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金融“活水”滴灌非遗匠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0 17:28
非遗节概况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官方赞助,主题为"增进交流互鉴 激发传承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 [1] - 非遗节全面展现中国和国际社会履约实践和成果,彰显"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理念和文化多样性 [1] - 非遗节是非遗领域重点品牌性节庆活动之一,是展示保护成果、促进交流的重要平台 [3] 非遗节亮点 - 本届非遗节聚焦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全国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参演 [3] - 着重突出科技赋能,推出30余项体验装置,通过游戏、VR数字展览、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创新成果 [3] - 联动促进非遗消费,开展非遗品牌IP授权展示、推介和交易,深化非遗与知名品牌合作 [3] - 首次设立"主宾国+主宾城市"机制,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400位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等参与 [6] 兴业银行参与情况 -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在"非遗焕新彩 IP创未来"国际非遗品牌IP授权活动上创新发布个人经营贷(非遗传承人专属)产品 [5] - 该产品特别面向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区县官方认定的非遗传承人或主办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支持 [5] - 成都分行与8家非遗技艺认定企业达成首批意向性合作协议 [5][6] - 打造产品绿色审批通道,客户经理全程上门服务,仅需3个工作日便可实现贷款申请到放款的全流程办理 [6]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活动在百色开幕
广西日报· 2025-06-15 09:43
活动概况 -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活动在百色右江河畔举办,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通过五大板块集中展示广西非遗创造性转化成果,吸引数千市民及游客参与 [1] - 开幕式包含非遗主题表演如歌舞《欢乐壮乡》、马骨胡演奏《百色来了红七军》,并发布"记得住乡愁"文化外宣视频,美籍华人靳羽西出镜联结海内外侨胞 [1] - 同步启动线上购物节,20位达人通过直播推介非遗手工、美食及文创产品,推动"桂品出圈" [1] 非遗创新与商业化 - 主会场"活态传承市集"中,00后传承人陆伟展示壮族"报添丁"药囊并现场调配,玉林漆器传承人梁军的"三非遗转运珠"融合景泰蓝、沉香与漆艺,创新设计斩获超十万订单 [1] - 非遗节庆与美食展区呈现壮族霜降节、五色糯米饭等特色文化,体现非遗与生活的深度交融 [1] - 活动通过图文视频展示广西非遗保护成果,包括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及数字化保护 [1] 广西非遗保护体系 - 自2003年起广西将非遗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自治区级投入累计超1亿元,建成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县(区)级四级保护体系 [2] - 现有4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115个(全国前列),其中国家级项目70个,自治区级传承人936名(国家级66名) [2] - 广西推行"月月有节庆、处处有惊喜"模式,每年推出12大非遗主题节庆串联文旅资源,推动非遗现代化 [2] 活动背景与目标 - 活动由自治区文旅厅与百色市政府联合主办,持续至6月15日,旨在探索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为"广西旅游年"注入文化动能 [2]
用视频讲好非遗故事 2025非遗视频创作大会在婺源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5-26 12:28
活动概况 - 2025非遗视频创作大会于5月24日在江西婺源婺女洲度假区开幕 主题为"视界非遗创见未来——打造非遗传播新生态" [1] - 活动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上饶市政府及抖音 快手 小红书 B站 微博 红果六大新媒体平台共同主办 [1] - 开幕式汇聚200余位非遗传承人和98位青年创作人 通过非遗展演展示传统文化魅力 [1][2] 合作机制 - 大会启动"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行动" 首批入选214位非遗传承人和98位青年创作人 [2] - 哺育行动提供培养计划 政策支持及导师聘任机制 搭建青年创作者成长通道 [2] - 六大平台(抖音 快手 小红书 B站 微博 红果)联合参与行动 构建非遗传播新生态 [2] 内容创新 - 徐峥和李子柒获聘"非遗推广大使"及"哺育行动总顾问" 强化名人效应 [3] - 推出"非遗打卡路线"覆盖六大活态展演区 包括社火广场 傩舞广场等 融合传统表演与互动体验 [3] - 开设非遗大集 集中展示传统美食 音乐 戏剧 工艺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 [3] 行业影响 - 活动首创"非遗传承人+多平台创作人"合作模式 推动传统技艺与数字技术融合 [1][3] - 通过大师课 现场创作等活动 促进非遗内容在短视频平台的创新传播 [3] - 上饶市政府强调活动旨在实现"传统与现代对话" 为非遗注入数字化活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