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智科技(300566)
icon
搜索文档
激智科技(300566) - 关于控股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5-09-25 17:30
股权变更 - 公司和福州福朗按比例无偿受让福州鑫汇持有的福建福智7.50%股权[1] - 变更前公司持有福建福智51.00%股权,变更后持有55.50%股权[1] 注册资本 - 福建福智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2] - 公司在福建福智注册资本为1110万元,占比55.50%[4] - 福州福朗在福建福智注册资本为740万元,占比37.00%[4] - 福州鑫汇在福建福智注册资本为150万元,占比7.50%[4]
激智科技(300566) -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部分质押股份提前购回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5-09-25 17:30
股权结构 - 张彦持股46827256股,比例17.75%[3] - 激扬投资持股10945420股,比例4.15%[3] - 二者合计持股57772676股,比例21.91%[3] 质押情况 - 张彦提前购回解除质押480万股,占其所持10.25%,占总股本1.82%[2] - 解除质押后张彦质押股份占其所持4.27%,占总股本0.76%[3] 总股本 - 公司截至目前总股本为263741550股[3]
激智科技: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基金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3 19:42
投资设立基金 - 公司拟与宁波草稚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合作方共同投资设立宁波草稚星激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 - 基金规模为5020万元人民币[1]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认购2500万元基金份额[1] 协议签署情况 - 公司与宁波草稚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合作方共同签署了合伙协议[1] - 本事项无需经过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的批准[1]
激智科技拟参设宁波草稚星激稚 投资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领域
智通财经· 2025-09-23 17:16
公司投资动态 - 激智科技拟与草稚星私募等共同投资设立宁波草稚星激稚创业投资基金 基金规模5020万元人民币[1] - 公司以自有资金认购2500万元基金份额 占基金总规模约49.8%[1] - 投资基金重点布局新材料和集成电路领域[1] 合作方信息 - 合作方包括宁波草稚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宁波优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时彦祎 杜明[1] - 基金采用有限合伙企业形式运作[1] - 基金暂定名称为宁波草稚星激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1]
激智科技(300566) - 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基金的公告
2025-09-23 17:15
投资信息 - 公司拟与多方共同投资设立5020万元基金,认购2500万元[2] - 公司在基金中占比49.8008%[11] 资金要求 - 投资基金备案时首期实缴不低于500万元,6个月内不低于1000万元[11] 合伙期限 - 合伙期限7年(3年投资期+4年退出期),可延长[12] 投委会组成 - 投委会5名委员,3名普通合伙人定,1名公司委派,1名宁波优凯委派[12] 收益分配 - 项目退出先返成本,再分6%单利,最后分绩效收益[13] 管理费用 - 合伙企业按投资总额2%年付管理费,一次性收三年[14] 风险提示 - 投资有回收期长、收益不确定、效益不达预期风险[16]
激智科技(300566.SZ):拟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基金
格隆汇· 2025-09-23 17:12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为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与宁波草稚星私募合作[1] -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优势 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管理水平和投资经验[1]
新质浙商|“四轮”驱动 激智科技穿越行业周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11:24
