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扎克伯格任命清华校友为Meta AI首席科学家
虎嗅· 2025-07-26 10:03
人事任命 - Meta宣布清华校友赵晟佳正式担任其超级智能实验室(MSL)首席科学家 [1] - 扎克伯格在内部信中高度评价赵晟佳在新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角色和开创性突破 [2][4] - 赵晟佳回应表示期待与团队共同构建ASI(人工超级智能)并使其与人类需求保持一致 [8] 团队架构 - 65岁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将继续担任FAIR首席科学家 专注5-10年后的长期AI研究 [10][11] - FAIR与MSL分工明确:FAIR专注长期基础研究 MSL聚焦超级智能前沿 [11] - Meta超级智能团队44名成员中50%为华人背景 成员年薪可能在1000万至1亿美元区间 [25][26] 核心人物背景 - 赵晟佳2016年清华计算机本科毕业 斯坦福博士 专注大模型架构与对齐方向 [12] - 曾深度参与GPT-4和GPT-4o系统设计 主导ChatGPT等产品研发 领导OpenAI合成数据团队 [15][17] - 作为主要作者撰写的《GPT-4技术报告》获超1.7万次引用 为AI领域最高引文献之一 [18][20] - 获得ICLR 2022杰出论文奖 JP Morgan博士奖学金等多项荣誉 [22] 行业趋势 -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近期从OpenAI引进至少4名研究人员(含3名华人) [24] - OpenAI DeepMind Anthropic Meta等一线AI实验室中华人研究员比例显著提升 [27] - 华人科学家正深度参与定义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的底层范式与安全架构 [27][28]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隆重举行
机器人圈· 2025-07-25 20:53
大会概况 -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于7月22-24日在齐齐哈尔举行,主题为"具身智能与多模态交互技术的融合与突破"[1] - 大会由《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主办,6所高校联合承办,4个国家级专业委员会支持[1] - 蓝点触控、诺亦腾、念通智能、睿感物联等企业现场展示主打产品[1] 行业政策与市场数据 - 具身智能入选2024年中国工程院技术备选清单,2025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 - 2024年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达2378.9亿元[17] - 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50万台套,服务机器人产量1051.9万套[17] - 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从2021年322台/万人升至2023年470台/万人,预计2024年突破500台/万人[17] 技术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径[4] - "手眼脑"协同原位加工模式实现大型构件高精度高效加工[5] - 人机共融技术强调以人为核心的交互方式[7] - 混联机器人结合机器人技术与机床技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11] - 灵巧操作技能将向高保真多模态仿真、虚实迁移等方向发展[14] 学术成果 - 大会设立5个专题论坛,涵盖仿生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细分领域[19] - 收到44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9篇投稿,评选10篇优秀论文[19] - 设立青年硕博快闪论坛,30余名青年学者分享研究成果[20] 产业融合 - 智能机器人推动科技与养老服务、工业制造、物流运输等领域深度融合[4] - 产业需关注软硬一体布局、应用场景拓展、安全治理等关键方向[17]
云知声市值激增逾170亿港元:磐谷创投118倍回报领跑 D轮后入股国资平均收益率282%
新浪证券· 2025-07-25 15:06
