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法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信息蜂房,更好信息生态的可能|3万字圆桌实录
腾讯研究院· 2025-07-29 17:03
信息茧房与蜂房概念 - 信息茧房概念源于"我的日报"构想,由尼葛洛庞帝在1995年提出,后被桑斯坦发展为正式理论 [7][8] - 蜂房概念由腾讯高管提出,强调信息多元可得性,比喻为蜜蜂采集多样花蜜 [36][42] - 信息茧房被分为高级与低级类型,高级茧房用户难以察觉其存在 [10] - 蜂房结构通透连接广泛,包含蜂蛹、蜂蜜等多元信息单元协同运作 [43] 技术与用户行为 - 算法推荐系统实现了"我的日报"构想,但也带来信息碎片化问题 [8] - 用户主动使用订阅功能比例低,仅约5%用户会自主选择信息源 [21][22] - 协同过滤算法主导内容分发,以点击率和停留时长为核心指标 [55] - 古典互联网机制如RSS订阅、搜索引擎被边缘化,但信息获取质量更高 [45][46] 内容生态治理 - 腾讯新闻在2022年过滤掉95%内容,从2000万条缩减至不足百万条 [59][60] - 内容筛选标准侧重作者维度,优先保留垂直领域持续创作者 [60] - 主动下架搞笑类等高流量内容,流量实际下降15%低于预期30% [61][62] - 保留人工编辑板块如"热点精选"和"精选频道",占比约5%内容 [67][68] 平台实践与挑战 - 腾讯内部存在克制文化,技术盈利只取70%留30%余地 [64] - 内容多样性管理需动态平衡,避免单一类型垄断流量 [58] - 短期点击效率与长期社会福祉存在博弈,形成"微笑曲线"效应 [20][63] - 生成式AI时代需要重建信息把关人机制,结合人工与技术筛选 [52][68] 行业发展趋势 - 互联网内容生产2015-2021年呈指数级增长,催生海量低质信息 [54] - 最大公约数逻辑主导技术发展,精英文化让位于大众偏好 [51][52] - APP形态加剧信息孤岛效应,PC互联网链接机制更利于信息流动 [48] - 算法并非原罪,关键在于设计目标和运用方式 [38]
算法破茧|腾讯研究院三万字报告
腾讯研究院· 2025-07-10 16:50
算法时代的信息生态 - 算法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和兴趣偏好实现个性化推送,极大提升信息获取效率,但可能导致信息茧房效应[3][18] - 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包括正反馈循环、数据依赖性和相似性匹配,算法倾向于强化用户已有兴趣范围[17][18] - 主流资讯平台呈现两极分化使用场景:专业用户通过主动搜索调教算法获取研究素材,普通用户更多用于娱乐消遣[1][2] 信息茧房理论发展 - 信息茧房概念由桑斯坦2006年提出,描述用户选择性接触愉悦信息导致的自我封闭现象[8] - 过滤气泡概念强调算法和其他用户共同造成的集体性同质化信息环境[9][10] - 回音室效应指群体交流中观点不断强化的现象,三个概念在学术定义上存在交叉但关注点不同[11] 平台算法分类与影响 - 协同过滤算法和深度学习推荐算法与信息茧房相关性最高,分别基于"物以类聚"原则和神经网络特征提取[14][16] - 搜索排序算法和用户画像工程算法对信息茧房影响较小,前者侧重查询匹配后者侧重特征分析[16] - 算法1.0时代实现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范式转换,但过度依赖历史行为数据限制信息多样性[18][19] 信息蜂房构建路径 - 信息蜂房理念倡导用户像蜜蜂采蜜般主动涉猎多元信息,通过跨领域学习和社群交流打破认知边界[6][36] - 平台需平衡算法目标,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引入多样性指标和新颖性评估[39][65] - 内容治理双管齐下:通过流量扶持激励优质创作,结合AI识别技术遏制虚假有害信息传播[42][54] 行业实践案例 - 微信视频号采用社交推荐机制,基于好友关系链分发内容,普通创作者曝光机会提升50%[49][51] - 快手投入1000亿流量扶持正能量内容,2024年清理谣言视频51万条并封禁3万个违规账号[58][60] - TikTok在推荐系统中加入随机内容机制,避免连续推送同类型视频,多样性指标提升30%[67][73] 国际平台创新 - Meta测试"推荐重置"功能,允许用户清除历史行为数据重新建立兴趣画像[68] - 亚马逊Personalize服务引入偶然性指标,衡量推荐内容带来的惊喜程度[65] - Google News整合多信源信息,采用强化学习算法平衡探索与利用的关系[74]
