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材料

搜索文档
旭化成,再退出四大化工新材料业务!
DT新材料· 2025-05-28 00:07
旭化成业务调整决议 - 公司宣布撤离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树脂及SB乳胶业务,并关闭川崎精制工厂以优化业务结构[1] - 停产决策基于经济低迷、原材料成本上涨及中国产能扩张导致的供需失衡,当前产能利用率持续处于低位[1] - MMA单体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生产,也可用于PVC助剂ACR、MBS制造及腈纶生产[1] 全球MMA与CHMA市场格局 - 2024年全球MMA年产能640万吨,主要生产商包括三菱化学、旭化成、巴斯夫等,中国企业如万华化学、江苏斯尔邦等推动中国产能达262万吨[2] - CHMA作为功能性单体应用于涂料、粘合剂等领域,旭化成预定2026年3月停产,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赢创、三菱瓦斯化学等[2] - 国内CHMA生产企业以东联安信化学为代表[2] 丙烯酸树脂与SB乳胶行业概况 - 丙烯酸树脂具有耐候性、环保性等特点,应用于汽车漆、建筑涂料等领域,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巴斯夫、陶氏、LG化学等[3] - SB乳胶在纸张处理、地毯加工等领域应用广泛,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巴斯夫、陶氏、盛禧奥等,国内有中国石化、卫星化学等企业[3] 公司近期业务重组动态 - 2024年11月关闭泰国MMA工厂,因中国产能增加导致盈利恶化[4] - 2025年2月计划将旭化成环氧树脂公司并入母公司,2026年4月生效[4] - 2025年5月因AI算力需求增长收紧PSPI产品供应[4] 未来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中期计划"Trailblaze Together"聚焦氢能、绿色低碳技术、高性能材料和半导体业务[4] - 氢能领域推动水电解业务商业化,高性能材料推出新一代低VOC固化剂生产线[4] - 半导体材料发布感光干膜"SUNFORT™ TA系列",支持1.0μm线宽的先进半导体封装[4] 具体停产时间表 - MMA单体:2026年9月停产并停止销售[5] - CHMA:2026年3月停产并停止销售[5] - 丙烯酸树脂:2026年9月停产,2027年9月停止销售[5] - SB乳胶:2027年9月停产,2027年12月停止销售[5]
4J42精密合金线材的物理性能
搜狐财经· 2025-05-26 05:56
4J42精密合金线材的物理性能参数如下: 4J42是一种高性能的镍基精密合金,以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闻名。本文将从技术参数、行业标准、材料选型误区、技术争议点以及市场 行情等方面,全面分析4J42精密合金线材的物理性能。 4J42精密合金线材的物理性能 在选择4J42精密合金线材时,常见的误区包括: 1. ASTM B985-18:规定了合金线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工艺要求。 2. AMS 2422:详细说明了合金的热处理、表面质量和无损检测要求。 1. 误区一:高纯度等于高性能 高纯度并不一定带来更好的性能,关键在于合金的成分比例和热处理工艺。4J42的性能取决于其均匀的微观结构和适当 的杂质含量。 2. 误区二:忽视加工工艺的影响 加工工艺直接影响合金的晶粒大小和性能稳定性。例如,冷拉和热轧工艺会显著影响线材的强度和韧性。 3. 误区三:只关注价格,忽略性能 4J42的价格较高,但其高性能在长期使用中能降低成本。忽视性能可能导致更高的维护和更换费用。 4J42精密合金线材在高温下的延展性与强度之间的平衡是行业内的技术争议点。一些研究认为,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高温强度,但可能牺牲延展 ...
