预售阶段已引爆关注 在豪华燃油车市场展现出强大竞争力 [8]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上汽奥迪新车为“豪华品牌智能化”开辟新路径
中国青年报· 2025-08-03 21:40
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于8月1日上市,推出六款配置车型,限时售价25.99万元起 [2] - 该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打破"智能辅助驾驶是新能源汽车专属"的行业认知 [2] - 车型定位为"豪华智慧性能轿车",主打设计、智能、安全和驾控四大核心优势 [3] 技术架构与平台 - 公司重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打造智慧协同移动空间,核心是PPC平台和E³ 1.2电子电气架构 [3] - PPC平台是奥迪最新研发的豪华燃油车平台,专门为提升智能化和电气化水平而设计 [4] - E³ 1.2电子电气架构以五大域控取代传统控制单元,通过千兆以太网实现高速互联 [4] 智能驾驶系统 - 华为乾崑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累计行驶35.41亿公里,泊车辅助系统累计使用2.3亿次 [5] - 系统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238.14万次 [5] - 创新搭载VMM车辆运动管理模块,整合底盘驱动、制动、转向三大核心系统 [4] 动力性能 - 搭载奥迪第五代EA888发动机,配合保时捷同源VTG可变涡轮增压技术及MHEV Plus超级轻混系统 [5] - 百公里加速仅需5.6秒,配合quattro智能四驱系统提升驾驶乐趣 [5] 行业意义 - 该车型被视为豪华品牌乃至燃油车智能化的"破冰者",证明传统机械性能与前沿科技的兼容性 [5] - 为行业提供了燃油车智能化转型的完整解决方案 [5] - 在电动化浪潮中,燃油车仍能通过智能化实现价值跃迁 [5]
汽车视点 | 首款华为乾崑智驾燃油车上市!上汽奥迪打响豪华品牌转型“第一枪”
新华财经· 2025-08-02 16:19
产品发布与定价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正式上市,限时臻享价25.99万至36.99万元,相比预售价降低1万至1.5万元,并限时赠送配置礼包 [1] - 作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其市场表现被视为豪华品牌燃油车未来发展的关键标尺 [1] 战略方向与市场背景 - 上汽奥迪选择在燃油车领域积极革新,通过设计、调性和配置创新强化竞争力,同时为品牌形象注入科技感 [5] - BBA(奔驰、宝马、奥迪)在华销量持续下滑,2025年上半年宝马销量同比下降15.5%,奔驰下降14% [5] - BBA集体转向,取消全面电动化计划,未来十年将继续生产燃油车,采取燃油车与电动车长期共存策略 [6] 燃油车市场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燃油车销量占比新车总销量达49.8% [6] - 30万元以上燃油车销量前20名中,BBA占据12席并包揽前三(奥迪A6L、宝马3系、奔驰GLC) [6] - 20万至30万元区间燃油车销量前20名中包含奥迪A4L、宝马X1等BBA入门车型 [6] 智能化突破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能驾驶系统的燃油车型 [9] - 华为乾崑系统解决了燃油车智能化的三大核心挑战:稳定的能耗管理、实时的数据闭环以及精准的运动响应 [10] - 新车配备32个高精度传感器,支持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智能驾驶,并推出"一键返航"功能 [11] 产品设计与定位 - A5L Sportback采用溜背造型、无框车门、掀背尾门、RS运动套件等突破性设计,直指年轻消费群体 [12] - 奥迪全球战略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打造细分市场最年轻的产品矩阵,强化在中国和北美市场的布局 [14] 双品牌战略 - 上汽奥迪推动"燃油车智能化升级"和"电动车高端化破局",首款纯电轿跑E5 Sportback将于第三季度上市 [14] - A5L Sportback与E5 Sportback的市场表现将成为观察BBA能否强势回归的重要风向标 [15]
合资车企销量回暖,增量引擎何在?
贝壳财经· 2025-07-23 11:56
合资品牌销量回暖 - 主流合资品牌6月销量同比增长6.3%,上半年普遍呈现增长趋势,如一汽丰田同比增长16%,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同比分别增长3.5%、2.3%和8.64%,广汽丰田也实现正增长 [1][4] - 燃油车智能升级和价格策略是销量回暖主因,一汽-大众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上汽大众朗逸、帕萨特销量均超10万辆,广汽丰田凯美瑞、赛那、汉兰达总销量17.91万辆(同比增长30%),上汽通用昂科威Plus销量同比增近2倍 [4] - 合资品牌通过"一口价"促销降低决策门槛,如帕萨特现金优惠超4万元,途岳优惠近6万元,其他品牌多款车型也有数万元现金优惠 [6] 本田与日产销量下滑 - 东风日产(含启辰、英菲尼迪)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跌23.5%,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同比跌幅分别为25.63%、37.4% [7] - 销量下滑主因电动化犹豫、智能化滞后及燃油车优势缩减,如本田e:NS1/e:NP1纯电车型月销不足千辆,东风日产产品线老化,启辰与英菲尼迪品牌乏力 [8] - 英菲尼迪多款车型月销量仅数十辆至百余辆,启辰车型月销量在百余辆至千余辆之间 [9] 新能源领域表现与未来策略 - 6月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5.3%,远低于自主品牌的75.4%,新能源销量前20车企中仅上汽大众一家合资品牌入榜 [10] - 合资品牌正加速本土化合作,如大众与小鹏合作,大众/宝马/奥迪/日产/丰田与华为/Momenta等中国智驾供应商达成合作 [10][11] - 行业认为合资品牌需先稳固燃油车优势再追赶新能源,未来三年是其转型窗口期,成败取决于本土化速度、产品定义能力与价格策略执行力 [12][13]
