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

搜索文档
眼镜度数要低配?不对!近视防控4个误区要注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7 09:31
散瞳验光 - 散瞳验光是儿童青少年屈光检查的常规方法 通过暂时消除睫状肌调节力获得真实屈光度数 [1] - 快速散瞳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适用于8岁以上近视儿童 瞳孔恢复快(约1天)但可能睫状肌麻痹不彻底 [1] - 慢速散瞳使用1%阿托品眼膏 适用于8岁以下近视或12岁以下远视儿童 麻痹效果彻底但瞳孔恢复需3周 [1] - 散瞳验光安全且必要 是判断屈光不正状态的准确手段 [1] 儿童近视配镜原则 - 50-300度为低度近视 其中50-100度若裸眼视力≥0.8且无疲劳可暂不配镜 需每3个月复查 [2] - 300-600度为中度近视 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 建议全天佩戴框架眼镜避免视疲劳加剧度数增长 [2] - 配镜后需每3个月复查监测度数变化和眼轴增长 动态调整防控方案 [3] 其他儿童眼病防控 - 弱视需在6-8岁黄金期干预 否则可能导致永久视力损伤和立体视功能丧失 [5] - 散光多为先天性 需通过定期检查发现 可通过眼镜、角膜接触镜或手术矫正 [6] - 斜视需专业评估后个性化治疗 早期干预预后最佳 无绝对年龄限制 [7] 近视防控误区澄清 - 戴框架眼镜不会导致眼球变形 因眼镜与眼球发育无直接关联 [8] -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仅延缓近视发展 无法逆转或治疗近视 [9] - 近视眼镜不应低配 需按真实屈光度矫正 否则会加剧视疲劳和近视发展 [10] - 戴合适度数眼镜不会加深近视 不戴反而会加速度数增长 [11]
明月镜片(301101):品牌创新为引擎 成长动能强劲 布局AI眼镜未来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09 08:40
公司概况 - 深耕光学镜片领域20余年,是国内光学镜片领军企业,连续多年销量领先 [1] - 实控人持股比例超60%,股权清晰且集中,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1] - 镜片业务是营收主要来源,收入稳健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提升 [1] 品牌与研发 - 自2018年起推进"品牌战略",卡位中高端镜片市场,形成"1+3+N"产品矩阵 [2] - 1.71折射率、PMC超亮等常规镜片明星产品具备高阿贝数及透光率等性能优势 [2] - 常年保持3%以上研发费用率,实现原料自给,与日本三井、韩国KOC建立研发生产中心 [2] - 与德国徕卡达成独家合作加码高端镜片技术创新 [2] 销售渠道 - 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面向To B和To C两类客户 [2] - 线下终端门店数量达数万家,覆盖全国全部省市自治区 [2] - 截至2024年末医院类客户为171家,持续推动医疗渠道发展 [2] - 在天猫、京东、得物、小米等平台开设线上自营旗舰店 [2] 产品战略 - 镜片主业走差异化高端化发展路径,打造近视防控"第二成长曲线" [3] - 2021年进军近视管理镜片市场,2024年升级推出轻松控PRO2.0产品 [3] - 离焦镜片延缓近视加深有效率为73.82%,延缓眼轴增长有效率为69.3% [3] - 与小米独家合作专供AI眼镜镜片,发售15天销量远超25Q1全国无显示AI眼镜销量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亿元、2.2亿元、2.6亿元 [4] - 明星大单品放量,近视管理镜片迭代升级持续贡献增量 [4] - 布局AI眼镜高潜力市场,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4]
回应健康消费需求升温,美团携六大品牌发布全周期儿童口眼防控攻略
广州日报· 2025-08-06 19:39
行业趋势 - 健康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口腔管理和近视矫正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上涨45% [2] - 口腔诊所和眼科机构订单量增长超过60% [2] - 健康消费需求呈现下沉趋势 二三四线城市订单占比同比提升12% [2] 公司举措 - 联合逾两万家口腔眼科机构门店推出"省心购"活动 [2] - 提供验光涂氟等首期福利并设立儿童全周期防护知识专区 [2] - 联合爱尔眼科铂林眼科贝瞳眼科伸博口腔中嘉口腔等知名品牌 [2] 用户特征 - 消费主力为一线及新一线城市25-35岁女性家长群体 [2] - 主要为家中儿童选择口腔及眼科健康服务 [2] 政策技术环境 - 国家卫健委持续推进近视防控和健康口腔专项行动 [3] - 部分城市将牙科治疗纳入医保支付试点 [3] - 飞秒激光数字化正畸等技术普及降低消费者心理门槛 [3]
广深三位眼科专家支招暑期防控近视
中国新闻网· 2025-08-05 14:35
