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数巅完成数亿元 pre-A 轮融资,济和创投和赛富基金联合领投
搜狐财经· 2025-10-29 21:21
10 月 28 日,北京数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数巅 ")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 pre-A 轮融资,由济 和创投和赛富基金联合领投,北京市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广州红鸟启航基金、上海领屹投资等机构 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等也持续加码。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国内市场深耕和国际市场拓展,持续强化数巅在 Data Agent 技术与行 业落地方面的领先优势。在当前审慎的资本市场,该笔融资成为国内企业级智能体应用赛道的里程碑事 件,充分印证了数巅在该领域的突出能力和巨大潜力。 对于本轮投资,济和创投董事长王学超表示:" 通用人工智能是我们坚定布局的长期赛道,而技术落地 路径的选择直接决定公司成败。数巅最打动我们的是其团队兼具'技术沉淀'与'场景洞察能力'。作为我 们在人工智能软件方向的代表性投资,数巅近期在业务上的飞速进展充分体现了其技术到价值的转化能 力,抓住了当前阶段的产业需求痛点,找到了技术发展和商业化变现的合适路径。" 赛富基金合伙人蒋驰华表示:"2025 年 AI-First 应用爆发期已至,大模型的泛化能力基本实现了'模型平 权',但企业级场景真正需要的是具备自主规划、反思学习能力的智能体 ...
今年上半年安徽人工智能规上企业实现营收超千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9:22
今年上半年安徽人工智能规上企业实现营收超千亿元 中新网合肥10月29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9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上 半年,安徽人工智能规上企业实现营收1069.9亿元(人民币,下同),招引人工智能落地项目917项。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算力,即计算能力。P为算力的量化单位,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100P,相当于5万台高 性能计算机的算力。 截至目前,安徽智能算力规模跃升至3.7万P,国产化万卡智算集群初步建成。合肥成为长三角唯一获批 全国首批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城市,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流通平台交易额近2亿元。 近年来,安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截至今年8月,安徽人工智能主题基金母子基金规模超200亿 元,投资金额56.5亿元。当前,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先导区加速建设,打造人才活力开源社区和一站式综 合服务窗口。 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陈龙胜说,安徽将抢抓"AI+万物"行业风口,加速建设AI物质创制中心,推动实 现"AI+Science"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 ...
微软和OpenAI签署新协议深化合作
新华社· 2025-10-29 16:25
声明说,微软支持OpenAI董事会推进组建公益公司(PBC)并完成资本重组。重组完成后,微软持有 的OpenAI集团公益公司投资估值约为1350亿美元。 此外,根据协议,OpenAI已签约额外采购价值2500亿美元的微软Azure服务,但OpenAI不再将微软作为 其算力供应商的优先选择。(完) 声明说,新协议保留推动双方合作成功的关键要素,即OpenAI仍为微软的前沿模型合作伙伴,微软将 继续拥有独家知识产权和云平台Azur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的独占权,直至通用人工智能(AGI) 实现。根据协议,一旦OpenAI宣布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将由一个独立专家委员会对此予以验证。 新华社旧金山10月28日电(记者吴晓凌)美国微软公司和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28日发布 联合声明说,双方签署一项新的最终协议,以期巩固合作关系,并为双方长期成功奠定基础。 协议还规定,微软的知识产权权利不包括OpenAI的消费类硬件。OpenAI可与第三方联合开发部分产 品。同时,微软也可独立或与第三方合作开发通用人工智能。双方的收入分成协议将持续至独立专家委 员会验证通用人工智能。 ...
1.4万亿投资、GPT-6、IPO进程,奥特曼回应“新OpenAI”的一切:1小时实录精华版
36氪· 2025-10-29 15:02
当地时间10月28日,OpenAI宣布完成为期近一年的重组,为首次公开募股(IPO)奠定了基础,有望筹集巨额资金,用于支持其庞大的算力投入和科研计 划。 在新的架构下,OpenAI仍由非营利董事会——OpenAI基金会实际控制,其持有营利部门——OpenAI Group PBC(OpenAI集团公共利益公司)26%股 权,按公司近期5000亿美元估值计算,价值约1300亿美元。 此次重组将此前投资转为普通股权,解除投资者潜在收益上限,同时确保非营利方在安全和治理等关键事务上保持监督权。 新OpenAI股权架构示意图 股权结构方面,微软成为第一大股东,持有约27%股权,价值约1350亿美元。 在OpenAI宣布完成资本结构重组的同时,该公司还与微软就合作架构达成新协议。 OpenAI承诺向微软追加采购2500亿美元的Azure云计算服务;且OpenAI仍是微软的前沿模型合作伙伴。微软对OpenAI模型和产品的知识产权授权延长至 2032年,其中包含了通用人工智能实现之后的模型(需配备适当的安全护栏)。 此外,微软现在可以独立或与第三方合作推进通用人工智能,而OpenAI可以与第三方联合开发某些产品。 OpenA ...