从濒临崩盘到集体回暖 合资车企惊天“逆袭”背后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15:55
合资车企销量增长动力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合资车企销量普遍回升,一汽丰田以16%增速领跑,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分别增长3.5%、2.3%,广汽丰田增长11%,上汽通用同比增长8.6% [2] - 燃油车成为销量增长主要驱动力,一汽-大众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至7.6%,上汽大众朗逸、帕萨特、途观等燃油车家族分别贡献13.7万、11.7万、9.1万辆 [3][4] - 广汽丰田凯美瑞、汉兰达等燃油车同比增长30%,昂科威系列成为上汽通用增长引擎,1-6月累计增近200% [4] 合资车企新能源表现 - 合资车企新能源领域表现乏力,6月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5.3%,远低于自主品牌的75.4% [4] - 合资车企新能源车型缺少爆款,6月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仅为3.1%,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4] - 大众ID.系列、丰田bZ系列、日产N7等少数车型表现相对突出,但整体竞争力不足 [4] 合资车企策略调整 - 合资车企加速燃油车智能化转型,一汽-大众启动"智能驾驶辅助2.0"计划,上汽大众推出途昂Pro、帕萨特Pro等智能化版本 [8] - 合资车企与华为、Momenta、地平线等国内智能驾驶公司合作,提升燃油车智能化水平 [9] - 合资品牌加速"中国化",丰田推进RCE体制,大众、丰田、宝马等车企计划进军增程动力市场 [9] 电动化战略转向 - 多家合资车企调整电动化战略,本田宣布强化智能化、加速混动化,奥迪取消2033年全面停售燃油车计划 [13] - 跨国车企电动车业务普遍亏损严重,福特2024年电动车业务亏损51亿美元,导致电动化步伐放缓 [14] - 合资车企未来竞争将集中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两大阵营,需平衡智能化、效率与成本挑战 [14] 市场前景与挑战 - 外资、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降至36%,行业预测可能进一步下滑至30%左右 [13] - 新能源购置税政策调整可能导致渗透率增长进入平台期,合资车企需深挖燃油车置换需求 [15] - 若合资品牌仅聚焦燃油车,销量回升可能短暂,需加快电动化转型以避免错过机会 [15]
从濒临崩盘到集体回暖 合资车企惊天“逆袭”背后
经济观察网· 2025-07-12 09:23
合资车企销量反弹 - 2025年上半年多数合资车企实现销量增长,一汽丰田以16%增速领跑,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分别增长3.5%、2.3%,广汽丰田增长11%,上汽通用同比增长8.6% [2] - 本田两家合资公司与东风日产仍未摆脱下滑态势,本田在华销量31.5万辆同比下滑24%,日产同比下滑15% [4] - 头部德系和日系车企如大众、丰田1-5月呈现正增长态势,4-5月降幅收窄或由负转正 [2] 燃油车市场表现 - 一汽-大众1-6月累计销售43.61万辆,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至7.6% [3] - 上汽大众终端销量52.3万辆,朗逸、帕萨特、途观等燃油车分别贡献13.7万、11.7万、9.1万辆 [3] - 广汽丰田凯美瑞、汉兰达等燃油车同比增长30%,上汽通用昂科威Plus累计增近200% [3] - 6月主流合资品牌燃油车零售51万辆同比增5%,朗逸(2.3万)、速腾(2.2万)、轩逸(2.1万)等经典车型表现突出 [3] 新能源领域短板 - 6月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5.3%,远低于自主品牌的75.4%,销量前20车企中仅上汽大众勉强上榜 [3] - 合资车企新能源份额为3.1%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仅有大众ID系列、丰田bZ系列等少数车型表现尚可 [4] - 合资车企可借助中方纯电平台及中国科技生态弥补智能座舱、智驾短板 [4] 智能化转型策略 - 合资车企通过燃油车智能化"补课"提升竞争力,与华为、Momenta、地平线等合作落地智能驾驶技术 [5][6] - 一汽-大众推动燃油车端到端大模型技术,上汽大众推出途昂Pro等L2+级辅助驾驶车型,上汽通用计划更新8款燃油车提升智能化 [6] - 奥迪A5L/Q5L将搭载华为乾崑技术实现无图L2级辅助驾驶 [6] 本土化与渠道管理 - 丰田推进RCE体制下放管理权,中国工程师主导车型开发,多家车企计划进军增程动力市场 [7] - 合资品牌采取"降量保价"和"一口价"模式稳定渠道及价格,改善经销商盈利预期 [7][8] - 需实现产品定义、供应链、组织流程等全方位本土化以适应中国市场 [7] 电动化战略调整 - 本田、奥迪、奔驰等放缓电动化步伐,转向混动化或燃油车/电动车并行发展 [9] - 跨国车企因电动车业务亏损(如福特2024年亏51亿美元)及欧美政策变化调整战略 [10] - 行业预测合资品牌份额或从40%降至10%,需平衡燃油车优势与电动化转型 [9][10] 未来竞争格局 - 主流合资品牌回归燃油车核心优势,形成与本土新能源车的两大阵营竞争 [10] - 合资阵营需突破智能化、效率及成本瓶颈,本土阵营需提升产品安全与可靠性 [10] - 新能源渗透率或进入平台期,合资车企可深挖燃油车置换需求延长生命周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