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导概念
icon
搜索文档
利君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4.88亿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8716.94万略低于中位数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33
公司概况与业务构成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23日,于2012年1月6日在深交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辊压机(高压辊磨机)及配套设备、航空零件及工装设计制造商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空装备Ⅱ-航空装备Ⅲ,涉及成飞概念、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多个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与行业地位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88亿元,在行业48家公司中排名第36位,远低于行业龙头中航西飞的302.44亿元和航发动力的229.12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数34.56亿元和中位数11.71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8716.94万元,行业排名第25位,低于行业龙头中航沈飞的13.69亿元和中航机载的11.62亿元,略低于行业中位数8970.46万元,行业平均净利润为2.24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与盈利能力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9.48%,较去年同期的15.70%有所上升,但远低于行业平均的39.42%,显示出良好的偿债能力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40.43%,较去年同期的38.80%有所提升,并高于行业平均的30.54%,盈利能力较强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何亚民,其2024年薪酬为88.47万元,较2023年的84.01万元增加4.46万元 [4] - 总经理林麟2024年薪酬为68.63万元,较2023年的68.44万元增加0.19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9.61万户,较上期增加11.85%;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5884.3股,较上期减少10.60% [5] 主要股东变动情况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543.09万股,较上期减少160.58万股 [5] - 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中证1000ETF分别为第六、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83.91万股和168.50万股,较上期分别减少2.16万股和4800股 [5] - 广发中证1000ETF和通用航空ETF为新进股东,分别位列第八和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31.16万股和98.99万股 [5]
肇民科技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40,净利润行业23,毛利率33.06%高于行业平均11.5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3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27日,于2021年5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特种工程塑料龙头,具备独立模具设计制造和特种工程塑料应用开发能力 [1] - 主营业务为精密注塑件及配套精密注塑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行业为汽车零部件 [1] - 公司涉及人形机器人、核电、超导概念等多个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在行业55家公司中排名第40位,低于行业平均数21.5亿元和中位数12.83亿元 [2] - 同期公司净利润为1.09亿元,行业排名第23位,高于行业中位数7830.98万元,略低于行业平均数1.29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8亿元,同比增长11.5%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4.65%,远低于行业平均的40.56%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3.06%,高于行业平均的21.56%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2.59万户,较上期增加1.56%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8858.6股,较上期减少1.54%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00.38万股 [5]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和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两大基金股东持股分别减少442.72万股和210.93万股 [5] 业务亮点与增长动力 - 公司深耕高精密度、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核心功能部件,新能源车精密注塑功能结构件受益于汽车轻量化趋势 [6] - 公司具备技术、产能、客户三重优势,平台化延展加速人形机器人布局 [6] - 公司作为特种工程塑料龙头,积极卡位人形机器人,已与客户成功开发多个人形机器人精密零部件新品 [7] - 公司赛道竞争格局好,壁垒较高,深度绑定头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6][7] 券商业绩预测 - 中泰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9.6亿元、12.4亿元、1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29%、31% [6] - 中泰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亿元、2.4亿元、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31%、33% [6] - 招商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67亿元、2.14亿元、2.5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28%、21% [7] 管理层信息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为邵雄辉,2024年薪酬为143.2万元,较2023年增加11.12万元 [4]
热威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15.46亿行业排14,净利润2.46亿领先同行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3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16日,于2023年9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浙江省杭州市 [1] - 公司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一级供应商,具备多种加热技术路线,电热元件业务实力强劲 [1] - 公司主要从事电热元件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5.46亿元,在34家同行业公司中排名第14,行业平均数为30.25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46亿元,行业排名第5,行业平均数为2.2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三花智控营收达240.29亿元,净利润32.89亿元 [2] 财务状况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0.53%,低于行业平均的41.84%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1.04%,高于行业平均的18.50% [3] 股东结构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3万,较上期减少11.49%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173.43股,较上期增加16.47%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132.0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1.02万股 [5] 业务发展前景 - 2024年新能源车电热元件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28.95% [5] - 公司在浙江、泰国等地构建多基地产能布局,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5]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1.22、23.40、25.54亿元 [5]