OpenAI完成资本重组,微软大股东地位巩固,持股27%
36氪· 2025-10-29 07:58
10月28日消息,OpenAI宣布已完成其资本结构重组,巩固了其作为非营利组织,对旗下的营利性业务拥有控股权的结构。 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表示,其非营利组织现已更名为OpenAI基金会(the OpenAI Foundation),并持有其营利性部门约1300亿美元的股权。 OpenAI称,其营利性部门现已成为一家公益公司,名为OpenAI Group PBC(OpenAI集团公共利益公司)。在新架构下,OpenAI基金会将持有 营利性实体26%的股权,而现有和前任员工及投资者将持有47%。 微软已向OpenAI投资超过130亿美元,并早在2019年就支持了该公司。微软表示,支持OpenAI的资本结构重组,并现持有该公共利益公司 (PBC)价值1350亿美元的股权,按转换后稀释基础计算,约占其27%的股份。OpenAI表示,在排除OpenAI最近的几轮融资后,微软在已转 换基础上持有该营利性实体32.5%的股权。 OpenAI在博客文章中表示:"OpenAI作为一家公司越成功,该非营利组织的股权价值就越高,非营利组织将利用这笔资金来开展其慈善工 作。"OpenAI称,OpenAI基金会将做出初始250亿美元的 ...
Altman公布OpenAI“小目标”:基础设施一年要投1万亿,2028年实现全自动“AI研究员”
华尔街见闻· 2025-10-29 06:17
通过与微软达成新协议,OpenAI完成了备受争议的营利性重组,CEO Sam Altman在28日周二宣布重组 完成的直播中披露,公司计划大幅扩张基础设施投入规模,最终目标是每年在基础设施上投入1万亿美 元。 不过Altman坦承,要实现每周新增一GW产能的目标仍存在挑战。"这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未来几 个月我们将做大量工作,看看能否实现,"他说。 为支撑如此庞大的资本支出,OpenAI需要大幅提升营收规模。Altman在问答环节中表示,企业客户将 成为重要收入来源,但他也看到了从消费者端获取资金的途径,不仅限于每月付费订阅。"最终我们需 要达到每年数千亿美元的收入,我们正处于通往这一目标的陡峭增长曲线上,"Altman补充道。 至于是否计划让OpenAI上市,Altman表示IPO最终很可能发生,但目前没有具体计划或时间表。"考虑 到我们的资本需求以及公司规模,可以说这是我们最有可能的路径,"他说。 AI研究能力时间表 在同一场直播中,Altman还披露了OpenAI在AI研究能力方面的激进时间表。他表示,根据内部进展跟 踪,OpenAI有望在2026年9月实现实习生级别的研究助手,并在2028年实现完全 ...
OpenAI,重大变化!微软成大赢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00:40
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微软与OpenAI签署新协议,微软将支持OpenAI营利部门OpenAI Group PBC的组建和资本重组 [1] - 微软目前持有OpenAI营利部门投资权益约1350亿美元,稀释后股份比例约为27% [1] - 在不考虑最近几轮融资的情况下,微软在该营利实体中的持股比例为32.5%,仍是重要股东 [1] - 消息公布后,微软盘前股价一度涨超4%,开盘后涨超3%,市值重回四万亿美元上方 [1] - OpenAI基金会将继续控制营利性组织OpenAI,目前基金会股权估值约1300亿美元 [1] 股权与公司结构 - 微软持有OpenAI营利部门约1350亿美元投资权益,稀释后股份比例约27% [1] - 若不考虑近期融资,微软持股比例为32.5% [1] - OpenAI非营利基金会保持对营利性组织的控制权,其股权估值约1300亿美元 [1] 业务合作与条款变更 - OpenAI将额外购买价值2500亿美元的微软Azure云服务 [2] - 作为交换,微软不再拥有为OpenAI提供计算服务的优先选择权 [2] - OpenAI可与第三方联合开发产品,但与第三方合作的API产品仍为Azure独占,非API产品可部署于任何云平台 [2] - 微软可独立或与第三方合作开发AGI [2] - 微软对OpenAI技术的访问权延长至2032年 [3] 历史合作背景 - 2019年,OpenAI创建营利性子公司在非营利组织下运作,以筹集资金和吸引人才 [2] - 随后OpenAI获得微软10亿美元投资,包括现金和Azure云计算资源 [3] - 当时协议规定微软是OpenAI独家云提供商,拥有其技术独家使用权,并从收入中获得20%分成,有效期至2030年 [3] 公司发展历程 - OpenAI于2015年以非营利形式创立 [2] - 2018年马斯克退出后,公司面临资金与计算资源困难 [2] - 2019年为获得更多投资,成立营利性子公司OpenAI LP [2]
刚刚,OpenAI股改完成,非营利主体更名
量子位· 2025-10-28 22:24
