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花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抖音电商发布2025芍药消费报告:菏泽芍药成交额同比增长54%
财富在线· 2025-05-15 15:48
活动概况 - 抖音电商联合字节跳动公益推出"国色菏泽 芍韵东方"活动,优选山东菏泽芍药鲜切花并提供价格优惠,同时联合顺丰打造"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原产地直发 [1] - 活动期间"菏泽芍药"相关视频在抖音APP总投稿量超10000条,视频累计播放超2275万次,话题阅读超6638万次 [1] - 活动助力菏泽芍药销售,超4500名抖音电商创作者为菏泽芍药宣传 [4] 销售表现 - 4月1日至5月13日抖音电商菏泽芍药成交额同比增长54%,订单量同比增长40%,动销商家数和动销商品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菏泽年产芍药鲜切花超1.2亿枝,但4月中旬罕见大风和寒潮影响五万亩花田 [4] - 一批芍药店播商家抓住机遇实现生意爆发,包括@思芹花卉、@好红和花本家等五大店播商家 [6] 消费人群 - 白领、中产、宝妈和"95后"是芍药消费核心人群,新锐白领群体以29%成交额占比位列第一 [8] - "95后"年轻人下单量增长最快,增速高达365% [8] - 上海、北京、成都、杭州和深圳消费者最热衷购买芍药,其中上海以15.6万单领跑全国 [10] 产品偏好 - 蓝富士、蓝梦、凤羽落金池、芭茨拉、少女妆、夏威夷珊瑚是消费者最喜爱的六大芍药品种 [11] 行业影响 - 鲜花经济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4] - 平台通过"山货上头条""金产地计划"等助农专项构建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 [14] - 未来平台将继续发挥全域兴趣电商优势连接供需两端,助力菏泽芍药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 [14]
赏花经济增“留量”
经济日报· 2025-05-10 09:42
乡村旅游发展 - 化隆县依托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打造以杏花节为代表的文旅品牌 引入地摊经济等新业态提升旅游综合收入 [1] - 化隆县景区规划地摊集市吸引近百户摊主入驻 形成吃喝游购娱产业链条 带动餐饮 住宿 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 [2] - 乐都区梨文化活动前两日吸引15 3万人次打卡 带动综合收入达920万元创历届新高 [2] - 乐都区创新融入旗袍秀 灯光展 采摘体验等项目延伸"赏花经济"链条 [3] - 民和县实施"桃花+油菜花"套种模式延长观赏期 形成立体景观吸引游客 [3] - 互助县土族盘绣非遗产品成为乡村旅游金名片 带动文创产品销售 [3][4] 农户收入提升 - 化隆县农户通过地摊销售特产和出租露营设备 单日收入可达2000多元 [1] - 乐都区温室大棚樱桃和特色辣椒采用"地头直销"模式带动农户收入增长 [3] - 互助县绣娘通过销售盘绣文创产品年收入达3万多元 [4] 旅游经济效益 - 互助县2025年一季度接待游客67 18万人次同比增长16 6% 实现旅游收入2 33亿元同比增长17 4% [5] - 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 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2][3]
消费市场繁花似锦
消费日报网· 2025-05-06 10:43
鲜花经济市场概况 - 鲜花经济成为消费市场新亮点 从礼品到日常消费品 从观赏到食用 从文创到文旅 "鲜花+"模式不断拓展 [1] - 2022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2] - 2023年全国"花海经济"贡献营收逾4000亿元 同比增长25% [4] 鲜花消费趋势 - 鲜花从节日礼品转变为日常消费品 "悦己主义"推动消费者将鲜花作为提升生活品质的元素 [2] - 消费频次提升 鲜花成为家庭装饰一部分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 - 多渠道购买模式兴起 包括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花店 "每周一花"包月服务提供"开盲盒"体验 [2] - 生鲜电商平台如叮咚买菜提供近百种鲜花绿植商品 满足即点即达需求 [2] 鲜花深加工与食品应用 - 花卉深加工开发出花酱 鲜花饼等高附加值产品 "鲜花+食品"模式成为新增长点 [3] - 云南省姚安县东方玫瑰谷开发60余种玫瑰深加工产品 附加值提升300% 2023年产值突破12亿元 [3] - 江苏六朝十代食品有限公司"好一朵茉莉花"品牌累计售出超4000万枚茉莉花饼 月均销量150万枚 [3] 鲜花文旅融合 - "鲜花+文旅"模式提升游客体验 推动文旅产业升级 [4] -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绣球花展吸引游客赏花 参与手工活动 购买特产 凤凰山庄今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是往年3倍 [4] - 花展带动餐饮 民宿 特产销售等综合收入上万元 [4] - 全国各地通过赏花活动 花海景观打造吸引大量游客 [4]
从山间花海到文旅盛宴——河南繁花经济系列观察④
河南日报· 2025-05-06 07:23