大地海洋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0.16亿行业排25,净利润-1164.5万排26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3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20日,于2021年9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浙江省杭州市 [1] - 公司是国内危险废物处理领域的企业,业务包括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与电子废物的拆解处理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环保 - 环境治理 - 固废治理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16亿元,在行业35家公司中排名第25位,低于行业平均数33.34亿元和中位数24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浙富控股营收161.55亿元,第二名飞南资源营收107.07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164.5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26位,低于行业平均数3.69亿元和中位数2.13亿元 [2] - 行业净利润第一名伟明环保为22.38亿元,第二名瀚蓝环境为18.28亿元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0.36%,高于去年同期的38.31%,略高于行业平均的50.06%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0.68%,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0.61%,且低于行业平均的25.02% [3]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唐伟忠、张杰来 [4] - 董事长唐伟忠2024年薪酬120.68万元,与2023年持平 [4] - 总经理郭水忠2024年薪酬110.7万元,较2023年增加5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3825户,较上期减少4.26%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63万股,较上期增加4.44%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科瑞混合(003293)持股293.9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59.53万股 [5]
激智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6.28亿行业排第四,净利润1.67亿超行业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3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9日,于2016年11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光学膜龙头企业,专注光学膜研发生产,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全产业链优势 [1] - 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销售光学膜及功能性薄膜产品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光学元件,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虚拟现实、QLED、小米概念、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28亿元,在行业26家公司中排名第4,行业平均数为17.18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67亿元,行业排名第4,行业平均数为9201.19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欧菲光营收158.16亿元,第二名联创电子营收64.89亿元 [2] - 行业净利润第一名水晶光电为9.88亿元,第二名蓝特光学为2.52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3.13%,高于行业平均的36.11%,但较去年同期的47.77%有所下降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4.44%,低于行业平均的26.98%,较去年同期的24.23%略有提升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张彦,其为公司创始人,现任董事长、总经理 [4] - 张彦薪酬从2023年的62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72.3万元,增加了10.3万元 [4] 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66万,较上期减少10.29%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8585.07股,较上期增加11.47%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71.35万股 [5] -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中视传媒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4.04亿行业第八,净利润亏损行业第七
新浪证券· 2025-10-31 23:3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31日,于1997年6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业务涵盖影视基地开发、影视拍摄及广告代理等,拥有独特的影视资源与制作优势 [1] - 实际控制人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控股股东为中央电视台无锡太湖影视城有限公司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04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8位,与行业中位数持平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155.94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7位,行业平均净利润为6378.49万元 [2] - 行业领先企业光线传媒营收36.16亿元,净利润23.33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8.88%,远低于行业平均的44.28%,显示出较强的偿债能力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1.94%,虽低于去年同期的16.90%,但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0.44%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董事长王钧2024年薪酬为129.82万元,较2023年减少7.76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95万,较上期减少7.09%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60.96万股 [5]
阳光照明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9.86亿行业第五,净利润1.29亿高于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7月16日,于2000年7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注册和办公地址均为浙江省绍兴市,是国内照明行业领先企业,专注照明电器研发、生产与销售,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1] - 主营业务为照明电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综合照明解决方案,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照明设备 [1] - 概念板块涵盖LED、知识产权、融资融券、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 [1] 经营业绩与行业地位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86亿元,在行业14家公司中排名第5,行业平均营收为20.41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佛山照明营收65.32亿元,第二名立达信营收49.47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29亿元,行业排名第5,行业平均净利润为8820.38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欧普照明净利润5.78亿元,第二名得邦照明净利润1.97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0.70%,低于去年同期的32.04%,也低于行业平均的35.11%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4.98%,高于去年同期的34.58%,且高于行业平均的26.32%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世纪阳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潘小冲、陈森洁 [4] - 董事长陈卫2024年薪酬170.64万元,较2023年增加1.33万元 [4] - 总经理吴国明2024年薪酬189.65万元,较2023年增加66.17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4.55万,较上期增加7.09%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94万,较上期减少6.62%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大成中证360互联网 + 指数A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股东 [5]
