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谣言
icon
搜索文档
“工行假金条”!公安部最新通报!
中国基金报· 2025-07-02 17:32
网络谣言案件通报 - 公安部公布8起打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包括"工行假金条"网络谣言案 [2] - 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工作 重点打击涉民生领域造谣传谣行为 [2] "工行假金条"案件详情 - 陈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工行假金条"谣言信息 目的是博取关注和吸粉引流 [5] - 谣言称工商银行金条剪开发现杂质 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 影响相关单位正常经营 [5] - 涉案人员已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 工商银行回应 - 工商银行上海市嘉定支行发布情况说明 回应网传金条杂质问题 [6] - 检测报告显示两款金条金含量均为99.99% 无质量问题 [7] - 疑似杂质为外部附着物 经专业清洗后已脱落 结论获客户认可 [7] 产品信息 - 涉事产品为工商银行"如意金条" 产品规格为Au999.9黄金铸造 [5]
公安部通报:男子编造 "工行假金条" 谣言被追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7:06
工商银行金条事件 - 上海一男子陈某为博取关注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工行假金条"谣言信息 已被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1][3] - 此前有网友称其朋友在工商银行购买的金条内部有杂质 引发社交媒体广泛关注 [3] - 涉事银行为工商银行上海嘉定支行 经核实金条有杂质情况不属实 [3] - 工商银行安排金条生产厂家现场核实 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 [3] - 两款金条送检结果显示金含量为99.99% 无质量问题 疑似杂质为外部附着物 [4] 金条生产商信息 - 涉事金条生产厂家为招金集团 与工行合作生产"如意金"系列金条 [5] - 招金集团始建于1974年 总部位于山东省招远市 [5] - 招金集团以矿业链和深加工产业链为核心 旗下招金矿业于2006年在香港主板上市 [5] 事件处理结果 - 工商银行与客户协商一致后 将金条送检并由公证处办理证据保全公证 [3] - 检测结论获得客户认可 证实金条质量符合标准 [4] - 公安机关提醒网民加强信息鉴别 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5]
编造“工行假金条”!公安部通报
券商中国· 2025-07-02 14:43
网络谣言事件 - 公安部公布8起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工行两售出金条发现疑似杂质"一案 [1] - 陈某编造传播"在工商银行购买的金条剪开发现杂质"网络谣言,目的是博取关注、吸粉引流 [1] - 该谣言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为"工行假金条,官方发通告",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 [1] - 8起典型案例涉案人员均已被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2] 工商银行金条事件澄清 - 网传客户在工行购买金条发现疑似杂质,工行上海市嘉定支行回应称情况不属实 [2] - 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国家金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两款金条金含量均为99.99%,无质量问题 [2] - 疑似杂质经专业清洗后脱落,应为金条售出后的外部附着物 [2] - 检测结论获得客户认可 [2]
公安部公布8起涉民生等网络谣言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2 10:26
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河南博物馆买讲解保进馆案 - 38岁女子孔某芳为售卖讲解服务囤积博物馆预约票 谎称能保证客户进馆参观 实际无此能力 导致网络谣言传播 [1] - 河南博物馆发现大量观众因通过第三方平台购票及讲解服务无法入馆 造成现场秩序混乱 [1] 工商银行金条杂质案 - 46岁男子陈某为吸粉引流 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工行假金条"谣言信息 误导网民关注并影响相关单位正常经营 [1] 山西档案馆高薪急聘案 - 31岁男子王某建在社交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误导求职者并影响档案馆正常工作 [2] 安徽含山河道泄洪案 - 35岁女子朱某为博眼球发布"马上要泄洪"谣言 评论区补充虚假信息引发沿河居民恐慌 [2] 大同黄花地毁损案 - 34岁男子祁某伟虚构"黄花地大面积毁损套现2000元/亩"谣言 经核查该村不存在损毁及分红情况 [2] 河南浚县河道摸金案 - 63岁男子肖某福散布"卫河大批人淘金摸铜钱每人好几斤"谣言 后续两名女子继续发布"捡金子"等不实信息 [3] 山东女子轻生案 - 22岁男子狄某奇编造"女子索要5元早餐费遭拒轻生"谣言 扰乱社会秩序 [3] 网红谎称遭勒索自杀案 - 18岁女子孙某自导自演"遭勒索自杀"虚假信息 在评论区发布伪造跟评误导公众 [3]
