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人民币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截至6月末西藏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94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1 11:46
金融总量增长 - 西藏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9447.29亿元 同比增长6.19% [1] -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68.2亿元 较年初增长9.25% [1] - 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7% 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9个百分点 [1] 金融服务质效 - 科技贷款余额1353.95亿元 同比增长18.18% 覆盖156家企业累计放贷144.38亿元 [2] - 绿色贷款余额1956.19亿元 较年初增长12.2% 碳减排贷款发放68.86亿元 [2] -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9.56亿元 同比增长25.72% 通过76场对接活动向425家企业放款12.1亿元 [2] - 养老金融产品"康养贷""安享贷"发放624笔 金额2.48亿元 [2] - 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58.61亿元 [2] 重点领域支撑 - 基础设施 个人消费 房地产 制造业 涉农贷款均实现增长 [2] 融资成本 - 新发放一般商业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46% 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2] - 企业贷款利率1.39% 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 [2] - 普惠小微贷款利率1.15% 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2] 跨境人民币业务 - 4家银行开通5个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 [3] - 跨境支付通业务办理286笔 金额237.63万元 [3] - 对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同比增长71.72% [3] - 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量大幅增长 [3]
天津金融半年报: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达275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2:16
存款情况 - 天津市存款规模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截至6月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4 92万亿元 同比增长7 4% 上半年新增存款1797亿元 同比多增550亿元 [1] - 住户储蓄意愿增强 住户存款余额2 55万亿元 同比增长9 9% 增速领跑 [1] 贷款情况 - 贷款投放呈现量增质优态势 截至6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4 77万亿元 同比增长3 2% 上半年新增1527亿元 [2] - 贷款结构优化 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达3 63万亿元 同比多增 主要产业贷款快速增长 住宿和餐饮业贷款增长66 9%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长40 8% [2] - 重点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0 5% 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15 9%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5 7% 农林牧渔业贷款增长10 5% [2] 社会融资规模 - 上半年天津全市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3058亿元 同比多增708亿元 [2] - 企业债券融资净增165亿元 同比多增402亿元 政府债券融资放量 地方政府债券净融资1080亿元 同比多增453亿元 信托贷款增加420亿元 同比多增156亿元 [2] 金融科技创新 - "京津冀征信链"汇集工商 司法 电力 电信等多领域数据 截至2025年6月末天津辖内2家金融机构调用征信产品近923万笔 支持放贷户数超448万户 贷款发放总额超342亿元 [3] 跨境人民币业务 - 2025年1-6月天津市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达2755亿元 同比增长19 3% [3] -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向埃及合作区发放2 2亿元人民币境外贷款 渤海银行获批成为CIPS直接参与者 [4] - "跨境支付通"业务上线以来办理业务1745笔 超880万元 中国银行"中银跨境e商通"产品投产首月处理业务约3000万元 [4] - 银行创新近20项航运金融产品 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 [4]
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贷款增速5.3%,存款同比多增980.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21:11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召开的2025年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上半年,全省社 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1254.2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227.5亿元。 各项贷款稳步增长。年初以来,全省住户经营、三农、绿色贷款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强。 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774.9亿元,剔除隐债置换及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等非可比因素,实际增速可达5.3%。 各项存款同比多增。6月末,全省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9132.3亿元,同比增长9.7%,比年初增加2667.3 亿元,同比多增980.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6412.3亿元,同比增长9.5%,比年初增加1446.0亿 元,余额和增量分别占全省存款总量的74.1%和54.2%。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家外汇局黑龙江省分局持续提升涉外经济服务质效。稳步扩大跨 境人民币使用,开展助力国有企业跨境人民币使用专项行动,推动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实现跨省共享互 认,扩大综合金融服务队对接企业覆盖范围。上半年,全省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343.6亿元,同比增长 20.6%。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主体增至1872家,同比增长1 ...