赏花经济发展模式 - 西峡县老界岭景区通过山茱萸、紫荆花、杜鹃花等花卉资源,探索出"以花为媒,以景为引"的发展模式,吸引大量游客[1] - 当地民宿在花期期间(清明节至国庆节)客流不断,"五一"假期房间提前半个月被订满[1] - 鱼库村在林间套种大叶百合发展林下经济,既解决65个劳动力就业问题,又带动民宿生意[2] 赏花经济带动效应 - 洛阳牡丹文化节通过10项主题活动、35项联动活动,将"赏花游"升级为"全域游",游客消费从观赏转向文化体验[4] - 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接待游客1033.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5.72%[4] - 赏花经济推动乡村建设与生态美化相结合,形成"赏花+"项目,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1] 产业融合创新 - 洛阳各景区以赏花为主线,通过文旅融合促进消费,推出"牡丹仙君"互动、"河洛飞花"市集等创新形式[4] - 游客消费黏性显著增强,部分游客因丰富体验而延长停留时间[4] - 经济林套种花卉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1][2]
次第花开撬动吉林“赏花经济”
新华网· 2025-05-05 19:17
文旅经济 - "赏花游"正成为吉林文旅经济的"流量密码",从城市到乡村多地鲜花次第绽放吸引游客 [1] - 吉林大学杏花文化节从校内活动升级为城市文旅IP,启幕当天参观人数突破8万人次 [5] - 校园周边餐饮业因游客增加变得热闹,部分店家将桌椅摆到店外接待 [5] 民俗文化融合 - 延边州和龙市金达莱村通过金达莱文化旅游季串联民俗体验、非遗展销等活动,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2-3天 [5][6] - 村民收入较平时翻两番,活动包括朝鲜族歌舞、辣白菜制作及农产品展销 [6] - 白城市通榆县包拉温都乡结合杏花与蒙古族风情,游客体验马头琴、草原美食等,"五一"预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8] 产业联动模式 - "赏花+"模式多样化,包括研学、民俗、摄影等,产业链延伸至"吃住行游购娱"深度融合 [8] - 摄影爱好者带动通榆县旅游消费,无人机、单反等设备使用凸显专业化需求 [6][8] - 吉林多地探索跳出单一赏花模式,通过活动创新增强经济生命力 [8]
2025上海国际花展吸引众多市民游客
中国经济网· 2025-05-04 08:28
借助花展,上海多处核心商圈打造了别出心裁的鲜花市集和橱窗花艺,让散落在城市各处的鲜花宝藏成 为拉动消费的"流量密码"。浦东首条周末常态化步行街前滩公园巷,融合滨江公园、都市绿地与艺术花 巷的不同特点,打造出一条限时"花路"。从鲜花工坊到植物厨房,以花艺漫步路线整合前滩旅游资源, 与商业街区多点联动,带来消费新惊喜、文旅新体验。 2025上海国际花展在黄浦新天地、浦东前滩、徐汇衡复音乐街区、上海植物园、滨江森林公园、临港新 片区、奉贤泡泡公园撒下一片片花海,开出一个个市集,推出一场场展览和活动,共青森林公园、世博 文化公园、辰山植物园里,也是各种春花烂漫。赏花与文商旅充分融合,放大赏花经济。 作为花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场盛大的鲜花市集在新天地区域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步入市集,芍药、 鸢尾、绣球竞相绽放。70余个摊位陈列着100余种花卉与80万株绿植,6500平方米的天幕穹顶洒下斑驳 光影,2000平方米户外花园构成都市中的生态空间。游客驻足感叹:"阳光透过穹顶的折射特别美,二 楼绿植与建筑色调让人想坐下来喝杯咖啡享受时光。"社交媒体上,还有不少网友展示了自制"上海 Flower Walk"路线,推荐喜欢夜游的市 ...
幸福花开小河边
人民网· 2025-05-03 11:32
文章核心观点 小河边村凭借玫瑰花产业实现乡村振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联农带农富农效益明显,其经验在云南全省获得推广 [13] 分组1:小河边村玫瑰花产业现状 - 村里种植可食用玫瑰3500多亩,建有30家玫瑰加工厂,有100多家个体经营户,2024年全村玫瑰花产业综合产值超1亿元 [5] - 2024年“520”玫瑰花节期间,三天进村游客超9万人次,2023年上榜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10][11] - 截至目前,在弥勒市城区和主要景点开设12家玫瑰系列产品直营店,成为可食用玫瑰收购加工核心区,辐射带动全市可食用玫瑰种植超5000亩 [13] 分组2:村民收益情况 - 鲜花9 - 16元/公斤,一亩地一年可采两吨,村民不外出打工也能过上好日子 [1] - 1公斤干花最高卖200元,杨雪松一年守在村里有100多万元收入 [3] - 全村95%的人在家门口创业、就业,人均年收入超6万元 [5] 分组3:产业发展历程 - 2013年前基本无产业,村民靠外出务工谋生,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 [5] - 村小组党支部组织考察后决定种可食用墨红玫瑰,党员带头试种、跑市场,第二年种植户增到100多户 [7] - 党员带头引进烘干机和冻干机加工干花,弥勒市党委政府协调金融机构授信、组织办理工商登记 [7] - 2022年成立村集体公司,引领规模化种植、加工,培育地理标志商标,与龙头企业合作开发40余个玫瑰系列产品 [9] 分组4:未来展望 - 2025年小河边村玫瑰花综合产值将达1.5亿元 [13] - 弥勒市委提出打造全国知名玫瑰花全产业链示范区,扩大种植面积,发展玫瑰庄园经济 [13] 分组5:云南花卉行业情况 - 截至2024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195万亩,花农19万户,花卉农业产值约480亿元,花农收入99亿元,同比增28% [14] - 食用玫瑰种植面积6.2万亩,产量2.6万吨,“鲜花饼”品牌享誉全国,全链条产值约200亿元 [14]