编造“大熊猫遭虐待”博流量 非法获利近20万 两人被判刑
央视网· 2025-07-02 00:30
案件概述 - 四川成都、攀枝花等地警方破获多起编造大熊猫被虐待的网络谣言案件,抓获白某某等数十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1] - 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白某某、徐某寻衅滋事案,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和一年两个月 [1] 犯罪手法 - 白某某、徐某为增加人气和获取经济利益,在某网络平台以直播、发布短视频等方式捏造、散布某科研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虐待大熊猫等不实信息 [3] - 相关虚假视频累计播放545054次、转发1245次、评论9521条 [3] - 白某某等人利用旅美大熊猫回国带来的热度,通过线上线下的配合编造谣言,甚至到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多处基地进行聚集滋扰 [5] - 王某、裴某霞等人通过社交群组组织线下滋扰活动,并将现场素材提供给白某某等自媒体博主进行拼接加工后传播扩散 [7] 流量变现 - 白某某打造特定人设,通过持续造谣诽谤等行为收割流量,并将"猫粉"募捐的钱款据为己有 [10] - 白某某通过打造敢于发声的人设吸引关注者,恶意编造和散布大熊猫被用于非法实验、遭受虐待等不实信息 [12] - 白某某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先后获利近20万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被欺骗蛊惑粉丝的捐助 [14] 案件结果 - 四川警方成功打掉陕西白某某、四川唐某、黑龙江周某玉、广东裴某霞等犯罪团伙4个 [14] - 依法移送起诉主要犯罪嫌疑人12名,行政处罚线下滋扰人员9名 [14]
记者调查:“骑手悲惨生活”有专门剧本和演员定制?|聚焦短视频乱象治理
环球网· 2025-07-01 08:45
短视频行业虚假摆拍乱象 - 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问题 重点打击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行为 [1] - 灵活就业群体(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成为虚假摆拍重灾区 相关视频占比达27% 涉及2亿就业人口 [2] - 虚假摆拍内容围绕"算法困境""工作压力大""社会价值低"等悲情话题 典型案例包括伪造骑手猝死、快递员带孩子送货等 [2][4] 虚假内容制作与传播机制 - 团队化运作模式明显 涉及人设打造、剧本编造、拍摄制作等环节 部分账号通过戏剧化冲突或情感绑架手段博关注 [10][11] - 低成本模仿特征突出 网购平台可低价购买骑手类脚本(如"外卖员焦急看手表""顾客怒斥"等元素) 社交平台存在公开分享的摆拍脚本 [11][12] - 流量变现路径清晰 通过雇佣水军扩大传播后 采用直播带货、商品橱窗、募捐等方式盈利 [12] 平台治理与行业影响 - 平台审核机制存在漏洞 部分未标注"虚构"的摆拍内容未被有效识别 封号后违规账号可快速重建 [15] - 算法推荐加剧乱象 未嵌入伦理权重参数的算法持续推送劣质内容 技术手段(如AI检测、区块链存证)应用不足 [16] - 行业信任体系受损 虚假内容导致"狼来了效应" 真实劳动者诉求被淹没 职业尊严感下降 [13][14] 法律监管与整治进展 - 现行法规明确禁止虚构内容传播 但处罚力度不足 需将谣言规模影响力纳入定罪依据 [16] - MCN机构责任亟待强化 建议实行分级处罚或黑名单制度 近期已关闭"萧鑫传媒"等一批违规账号 [17] - 平台需承担算法推荐连带责任 突破"避风港原则"限制 建立从内容审核到分发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15][16]
网上“砖家”谁来管?(“融”观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30 06:47
网络虚假信息治理 - 中央网信办2025年"清朗"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干扰舆论、提供"伪专业"信息等问题 [7] - 医疗、金融、农业领域出现大量无资质"假专家",通过危言耸听的标题和虚假人设误导公众并实施诈骗 [9] - 虚假信息滋生原因包括流量利益驱动和AI技术降低造假成本 [10] 平台治理措施 - 抖音2024年7月专项治理虚假人设账号,下架违规内容并封禁账号 [13] - 小红书2025年上半年处置虚假笔记320万篇、虚假人设账号1万个、AIGC虚假笔记60万篇,封禁黑灰产账号超1000万个 [13] - 平台采用内容前置审核、账号关系挖掘等技术手段,但治理存在识别难和反复性问题 [13] 重点领域监管 - 金融领域谣言如"缩短征信逾期记录"可能危害金融安全,需权威部门及时澄清 [14] - 市场监管领域不实信息直接影响民生,需加强主动预防 [14] - 首批涉企网络辟谣直联点试点单位包括中石油、国家电网等6家重点领域企业 [15] 协同治理机制 - 头部企业需联合辟谣平台和主流媒体主动澄清谣言 [16] - 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配合网信公安部门溯源查处违规账号 [16] - 通过短视频等通俗形式普及专业知识,提升公众防骗意识 [17]
6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害马之群