资本结构重组 - OpenAI已完成资本结构重组,为上市铺平道路[1][2] - 重组后非营利主体更名为OpenAI Foundation,持有营利实体26%股份,该实体估值约1300亿美元[4] - 员工和投资者合计持有营利实体47%股份,微软持有32.5%股份[5][6] - OpenAI已同意额外购买价值2500万美元的微软Azure云服务[6] 股权结构与市场反应 - 软银已批准向OpenAI投资225亿美元[2] - 消息宣布后,微软股价在美股盘前交易中一度上涨3.5%[7] - 在营利实体达到特定估值里程碑后,OpenAI Foundation将获得额外所有权[13] 公司使命与战略投资 - OpenAI保持其非营利使命,即"确保通用人工智能能造福全人类"[10][11] - OpenAI Foundation计划投入250亿美元,重点投资于健康和治愈疾病、以及针对AI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两大领域[14][15] - 投资目标基于5000万美元的"以人为本人工智能基金"及非营利委员会的建议[16] - 公司强调最强大的技术必须以反映全球共同利益的方式开发[17] 合作协议与未来活动 - 微软表示,当OpenAI宣布达成AGI时,将由独立专家小组进行验证,在此之前的收益分成协议继续有效[19] - 公司管理层将于太平洋时间10月28日上午10:30进行关于"OpenAI未来"的直播问答[24]
微软:获OpenAI27%股权,OpenAI投2500亿购服务
搜狐财经· 2025-10-28 22:15
【10月28日微软与OpenAI敲定新协议,获27%股权】10月28日,微软(MSFT.O)和OpenAI结束长期谈 判,敲定新协议。联合声明显示,微软获OpenAI 27%股权,价值约1350亿美元。 微软还获准在2032年 前使用该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技术,含达通用人工智能基准模型。同时,微软不再有对OpenAI算力优先 购买权。 作为协议部分内容,OpenAI承诺额外投入2500亿美元购买Azure服务。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
LSTM之父Jürgen再突破,「赫胥黎-哥德尔机」让AI学会自己进化
机器之心· 2025-10-28 14:29
文章核心观点 - 研究提出了一种名为赫胥黎-哥德尔机的新型自我改进人工智能体,其核心创新在于通过谱系元生产力指标来近似实现理论上的哥德尔机,有效解决了短期性能与长期自我改进潜力之间的脱节问题 [1][6][10] - 该机器在SWE-bench和Polyglot等软件工程基准测试中,不仅超越了现有的自我改进编程方法,而且达到了与最佳人工设计智能体相当的人类水平表现,同时展现出更高的计算效率和强大的跨模型泛化能力 [7][32][35][37] 理论基础与模型演进 - 哥德尔机是一种理论上的通用任务求解器,能通过形式证明来最优地执行自我改进,但其实现受限于实际资源消耗和单次生命等现实约束 [11][12] - 赫胥黎-哥德尔机是哥德尔机的一种实践近似,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元生产力来衡量智能体提升自我改进能力的潜力,并通过估计谱系元生产力来指导搜索 [10][17][20] 核心创新:谱系元生产力 - 研究发现了“元生产力-性能不匹配”现象,即智能体当前的基准测试性能与其真正的自我改进潜力之间存在脱节 [4][20] - 提出了谱系元生产力指标,通过聚合一个智能体所有后代的性能来衡量其长期潜力,而非仅看其自身分数 [4][18] - HGM的CMP估计量与真实CMP的相关性显著更强,在SWE-Verified-60和Polyglot上的加权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78和0.626,远超对比方法SICA和DGM [27][31] 算法框架与策略 - HGM框架包含三个子策略:扩展策略、评估策略和选择策略 [21][24] - 扩展策略使用谱系中智能体经验性能的加权平均值来估计CMP,为效用更高的智能体分配更大权重 [22] - 评估策略优先选择得分更高的智能体,选择策略则借鉴无限臂赌博机思想,平衡探索新智能体与利用已知智能体 [24][25][30] 性能表现与效率 - 在SWE-Verified-60基准测试中,HGM发现的智能体取得56.7%的最高准确率,在Polyglot基准测试中以30.5%的准确率领先 [34][36] - HGM展现出极高的计算效率,在Polyglot上比DGM快6.86倍,比SICA快1.65倍;在SWE-Verified-60上比DGM快2.38倍 [33][34][36] - HGM仅消耗517小时CPU时间即在SWE-Verified-60上取得最佳性能,远低于DGM的1231小时 [34] 泛化能力与人类水平表现 - HGM发现的智能体在SWE-Lite基准测试的过滤集和标准集上分别取得40.1%和49.0%的准确率,优于其初始版本的34.8%和44.0% [35][37] - 当骨干模型从GPT-5-mini替换为GPT-5时,该智能体在SWE-Lite标准集上取得57%的准确率,与排行榜上最佳人工设计智能体SWE-agent的56.7%相当 [37][39] - 在官方SWE-Bench Lite排行榜上,HGM智能体的性能超越了所有其他经过官方结果验证的智能体,在筛选测试集上仅比最佳模型少解决一个任务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