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

搜索文档
Micro LED风口已至,数字光芯提供“全球首发”中国方案|高成长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8:18
Micro LED行业前景 - Micro LED凭借高亮度、低功耗等优势成为行业焦点,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22亿美元,在消费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 [1] - 硅基显示芯片是一个存量300亿元、增量达千亿元的芯片市场,将带动下游产业集群超万亿元 [1] - 随着技术成熟和市场认知度提升,Micro LED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3到5年内迎来关键增长节点 [1] - Micro LED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商用,为投影设备带来革命性变化,推动ARVR、汽车投影、工业紫外投影等新兴领域发展 [6] 数字光芯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9年,从事硅基微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团队来自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拥有设计和研发经验超过20年 [1] - 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包括千万元天使轮、近亿元Pre-A轮、亿元级A轮融资以及数千万元A+轮融资 [1] - 公司现有专利216件,已授权发明78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2件,已授权实用新型34件,PCT申请1件 [5] - 公司国内市占率高达95%,2025年营收有望突破一亿元 [5][7]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 - 公司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逐步攻克技术难题 [2][4] - 公司完成4K Micro LED投影芯片及世界首台4K Micro LED投影仪原理样机的全球首发 [6] - 公司近期携手春风动力推出面向摩托车领域的数字投影交互技术解决方案,包括数字投影前大灯、左右动态迎宾灯 [7] - 公司以摩托车投影、工业曝光等小场景推动产业链成熟,预计3-5年内迎来消费级爆发 [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微显示芯片国产化率低,下游行业产业链严重依赖进口,我国投影仪、电影、激光电视行业国产化率不足1% [1] - Micro LED商业化进程仍面临量产技术、成本控制、良率提升等方面的挑战 [5] - 从实验室到商业化过程中遇到诸多障碍,如商业化芯片需要多年迭代经验和技巧 [4]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选择落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靠近下游产业链(佛山LED,中山、广州投影仪) [4] - 横琴有望成为中国芯片产业重要的出口枢纽,其金融环境为产业"走出去"提供助力 [4] - 公司通过拆解进口芯片研究晶体管布局,引入海外专家顾问等方式弥补产业经验不足 [4]
南极光潘连兴:撬开游戏主机巨头供应链
上海证券报· 2025-06-05 03:16
Switch 2发售与市场反响 - 任天堂Switch 2于6月5日全球发售,是时隔8年推出的新一代游戏主机产品,预售阶段已获得积极市场反响 [2] - 南极光作为Switch 2背光源模组生产商,产品已实现规模化稳定交付,预计对公司发展形成积极影响 [2] 南极光技术突破历程 - 2020年任天堂提出下一代游戏机需实现0.3x毫米超薄导光板,功耗降低25%,并通过6000次微跌测试的极限要求,行业普遍水准为0.5毫米厚度,南极光选择接下挑战 [3] - 研发初期良率仅5%,经过上百次工艺调整和自研专用设备,最终产品良率突破任天堂数十年最高纪录,模组整体不良率控制在0.4%以内 [4][5][6] - 南极光主动分担供应商开发风险,形成"技术同盟"策略,最终实现关键突破 [5] 公司研发与创新实力 - 南极光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保持在5%以上,截至2024年底拥有专利320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 [7] - 公司自1999年起积累精益制造经验,2005年从手机背光模组切入市场,2008年创办南极光,紧跟国产手机产业崛起步伐 [7] - 技术领先转化为成本优势和生产效率优势,使公司在消费电子产业链竞争中占据不可替代的生态位 [8] 财务表现与产能布局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265.5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均同比扭亏,毛利率跃升至27% [8] - 深圳工厂背光源模组月产能为200万片,江西宜春工厂储备产能可灵活应对Switch 2订单高峰期 [8] 多元化产品布局 - 产品已覆盖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游戏电竞、车载显示、健康医疗显示、工控设备、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8] - 笔电背光产品通过群创光电、京东方等供应商进入联想、华为、惠普、戴尔等头部企业供应链 [8] - 车载背光模组产品已进入上汽集团、比亚迪、小鹏、长城等终端主机厂产业链,布局Mini LED和AR-HUD等创新技术 [9]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市场调查机构Omdia预计2025年Switch 2销量有望达到1470万台,高于上一代Switch首发第一年1340万台的销量 [8] - 公司将持续投入Mini LED、Micro LED等前沿技术,巩固在高端背光模组市场的地位,确保技术领先性和业务可持续性 [9]
