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入驻河套科创中心
深圳商报· 2025-08-12 07:25
【深圳商报讯】(记者张钧政)8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以下简称"大湾区 国创中心国际总部")正式入驻河套科创中心,将充分利用河套接轨香港及国际科研规则的制度便利, 高效整合大湾区及国际创新资源,支持海内外原始创新技术研发和概念验证,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重大 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高地。 据介绍,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是广东省、深圳市和清华大学联合部署的国家级综合领域成果转化平 台,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建设,聚焦生物医药、高性能材料、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汇聚国际创新 资源、联动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转化。 此次入驻河套,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获"深圳市医工融合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深圳市医疗保障局产 业创新赋能窗口"授牌,并与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睿智医药(300149)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 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医工深度融合服务体系,打通"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产业应用"闭环,培育创 新生态。入驻活动现场还发布首批7个前沿科技项目,覆盖脑科学、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展现平台技术孵化动能。 今年8月适逢国务院《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两周年。规划中明确 ...
恒勃股份等成立高性能材料新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2:41
公司动态 - 浙江恒勃普利米斯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及经营等 [1] - 该公司由恒勃股份(301225)等共同持股 [1]
第一次来和中断了几年又来的跨国企业,到进博会上图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28 13:25
进博会参展品牌战略 - 壳子特玩将中国作为全球战略核心市场,计划继续新增线下门店并拓展旅行箱等新品类,同时深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3][4] - 索尼重新恢复参展后展位面积从150平方米升级到300平方米,汇集消费电子、动画、影视、音乐等多个业务板块 [5] - 索诺瓦计划携全球首创"太极2.0"人工智能助听器参展,中国业务占全球近10%,预计未来保持两位数高增长 [7] 品牌本土化与市场拓展 - 立邦去年参展促成16场签约达千万级意向金额,今年将展示低空经济、AI智能化制造等五大场景解决方案 [8][9] - 地中海邮轮将重点呈现2026年"亚洲旗舰"MSC荣耀号母港航线及环球航线,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9] - inne品牌与中国医院及权威机构合作进行临床研究,从成分、剂型等多方面调整以适应本土需求 [10] 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士卓曼亚洲首个生产基地在上海投产,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预计年收入14亿元 [13] - 立邦天津汽车涂料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3.3万吨,为全球最大 [14] - 攀时临港三期工厂预计进博会前试生产,中国市场需求呈现三位数增长 [14] 技术融合与产业升级 - 瓦锡兰齐耀双燃料发动机全球唯一生产基地在上海,成本低于竞争对手30% [16] - 攀时将50%三期产线用于生产全新产品,持续引入先进技术本土化生产 [14] - 索尼打造动作捕捉和触觉反馈技术体验空间,实现多元IP与前沿技术融合 [5]
第一次来和中断了几年又来的跨国企业,到进博会上图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27 21:47
进博会平台价值 - 进博会作为国际品牌"破圈"、连通政府及产业链的综合平台,吸引新老展商更替与品牌更新[1] - 壳子特玩首次参展,将展示前沿设计与环保理念产品,设置个性化定制工坊[3] - 索尼重新参展后展位面积从150平方米增至300平方米,整合多业务板块打造沉浸式体验[4][5] 品牌战略与市场布局 - 壳子特玩将中国作为全球战略核心市场,计划新增线下门店并拓展旅行箱等新品类[3] - 索诺瓦中国业务占全球近10%,预计保持两位数增长,计划引入新产品及产线推进本土化[6] - 立邦去年进博会达成千万级签约,船舶涂料已商用,今年将展示系统性场景解决方案[6][7] 本土化与产能扩张 - 瑞士士卓曼亚洲首个生产基地在上海投产,总投资12亿元,预计年收入14亿元[11] - 攀时中国半导体业务三位数增长,三期工厂试生产,50%产线用于新产品[12] - 瓦锡兰齐耀上海工厂双燃料发动机订单排至2028年,成本低于竞争对手30%[12] 行业趋势与技术融合 - 索诺瓦将展示全球首创AI助听器,立邦涂料应用于无人机降温减震技术[6][7] - 索尼整合动画、影视、音乐等IP与技术,打造动作捕捉和触觉反馈体验[5] - 地中海邮轮重点呈现2026年亚洲旗舰航线,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建设[7]
【行业深度】一文洞察2025年中国高性能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16 10:26
高性能材料行业概述 - 高性能材料指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新材料或改进后的传统材料,满足极端环境或高端应用需求,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电子、医疗和国防等领域 [4] - 高性能材料分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类 [5] - 行业已形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第一的产业体系,涵盖金属、高分子、陶瓷等结构与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体系 [8] 行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2024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8.48万亿元,市场规模8.78万亿元,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8]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9.66万亿元,产值9.34万亿元 [8] - 行业经历起步(21世纪初)、发展(2010年代)、技术创新(十二五期间)、战略发展(十三五期间)及高质量发展(2020年代后)五个阶段 [8] 政策支持 - 江苏省2021年政策聚焦高端新材料集群等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6] - 2023年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目录新增有机硅制品、生物可降解塑料等新材料领域 [6] - 福建省2024年行动方案提出至2026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超7000亿元,重点发展特种钢、新能源材料等 [6] - 湖南省2024年方案推动新材料与科创服务融合,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 [6] 应用与趋势 - 高性能材料加速与新能源、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融合,开拓新应用场景 [2] - 未来方向包括智能化、可持续化发展,实现高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 [7][8] 重点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中材科技、万华化学、赣锋锂业、北方稀土等18家 [3] - 相关企业涵盖航天科技集团、中兵红箭、巨石股份等12家 [3]
机器人、PEEK材料概念股走高!中欣氟材、兄弟科技涨停,智元、宇树中标1.2亿元人形机器人第一大单
搜狐财经· 2025-07-14 10:45
机器人及PEEK材料概念股市场表现 - 早盘A股机器人及PEEK材料概念股表现强势,中欣氟材、兄弟科技涨停,新瀚新材涨超10%,富恒新材、中研股份等跟涨 [1] - 机器人板块中,中大力德涨停,安乃达、长盛轴承等涨超5% [1] - 新瀚新材现价30.61元,涨幅11.67%,兄弟科技现价6.26元,涨幅10.02%,中欣复材现价18.79元,涨幅10.01% [2] - 中大力德现价67.58元,涨幅9.99%,安乃达现价39.33元,涨幅9.07%,长盛轴承现价72.22元,涨幅6.22% [2] 人形机器人行业重大订单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金额1.24亿元 [3] - 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7800万元,中选人为智元机器人,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4605万元,中标人为宇树科技 [3] - 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为华为前副总裁,公司已构建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场景 [3] - 智元近期还拿下"珠海具身智能应用创新中心"1273万元采购项目,并计划控股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实现借壳上市 [4] - 宇树科技以四足机器狗起家,2023年发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2024年机器狗销量2.37万台,占据全球市场份额69.75% [4] -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7亿元,投后估值达120亿元,市场传闻其正在筹备科创板IPO [4]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被业内公认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元年,近期市场已出现多笔重要采购,如同济大学采购10台宇树人形机器人,总价825万元,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签订20台大型双足仿人机器人合同 [4] - 均普智能子公司签订人形机器人销售框架合同,金额约2825万元 [4] - 中国已有11家主流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于2024年启动量产计划,预计2025年该领域本体产值将超过45亿元 [4] PEEK材料行业机遇 - PEEK材料(聚醚醚酮)是一种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高强度、高韧性等优异性能,在机器人关节、齿轮、轴承等关键部件中可替代金属材料 [5] - PEEK材料可减轻机器人重量,提高运动灵活性和续航能力,降低噪音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5] - 人形机器人量产将推动PEEK材料需求爆发式增长,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进一步扩大PEEK材料市场前景 [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高性能材料行业产业链、发展规模、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国产化趋势加速,应用场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1 09:33
高性能材料行业概述 - 高性能材料是指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新材料或改进后的传统材料,满足极端环境或高端应用需求,主要分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 [1][2] - 中国新材料产业已形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第一的体系,涵盖金属、高分子、陶瓷等结构与功能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体系 [1][10] - 2024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8.48万亿元,市场规模8.78万亿元,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2025年产值达9.34万亿元,市场规模9.66万亿元 [1][10] 行业发展环境与政策 - 国家及地方政策大力支持高性能材料发展,如江苏省聚焦高端新材料集群,福建省目标2026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超7000亿元,浙江省重点发展石墨烯、超导材料等前沿领域 [6] - 政策推动材料与科技服务融合,如湖南省建设国家级新材料创新平台,河南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 [6] - 外商投资目录鼓励有机硅制品、生物可降解塑料等新材料产业发展 [6] 行业现状与产业链 - 行业经历起步、发展、技术创新等阶段,未来将向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7] - 产业链上游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等,中游为研发生产,下游应用于信息技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 [12] - 