富恒新材(832469) - 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5-21 19:2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是2025年5月20日 [3] - 活动地点是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召开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加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姚秀珠等5人及保荐机构国泰海通证券陈星宙 [3] 研发与投产情况 - 2024年研发立项的PCR材料、汽车尼龙管用材料等已在2025年逐步量产 [4] - 2025年针对耐醇PMMA材料、车用轻量化改性塑料等方向进行研发立项 [4] 未来技术和产品重点方向 - 轻量化材料:开发轻量化纤维增强材料、改性特种工程塑料,满足产品轻量化需求 [4] - 进口替代材料:开发高耐醇、耐应力PMMA和低成本改性PCTG材料,替代进口材料 [4] - 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开展低比重、耐化学腐蚀性、低吸湿性长碳链PA612材料,高刚性、低翘曲、耐腐蚀PPS等特种工程塑料的配方开发和工艺优化 [4] - 环保材料:布局PCR材料开发,产品覆盖PC、ABS等系列,完成第三方认证,应用于消费电子等多领域 [5] - 高性能功能材料:开发仿陶瓷改性塑料等改性塑料,满足客户功能化产品需求 [5] 市值管理规划 - 高度重视市值管理,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强投资者沟通等提升长期投资价值,聚焦主营业务发展,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 [6] 碳纤维产品研发情况 - 较早就研发碳纤维相关产品并持续技术优化,部分形成知识产权,研发中心被认定为深圳市碳纤维改性工程塑料工程实验室,产品有少量销售 [6]
中材科技20250518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材科技、光远新材、红河科技、巨石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材科技业绩与市值**:2025 年业绩预计达 15 亿元,受益于风电叶片价格上涨和高性能材料抢装,2026 年预计至少 15%增长,市值空间预估 400 亿元[2][4] - **光远新材市场地位**:在低介电和高性能电子布领域有重要影响力,意向订单 4500 万米/年超自身产量 3000 万米/年,占行业份额约四分之一[5] - **中材科技产能规划**:目前高端电子布月产能约 120 万米,2025 年三季度末月产能提至 300 万米,2026 年 6 月达 600 万米,2025 年销量预期近 2500 万米,2026 年达 6000 万米[6][7] - **光远新材产能情况**:目前月产能约 400 万米,2025 年底一代产品月产能提至 700 万米,二代产品提至 100 万米[8] - **红河科技表现与预期**:二代和低 CTE 电子布占自身产能 50%左右,2025 年三季度初二代月产能 20 万米,一代 40 万米,占行业需求 40%左右,2025 年高端电子布盈利预计 1.6 - 1.7 亿元,持续扩产[9] - **中材科技利润预期**:2025 年市场对业绩预期有分歧,中性预测单吨赚 600 - 700 元,2026 年考虑量翻倍等因素利润可达 7.5 - 8.4 亿元[10][11] - **巨石公司盈利能力**:预计每月盈利 600 - 700 元/吨,全年业绩 9 - 10 亿元,需求超预期盈利能力或提升[12] - **风电叶片价格影响**:风电叶片价格上涨在二季度报表体现,4 月业绩好与之有关,上半年抢装使整体业绩亮眼[13] - **中材科技技术优势**:在电子布和电子纱领域有强大技术团队,有先发优势,能卡位低阶和低热风技术电子布市场需求[14] - **高性能材料及产品线盈利**:高性能材料 2025 年因上半年抢装业绩亮眼,气瓶等产品线全年盈利约 3.5 亿元,2025 年总体乐观估计业绩 18 - 19 亿元,2026 年新产品线上市利润增长潜力大[15] - **中材科技竞争优势**:凭借产业化、成本控制和领先布局能力,在行业有显著优势,二代及低 CTE、低 CP 布局领先[16] - **中材科技发展潜力**:2025 年业绩兑现度高,2026 年弹性大,光源成功上市弹性增加,成熟产业化和成本控制优势使其竞争力强,值得重点推荐[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光远新材一代产品价格约 26 元/米,二代产品价格 100 - 150 元/米,一代产品盈利稍高于中材科技,二代产品盈利能力相似[8]
南京聚隆(300644)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8:3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和线上交流 [2] - 第一场线上交流参与单位及人员共 12 人,第二场业绩说明会参与为线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 [2] - 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9 日上午 10:00 - 11:00(第一场)和下午 15:00 - 17:00(第二场) [2] - 地点第一场为腾讯会议,第二场为全景网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第一场为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范悦谦先生;第二场有董事长、总裁刘曙阳先生等多人 [2] 公司财务与分红情况 - 2024 年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账户中已回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5 元(含税),待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3] - 2024 年收入 23.87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433.97 万元;2018 - 2024 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约为 15.26%,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为 24.16% [8]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5.9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2.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52.77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3.