眼科健康问题与防控需求 - 暑期儿童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需严格管控 建议每日不超过1小时且每15分钟休息一次 [1] - 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通过自然光照抑制眼轴增长 成为近视防控有效手段 [1][2] - 近视儿童验配角膜塑形镜可提升近视控制效果达60% [2] 眼健康风险与医疗干预 - 暑期儿童眼外伤高发 主要源于户外活动中的树枝划伤 运动撞击和游泳感染 [1] - 严重角膜穿孔或眼球破裂可能导致永久瘢痕 多数患者需通过角膜移植恢复视力 [1] - 父母高度近视的儿童需每半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以实现早期干预 [2] 行业活动与专业推广 - 广州日报联合普瑞眼科推出暑期公开课 聚焦近视防控与眼健康前沿技术 [1][3] - 普瑞眼科专家团队包括大湾区副总院长及集团科研总监参与知识普及 [1][2]
高视医疗:“频域生物测量仪”获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智通财经· 2025-08-04 17:47
公司动态 - 高视医疗附属公司高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频域生物测量仪获得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1] - 该设备基于新一代频域测量原理开发 具有更高解析度 更快成像速度和更好信噪比 [2] - 采用创新双光路设计专利技术(专利号 CN118526152A) 可对角膜 视网膜 脉络膜进行即时断层成像 [2] - 设备由高视创新独立自主研发 历时两年 实现光机电关键零件100%国产化 [2] 行业背景 - 中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约为53.6% 近视防控需求市场迅速增长 [1] - 2023年中国近视防控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146.8亿元 同比增长43.2% [1] - 生物测量仪是近视防控关键设备 可进行微米级精确测量 [1] - 设备在监测青少年近视进展 评估防控手段疗效及屈光手术术前评估方面起重要作用 [1]
高视医疗(02407):“频域生物测量仪”获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7:45
行业背景 - 中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约为53.6% [1] - 近视防控市场规模2023年达到人民币146.8亿元,同比增长43.2% [1] - 生物测量仪是近视防控的关键设备,用于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晶体厚度等微米级精确测量 [1] 公司产品获批 - 高视创新"频域生物测量仪"获得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1] - 注册证编号:苏械注准20252161508 [2] 产品技术优势 - 基于新一代频域测量原理开发,相比传统时域原理产品具有更高解析度、更快成像速度和更好信噪比 [2] - 采用创新双光路设计(专利号:CN118526152A),可对患者角膜、视网膜、脉络膜进行即时断层成像 [2] - 设备实现了光、机、电相关关键零件的100%国产化 [2] 产品应用价值 - 在近视随访同时可辅助医生进行近视并发症筛查 [2] - 是近视屈光手术术前精准评估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1]
高视医疗(02407.HK):频域生物测量仪获得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格隆汇· 2025-08-04 17:35
公司动态 - 公司附属公司高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频域生物测量仪获得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苏械注准20252161508) [1] - 该设备基于新一代频域测量原理开发,相比传统时域原理产品具有更高解析度、更快成像速度和更好信噪比 [2] - 设备采用创新双光路设计(专利号:CN118526152A),可对患者角膜、视网膜、脉络膜进行即时断层成像 [2] - 设备由高视创新独立自主研发,历时两年,已实现光、机、电关键零件100%国产化 [2] 行业市场 - 中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约为53.6%,近视群体不断扩大导致防控需求市场迅速增加 [1] - 中国近视防控市场规模2023年达到人民币146.8亿元,同比增长43.2%,2022年后开始加速增长 [1] 产品价值 - 生物测量仪是近视防控关键设备,能够对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晶体厚度等进行微米级精确测量 [1] - 设备在监测青少年近视进展、评估近视防控手段疗效方面起重要作用 [1] - 设备是近视屈光手术术前精准评估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1] - 设备在近视随访同时可辅助医生进行近视并发症筛查 [2]
高视医疗(02407) - 自愿公告 频域生物测量仪获得中国医疗器械註册证
2025-08-04 17:2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高视创新“频域生物测量仪”获江苏省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1] - 频域生物测量仪基于新一代频域测量原理开发,有高分辨率等优势[3] - 频域生物测量仪采用创新双光路设计,可即时断层成像[3] - 频域生物测量仪由高视创新自主研发,关键零件100%国产化[3] 市场情况 - 2023年中国近视防控市场规模达146.8亿元,同比增长43.2%[2]