Micro LED巨量检测难题获突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4 16:10
行业技术突破 - 海目星与福州大学成功研制国内首款晶圆级Micro LED芯片非接触电致发光检测工程样机FED-NCEL [1] - 该技术有效解决Micro LED行业共性检测技术问题 [1] - Micro LED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分辨率、长使用寿命、低功耗等优势 [1] 技术痛点与解决方案 - Micro LED晶圆检测目前无法满足产业高精、高效、无损的需求 [1] - 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物理性损坏、良品率虚高、误判等问题 [2] - 非接触电致发光检测方案通过外部电极形成电场"隔空"点亮LED芯片 [2] - 该技术避免物理损坏、良品率虚高和误判现象 [2] 技术应用与成果 - 2024年成功研制FED-NCEL工程样机 [2] - 可对红、绿、蓝Micro LED外延片、晶圆及临时载板芯片进行无接触检测 [2] - 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效率特点 [2] - 提升工艺良率水平并降低制造成本 [2] 行业应用前景 - Micro LED可用于AR/VR、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高端应用领域 [1] - 晶圆级检测技术是实现行业量产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 [1]
京东方发布两款高亮玻璃基Micro LED HUD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20 16:30
京东方Micro LED技术进展 - 公司发布两款基于COG技术的Micro LED HUD方案 其中6 2英寸P0 2 RGB方案采用自研芯片和背板工艺 模组亮度达3万nits 结合LTPS背板提升稳定性 支持高PPI无缝拼接 [1] - 另一款单色玻璃基HUD像素密度431PPI 峰值亮度30万nits 采用LTPS高迁移率特性和低电阻材料 驱动能力提升且功耗降低 [3] - 公司在玻璃基量产工艺 主动矩阵驱动等领域形成基础 覆盖LTPS背板 LED芯片 转移与封装等关键环节 后续将优化LTPS+Micro LED技术并拓展车载 商显等多场景应用 [5]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Q1营业收入505 99亿元 同比增长10 27% 净利润16 14亿元 同比增长64 06% 均创一季度历史新高 [5] - MLED业务中Mini LED背光器件收入同比增长215% 直显业务在海外推出COB小间距LED屏 国内深化重点客户合作 为北京算力中心等项目提供定制方案 [6] 产能建设情况 - 华灿光电全球首条6英寸Micro LED量产线实现产品交付 主要生产晶圆和像素器件 面向商用显示 AR/VR等领域 达产后年产能2 4万片晶圆和4 5万KK颗像素器件 [6] - 珠海京东方晶芯COB产线已实现量产交付 [6]
鸿富瀚(301086) - 301086鸿富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7:40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1,883.94 万元,同比增长 22.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972.00 万元,同比增长 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9,573.40 万元,同比增长 2.40% [1][2]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332.53 万元,同比增长 33.7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32.75% [3][4]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消费电子行业迎来 AI 驱动的升级机遇,前景向好但挑战并存,AI 终端生态成熟和 5G 普及等推动行业增长,同时面临全球经济疲软、技术迭代加速等挑战 [2]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精密功能性组件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广泛,基于保密原则暂不透露具体客户合作信息 [2] - 散热业务分为数据中心液冷模组等三大类,产品类型多样,行业解决方案丰富,2024 年散热产品营收 