航空航天领域需求高强高韧铝锂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2024年中国火箭发射成功率97%,2025年新型火箭将推动发射次数增长 [14] 竞争格局与代表企业 - 市场由外资企业、国企和民企竞争,外资主导中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如万华化学、赣锋锂业等具备国际竞争力 [16][17] - 万华化学2024年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收入282.73亿元,聚焦汽车、光学等高端领域 [18][19] - 恒力石化2024年石化业务收入2180亿元,拥有全球最大PTA工厂和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 [21]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从低端自给向高端技术迭代过渡,进口替代能力增强 [23] - 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材料创新,与高科技领域融合开拓新应用场景 [1][23] - 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驱动市场规模增长,高端新材料竞争力持续提升 [23]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专注中国本土创新 聚焦绿色发展
中国经营报· 2025-07-05 20:38
霍尼韦尔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 - 中国是霍尼韦尔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公司已在中国运营90年,得益于广阔的市场空间、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府支持 [1][2] - 公司业务与中国新质生产力和低碳发展战略高度契合,聚焦自动化、未来航空和能源转型三大领域 [2] - 所有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采用本地化创新模式:本地团队洞察需求,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开发产品,并积极申请中国专利 [2] - 近年来专利申请更多以霍尼韦尔在华公司中文名义进行,体现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2] 业务分拆计划 - 公司计划分拆自动化和航空航天业务,成立三家独立上市公司(霍尼韦尔自动化、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高性能材料) [2] - 截至2025年6月,分拆取得实质性进展:高性能材料业务计划2025年底或2026年初独立上市,自动化和航空航天业务分拆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成 [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技术布局 - 公司60%的新产品研发投入以可持续为导向,重点领域包括碳捕集存储、绿氢、可持续航空燃料(SAF)、UpCycle塑料回收 [4] - 通过技术将地沟油转化为高附加值航空燃料,解决食品安全隐患并支持航空业减排,提升废弃资源经济价值 [5]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预计到2050年贡献14%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但当前受限于成本与封存场所 [5] - 公司推出先进溶剂技术、新型薄膜碳捕集技术等解决方案,通过跨行业合作提升CCUS经济性,帮助客户优化排放回收环节 [6] 政策环境与本地化诉求 - 商务部等部门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强调外资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提出加大境内再投资支持力度 [2] - 公司呼吁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重点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寻求支持 [1][2] - 本地化战略是公司在华发展基石,依赖长期扎根中国的团队制定贴合实际的业务策略 [2]
前5个月呼和浩特海关签发RCEP证书419份 外贸企业享惠货值4.99亿元
内蒙古日报· 2025-06-30 12:04
RCEP原产地证书签发情况 - 2023年前5个月呼和浩特海关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419份 同比增长12 94% [1] - 外贸企业享惠货值达4 99亿元人民币 [1] 企业案例与政策红利 - 卡博特恒业成高性能材料公司利用RCEP政策拓展日本市场 成功申领出口至日本 印度尼西亚的RCEP原产地证书 享受关税优惠并增强国际竞争力 [3] - 华资实业公司通过转型升级布局生物发酵产业 在包头海关指导下首次取得RCEP原产地证书 实现外贸订单出口 [3] - RCEP持续释放关税减免 通关简化 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制度红利 为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3] 海关支持措施 - 呼和浩特海关通过专题培训 政策宣讲系统解读RCEP关税减让和原产地规则 [3] - 采用"关长送政策上门" "一站式服务包"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定制最优享惠方案 [3] - 优化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流程 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服务 提升企业申报效率 [3]
传感网国家大学科技园赋能,新型改性聚酰亚胺项目借合作拓产学研新局
江南时报· 2025-06-10 10:19
产学研合作 - 无锡学院"膜焕智联"团队与江阴天华、无锡无疆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新型改性聚酰亚胺项目 [1] - 合作由无锡传感网国家大学科技园促成,该科技园是我国唯一以传感网为主题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1] - 三方分工明确:"膜焕智联"提供技术支持,江阴天华负责生产工艺优化,无锡无疆负责市场推广 [1] 技术研发与应用 - 三方将联合投入研发资源,重点攻关改性聚酰亚胺在5G通信、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 [1] - 合作旨在解决技术难题,推动产品创新,并建立联合人才培养机制 [1] 行业影响 - 业内专家认为此次合作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有望加速新型改性聚酰亚胺项目的产业化进程 [2] - 合作将提升我国在高性能材料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相关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2] - 传感网国家大学科技园将持续关注并支持合作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与保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