豪鹏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均排名行业前十,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8日,于2022年9月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电池制造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与制造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3.91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16位(共31家公司),行业平均数为166.74亿元,中位数为43.91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7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10位,行业平均数为19.97亿元,中位数为8831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宁德时代营业收入为2830.72亿元,净利润为522.97亿元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9.67%,低于去年同期的71.48%,但高于行业平均的48.67%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9.52%,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9.64%,但高于行业平均的17.44% [3]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潘党育,其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2.49万,较上期增加103.05%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198.92,较上期减少32.12% [5] 战略发展与业务前景 - 公司推行“ALL IN AI”战略,受益于与头部客户合作深化及多个AI场景突破 [5] - AI相关业务涵盖AI眼镜、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场景解决方案 [5][6] - 研发聚焦AI+业务领域,半固态电池已商用,全固态电池预计2026年试产 [5][6] - 券商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1亿元、70.3亿元和79.6亿元 [5] - 券商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亿元、3.8亿元和4.7亿元 [5]
宇通重工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3.91亿行业第六,净利润1.98亿行业第六,电动化放量下的增长潜力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6日,于1994年1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位于河南省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环卫及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商,具备全产业链优势,产品技术先进,主营业务为环卫及工程机械业务 [1] - 公司涉及无人驾驶、汽车热管理、小盘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 公司控股股东是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汤玉祥,董事长晁莉红,1975年出生,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3.91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6位(共28家公司),高于行业平均的16.4亿元和中位数的6.86亿元,但与行业第一名的95.44亿元和第二名的78.58亿元存在差距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98亿元,行业排名同样为第6位,高于行业平均的8762.81万元和中位数的2092.22万元,但与行业第一名的7.85亿元和第二名的4.82亿元相比仍有距离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3.91亿元,同比下滑4.58%,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16%至1.87亿元 [5] - 剔除傲蓝得和绿源餐厨影响后,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03.80%,显示整车经营质量向好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业绩增长强劲,毛利率同比提升11.80个百分点 [5] 财务指标分析 -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7.37%,低于去年同期的43.93%,也低于行业平均的43.61% [3] - 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0.68%,高于去年同期的19.77%,但低于行业平均的25.59% [3] - 2025年前三季度供应商账期缩短导致经营性现金流承压,但收现比同比增加0.01个百分点,主业回款健康 [5]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77万户,较上期减少11.57%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万股,较上期增加13.51%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48.04万股,较上期减少34.58万股 [5] 业务发展前景 - 环卫新能源行业放量,公司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二 [5] - 2025年1至9月公司新能源销量占总销量比例高达75%,高于同业水平,受益于电动化放量弹性大 [5] - 公司先发布局无人驾驶场景,已打造环卫、矿山无人驾驶运营方案 [5] - 东吴证券维持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62亿元、3.30亿元、4.13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3倍、19倍、15倍 [5]
鼎汉技术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1.88亿行业排14,净利润1278.82万排26,扩张潜力待察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2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10日,于2009年10月30日在深交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均为北京市 [1] - 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高端装备领域的重要企业,专注于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1] - 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各类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以及机车电缆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88亿元,在行业33家公司中排名第14位,低于行业平均值93.7亿元,高于行业中位数8.1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278.82万元,行业排名第26位,远低于行业平均值6.46亿元和行业中位数5106.51万元 [2] - 行业龙头中国中车营收达1838.65亿元,净利润125.8亿元 [2] 财务指标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65.57%,高于行业平均值38.16%,去年同期为64.60%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6.82%,低于行业平均值29.99%,去年同期为29.90% [3]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广州工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4] - 董事长顾庆伟2024年薪酬为123.14万元,较2023年的156.63万元减少33.49万元 [4] - 总裁张谦2024年8月起任职,2024年薪酬为36.21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72万户,较上期减少7.71%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87万股,较上期增加8.3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