1.29 亿元,同比增长 118.07%,未来聚焦液冷散热方案及核心组件研发 [8] 费用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 30.90%,管理费用上升 40.90%,财务费用上升 252.08% [4] 盈利增长点 - 公司深入布局消费电子领域,拓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业务领域,加大导、散热产品研发投入 [5] 分红方案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以总股本 90,000,000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8.00 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72,000,000.00 元(含税),若通过审议,近三年累计分红总额将达 2.31 亿元,占三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61.78% [5][6] 股东减持 - 股东开封市瀚卓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减持不超过 1,800,000 股(占公司总股本 2.00%),减持时间为 2025 年 3 月 13 日至 2025 年 6 月 12 日 [7] 海外布局 - 公司在美国和越南设有公司,2025 年拟在泰国成立散热模组组装基地,海外基地已全面实现本土化运营 [8] 应对措施 - 针对一季度利润下滑,公司提高研发技术和运营管理优势,开拓新客户、新市场,加强成本管控 [9] - 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坚持客户多元化、国际化,产品多元化、高端化策略,巩固业务并拓展散热及新材料合作机会 [9] 股票回购 - 公司将在回购期限内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回购并及时披露进展 [9]
芯瑞达20250508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芯瑞达、锐龙汽车电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芯瑞达业务表现 - Mini LED背光业务表现出色,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扣非净利润增长56%,去年电视背光模组业务增长35%,营收达8亿元,2D业务占比超50%且较2023年倍增,今年一季度继续高速增长[2][3] - 显示终端业务中传统LCD显示终端去年收缩,今年重点发展车载显示,直显业务进入安徽省政府采购目录但非重点[5] - 材料端未大力发力植物照明等领域,聚焦Micro LED项目用于车载矩阵大灯[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国家补贴使Mini LED电视渗透率提升迅速,今年全球出货总量预计2亿台,芯瑞达预计出货1200万台,同比增长50%,未来因电视尺寸增大需求增加[8] - Mini LED背光技术单位价值接近传统LED的1:10,若全球电视采用该技术,市场容量将从60 - 100亿美元增至600 - 1000亿美元[2][9] 公司战略布局 - 以MiniLED背光模组业务为核心,独立发展车载显示为第二条战略曲线,积极布局MicroLED车载矩阵大灯研发及商业化[7] - 未来继续提升Mini LED背光模组业务市场份额,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研发投入和管理效率,争取政府补助及投资收益[11] 财务情况 - 今年一季度净利润提升,背光模组毛利率稳定,净利率18%,全年营收预算12 - 15亿元,股权激励目标1.7亿元[2][10] - 2024年传统显示终端业务影响净利润约4000万,今年取消该业务订单,预计实现20%毛利率和10%左右净利润份额[18] 产品相关 - MINI背光技术平均单价约300元,主要客户有海信、小米等,车载显示业务主要采用MINI背光技术,覆盖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11][12] - 目前订单与产能匹配,MINI部分毛利率与显示模组毛利率基本持平,2025年存在降价情况但对毛利影响不大[13][14][15] - MINI产品在下游终端价值量占比因产品而异,如海信U8高端机型中约占10%[16] 盈利能力优势 - 拥有领先技术方案,生产环节效率高、品质管控强,报价策略通过事前算赢机制实现预算管控,费用管控能力强,存量资金管理和政府项目合作贡献稳定利润,资产管理质量优,实际税率低[19][20] 锐龙汽车电子情况 - 已进入Pre - A轮融资阶段,投前估值5亿元,是MTK在中国大陆唯一全系RDH服务商,提供芯片授权服务,与奇瑞合作推进MTK平台[22] - 今年预计营收不大,亏损约2000万元,对上市公司利润影响约500万元,明年预计营收3 - 5亿元并实现盈利[22][24][25] - 与新瑞达业务联动效果显著,在技术方案和供应链方面提供支持[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威凌团队文化基因以务实、踏实为核心,是其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21] - 显示终端业务目前未拆分代工和直显营收,未来会根据车载业务占比进行战略性拆分,2025年目标预算2亿,车载显示预计贡献5000万[16]