追问读写台、远望屏执行标准:3C电子产品如何打出“疗效”功能
北京商报· 2025-07-23 22:37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目前市面上主流读写台、远望屏等护眼产品执行的是3C认证标准而非医疗器械标准,缺乏国家统一标准[1] - 行业存在产品分类混乱、宣传与实际功能不符现象,部分企业利用店铺医疗器械注册证混淆视听[8] - 护眼设备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产品迭代速度快但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品牌体验差异明显[11][12] 产品特性与标准 - 读写台、远望屏等产品属于消费类电子产品范畴,非医疗器械[8] - 行业仅有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发布的《远望屏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尚无国家标准[10] - 京东方等企业采取内部标准管控,并推动高标准团体标准制定[11] 市场与消费者 -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2.7%,其中小学生35.6%、初中生71.1%、高中生80.5%,市场需求庞大[16] - 部分家长因网红医生推荐购买高价产品,存在"宁可信其有"的消费心理[2][18] - 行业存在利用医生背书、夸大功效等营销乱象[16] 监管与法律 - 护眼设备宣传"预防近视"等医疗功效可能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15] - 专家呼吁对具有明确医疗保健功能的产品纳入医疗器械监管范畴[17] - 行业需要规范产品宣传,避免夸大功效误导消费者[17][18] 企业动态 - 苏州远视界2020年成立后快速迭代产品,2023年推出睛延宝PRO[11] - 2024年4月安目佳交付首批DOT读写台,造视界发布远像读写台Pro[11] - 京东方等企业参与制定行业团体标准[10][11]
工银医疗保健股票: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09亿元 净值增长率5.88%
搜狐财经· 2025-07-21 11:57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2.09亿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826元 [2]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5.88%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7.16%,同类排名45/54 [3]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8.87%,同类排名38/54 [3]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6.93%,同类排名41/53 [3]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9.65%,同类排名26/46 [3]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0674,同类排名25/46 [9]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36.8%,同类排名30/46 [11]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2年三季度,为24.01% [11] 基金规模与持仓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27.97亿元 [2][15]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88.71%,同类平均为88.19% [14] - 2020年末最高仓位93.28%,2020年上半年最低仓位79.59% [14] - 十大重仓股为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百济神州、海思科、新诺威、艾力斯、华东医药、药明康德、泽璟制药、迈瑞医疗 [19] 投资策略与行业观点 - 基金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 [2] - 二季度超额收益主要来自超配创新药板块 [2] - 长期看好屈光手术技术迭代、近视防控渗透率提升、种植牙放量和医美等趋势 [2] - 医疗设备板块2024年业绩普遍较差,2024年四季度招投标数据已现拐点 [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医疗设备公司可能迎来拐点 [2]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类型为标准股票型基金 [2] - 基金经理为赵蓓和丁洋 [2] - 截至7月18日单位净值为2.875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