赶时间的人 权益保障如何跟得上?(人民眼·新就业群体)——对10城100名小哥的调研之二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40
算法优化与配送体验 - 美团、饿了么等平台通过动态优化算法,为骑手提供更宽裕的配送时间,包括根据路况和距离给出多个参考时长,并增加8分钟缓冲时间 [4][5] - 骑手获得更多权利支持,如商家出餐慢可转单、异常情况可申请延时、差评可申诉,罚款改为扣服务分 [5] - 顺丰通过自动化分拨分拣和智能化车货匹配提升效率,快递员日派件量翻倍但延误减少 [6] 薪酬与收入保障 - 外卖及快递行业实施加盟制管理,但通过保证金和信息化系统确保骑手薪酬透明且实时可查,避免欠薪问题 [9] - 杭州饿了么骑手刘凤叶通过高单量(月均2000单)实现月收入1万多元,并计划在杭州开店 [10][11] - 部分地方成立劳动调解中心,提供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并设“安薪码”方便骑手维权 [10] 社保与保险保障 - 京东、顺丰等自营模式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而加盟制企业因经营压力和人员流动性高,缴纳比例较低 [11][12] - 美团、饿了么试点“先缴后补”政策,对稳定骑手补贴社保缴费的50%(最高500元/月) [14] - 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按单计费(每单6分钱),商业保险按单或按天缴纳(如每天3元保费) [16] 行业管理与服务创新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8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动态优化算法规则,并推动骑手恳谈会机制常态化 [7][8] - 昆山等地通过小哥驿站、警力支援等多部门协作,为恶劣天气配送提供保障 [6][7] - 部分站点通过安全分考核机制奖励合规骑行(如洛阳骑手获510元安全奖励),违规者扣分或限制接单 [17]
马斯克“美国党”横空出世!科技巨头能否撬动美国百年政治铁板?
搜狐财经· 2025-07-03 00:24
政策影响 - 美国参议院以51:50票数通过法案终结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 直接冲击特斯拉等新能源企业[1] - 政策变动导致特斯拉市值单日蒸发1500亿美元 反映资本市场对行业补贴依赖度的敏感[1] 政治动态 - 马斯克建党投票获80%网络支持率 显示科技领袖政治影响力上升[3] - 美国独立选民比例达45%历史新高 揭示两党制面临结构性挑战[3] - 第三势力面临选举人团制度障碍 历史案例显示独立候选人获票率与实际席位严重不匹配[3] 产业格局 - 新能源战略遭遇传统产业势力反扑 政策调整暴露行业利益集团博弈[1] - 硅谷新贵 华尔街改革派与技术官僚可能形成新兴联盟 潜在改变产业政策走向[4] 资本博弈 - 马斯克个人财富超2000亿美元 但2024年联邦选举总支出达140亿美元 显示政治资金门槛极高[4] - 传统能源与制药集团通过游说网络形成政策壁垒 科技资本面临系统性抵抗[4] 技术变革 - "算法治理"与"科学决策"新范式可能重塑产业政策制定逻辑[5] - 星链等太空基础设施暗示技术巨头对政治经济格局的潜在影响力[5]
北京算法治理见明显成效
北京晚报· 2025-06-29 14:48