三星显示、维信诺、和辉光电等11企公布Q1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30 14:34
三星显示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营收达5.9万亿韩元(约299.65亿元),营业利润0.5万亿韩元(约25.31亿元)[3] - 移动显示业务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利润环比下降,大尺寸显示业务因QD-OLED新产品推出业绩改善[3]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游戏显示器需求将增长,对移动显示器业务盈利持保守预期[3] - 下半年目标是通过差异化技术提升移动显示器销售额,加强B2C和B2B市场影响力[4] 维信诺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8.15亿元(+1.01%),净亏损5.3亿元(同比减亏15.86%)[5][6] - Micro LED领域推出全球最薄TFT基箱体、135英寸P0.7拼接屏等创新产品[6] - 预计2025年OLED渗透率和国产化进程加快,中尺寸与折叠类应用将爆发增长[6] 和辉光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2.08亿元(+7.45%),净亏损5.08亿元[7][8] - 平板/笔记本AMOLED面板收入同比增幅超110%,毛利率改善16.37个百分点[8] - 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9] 深康佳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5.44亿元(+3.32%),净利润9481万元(同比扭亏)[10][11] - Micro LED领域构建全产业链技术体系,MLED项目落地长治高新区[11][12] - 推出G9W Mini AI-LED艺术壁纸电视,具备高刷面板和广色域[12] 清溢光电 - 2024年营收11.12亿元(+20.35%),净利润1.72亿元(+28.49%)[13][14] - 平板显示掩膜版营收8.59亿元(+17.59%),AMOLED/LTPS掩膜版营收3.61亿元(+21.75%)[14] - 2025年Q1营收2.99亿元(+9.83%),净利润5174万元(+4.34%)[15][16] 康宁 - 2025年Q1核心销售额36.79亿美元(+13%),显示科技销售额9.05亿美元(+4%)[17][18] - 特殊材料销售额5.01亿美元(+10%),净收益7400万美元(+68%)[18] - 预计Q2核心销售额达38.5亿美元[20] 天德钰 - 2025年Q1营收5.54亿元(+60.52%),净利润7057万元(+116.96%)[21][22] - 计划提升显示驱动芯片性能,覆盖LCD/TDDI/OLED等多类型产品[22] 劲拓股份 - 2025年Q1营收1.54亿元(+21.26%),净利润2476万元(+137.33%)[30][31] - 将拓展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应用[32] 迈为股份 - 2025年Q1营收22.29亿元(+0.47%),净利润1.62亿元(-37.69%)[37][38] - Micro LED激光剥离和巨量转移设备已交付头部企业[39] 行业趋势 - OLED显示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尺寸与折叠类应用成为增长重点[6] - Micro LED技术在多领域取得突破,包括商用显示、电视和车载应用[6][12][39] - 显示产业链向高精度、高附加值产品升级,如8.6代TFT掩膜版、QD-OLED等[14][3]
TCL科技去年赚15亿,显示营收首破千亿,光伏仍处调整期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19:07
公司业绩概览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95亿元,同比增长16.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22% [1] 显示业务表现 - 2024年半导体显示板块营收1043亿元,同比增长25%,创历史新高 [1][2] - 显示业务净利润62.3亿元,较上年同期显著改善 [1][2] - 2025年一季度显示业务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加329% [2] - 大尺寸电视面板领域,55吋、65吋、75吋产品市占率全球第一 [2] - 中尺寸市场受益于AI PC、电竞显示器、智能驾驶等应用,LTPS技术渗透率提升 [2] - 小尺寸柔性OLED手机面板市占率升至全球第四,LTPO低功耗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 [3] 显示技术研发与布局 - 2024年显示业务研发投入超过70亿元,印刷OLED医疗显示器项目已量产 [3] - 完成对LGD广州面板与模组工厂的收购,预计二季度起并表 [3] - 行业加大对Mini LED、Micro LED和印刷OLED的投入 [3] 光伏业务表现 - 2024年光伏业务营收284亿元,同比下降52%,归母净利润亏损98.2亿元 [1][4] - 光伏硅片板块出货量增长但单价大幅下降,毛利率由正转负 [5] - 组件出货量约8.3GW,同比下降,正调整产品线以适应N型、BC等新技术趋势 [5] - 2025年一季度光伏业务环比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回升 [5] 光伏行业调整与战略 - 行业价格一度跌破现金成本,处于普遍亏损状态 [4] - 公司优化组织流程,推进业务变革,强化大尺寸硅片优势 [5] - 与沙特PIF旗下企业合作规划海外晶体硅片工厂,布局全球化战略 [6] - 行业竞争重心转向技术、成本与效率的全面竞争 [5]
