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
搜索文档
国常会再部署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十四五”PM2.5浓度下降16.3%,要求降低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华夏时报· 2025-09-22 08:49
华夏时报记者刘诗萌北京报道 "十四五"期间,中国的环境保护方针实现了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而未来的"十五五"时期,更是美丽中国建 设的关键期。 9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等。会议提 到,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久久为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 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 点;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长江、黄河全线干流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同一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 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 "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十四五'生态环境改善目标,还要力争高质量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坚实基础。" ...
破除瓶颈增强碳市场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9-22 06:06
政策框架与市场现状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提出17项具体任务和未来发展时间表路线图 [1] - 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启动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覆盖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0亿吨 [1] - 2024年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启运行形成强制与自愿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碳市场架构 [1] 当前市场挑战与价格表现 -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价格在过去4个履约周期平均收盘价分别为52.84元/吨57.05元/吨80.08元/吨89.06元/吨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2] - 欧盟碳配额价格普遍维持在每吨60欧元至90欧元区间显著高于国内碳价水平 [2] - 市场活跃度不足临近履约期成交量与价格明显放大显示市场以合规驱动为主碳资产管理需求尚未形成 [2] - 市场参与主体以履约企业为主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有限交易产品类型单一碳金融创新工具发展滞后 [2] 未来发展方向与完善措施 - 需通过优化配额分配方式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来提升配额稀缺性完善碳定价机制 [3] - 将科学设定并动态调整全国和重点行业的碳排放配额总量并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以平抑价格波动 [3] - 计划引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交易并加快创新碳期货碳期权等衍生工具 [3] - 鼓励开发碳资产相关的结构化产品资产管理产品碳信托碳基金碳债券等创新产品并研究推出碳保险产品 [3] 数据基础与能力建设 - 将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制定统一规范可追溯可审计的碳数据基础设施与方法标准 [4] - 加强第三方核查机构管理建立严格的准入考核和退出机制并建立健全碳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4] - 推动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碳市场中的应用实现数据采集验证披露的全流程自动化管理 [4]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人民日报· 2025-09-20 08:37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 5浓度2024年下降至29 3微克/立方米 较2020年下降16 3% [2]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2024年达87 2% 较2020年上升2 4个百分点 [2]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 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过90% [2] 污染防治攻坚成果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PM2 5浓度2024年较2020年分别下降18% 10%和20% [2] - 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 入海排污口6 3万余个 消除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 [2] - 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 解决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突出问题 [2] 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 11 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 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3] - 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 [3] -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 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3]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 开展8批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3]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 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 [3] - 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3294项整改任务基本完成 第二轮2164项整改任务完成率超85% [6]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 高排放 高污染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 风电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环评数量2025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44 4%和31 3% [4] - 审批电子信息制造类高技术产业项目环评文件1 46万个 [4] - 建成两级三类一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划定4万多个管控单元 [4] 传统产业绿色改造 - 完成32项排放标准制修订 1 98亿吨焦化产能和1 1亿吨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5] - 2000多台燃煤锅炉实施有组织排放改造 [5] - 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汇聚500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 [5] 绿色金融支持 - 100多个生态环境导向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 获授信金额2164亿元 发放贷款764亿元 [6] 碳市场建设与可再生能源 - 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7 14亿吨 累计成交额489 61亿元 [7] - 建成全球最大 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提前完成2030年目标 [7] - 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上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7]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达87.2%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人民日报· 2025-09-20 08:26
污染防治成效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6.3% [2] - 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87.2%,较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 [2]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较2020年下降18%、10%和20% [2] - 基本消除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 [2] 绿色低碳发展 - 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3] - 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 [3] - 1.98亿吨焦化产能、1.1亿吨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00多台燃煤锅炉实施有组织排放改造 [5] -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7] 生态保护与治理 -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3] - 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建成全球最大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 [3]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受理转办35万件群众举报,绝大多数已办结,前三轮督察整改任务完成率超85% [6] 产业结构与绿色金融 - 全国高排放、高污染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风电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环评数量2025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44.4%和31.3% [4] - 审批电子信息制造类高技术产业项目环评文件1.46万个 [4] - 100多个生态环境导向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获授信2164亿元,发放贷款764亿元 [6] 碳市场与气候行动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7] - 牵头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指导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7] - 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7]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20 06:08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在2024年降至29.3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6.3% [2]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7.2%,较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2] - 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PM2.5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8%、10%和20% [2]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基本消除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 [2] - 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 [2] 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 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3]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 [3] - 1.98亿吨焦化产能、1.1亿吨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5] - 2000多台燃煤锅炉实施有组织排放改造 [5] -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7] 生态保护与治理效能 -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 [3] - 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3] - 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3] - 组织开展8批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3] - 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的3294项整改任务已基本完成,第二轮2164项整改任务完成率超85% [6] 产业结构优化与绿色金融 - 全国高排放、高污染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 [4] - 2025年上半年风电、新能源汽车项目环评数量同比分别增长44.4%、31.3% [4] - “十四五”以来审批电子信息制造类高技术产业项目环评文件1.46万个 [4] - 100多个EOD模式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获得授信金额2164亿元、发放贷款764亿元 [6] 碳市场与气候变化应对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7] - 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汇聚500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 [5] - 指导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7]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人民日报· 2025-09-20 06:08
本报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冯华)记者19日从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积极推进应对 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风电、太阳能发电装 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十四五"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0日 01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全国碳市场建设积极推进。我国建成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今年新纳入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实现了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截至9月18日,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同时,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 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大幅提升。(相关报道见第二版) ...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优良天数比例达87.2%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20 06:03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以 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作出一 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 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比 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 过90%。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蓝天保卫战方面,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细颗 粒物(PM2.5)浓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18%、10%和20%。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开展排污口"查、测、 溯、治",共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 消除。净土保卫战方面,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 ...
“十四五”以来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人民日报· 2025-09-20 05:46
可再生能源体系 - 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 -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 “十四五”以来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1] 全国碳市场建设 - 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 - 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实现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 [1] - 截至9月18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1] 碳排放数据管理 - 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大幅提升 [1]
生态环境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央视新闻· 2025-09-20 00:0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负责人在 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表示,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领域的绿 色低碳发展,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 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此外,生态环境部还指导发布了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上线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填补了国内数据空白。 (总台央视记者 蒋晓平)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1.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和9.5亿吨的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或者重点工程超低 排放改造。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了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截至9月 18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到489.61亿元。碳市场的 稳定运行,已经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力举措。 ...
“十四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新华社· 2025-09-19 22:12
同时,我国牵头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指导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上线国家温室 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定期发布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际涉碳贸易壁垒,推动 碳足迹规则标准实现国际衔接互认。 我国深入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实施,明确我国中长期适应 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深化39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推动提升重点区域气候韧性,加强青藏高原 等关键脆弱区域气候风险评估。 李高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 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健全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 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记者 高敬、魏弘毅)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 高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二 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李高介绍,在推动构建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方面,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能 源、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