算法治理成果评议会 - 北京市网信办与首都互联网协会联合召开"清朗京华·智算未来"评议会 政府 互联网企业 行业专家及网民代表参会交流治理经验并展示阶段性成果 [1] - 专项行动聚焦6类典型问题27个检查项 由北京市网信办联合市公安局 市市场监管局 市通信管理局等部门自去年11月开展 [1] 互联网企业算法治理实践 - 抖音推出热点当事人核实机制 提升算法识别处置虚假信息传播和账号假冒问题的能力 [1] - 快手开发"信息茧房"自我评估和"一键破茧"功能 增强用户内容偏好调节自主权 [1] - 美团通过100余场骑手恳谈会推出"812"机制(8小时预警 12小时强制休息)和超时免罚措施 平衡算法管理与人文关怀 [1] 算法治理成效与展望 - 30家网站平台开展特色算法创新治理 美团骑手反馈"812"机制有效改善工作体验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 - 专家指出北京算法治理成效显著 但需针对薄弱环节持续提升算法安全水平 [2] - 北京市网信办表示将深化算法治理举措研究 推动治理模式从集中行动转向常态化 [2]
破除信息茧房,骑手“812”防疲劳……北京算法治理见成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5 14:07
算法治理专项行动成果 - 北京市网信办联合多部门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聚焦6类典型问题27个检查项进行专项治理 [1] - 抖音推出热点当事人核实机制,提升虚假信息和假冒当事人问题的识别处置能力 [1] - 快手推出"信息茧房"自我评估和"一键破茧"功能,支持用户自主调节内容偏好 [1] - 美团通过100余场骑手恳谈会推出超时免罚和8小时预警、12小时强制休息机制 [1] - 30家网站平台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算法创新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1] 平台算法治理具体措施 - 美团外卖通过"等灯等灯"和安全分奖励机制,提升骑手交通安全意识 [2] - 美团"812"防疲劳举措(8小时预警、12小时强制休息)改善骑手工作体验并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2] - 北京大学教授建议算法治理需平衡效率与公平,建立算法透明、数据保护等四条通用路径,并与劳动法形成合力 [2] 算法治理技术挑战与优化方向 - 推荐系统中数据、算法与用户相互作用形成反馈循环,算法黑箱化特性带来治理挑战 [3] - 主流平台从数据源头、算法设计优化和用户负反馈等环节优化推荐算法 [3] - 未来需围绕内容价值导向、用户兴趣探索、算法透明可解释等薄弱环节提升算法安全水平 [3] - 北京市网信办要求平台强化合规意识、技术创新和价值引领,推动算法治理向常态化转变 [3]
平台经济促就业如何发力
经济日报· 2025-06-21 06:01
平台经济就业贡献 - 平台经济成为稳就业关键载体 年均新增就业岗位占全国比重稳定在22%以上 累计吸纳超2.3亿人就业 [1] - 推动人才结构高端化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突破120万人 近3年复合增长率达45% 新兴职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60% [1] - 灵活就业领域吸纳新就业形态从业者超3000万人 包括骑手 快递员 网约车司机等 [1] 平台经济现存问题 - 用工责任规避现象突出 外卖骑手 网约车司机纳入城镇职工社保比例不足四成 养老保险断缴率超40% [2] - 算法机制存在弊端 外卖平台压缩配送时效导致骑手交通违章率高 网约车高峰加价算法使司机收入难覆盖成本 直播行业阶梯抽成挤压新人空间 [2] 政策优化方向 - 强化法律保障 明确从业者法律身份 禁止协议嵌套规避责任 将事实劳动关系者纳入社保 探索"社保积分银行"机制 [2] - 建立算法治理机制 实施核心算法分级备案 规定运输服务类平台保底收入占比 直播行业征收超额收益调节基金 [3] - 提升智慧监管能力 搭建算法监管数字中枢 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实施裁员比例动态预警和信用约束 [3]
算法“破茧”非一日之功
经济日报· 2025-06-18 06:21