利亚德(300296)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6:30
2024 年业绩分析 - 业绩不理想主因 NP 公司商誉减值及其他减值,此前外延并购形成最高 27 亿多商誉,2024 年计提减值后商誉余额剩 1.3 亿,再次减值风险降低,剔除减值经营层面仍盈利 [1] - 市场竞争加剧,公司进行大调整和改革,包括国内“直渠融合”销售策略转型、海外市场更换 CEO 并垂直化统一管理核心部门、降本增效、加大产品技术研发 [1][2] 2025 年工作重点 目标 - 所有经营单元、子公司分公司、销售团队以利润为中心考核 [4] 显示板块 - 执行国内直渠融合及海外双品牌策略 [4] - 加快 Hi - Micro 产品研发推广,采用 30 微米以下无衬底倒装芯片制成,显示效果好,适合高端场所,Micro LED 连续两年营收翻倍,将成营收净利增长重要来源 [4][5] - 海外市场加大租赁屏、户外屏产品种类和推广,增加“Leyard”品牌实现双品牌覆盖,欧洲斯洛伐克工厂成熟,沙特地区合资公司建厂进度提速 [5] - 推出量子点直显屏系列产品,与合作伙伴合作不断深入 [5] - 加大系统集成力度,从专注 LED 显示产品向整体生态服务商转型 [5] AI 与空间计算板块 - 拥有核心光学动捕技术和产品,技术延伸增加无标记动捕技术等,拓展特殊行业,加强与机器人公司合作 [6] - 运用 AI 大模型构建企业 AI 服务平台与知识库,推出智慧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显示产品与 AI 结合 [7] - 4 月 16 日推出消费产品 AI + AR 眼镜及 AI 玩具(手办) [7] 投资者提问与回答 Hi - Micro 相关 - 主推 0.7mm 和 0.6mm 间距产品,针对高端和高分辨率要求客户,国内外同步推进,巨转良率为 99.99% [8] Micro LED 营收占比 - 2024 年占显示板块营收比重约 14%,2025 年预计比重进一步提升 [9] 关税与海外业务 - 中美关税博弈对公司影响不大,北美业务占营收比重约 20%,显示部分大部分由欧洲斯洛伐克工厂生产,NP 公司 AI 与空间计算业务 80%以上北美自产自销,北美市场实施“双品牌”制,订单同比增速不错 [10] 海外工厂布局 - 2016 年开始海外建厂,对美国市场 90%以上产品出自欧洲斯洛伐克工厂,今年加速沙特工厂建设,建成后将成中东地区有影响力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 [12] 商誉减值 - 过去外延并购产生 27 亿商誉,此次减值后余额 1.3 亿,未来无大额商誉减值风险 [13] 人形机器人领域 - 旗下子公司虚拟动点负责相关业务,具备数据、服务、硬件、算法能力,参与共建人形机器人动作数据集,提供训练服务和空间定位摄像头 [14] To C 产品应用场景 - AR 眼镜适合会议、文旅、展陈等场景,具备 AI 交互等功能;AI 手办潮玩可做情感陪护,成年轻人社交新风尚 [15][16]
TCL华星2024年业绩:营收896.68亿,净利55.44亿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29 13:5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648亿元,同比下降5.47%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29.38% [1][2] - 扣非净利润2.98亿元,同比下降70.78%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95.27亿元,同比增长16.64% [2] - 基本每股收益0.0842元,同比下降29.54%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5%,同比下降1.32个百分点 [2] 半导体显示业务 - 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1,04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 [2] - 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62.3亿元,较2023年增长62.4亿元 [2] - TCL华星营收896.68亿元,净利润55.44亿元 [3] - 大尺寸电视面板中55吋及以上产品面积占比达82%,65吋及以上占比56% [3] 业务细分与技术进展 - 中尺寸领域t9产线推进产能爬坡,IT显示实现全技术覆盖(A-Si、OXIDE、LTPS、OLED) [3] - LTPS车载屏供货多家头部车企高端车型 [3] - 小尺寸领域t4产线完成LTPO和Tandem升级,LTPO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 [4] - 21.6吋印刷OLED医疗专业显示器量产出货,Micro LED、Mini LED直显技术取得突破 [4] 战略布局与收购 - 完成收购乐金显示(中国)和乐金显示(广州)100%股权,2025年二季度纳入合并报表 [4] - 收购将实现显示技术多元化升级,拓宽客户基础并提升规模效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