上市历程 - 云知声于6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此前曾于2020年11月申请科创板IPO但三个月后撤回,2023年转战港股两度递表失效 [1] - 公司最终全球发售156.0980万股,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91.66倍,国际发售超额认购1.70倍,发行价205港元/股,募资3.20亿港元 [1] - 上市后流通股仅占总股本2.2%,在2025年港交所主板新上市公司中募资规模排名第31,属于"迷你IPO" [1] 股价表现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319.8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6.0%,收盘价296.40港元/股,涨幅44.6% [2] - 两周内股价一度达593.5港元高点,总市值逼近400亿港元,最新股价保持在530港元/股以上,市值较首日增长逾170亿港元 [2] 投资者结构 - 基石投资者商汤科技、润建股份和臻一资管合计认购46.286万股,占发售股份近三成,投资总金额9488.63万港元 [2] - 上市前共完成10轮股权融资,26家机构注资约24.36亿元,2023年5月D3轮融资后估值83.33亿元(19.29亿美元) [2] 机构投资回报 - 磐谷创投综合账面投资回报达117.97倍,其个人投资者基金天津朴树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收益率达207.8% [4] - 启明创投累计投入1.10亿元,上市后持股9.2%,投资回报近30倍 [5] - 高通和浙大联创投资分别实现账面回报16.92倍和13.04倍,京东、三六零等C轮投资者回报均超11倍 [5] - D+轮及以后轮次参与的机构平均收益率约282.4%,其中超四成为国资背景机构 [6]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12.05亿元,2024年单年亏损同比扩大21.4%至4.54亿元 [8] -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净流出,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远高于行业均值 [8] - 生活领域主要客户数量下降,医疗服务主要客户留存率从2022年70.4%降至53.3% [8] - 2024年在中国AI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中排名第四,市占率仅0.6% [8] 技术发展 - 伴随600亿参数"山海大模型"发布,公司将业务定位调整为多模态和行业智能体 [1] - "山海大模型"在主流测评榜单上掉队,技术声量衰减 [8]
诺奖得主谈人类末日危机实录:关于AI“第37步”、卡尔达舍夫I型文明
36氪· 2025-07-25 12:21
AI技术突破与象征意义 - AlphaGo在第2局比赛中的第37步棋被誉为"神之一手",成为AI在复杂决策中创新性突破的象征 [1] - 该事件引发行业对AI是否已接近技术变局临界点的思考 [1] - DeepMind首席执行官提出自然界可生成模型均可通过经典学习算法高效建模,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 [4][5] 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路径 - 预测2030年实现AGI的概率约为50%,需通过提出科学猜想或发明复杂游戏等标志性标准验证 [4] - AGI需具备匹配人脑的全面认知功能,当前系统存在智能参差不齐的问题 [30][31] - 测试AGI需对数万认知任务全面评估或由顶尖专家长期观察 [31] - 混合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与进化算法等)可能成为实现AGI的关键路径 [18][19] 自然系统建模与技术应用 - AlphaGo和AlphaFold通过智能引导搜索解决蛋白质折叠等复杂问题 [5] - Veo 3视频模型展现出对物理规律的直觉理解能力,挑战了需具身AI才能理解物理的传统观点 [7][8][9] - 未来视频可能发展为可互动场景,接近"世界模型"概念 [10][11] - 进化算法AlphaEvolve结合大语言模型探索新解法,展现组合创新潜力 [18][19] 游戏与交互界面革新 - AI将重塑游戏开发,实现动态生成剧情和真正开放世界 [12][13] - 未来5-10年可能出现根据玩家决策实时生成内容的游戏系统 [12] - AI生成界面时代将到来,界面可个性化匹配用户审美与思维习惯 [4][55][56] 能源与文明发展前景 - 核聚变和太阳能将成为未来主要能源,推动人类迈向卡尔达舍夫类型I文明 [4][43][44] - 解决能源问题将释放海水淡化、太空探索等潜力 [44] - 能源丰裕可能改变经济模式,消除资源稀缺引发的冲突 [45][46] 行业竞争与研发动态 - DeepMind保持双轨研发策略:50%资源投入突破性研究,50%优化现有技术规模化 [37] - 谷歌通过整合Google Brain与DeepMind团队加速产品落地 [51][52] - Gemini模型每6个月发布重大版本更新,沿帕累托前沿优化性能与成本 [56][57] - Meta高薪挖角策略反映AI人才争夺加剧,但前沿研究吸引力仍是关键 [4][50] 科学研究的AI赋能 - AI可辅助科学猜想验证,但提出高质量猜想仍需人类科学家 [23][24] - AlphaFold已分拆为Isomorphic公司,专注AI药物研发 [49] - 模拟生命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可能成为AI的下一个突破方向 [26][27]
沪指重回3600点 券商股表现亮眼
长沙晚报· 2025-07-23 12:58