“南沙金融30条”改革乘数效应加速显现
金融时报· 2025-07-29 10:49
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南沙作为全国唯一三次迎来国家级金融开放政策的区级区域,已培育出跨境金融、航运金融等八大特色金融名片 [1] - 2025年1至4月大湾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达2.49万亿元,同比增长28.8%,占本外币结算比重69.4%,人民币持续保持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地位 [2] - 政策支持拓展NRA账户资金用途,允许转存定期存款及购买大额存单以提升吸引力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将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探索债券发行机制、评级标准与港澳互认路径 [3] 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 - 南沙作为跨境人民币政策创新前沿,支持贸易新业态结算及海运企业国际海运费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 [2] - 金融机构通过"穗企云"平台实现科技企业24小时授信评估,突破传统抵押物限制,匹配技术价值授信方案 [4] 科技金融与数字金融 - 中国人民银行优化票据承兑规则,推动供应链票据等创新产品扩大应用,完善科技产业票据融资统计制度 [4] - 金融机构推出"科技专项贷款+外部直投"组合服务,联合外部投资机构解决企业长短期资金需求 [5] - 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将优化确认功能,推动供应链金融产品场景化创新以支持高端制造 [5] 金融机构政策响应 - 广州数据交易所联动香港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及国际团队,构建覆盖数字资产全链条的国际化生态圈 [6] - 汇丰中国启用全球最大培训中心强化企业出海服务,南航租赁加大航空租赁业务南沙投放 [6] - 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快探索电力期货,强化与港交所跨境合作 [6] 改革经验全国推广 - 南沙"贷款+外部直投"模式为其他地区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提供参考,期货、保险领域合作经验可复制至内地与境外市场合作 [8] - 商业银行建议完善跨境股权投资"白名单"机制,对重点产业企业实施外债额度自主核定等便利化措施 [7]
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合计1806.9亿元,居中部六省首位
搜狐财经· 2025-07-17 20:35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情况 - 河南省已有近1.2万家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累计结算额超过1.7万亿元人民币,业务覆盖192个国家和地区 [4] - 上半年全省共有4349家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其中首次办理企业新增965家 [4] - 上半年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合计1806.9亿元,同比增长30.8%,创同期历史新高且居中部六省首位 [5] 业务结构分析 - 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1224.2亿元,同比增长34.5% [5] - 纳入便利化服务范围的优质企业达473家,较去年新增103家 [5] 政策与服务优化 - 组织银行机构开展"首办户"拓展专项行动,建立目标企业清单,通过"集中宣讲+上门服务"推动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 [4] - 银行机构通过单证电子化审核简化结算流程,对优质企业提供更高水平便利化服务 [5] - 建立问题诉求反馈—响应机制,分类研究解决企业办理业务中的困难问题 [5]
江苏跨境人民币实现新“跨”越
南京日报· 2025-06-21 08:21
江苏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 - 江苏跨境人民币收支总量从2020年的947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8万亿元 [1] - 跨境结算本币比重从2020年的17.1%提升至2024年的32.6% [1] 跨境支付系统建设 - 人行江苏省分行推动地方法人银行直接接入CIPS系统 [1] - 江苏自贸试验区内银行网点率先上线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 [1] 南京银行跨境业务进展 - 南京银行与摩洛哥非洲银行签署跨境人民币代理结算服务协议 [1] - 南京银行于2024年2月获批CIPS直接参与者资格 [2] 未来发展规划 - 人行江苏省分行计划支持更多江苏地方法人银行以直接参与者身份加入CIPS [2] - 南京银行将与摩洛哥非洲银行深化跨境协同合作,助力境内企业出海非洲 [2]
央行:允许福建省内银行为台胞在闽合法合规商品房交易相关款项办理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
快讯· 2025-06-12 16:04
政策开放 - 央行允许福建省内银行为台胞办理商品房交易相关的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 [1] - 业务范围包括商品房交易款项的跨境人民币收付款及境内支付 [1] - 银行需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开展相关业务 [1] 区域限定 - 政策适用范围限定在福建省内银行 [1] - 服务对象为在闽台胞 [1] - 交易标的为合法合规的商品房 [1]
人民币汇率,跌破7.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5:00
