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AGI)
搜索文档
“深度绑定”共攀科技创新高峰
新华日报· 2025-07-31 05:12
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建设 - 长三角创新联合体由领军型科技企业、重大创新平台或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资源,开展跨区域协同攻关 [1] - 首批12个联合体涉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7个战略必争领域,第二批12个扩展至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等10个领域 [2][5] - 联合体聚焦"卡脖子"技术、先发优势关键技术及前沿基础技术,目标形成可复制的标志性成果 [5] 人工智能领域联合体案例 - 思必驰牵头的语言计算联合体汇聚6家沪苏浙单位,包括科沃斯、上海交大、吉利汽车研究院等 [2] - 联合体攻克AGI场景适应性难题,通过"1+N"中枢大模型架构实现吉利领克900全时语音助手升级,支持多模态车控交互 [3] - 技术成果已落地奇瑞汽车,并拓展至智能家居、数字政企领域,未来计划切入具身智能赛道 [8] 生物医药领域联合体案例 - 康缘药业牵头的中药绿色制造联合体联合5家单位,攻关中药提取精制生产线智能制造技术 [4] - 攻关团队80人中博士占比48%,高级职称51%,35岁以下青年占50%,共享国家级科研平台资源 [4][7] - 阶段性成果包括完成智能化闭环浓缩机样机研制,解决行业能耗高、污染大的共性痛点 [8][9] 联合体运行机制 - 康缘药业联合体建立四级管理组织体系,设立专职科研助理提升效率,按任务分组深度捆绑成员单位 [6] - 思必驰联合体实行"群策群力+专业指导"模式,通过风险评估减少不确定性,实现跨单位精准对接 [6] - 资源共享机制整合算法、数据、场景等要素,知识产权分配明确独立研发与合作成果归属 [7] 联合体商业化成效 - 语言计算联合体技术帮助科沃斯、老板电器在智能家居场景快速应用大模型交互技术 [9] - 奥赛康药业联合体规划3-5年开发1个抗耐药感染创新药,实现2-3个药物产业化,形成"临床需求-研发-产业化-验证"闭环 [9] - 美辰微电子联合体已启动低轨卫星通信芯片关键技术攻关,进入电路设计仿真阶段 [10]
137亿美元换“永久AI通行证”? 微软与OpenAI再谈改写AGI触发条款
智通财经· 2025-07-29 23:34
微软与OpenAI合作协议重新谈判 - 微软正与OpenAI就重新谈判合作协议进行深入讨论 新协议可能确保微软在OpenAI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目标后仍能继续使用其关键AI技术 [2] - 根据现行协议 一旦OpenAI实现AGI 微软将失去部分技术使用权 新条款旨在消除这一限制 [3] - 谈判最早数周内可能达成 微软CEO与OpenAI CEO已在太阳谷会议上讨论重组事宜 [3] 协议核心条款变更 - 新条款将允许微软在OpenAI宣布实现AGI后继续使用最新AI模型及其他核心AI技术 [2][3] - OpenAI希望在收入分成中获取更大份额并调整微软对其知识产权的访问权限 [4] - 微软希望在2030年合同到期后继续使用OpenAI的核心AI技术 [4] AGI定义与触发机制 - AGI被定义为"在多数经济价值工作中超越人类能力的高度自主系统" [5] - OpenAI董事会拥有技术层面AGI达成的决定权 商业里程碑为创造约1000亿美元总利润时触发 [5] - 微软拥有商业里程碑认定权 若双方存在分歧可能诉诸法律 [5] 股权与架构重组 - 双方正就微软持股比例进行谈判 讨论范围在30%上下 [6] - OpenAI急于改变非营利架构以获得额外资金建设数据中心 软银可能提供数百亿美元支持 [7] - 若重组未能在年底前完成 软银可能减少投资 [7] 历史合作与竞争关系 - 微软为OpenAI打造超级AI服务器集群 获得将其技术融入微软产品的权利 [3] - 微软曾放弃OpenAI收购io公司的部分知识产权权利 但反对其收购竞争性AI编程公司Windsurf [6] - Windsurf最终以24亿美元被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购 [6] 双方核心诉求 - OpenAI希望确保非营利主体获得充足资源并保持显著股权 [4] - OpenAI计划拓展客户至非Azure平台用户 并要求微软遵守严格安全标准 [5] - 微软若认为新条款不满足需求 可能维持现有合同 [6]
报道:微软就长期获取OpenAI技术展开深入谈判 协议或数周内达成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21:25
现有合同包含与AGI门槛相关的独立条款,可通过技术或商业里程碑触发。在技术层面,OpenAI董事会 有权确定公司何时达到AGI水平,一旦认定达标,微软将失去对该节点之后开发技术的使用权。 商业里程碑的触发条件是OpenAI证明其能够为包括微软在内的投资者创造约1000亿美元的总利润。在 此情况下,微软将失去对OpenAI所有技术的使用权,包括触发点之前开发的产品。如果双方在商业里 程碑认定上出现分歧,可能诉诸法庭解决。 现有合同还禁止微软自行开发AGI技术,这进一步凸显了确保持续技术使用权对微软的重要性。 合作关系从蜜月期走向竞争 微软正与OpenAI展开深入谈判,以达成一项使其能够持续获取关键OpenAI技术的协议。 周二,据媒体援引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微软和OpenAI正就重新谈判合作协议进行深度磋商,这项交易 可能确保微软在OpenAI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目标后,仍能继续使用其关键技术。 根据现有合同,OpenAI达到AGI水平被视为一个关键里程碑,届时微软将失去对OpenAI技术的部分权 利。新协议旨在消除这一限制,这也是OpenAI转型为营利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 据知情人士透露,谈判人员定期 ...