新华视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点燃消费新引擎
新华社· 2025-05-02 15:33
咖啡行业 - 2024年重庆咖啡店数量达3265家,带动“咖啡 +”贸易链条拓展 [4] - 2020 - 2024年中国咖啡净进口量增长13.08万吨,增长6.53倍,年均复合增长率65.7% [7] - 中国咖啡人均年消费量仅16杯,远低于全球240杯,增长潜力大 [7] - 2025重庆国际咖啡节举行,18个国家和地区、全国23个省市的210余个咖啡品牌交流 [5][8] - 新零售咖啡扩张提升咖啡消费大众化程度,消费市场向精品化、场景化发展 [9] 赏花经济 - 超九成消费者对赏花感兴趣,31 - 40岁人群占43.8%成主力,19 - 30岁客群占38.9%紧随其后 [15] - 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借槐花打造“槐花IP”,开发美食、举办集市激发消费活力 [13] - 当地依托“槐花IP”推出槐花美食,还推出文创周边、举办沉浸式演艺活动 [15][16] 咖啡与旅游融合 - 浙江安吉“深蓝计划”咖啡馆利用废弃矿坑,以咖啡业态带动旅游发展 [18][20] - 202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深蓝计划”咖啡馆日接待量突破8000人次 [20] - “深蓝计划”带动村庄周边餐饮、住宿等消费,转化客群流量为经济效益 [22]
广东化州 一朵花激活一座城
经济日报· 2025-04-30 10:12
文章核心观点 广东茂名化州市以化橘红“赏花经济”为契机,通过“气候 + 产业 + 文旅”三维赋能,撬动化橘红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 [1]。 化橘红产业现状 - 2024 年 12 月化州化橘红获“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截至 2024 年底,化州全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达 13.26 万亩,年产鲜果 7.5 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 115 亿元,带动 35 万农户增收,产品畅销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化橘红种植大户谢耀锋种植 150 余亩,树龄 11 年,每年收获鲜果约 15 吨,加工后年产值 150 - 200 万元 [2] - 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构建“合作社 + 公司 + 产业协会 + 村委会 + 农户”经营模式,成员 300 多户,每户每年增收超 6 万元 [3] 化橘红产业发展基础 - 化橘红有 1600 多年种植历史,2006 年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 年化州获“中国化橘红之乡”称号,2024 年“药食同源”得到认定 [3] - 化州特定土壤和气候环境,年平均 23.1℃温润气候、1800 小时充足日照、1600 毫米丰沛降水及礞石矿脉,是化橘红获评“中国气候好产品”核心密码 [4] 化橘红产业发展规划 - 化州今年将加快建设化橘红标准交易仓储平台,重点建设十里橘香示范带,打造“化橘红贡园”农文旅综合体 [4] 化橘红产业新业态 - 3 月 15 日化州市举办化橘红赏花活动,重塑文旅格局,让游客感受化橘红文化底蕴 [5] - 平定镇积田大岭村形成“化橘红 + 村播带货”“化橘红 + 摄影比赛”等“活动搭台、产业唱戏、农民增收”新模式 [5] 化橘红产业未来展望 - 打造化州橘红千亿元级产业,与广东本土名茶融合是好选择 [6]
假日经济“百花齐放” 来看看五一假期有哪些新玩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30 07:30
铁路运输行业 - 新疆铁路部门在"五一"假期增开8列动车组,检修量相比平时增长近40% [3] - 新疆铁路部门设置"网约车候车区"和1500平方米停车场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3] - 新疆铁路部门在启用高峰线基础上增开450列旅客列车,其中动车组列车124列 [4] 文旅行业 - 北京漷县镇运河牡丹周展出15万株牡丹,同步举办汉服巡游、非遗工坊等活动 [6] - 朝阳区引进1000余株精品牡丹,打造公园+文化、公园+文旅、公园+消费场景 [9] - 鞍山千山风景区万亩梨花吸引游客,景区周边汇聚近百家非遗工坊 [11] - 郑州博物馆推出多款文创产品,中原区发放2000张"9元观演券" [13] - 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推出"直升机观光"等三大特色项目 [13] - 成都天府双塔举办融合科技、艺术与城市文化的灯光秀 [13] - 四川宜宾开展"宜路有光·暖新同行"主题活动,发布16条关爱服务措施 [15] 科技行业 - 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吸引全球近40个国家近万支队伍参赛 [2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获得"空地"一体化协同AI竞技赛冠军 [22] - 宇树机器人、AI"李白"、"打不倒"双足机器人等多款人工智能产品亮相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