市场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走高 三大指数盘中均创年内新高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89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931亿 [1] - 盘面热点集中在大基建方向 个股跌多涨少 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下跌 连续两日逾百股涨停 [1] - 超级水电 工程机械 煤炭 水泥等板块涨幅居前 智谱AI 元件 软件开发 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 [1] 行业动态 - 央行数据显示 2025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33万亿元 同比增长0.4% 增速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 上半年增加4166亿元 [1] - 上海市印发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支持智能眼镜主控芯片研发与产业化 加快市场开拓 [1] - 工信部表示钢铁 有色 石化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 优供给 淘汰落后产能 [3] 机构观点 - 算力行业高景气度持续验证 估值或有提升空间 推荐北美算力链核心标的 外溢需求受益公司 上游紧缺环节 1.6T光模块及CPO产业链 国产算力链 [2] - 大模型迭代推动产业向通用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AI应用值得关注 建议关注AI端侧芯片 模组等产业链 继续推荐电信运营商 军工通信等板块 [2] - 煤炭板块走强 焦煤期货价格持续大涨 下游采购积极性回升 供应端边际收紧叠加电煤消费回升 对煤价形成阶段性支撑 [3] 技术分析 - 超级水电概念连续两日与指数共振上行 资金虹吸效应强 大基建方向与前期热点方向或延续跷跷板效应 [3] - 创新药 机器人 AI 大金融 军工等前期热点方向仍存在反复活跃空间 [3] - 三大指数日线MACD红柱持续放大 沪指若突破前高3674点 后续或更具想象空间 [3]
AI产业合作加强,机构建议关注芯片等产业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14:15
半导体材料设备行业表现 - 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上涨0.86%,成分股中华海诚科上涨3.56%,天岳先进上涨2.31%,京仪装备上涨2.12%,盛美上海上涨2.00%,中微公司上涨1.65% [1]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上涨0.69%,最新价报1.03元,盘中换手率17.59%,成交4650.95万元 [1] - 科创半导体ETF最新规模达2.62亿元,份额达2.57亿份,均创近1月新高 [1] - 科创半导体ETF近7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3450.30万元,日均净流入492.90万元,最高单日净流入1621.47万元 [1] AI与通信行业动态 - 中国联通将联合AI科技企业及行业头部客户,攻关高效模型架构与可成长学习机制,扩展大模型在记忆、推理、创造等能力边界,并启动行业大模型共创行动 [2] -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大模型迭代将推动产业向通用人工智能发展,AI应用前景广阔,建议关注AI端侧芯片、模组等产业链 [2] - 中信建投证券继续推荐电信运营商、军工通信等板块 [2] 关联ETF - 相关ETF包括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芯片ETF(159995)、半导体材料ETF(562590) [3]
沪指创年内收盘新高 可围绕泛科技及安全方向做功课
长沙晚报· 2025-07-21 12:47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成交额1.5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17亿 [1] - 稀土永磁、锂矿、有色金属、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游戏、光伏、CPO、消费电子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沪指创年内收盘新高,创业板指创年内新高后回落 [2] AI算力板块 - Meta将投资数千亿美元建设大型数据中心 [1] - OpenAI宣布将在ChatGPT中推出通用型AI智能体 [1] - 英伟达恢复向中国销售H20并推出合规GPU [1] - 建议关注北美算力链核心标的、外溢需求公司、上游紧缺环节、1.6T光模块及CPO产业链、国产算力链 [1] - 大模型迭代推动产业向通用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建议关注AI端侧芯片、模组等产业链 [1] 水电与基建行业 - 中国正式启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超级工程建设 [2] - 民爆行业生产总值从2015年273亿元增长到2024年416.95亿元,年均增长约5% [2] - 三峡水运新通道等国家级基建项目持续推进 [2] - "一带一路"出海机遇推动龙头企业通过收并购强化规模优势 [2] 投资建议 - 建议围绕泛科技及安全方向布局 [2] - 稳定币、大基建及传统行业反内卷等热点方向中线持续看好 [2]