微软据悉就长期获取OpenAI技术展开深入谈判 协议或数周内达成
快讯· 2025-07-29 19:50
微软正与OpenAI展开深入谈判,以达成一项使其能够持续获取关键OpenAI技术的协议。据两位知情人 士透露,两家公司已经讨论了将允许微软使用OpenAI最新模型和相关技术的新条款,即使OpenAI认为 其已达成开发更强大人工智能,即"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目标。根据现有合同,OpenAI达到AGI水平 被视为一个关键里程碑,届时微软将失去对OpenAI技术的部分权利。谈判人员定期会面,协议可能在 几周内敲定。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与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本月早些时候在爱达荷州太 阳谷举行的Allen & Co.会议上讨论了相关事宜。(彭博)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ChatGPT引发的90%技术将消失 硅谷高薪挖人难成功
凤凰网· 2025-07-28 09:38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集团云计算和AI部门创始人王坚认为 ChatGPT热潮后涌现的AI技术和服务中90%可能会在五到十年内消失 因其并非技术本质 但有助于推动行业探索 [1] - OpenAI造成对AI能力的偏见或片面认知 AI应用远不止聊天机器人 开发者需以创造性思维推动AI进入下一发展阶段 [1] - 阿里云已发展为规模达160亿美元的业务 支撑全球电商和物流 并推出通义千问大模型 与ChatGPT等产品媲美 公司正全力押注AGI竞赛 [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美公司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发AI技术 美国总统签署行政命令确保美国在AI领域领先地位 [3] - 硅谷公司以高薪招揽顶尖工程师的做法被批评 创新早期阶段应找对的人而非贵的人 [3] - 中国是全球最大科技实验室之一 成为创新热土 人们对科技充满热情并积极尝试新技术 [3][4] 企业战略与成就 - 阿里云创始人2009年提出发展计算业务 坚信算力需求将爆发式增长 最终成功打造公司第二大业务 [2] - 阿里云不仅支撑电商物流业务 还孕育出通义千问大模型 参与全球AGI竞赛 [2] - 公司创始人具备突破思维定势的能力 早期仅凭信念推动计算业务发展 未提供具体商业计划或模型 [2]
AI算力产业链牛市轨迹未完待续! “算力风暴”掀起2万亿美元投资狂潮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15:16
宾夕法尼亚州AI基础设施投资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宾夕法尼亚州将获得920亿美元投资用于建设"超级AI中心",其中AI数据中心项目360亿美元,能源项目560亿美元 [1] - 黑石集团承诺投入超过250亿美元用于建设数据中心和能源基础设施,其旗下QTS已在宾州东北部获得开发用地 [1] - CoreWeave计划投资60亿美元在宾州兰开斯特建立大型AI数据中心,初期开发100兆瓦算力,未来可能扩至300兆瓦 [2] - 亚马逊、谷歌和CoreWeave计划在该地区分别投资200亿、250亿和6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和能源项目 [3] AI算力投资浪潮 - 华尔街机构预计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浪潮规模有望高达2万亿美元,目前仅处于开端 [2] - 台积电、阿斯麦、安费诺与英伟达业绩显示AI算力投资是股票市场"最强阿尔法" [2] - Wedbush认为未来三年全球企业和政府在AI基础设施及应用方面将投入2万亿美元 [4] - Loop Capital预测到2028年全球在英伟达AI GPU为核心的算力基础设施上累计支出约2万亿美元 [7] 科技巨头AI投资动态 - Meta计划投资数千亿美元建设多座超大型AI数据中心,首个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4] - Meta首席执行官表示将投资数千亿美元支持AI发展,目标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 [5] - AWS与韩国SK集团合作建设100兆瓦规模的韩国最大数据中心 [4] - Anthropic预测到2027年AI大模型将能自动化几乎所有白领工作,推理端算力需求巨大 [5] 英伟达前景展望 - 英伟达恢复H20 AI GPU在中国市场销售 [4] - Wedbush称英伟达AI芯片是"新时代的黄金和石油",预测市值将继续攀升 [7] - Loop Capital将英伟达目标股价从175美元上调至250美元,预测市值可能达到6万亿美元 [7] - CoreWeave CEO表示算力需求从三年前的10兆瓦发展到如今的吉瓦级别讨论 [6] AI算力需求增长 - 美国电网因AI数据中心电力负载持续承压,突显电力资源重要性 [3] - 一座吉瓦级电力设施可为约75万户美国家庭供电 [6] - CoreWeave首批100兆瓦数据中心预计2026年开放,预计产能将受追捧 [6] - AI推理系统被英伟达CEO黄仁勋视为未来最大营收来源 [5]