算法推荐技术现状 - 算法推荐技术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 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精准提供信息 娱乐 消费等服务 显著提升信息获取效率并解决信息过载问题 [1] - 该技术成为平台吸引高黏性用户和驱动增长的核心手段 但过度依赖用户偏好易导致同质化内容泛滥 形成"信息茧房"阻碍多元信息流动 [1] 算法失范的主要问题 - 同质化内容推送造成用户认知偏差 长期封闭在单一信息空间可能加剧观点极化 [1] - 低俗内容因"流量至上"逻辑被算法优先推荐 侵蚀用户理性思辨能力 对未成年人危害尤甚 [2] - 劣质内容挤压优质创作空间 扭曲平台创作生态 引发"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导致优质创作者流失 [2] 治理进展与改进方向 - 重点平台已推出"茧房评估""一键破茧"等功能 提升内容多样性 但功能实际效果仍待优化 [3] - 平台需将正向价值观嵌入算法全生命周期 利用技术手段抑制低质内容传播 [3] - 监管部门应加强违法违规打击力度 用户需主动打破信息茧房 提升信息鉴别能力 [3]
饿了么再披露“路线规划算法”
贝壳财经· 2025-06-07 09:52
算法透明化与骑手权益保障 - 公司今年以来已进行四次关键算法公开,包括派单调度算法、配送计价算法、配送时间预估算法和路线规划算法 [1] - 公司推出九项举措推动算法透明化与骑手权益保障,成立即时配送算法专家委员会,推出"骑手权益月恳谈会"机制 [1] - 通过难取难送优化、距离定位更精准、新骑手保护、难单定价更合理、顺路率提升等系列优化举措,构建更完善的骑手权益保障体系 [1] 路线规划算法优化 - 针对高楼、封路、用户地址不准等问题,公司持续完善数据并提供工具及时响应解决问题 [2] - 公司为骑手建立反馈机制,通过不断完善和调整确保算法及时调优 [2] - 骑手合单顺路率已达89%,依托高精度地图能力,骑手平均找店时间缩短17%,找用户时长缩短11% [2] 四项算法持续优化 - 派单调度层面进行派单规则和难取难送的优化 [3] - 配送时间层面进行距离和末端识别的精准度完善 [3] - 配送费计价层面进行难单计价的调优、顺路单的效率提升和优化 [3] - 路径规划层面与高德合作,引入红绿灯倒计时等信息,优化取送点、引导点等降低绕路情况 [3] 骑手智能AI助手与算法治理 - 公司推出行业首个骑手智能AI助手"小饿",提升骑手效率和体验 [4] - 算法治理的核心在于公平、透明与信任构建,需要平台、骑手与学者多方理解与沟通 [4] - 算法治理是一个持续过程,需长期倾听骑手真实声音并不断优化,实现效率、公平与安全的平衡 [4]
算法再公开,饿了么公开路线规划算法,让骑手送单更省心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20:51
算法透明化与骑手权益保障 - 公司公开路线规划算法,响应骑手在出行方面的需求和反馈,让骑手送单更精准、更顺路、更省心 [1] - 自年初推出九项举措推动算法透明化与骑手权益保障,成立即时配送算法专家委员会,推出"骑手权益月恳谈会"机制 [1] - 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多地公开"派单调度""配送计价""配送时间预估"和"路线规划"四项关键算法 [1] 路线规划算法优化 - 外卖配送路线规划具有独特性,涉及无法进入的封闭区域、末端引导需求及多方利益平衡 [2] - 骑手反馈问题包括高楼地址影响、封路推荐错误、导航找不到用户等,平台通过历史数据更新和工具响应解决 [3] - 路线规划无标准答案,平台建立反馈机制持续调优算法,依托高精度地图提升定位、距离测算和末端引导能力 [3] 算法优化成效 - 合单顺路率达89%,帮助骑手顺路多送单提高收入 [3] - 高精度地图使骑手平均找店时间缩短17%,找用户时长缩短11% [3] - 引入红绿灯倒计时信息缓解等灯焦虑,优化取送点降低绕路情况 [4] 算法公开与配套措施 - 今年以来已四次公开关键算法,包括派单调度、配送计价、配送时间预估和路线规划 [4] - 推出行业首个骑手智能AI助手"小饿",提升骑手效率和体验 [4] - 派单调度优化难取难送订单,配送时间完善距离识别精准度,计价算法调优难单定价和顺路单效率 [4] 行业专家观点 - 算法治理核心在于公平、透明与信任构建,需解决信息不对称和误差不可解释性问题 [5] - 建议建立分层级问题反馈和处理机制,加强用户预期管理以减少对骑手的误解 [5] - 算法治理是持续过程,需长期倾听骑手声音并建立数据反馈激励机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