人民币汇率动态 - 5月9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双双跌破7.25,随后回升,美元兑人民币现价7.2452(涨0.13%),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现价7.24495(涨0.02%)[1] - 美元指数8日大幅上涨1.03%至100.639,创近一个月新高,受美英贸易协议达成及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影响[1] - COMEX黄金大幅震荡,盘中跌至3278.9美元/盎司,贸易情绪缓解削弱黄金避险属性[1][2] 专家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人民币汇率短期将围绕新中枢双向波动,央行政策侧重纠偏单边预期[4] - 民生宏观提出评估人民币的两个标准:央行心理价位及相对其他货币变化[4] - 农业银行专家指出人民币贬值预期未消散,但升值因素正在累积,包括中美利差收敛及中国经济企稳[5] 离岸人民币流动性 - 5月8日离岸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CNH Hibor)全线回落,1M利率降7.78个基点至1.6376%,3M利率创历史最低1.67788%[7][11] - 离岸人民币隔夜Hibor创一周新低,1周期Hibor触及两周低点,显示离岸市场流动性充沛[8]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3月人民币占全球支付份额约4.1%,远低于美元49%,但中国自建CIPS系统处理金额达600万亿元(截至2024年12月),2024年业务量同比增长43%[10] - 3月中国跨境交易人民币使用比例创54.3%新高,涉及金额7249亿美元[12] - 一季度中马跨境人民币业务同比增长27%至1020亿元,中柬业务增长45%至50亿元,货物贸易占比显著[13] 区域合作深化 - 人民币在RCEP框架下形成"项目+金融"绑定贸易的新模式,马来西亚电子/汽车零部件贸易及柬埔寨基建项目成为典型案例[13] - 跨境人民币业务提升贸易效率的同时,强化人民币在亚太的资产储备属性,助力中国企业国际化[13]
人民币汇率大涨,突破7.2!A50直线拉升
搜狐财经· 2025-05-05 11:43
人民币汇率走势 -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7.20关口 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 日内涨逾130点 [1] - 美元兑新台币跌破30大关 报29.50 日内跌3.95% 为2023年2月8日以来新高 [1]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直线拉升 最新报涨0.57% 美元指数快速走低 现报99.66 [2] 人民币汇率稳定基础 - 中国有超大规模市场 完备产业体系 丰富人才资源等优势条件 [2] - 央行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增强通过中间价引导和离岸市场保持汇率稳定的能力 [2] - 中国在应对外部冲击中积累丰富经验 有信心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3] 央行稳汇率政策 - 央行多次就"稳汇率"发声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不会改变 [3] - 将综合采取措施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稳定市场预期 加强市场管理 [3] - 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3]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 - 一季度中国与马来西亚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1020亿元 同比增长27% [4] - 与柬埔寨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50亿元 同比增长45% [4] - 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13亿元 同比增长23% [4] 跨境人民币业务意义 - 人民币结算有效降低汇率对冲成本 如马来西亚电子 汽车零部件和油气服务类贸易 [4] - 人民币在RCEP框架下形成"以项目+金融"绑定贸易主导权的新模式 [4] - 人民币在亚太的本地化资产储备属性正在成形 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深远意义 [4]
人民币汇率大涨,突破7.2!A50直线拉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5 10:58
人民币汇率动态 -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7.20关口,日内涨逾130点,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 [1] - 美元兑新台币跌破30大关,报29.50,日内跌3.95%,为2023年2月8日以来新高 [3]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直线拉升,最新报涨0.57% [5] - 美元指数快速走低,现报99.66 [5] 富时中国A50期货数据 - 最新价格13228,较昨结13153上涨75点,涨幅0.57% [6] - 总手4.69万,现手2 [6] - 最高价13268,最低价13156 [6] - 持仓81万,增仓1万 [6] - 结算价13153,估结值0 [6] - 均价13204 [6] 人民币汇率稳定基础 - 中国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才资源等优势条件 [8] - 国内经济回升、信心提振、风险化解、科技赋能等积极因素进一步积累 [8] - 央行拥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强通过中间价引导和离岸市场保持汇率稳定的能力 [8] 央行稳汇率措施 - 央行多次就"稳汇率"发声,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不会改变 [9] - 将综合采取措施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 [13] - 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13]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 - 一季度中国与马来西亚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1020亿元,同比增长27% [15] - 与柬埔寨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5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货物贸易13亿元,同比增长23% [15] - 人民币在RCEP框架下形成"以项目+金融"绑定贸易主导权的新模式 [16] - 人民币在亚太的本地化资产储备属性正在成形,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对冲美元资产波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