鼎晖VGC与海尔资本联合领投!清华持股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完成5亿元A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7 16:33
融资与公司背景 - 公司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 由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 厚雪资本、华映资本等跟投 老股东清流资本等持续加码 [1] - 资金将用于推进人形机器人软硬技术研发与量产落地 推动"模型-本体-场景数据"闭环飞轮运转 [1] - 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 是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 坚持软硬一体技术路线 聚焦通用人工智能(AGI)前沿应用 [1] 核心团队 - 创始人陈建宇教授师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Masayoshi Tomizuka 现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及上海期智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拥有超十年机器人研发经验 发表国际顶尖论文五十余篇 [2] - 核心团队成员来自清华、北大、伯克利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及世界500强企业 研发人员占比高达80%以上 [4] 技术研发 - 基于第一性原理开展研发 重点解决机器人学习效率与任务执行能力问题 构建"端到端具身大模型+自研人形本体+全身灵巧操作"三角闭环 [5] - 模型侧持续突破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技术 2023年发布DoReMi算法框架 2024年推出HiRT架构及PAD/VPP算法框架 首创iRe-VLA训练框架 [7] - 开发出ERA-42模型 整合视觉感知、语义理解、动作预测等功能 实现单一模型对高自由度人形机器人的全流程控制 可完成上百种操作任务 [9] 产品与商业化 - 自主研发STAR1机器人 具备55个自由度 3.6m/s最高奔跑速度 24kg单手提举能力 核心零部件全栈自研 [9] - 开发轮式人形机器人Q5 与STAR1共享核心零部件 降低研发成本 已实现批量交付 2025年累计交付量达200台 海外订单占比超50% [11] - 与海尔智家、联想、北自科技等行业领先企业建立合作 在物流和零售服务领域探索创新应用 [11] 行业格局 - 人形机器人行业主要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星动纪元等 [13] - 具身智能领域主要企业包括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等 [14]
美媒:中国AI模型全球走俏,快速削弱美国领先优势
凤凰网· 2025-07-02 13:42
中国AI公司全球竞争力 - 中国AI公司正在挑战美国在全球AI领域的主导地位,为全球AI军备竞赛奠定基础 [1] - 跨国银行、公立大学等用户在欧洲、中东、非洲和亚洲越来越多地选择中国企业的大语言模型,如DeepSeek和阿里巴巴的模型 [1] - 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沙特阿美等国际企业已开始测试或部署DeepSeek的模型 [1] - 美国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AWS、微软和谷歌也向客户提供DeepSeek服务,尽管白宫因数据安全问题禁止在部分政府设备上使用 [1] 中美AI竞争格局 - 中美AI竞争正在引发技术分化,各国可能需要在美式或中式AI系统之间做出选择 [3] - 微软总裁认为决定中美AI竞赛胜负的关键在于谁的技术在全球更广泛被采用 [3] - 美国限制中国AI企业获得美国生产的计算机芯片、技术专长和融资渠道,中国则在大力投资建设减少对美国依赖的AI供应链 [3] - 中美AI系统互通性减少可能导致信息茧房问题,长期来看可能削弱全球应对AI威胁的能力 [3] 中国AI的市场策略与优势 - 中国公司通过提供性能相近但价格更低的产品抢夺客户,例如DeepSeek的价格比同类产品低17倍 [2][6] - 中国在AI领域的数据和人力资本方面占据优势,帮助其迎头赶上美国 [2] - 中国AI产业更注重实际应用而非技术突破,这有助于迅速赢得新用户 [6] - 腾讯、百度等公司通过开源AI模型获得优势,开发者已基于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创建超过10万个衍生模型 [6] 全球市场采用案例 - 东京AI创业公司Abeja为日本经济产业省构建AI模型时选择了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而非谷歌或Meta的产品 [7] - 南非金山大学选择使用DeepSeek因其开源且可离线运行,有助于保护数据安全 [7] - 塞浦路斯AI工具平台Latenode上五分之一的全球用户选择使用DeepSeek的模型 [6] 美国管制的经济影响 - 美国对华AI芯片管制导致西方芯片制造商损失数十亿美元销售额,英伟达因H20芯片禁令可能损失100亿美元收入 [4] - 如果中国AI模型被广泛采用,谷歌、Meta等美国公司可能面临市场份额和收益流失 [4] - OpenAI指出中国公司智谱AI正积极进入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试图锁定中国系统和标准 [4] 行业历史与现状对比 - 2018年中国AI行业融资219亿美元,美国投资者参与占30%,如今美国对中国AI企业的风险投资已基本停止 [7] - 中国学生曾大量涌入美国大学和硅谷,如今前往美国求学和工作的难度增加 [7] - OpenAI的ChatGPT全球下载量达9.1亿次,DeepSeek为1.25亿次,美国AI模型仍被视为行业标杆 [1]
震惊业界!Meta、OpenAI突发:1亿美元抢人才
证券时报· 2025-06-30 23:23
人才争夺战 - Meta从OpenAI挖走四名核心研究人员加入其超级智能团队 包括Shengjia Zhao Shuchao Bi Jiahui Yu和Hongyu Ren [2] - 被挖人员背景显赫 Hongyu Ren负责OpenAI o3/o4 mini模型 Shengjia Zhao参与GPT-4开发 Jiahui Yu曾任谷歌大脑高级科学家 Shuchao Bi管理多模态模型 [2] - 此前Meta已从OpenAI苏黎世办公室挖走三名开发人员 包括Lucas Beyer Alexander Kolesnikov和Xiaohua Zhai [3] 高额人才激励 - Meta为挖角OpenAI员工开出高达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及更高年薪方案 [1][3] - OpenAI CEO证实Meta的挖角行为 但表示核心团队尚未流失 [3] 战略布局调整 - Meta成立"超级智能小组" 目标招募50名专家 由CEO扎克伯格亲自参与招聘并调整总部工位布局 [4] - 扎克伯格计划通过AGI技术整合社交媒体 通讯平台 AI助手及智能眼镜等产品线 [4] - 公司采取并购策略加速发展 以148亿美元收购Scale AI公司49%股份 创Meta最大外部投资纪录 [5] 技术发展目标 - Meta将AGI研发作为核心战略 旨在超越OpenAI Anthropic和谷歌等竞争对手 [2][4] - 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将在收购完成后加入Meta超级智能团队 [5]
震惊业界!Meta、OpenAI突发:1亿美元抢人才!
证券时报· 2025-06-30 23:18
Meta从OpenAI挖角AI人才 - Meta近期从OpenAI挖走四名核心开发人员,包括Shengjia Zhao、Shuchao Bi、Jiahui Yu和Hongyu Ren,四人已加入Meta的超级智能团队 [1][3][4] - 被挖人员背景显赫:Hongyu Ren负责OpenAI已发布的o3/o4 mini模型及即将开源的模型训练,Shengjia Zhao参与GPT-4开发,Jiahui Yu是谷歌大脑/DeepMind前高管,Shuchao Bi管理多模态模型 [4] - 此前Meta还从OpenAI苏黎世办公室挖走三名开发人员(Lucas Beyer、Alexander Kolesnikov、Xiaohua Zhai) [5] - 公司为挖人开出高达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并承诺更高年薪 [2][5] Meta加速AGI战略布局 - 扎克伯格亲自组建"超级智能小组",目标招募约50名专家,计划通过该团队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领域领先地位 [6][7] - AGI能力将整合至公司全系产品,包括社交媒体、通讯平台、AI助手及智能眼镜等硬件 [8] - 扎克伯格调整总部工位布局并频繁举办私人会晤,亲自参与人才招募 [8] Meta通过并购强化AI能力 - 公司同意以148亿美元收购AI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 49%股份,创下Meta史上最大外部投资纪录 [9] - 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将加入超级智能小组,其数据标注能力可加速AGI研发 [9] 行业竞争动态 - OpenAI CEO证实Meta试图高薪挖角但其核心团队未接受邀请 [5] - Meta挖人动作显示其试图在AGI领域追赶OpenAI、Anthropic和谷歌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