独家丨再融近亿元!清北学霸联手创业,做AI算力“建筑商”
创业邦· 2025-07-21 11:34
行业趋势 - AI基础设施赛道创业窗口期已过,不再是蓝海[2][35] - 全球AI基础设施市场预计2028年支出超1000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37%达318亿美元[12] - 国产大模型发力推动算力需求激增,上半年客户数量明显增多[29] 公司概况 - 基流科技定位为全栈自主AI算力"建筑商",提供智算集群设计到运维的一站式服务[5] - 累计交付23个集群,超6.6万张GPU、4000台交换机、32万个光模块[5] - 2024年营收达数亿元,预计2025年保持50%增速[5][31] 技术产品 - 自研Galaxy HPAC系统包含高性能融合AI网络Mercury-X(通信吞吐量提升50%)、AI平台Venus-AI Cloud、建维平台Venus-AI DOC(月SLA超99.95%)[20][24][27] - 推出全国芯25.6T高速开源AI交换机MS6426,通过72小时长稳测试[21] - 实现跨1500公里远距离训推项目落地,30天交付数千卡集群[20][28] 融资发展 - 成立两年完成7轮融资,最新A+轮近亿元,投资方含上海国投孚腾、国方创新等国资[3][15] - 早期融资遇冷,2023年底抓住国产大模型机遇后加速,获智谱AI等产业资本加持[16][17] - 融资策略强调业务协同,拒绝"讲故事"估值,按营收数据洽谈[17] 竞争策略 - 差异化定位避开大厂竞争,强调开放性(支持灵活组合组件)和性价比[17] - 国产化核心战略,通过开源自主解决生态碎片化问题[28] - 管理采用权责利对等机制,扁平化决策提升执行力[33] 市场机会 - 各地算力中心建设标准参差不齐,技术薄弱集成商将被淘汰[29] - 7月将发布自研AI通信新品,持续投入开源社区[31] - 客户覆盖智谱AI、商汤科技、运营商及地方国企[5]
摩根士丹利:我们学到了什么以及接下来什么最重要为什么扩散模型可能模糊科技vs媒体的时间花费界限
摩根· 2025-07-19 22: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通用人工智能推动媒体行业发展,高质量内容更受青睐,创意与讲故事民主化,大公司可根据用户喜好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优质内容,提升盈利能力并可能催生新商业模式 [4][9] - 更长视频工具对观看时长有积极影响,扩大潜在市场空间,投资者应关注长视频内容对用户参与度和平台盈利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公司市场策略 [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通用人工智能在媒体行业的应用变化 - 内容创作方面,可显著降低制作成本,预计减少 10%到 30%的电影和电视剧制作成本 [3] - 内容分发方面,个性化和内容策展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但需解决共同体验缺失问题,发现和推荐功能至关重要 [3] - 内容变现方面,通过更好的广告变现和更高的用户参与度带来定价优势,可能出现新商业模式 [3] Netflix 和 Spotify 利用通用人工智能实现增长情况 - 未来五年内,Netflix 和 Spotify 营收增长可达个位数到两位数,利润率也会扩张 [1][5] - Netflix 利用通用人工智能提高从剧本创作到视觉特效等各环节效率,降低制作成本并提高利润率 [1][5] - Spotify 通过“单一应用程序”理念,将音乐业务扩展到播客、有声读物等领域并尝试涉足视频领域,利用 AI 产品提高用户参与度推动收入增长 [1][5] YouTube 与 Netflix 在用户参与度上的表现 - YouTube 用户参与度每月小幅上升,成为美国最大视频平台之一,通过提供各种优质内容吸引观众增加观看时长 [1][6] - Netflix 在美国市场表现相对平稳,继续专注竞标分发自己的原创内容保持竞争优势 [6] Meta(Facebook)利用视频增长势头情况 - Meta 旗下平台超 50%的时间花在视频上,获得良好视频增长势头 [2][7] - 推出新模型帮助广告主制作更个性化、更精准的视频广告,提高转化率 [2][7] - 分析用户喜好数据,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内容,提高观众参与度 [2][8]
Meta Platforms(META.O)将不签署欧盟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
快讯· 2025-07-18 19:11
Meta Platforms(META.O)将不签署欧盟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