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897.81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6.35% [20] -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 285.03%,原因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公司计划加强现金支出管理等改善现金流 [3] -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公司已回购 126.3 万股,支付金额约 2960 万元 [5] 公司研发与项目情况 - 截至 2024 年末,主要在研项目 18 项,研发人员 179 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20.65%,研发投入金额 9563.56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4.01% [3] - 墨西哥生产基地 2024 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处于市场拓展及产能逐步释放阶段 [3]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募投项目“年产 5 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进度达 67.17%,部分厂房及设备已投入运行 [15] 公司业务与市场情况 - 主要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高性能改性塑料等,应用于多个领域 [7] - 2024 年按产品应用终端领域分,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领域销售额 17.82 亿元,占比 74.64%;通讯及电子电气领域销售额 2.29 亿元,占比 9.58%等 [16][17] - 2025 年度预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在 10% - 30%之间,该数据为内部管理控制指标,存在不确定性 [17] - 2024 年度国外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约为 10.27%,产品以生物基资源循环塑木型材为主,主要市场包括欧洲等,原材料供应链已全面国产化,受关税政策影响不大 [18] 公司未来规划与发展 - 未来通过产品创新升级等举措实现盈利增长 [6] - 锚定多个前瞻性项目方向,布局关键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9] - 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毛利率产品,实现产品多元化和稳定增长 [19] - 成立机器人用材料项目团队,推动人形机器人相关材料项目落地实施 [9][20] - 参与南京江北新区低空经济产业链规划,为低空经济提供先进制造支持 [12] - 关注 6G 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动态,把握高性能材料在 6G 通信领域应用机会 [12]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将突破 4000 亿元,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等下游产业发展及对高性能改性塑料需求增加 [13] - 新能源汽车单车用塑量从 2023 年的 150kg 增至 2025 年的 180kg;电子电气及通讯等行业有新兴增长点;新能源领域部分材料需求年增速超 25%;人形机器人带动特种工程塑料需求增长;医疗和包装行业对改性塑料需求旺盛 [14]
为奇瑞等头部车厂供货, 浙江先进材料公司拿下A轮数千万融资丨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5-06 07:55
硬氪 . 专注全球化、硬科技报道。36kr旗下官方账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氪 ,作者林晴晴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传统沥青基材料的缺陷加速暴露。值得一提的是,硬氪了解到,"艾华新材"通过自主开发的用 于新能源汽车减震降噪的改性丁基橡胶复合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材料密度较传统产品降低40%,单台车减重达8kg,施工 效率提升3倍以上。 经验证,该材料在-40℃~150℃全温域环境下损耗因子稳定保持0.35,远超国标0.25的技术门槛。其制品已打入全球14家新能 源头部主机厂供应链体系,实现批量供货。 除汽车领域,"艾华新材"为头部家电企业的定点研制了高性能树脂阻尼片。它通过局部加固提升结构刚度,优化运行稳定性与安 全性。且耐腐蚀性强,不腐蚀污染接触面与介质,还超长耐磨,有自动补偿能力,能稳定发挥性能。徐平告诉硬氪,在新能源电 池领域,"艾华新材"的阻燃隔热产品具有超强绝缘、隔热、密封等特性,能在1200℃的高温下灼烧10分钟,为电池提供安全保 障。这些产品已通过多个头部客户的测试,在电池热管理、电池组壁粘结、电池芯绝缘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此外,公司正拓展 建材、光伏、风电、公共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场 ...
N990炭黑性能指标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5-02 04:24
N990炭黑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炭黑,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涂料等行业中。它的性能指标优良,适应多种工艺要求,并且对产品的卓越性能发挥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N990炭黑具有优异的增强效果。炭黑是一种特殊的填料,能够在材料中形成网状结构,提高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N990炭黑经过特殊处 理,其细粒度和高比表面积使其能够有效增强材料,提高其拉伸强度,延展率和断裂能力。这使得N990炭黑在橡胶制品和塑料产品中被广泛应用。 在应用领域方面,N990炭黑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和涂料中。在橡胶制品中,N990炭黑常用于汽车轮胎、输送带、密封件等橡胶制品的生产 中,能够增强其力学性能、抗拉伸能力和耐磨性。在塑料制品中,N990炭黑能够提高塑料制品的导电性能,提高其力学性能和抗静电性能。在涂料领域, N990炭黑能够提供卓越的黑度和遮盖性能,提高涂层的质量和耐久性。 未来,随着人们对产品高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N990炭黑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特别是在新兴领域,如电池材料、导电胶粘剂和高性能涂料等领域, N990炭黑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N990炭黑的制备工艺和性能也将不断提升,进 ...
为奇瑞等头部车厂供货, 浙江先进材料公司拿下A轮数千万融资 | 36氪首发
36氪· 2025-04-29 11:06
「艾华新材」创始人徐平介绍,"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不断变化,主要集中在轻量化、自动化解决方案以 及降本增效等方面。"因此,「艾华新材」研发的产品包括阻尼材料、增强材料、堵孔材料、吸音棉 等,针对解决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噪声和震动等问题,提升驾驶舒适性。例如,其阻尼片和补强片可 贴在车门、车顶、底盘等部位,通过分子间的运动将振动转化为热能,实现降噪效果。此外,公司还为 家电行业提供环保阻尼材料和高效静音阻燃棉,提高家电产品的静音效果,满足客户对环保和高性能的 需求。 文 | 林晴晴 编辑 | 袁斯来 36氪获悉,先进材料及胶粘技术研发商「艾华新材」近日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 A 轮融资,新辉资本担 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由浙创投领投,容亿资本和平湖金控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与 市场拓展。 「艾华新材」成立于2019年,位于浙江嘉兴,专注于先进材料和胶粘技术的研发与生产,核心产品围绕 降噪、阻燃、密封、绝缘等先进材料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新能源电池、太阳能、储能及电子 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家电、建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传统沥青材料在新能源 汽车领域因环保性能差、重量重、施工不 ...
