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推荐

搜索文档
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与算法典型问题
人民日报· 2025-05-23 05:45
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 - 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2个月的全国性专项行动 重点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乱象 [1] - 专项行动聚焦4类突出问题:恶意抹黑诋毁企业 敲诈勒索 恶意营销炒作 泄密侵权 [2] - 恶意抹黑类包括:诋毁产品质量/经营状况 捏造虚假信息 操纵"网络水军"发布负面信息 虚假商业测评 [2] - 敲诈勒索类包括:以"删帖"名义索取费用 以"舆论监督"名义要挟企业支付"保护费" [2] - 恶意营销类包括:集纳负面信息唱衰行业 歪曲解读财报/股权结构 翻炒旧闻蹭热点 [2] - 泄密侵权类包括:假冒企业家名义发布信息 断章取义言论 散布歧视性言论贬损企业家 [2] 清朗·网络平台算法治理专项行动 - 重点治理算法推荐机制导致的"信息茧房" 低俗内容加权推荐 同质化内容诱导沉迷等问题 [3] - 中央网信办督促平台优化算法功能 调整推荐规则 签署"算法向善"南宁宣言 [3] - 平台整改措施包括:完善内容审核 公开算法原理 开发"茧房评估""一键破茧"功能 优化用户偏好管理 [3]
快手上线算法推荐系列优化功能
广州日报· 2025-05-20 22:23
算法推荐优化功能 - 快手上线"信息茧房"自我评估和"一键破茧"两大个性化推荐优化功能 支持用户了解推荐页内容类型分布并自主调节推荐强度 [2] - "信息茧房"自我评估功能通过可视化形式呈现用户推荐页视频的内容类型、偏好和推荐强度分布 [2] - "一键破茧"功能根据用户偏好和使用特征优化调整推荐内容类型、兴趣标签和推送强度 有效防范"信息茧房" [2] 功能操作流程 - 用户可通过快手App左上角三道杠进入"内容偏好"模块 查看环状饼图展示的推荐页兴趣标签分布和内容类型情况 [2] - 用户评估后可选择保持当前推荐现状或新增更多内容类型标签加入推荐页 [2] - 用户可滑动兴趣标签自主调整推荐页内容推送强度 并点击"调解更多内容"按钮选择更多元标签 [2] - 用户可通过"我"右上角三道杠进入设置 关闭个性化内容推荐功能 [3] 功能设计目标 - 通过算法优化功能丰富用户对内容的需求 持续推进算法向上向善 [2] - 支持用户多维度评估推荐内容 自主选择是否启用优化功能 [2]
他们正在用AI,疯狂给互联网“下毒”
虎嗅APP· 2025-03-23 22:21
AI生成视频的传播与影响 - AI生成视频在Instagram上观看量达到3.62亿,收获349万赞,成为爆火内容[2] - 这类视频具有"AI生成,十秒左右,画风突变,精神污染"的共性,利用算法随机推送给用户[6] - 视频内容超出人类理性认知,触发深层不适和惊悚感,导致用户大脑短路[8][9] - AI生成视频是一种"无意的恐怖",比刻意制造的恐怖更令人不安,因为它没有任何轨迹可以预判[7] AI生成视频的商业模式 - 短视频博主通过发布AI生成视频,在建号2个月时间里收获12万关注者和上万美金平台收入[5] - AI生成视频的生产速度远超人类创作,分秒钟可生产数十条垃圾视频[9] - 人类用质量换流量,AI用数量换流量,形成"暴力破解"算法的方式[10] - 低质量、假信息占据用户信息流,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10] AI生成视频的产业链 - 17岁YouTuber通过复制爆火视频和AI制作惊悚动画,每月赚到10万美元[13] - 产业链出售AI工具包括视频文案模版、语音和自动剪辑、账号批量管理等[14] - Crayo.ai平台提供各类迎合TikTok算法的内容模板,10秒钟制作1分钟短视频[14] - 付费社区会员达80000名,40美元/月会费,实操工具另收费[14] 平台对AI生成内容的态度 - Meta调高用户信息流里AI内容比重,AI内容使Facebook用户留存时间增加8%,Instagram增加6%[16] - 平台认为AI生成内容是趋势,用户终将习惯,首要目标是源源不断的视频上传带来流量[16] - 负面内容越极端,评论和转发越多,算法越喜欢,形成恶性循环[17] AI生成内容的社会影响 - AI生成内容泛滥导致人类创作难以被发现,创作生态和平台内容劣化[10] - 未来社交媒体可能成为赌场,AI垃圾制造者赌算法,用户赌不被精神污染[19] - 需要更细分、周详的AI生成内容规范来保护用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