新浪财经· 2025-06-29 10:20
哲学与思想研究 - 《柏格森哲学词汇》按字母顺序介绍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主要术语,结合原著引文与阐释,提供清晰而深度的理论框架,每个词条标注原著出处并分"定义""理论背景""哲学意义"三级结构 [2] - 《故事中的伦理学》将故事和伦理学探索结合,系统介绍功利主义、义务论到美德伦理学等两千多年来伦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帮助用理性思辨对待道德问题 [16] - 《未尽的快乐:魏晋名士社交处方笺》以《世说新语》为蓝本剖析魏晋名士在七种社会关系中的故事,展现他们以真实和满足为准则找寻快乐的方式 [39] 历史研究新视角 - 《波斯人:万王之王的时代》调用伊朗最新考古发现等第一手史料叙述"波斯版本"的伊朗古代历史,重塑对古代世界的理解 [4] - 《不列颠大战略的神话》挑战英国作为"欧洲均势积极维护者"的传统认知,认为这一形象不符合历史现实 [6] - 《何谓明治》揭露明治维新中鲜为人知的草根阶层民众的近代化构想,展现日本原本拥有的另一种可能性 [20] - 《间谍教廷》披露二战期间教宗庇护十二世暗中策划推翻希特勒的惊天阴谋,展现天主教间谍网络对抗纳粹暴政 [22] - 《鲜血、火焰与黄金》基于私人信件展示伊丽莎白一世和凯瑟琳·德·美第奇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理解16世纪欧洲提供新视野 [45] 文化与社会研究 - 《昌明国粹》全面剖析柳诒徵与南高史学群体,钩沉师生薪火相传的治史之道,还原南高学派在五四浪潮中昌明国粹的历程 [10] - 《出瀛海》以晚清诗人海外游历诗为主题,从海外见闻感受晚清外交的艰难挑战与中西文化碰撞 [12] - 《文弱书生》采用跨学科方法分析历代经典文本,考察传统文化中以"才子"为代表的文弱书生的男性气概建构 [41] - 《口罩》探究口罩在东亚地区普及过程中政策力量、社会舆论等公共博弈,揭开近现代政治、文化、社会史的沉重一角 [26] 艺术与考古 - 《不为人知的柴科夫斯基》收录俄罗斯国立柴科夫斯基故居博物馆资料,公开两百余份档案展现"老柴"的生存实录、隐秘社交等 [8] - 《我无所畏惧》讲述法国女考古学家克里斯蒂亚娜·德罗什-诺布勒古保护卢浮宫文物和埃及神庙建筑群的故事 [43] - 《如何成为一只猫》通过猫这个载体融合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提供新的看待世界方式并反思人与动物关系 [33] 经济与社会发展 - 《社会流动性和它的敌人》分析英国社会流动性变化的前沿研究,探讨中小学与大学在创造更公平未来方面的作用 [37] - 《征服密码》从考古学出发结合多学科研究成果,围绕农业、文字等六大要素揭示亚欧大陆文明发展的底层逻辑 [47] 饮食与生活 - 《法兰西美食一千年》追溯法式烹饪跨越数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展现法兰西美食作为流动盛宴的历史 [14] - 《葡萄酒与战争》讲述二战期间法国葡萄酒界人士从纳粹铁蹄下挽救葡萄酒的故事,展现他们在黑暗时代的生存智慧 [30]
散布问界沈阳车展虚假言论!赛力斯:3人被公安机关处罚
证券时报· 2025-06-27 16:30
赛力斯汽车法务行动 - 公安机关对龚某某、肖某某、王某等三人依法分别实施了训诫、治安处罚 [1] - 该三人使用多个网络账号在小红书、百度贴吧、微信群等发布、转载针对问界汽车沈阳车展事件的虚假言论 [1] - 虚假言论损害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和产业生态 [1] - 公司对任何以违法手段抹黑问界品牌和用户的行为绝不姑息,持续采取司法手段打击网络违法行为 [1] 问界汽车沈阳车展事件 - 今年4月辽宁沈阳工业展览馆发生一起车辆碰撞事故,展会中一辆黑色越野车造成多车受损 [3] - 问界方面回应称一辆问界M7 Pro在辽宁沈阳工业展览馆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一名人员受伤 [3] - 事故发生于车展撤展前夕,车辆未处于展车模式,导致车辆被误启动 [3] - 主驾未系安全带且方向盘大角度干预,不满足AEB触发条件 [3]
武功山“天价”泡面西瓜?网警披露真相
央视网· 2025-06-26 09:15
事件概述 - 网民发布江西萍乡武功山景区存在"天价西瓜"的视频引发热议 视频内容为摆拍 实际景区商品价格透明合规 不存在网传高价现象 [1][3] - 公安机关调查证实视频中"卖西瓜"男子为旅行社游客 西瓜系同行人员携带 并非景区购买 240元"天价西瓜"为虚构 [3] - 造谣者因散布虚假信息被行政拘留十日 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网络谣言 [3][7] 景区经营情况 - 武功山景区内所有食品商品均明码标价 价格公示醒目 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备案 [3] - 山顶物资运输成本较高 但桶装泡面等商品价格在合理范围 切片西瓜价格符合市场规律 不存在"18元泡面""240元西瓜"等情况 [3] 网络信息管理 -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可处5-10日拘留及罚款 情节严重者按《刑法》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7][8] - 网警提醒公众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 警惕来源不明内容 发现谣言应积极举报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