就在下周!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智能化时代下的植介入器械
思宇MedTech· 2025-03-14 20:06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治疗成为植入和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核心发展方向 [2] - 智能化设备、精确成像技术、可吸收材料等新兴技术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并重塑格局 [2] 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 - 论坛聚焦智能化技术驱动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创新 面向研发负责人、技术决策者、产品经理及医生等专家群体 [3] - 会议主题包括智能化设备驱动的研发创新、技术趋势与实际应用、高性能与可吸收材料的创新 [4] - 会议规模80-120人 地点为北京市知春路量子银座 时间2025年3月19日14:00-17:30 [4][13] 智能化设备驱动的研发创新 - 探讨机器人、导航技术、智能传感器及先进软件技术如何提升植介入器械的精准性与微创性 [4] 技术趋势与实际应用 - 从AI辅助规划到术后远程监控 研究如何将前沿技术转化为临床应用以提升医疗效果与患者体验 [4] 高性能材料与可吸收材料的创新 - 聚焦生物兼容性材料和可吸收材料的应用 探索提升植入设备功能与适配性的路径 [4] 会议议程与嘉宾 - 开幕致辞由思宇MedTech主编赵清女士主持 她擅长分析智能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及生物材料市场趋势 [5] - 心诺普医疗冯骥将分享房颤电生理手术的技术需求与AI潜在应用 拥有22年医疗器械行业经验 [6] - 中科鸿泰彭亮博士探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转化 主攻该领域并获多项奖项 [7] - 北航牛旭锋教授分析生物医用材料创新如何推动植入介入器械发展 主导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8] - 阿迈特医疗器械杨鹏博士分享3D打印全降解血管支架的技术突破与临床应用 专注可降解支架技术 [9] - 圆桌论坛围绕手术机器人、AI技术、智能导航、生物材料及资本市场展开 嘉宾包括丹麓资本许谦等 [10][11][12] 主办与承办单位 - 主办单位为思宇MedTech与Informa Market旗下Medtec China团队 [13] - 承办单位包括北京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等 [13]
报名!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智能化时代下的植介入器械
思宇MedTech· 2025-03-04 11:52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治疗成为植入和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核心发展方向 [2] - 智能化设备、精确成像技术、可吸收材料等新兴技术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并重塑格局 [2] 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 - 论坛由思宇MedTech联合Informa Market旗下Medtec China团队策划,聚焦智能化技术驱动的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创新 [3] - 目标参会人群包括研发负责人、技术决策者、产品经理及希望转化成果的医生等专家 [3] - 会议规模为80-120人,地点为北京市知春路量子银座,时间为2025年3月19日下午14:00-17:30 [4][5] 论坛主题 - **智能化设备驱动的植介入研发创新**:探讨机器人、导航技术、智能传感器及先进软件技术如何提升器械精准性与微创性 [4] -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技术趋势与实际应用**:从AI辅助规划到术后远程监控,推动前沿技术临床应用以提升医疗效果与患者体验 [4] - **高性能材料与可吸收材料的创新**:聚焦生物兼容性材料和可吸收材料的应用,优化植入设备功能与适配性 [4] 演讲嘉宾及议题 - **赵清(思宇MedTech主编)**:分享智能化时代植入介入医疗器械的市场趋势,侧重智能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及生物材料 [5] - **冯骥(心诺普医疗技术中国区副总裁)**:探讨房颤电生理手术的技术需求与AI潜在应用,专注导管类介入耗材和设备研发 [6] - **彭亮(中科鸿泰联合创始人)**:解析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转化的路径,主攻医疗机器人科研与产业化 [7] - **牛旭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分析生物医用材料创新如何推动植入介入器械发展,主导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III类医疗器械转化 [8] - **杨鹏(北京阿迈特高级研发工程师)**:介绍3D打印全降解血管支架的技术突破与临床应用,深耕可降解血管支架技术 [9] - **待定嘉宾**:从资本视角解读植入介入医疗器械产业趋势 [10] 圆桌论坛 - 主题为“智能设备如何重塑植入介入医疗器械”,涵盖手术机器人、AI技术、智能导航、生物材料及资本市场等话题 [10] - 嘉宾包括丹麓资本管理合伙人许谦,专注医疗大健康投资,曾投资华龛生物、盟科药业等企业 [11][12] 参会信息 - 观众参会免费但需审核,需通过指定链接或二维码填写预登记报名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