公司发展历程 - 2007年光学膜市场被日韩企业垄断 张彦博士放弃外企高管职位 带领团队创立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4] - 创业初期选择显示用光学膜切入 团队曾连续38小时研发100米样品 2009年3月国内首条光学薄膜生产线投产但产品存在瑕疵[4] - 经过投产初期的技术攻坚 成功实现光学扩散膜量产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5] - 2016年激智科技在创业板上市 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10.74亿元 归母净利润1.17亿元[6] 业务战略布局 - 实施"一轴一带一核心"战略 以光电行业为主轴 将光学薄膜产品延伸至光伏 汽车 电池领域 做精涂布技术核心[7] - 选择光伏 汽车 电池新赛道基于技术同源性 2018年切入光伏背板市场[7] - 四大业务板块中光电薄膜保持全球最全产品线 其他领域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7] - 光伏领域开发间隙反光膜获龙头组件企业认可 汽车领域突破车窗膜 电池行业开发阻燃薄膜产品[7] 财务与产品表现 - 2025年半年报显示量子点膜 复合膜等高端显示用光学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92%[6] - 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改良降低材料成本 提升光控产品发光效率[8] 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 - 投资宁波勤邦 卢米蓝等上下游企业 孵化见睿新材料 博旭光电等中小企业[8] - 牵头成立宁波新型光电显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引进中国科学院黄维院士团队[8] - 培育光固化树脂项目 智能反光膜等多个光电新材料项目[8] - 通过AI实现科研人员经验转化 加快新品推出速度 提升设计性能 提高产品迭代率[8] 人才管理理念 - 人才引进培养注重激情和激励两个指标 2024年设立百万级研发大奖[9] - 通过股权激励 销售分成等制度设计确保员工回报与公司发展挂钩[9] 行业地位与愿景 - 公司既是打破光学膜国外技术垄断的破壁者 也是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的长跑者[3] - 致力于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功能膜公司 朝着最专 最精 最强 最有爱的企业愿景迈进[3]
“四轮”驱动 激智科技穿越行业周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02:48
公司发展历程 - 2007年光学膜市场被日韩企业垄断 张彦博士放弃通用电气高管职位 带领团队创立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4] - 创业初期选择显示用光学膜切入 团队曾连续38小时研发100米样品 2009年3月国内首条自主设计光学薄膜生产线投产但产品存在瑕疵[4] - 2009年投产后两三个月内 研发团队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睡在生产车间 最终攻克技术难关实现光学扩散膜量产[5] - 2016年激智科技在创业板上市 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10.74亿元 归母净利润1.17亿元[5] - 高端显示用光学膜产品(量子点膜、复合膜)销售额同比增长20.92%[5] 技术突破与市场策略 - 成功打破光学膜国外技术垄断 成为LCD面板核心材料"光线调节器"的国产替代者[3] - 选择国内市场作为突破口 通过产品性能打磨和成本控制为进入国际品牌体系做准备[5] - 采用"一轴一带一核心"战略:以光电行业为主轴 延伸至光伏/汽车/电池领域 核心是涂布技术[6] - 2018年切入光伏背板市场 基于与光学复合膜相似的工艺技术逻辑[6] 业务布局与产品结构 - 四大业务板块:光电薄膜保持全球最全产品线 光伏/汽车/电池领域采取差异化竞争[6] - 光伏领域开发间隙反光膜获龙头组件企业认可 汽车领域突破高技术含量车窗膜 电池行业开发阻燃薄膜[6] - 计划实现四轮驱动:各业务板块营收规模向当前光电业务看齐甚至超越[7] - 构建产业生态:投资宁波勤邦/卢米蓝等上下游企业 孵化见睿新材料/博旭光电等中小企业[7] 研发与创新体系 - 设立百万级研发大奖 对重大效益项目予以重奖 通过股权激励/销售分成等制度确保回报[8] - 采用AI技术实现"大脑AI化" 将科研经验通过AI实现以加速新品推出速度和提高产品迭代率[7][8] - 引进中国科学院黄维院士团队 培育光固化树脂项目/智能反光膜等多个光电新材料项目[7] - 新质生产力理念:先质后量 注重产品创新性和盈利能力 强调解决客户问题和提升客户价值[8] 行业地位与愿景 - 光学膜是LCD面板核心材料 影响屏幕亮度/显示清晰度和正常成像功能[3]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功能膜公司" 愿景是"最专/最精/最强/最有爱"的企业[3] - 牵头成立宁波新型光电显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帮助孵化宁波创业生态[7] - 显示行业存在周期性波动 上半年业绩通常低于下半年 客户采购集中在下半年[6]
激智科技(300566) -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到期赎回并继续购买理财产品的进展公告
2025-09-10 16:15
资金使用 - 2024年1月26日董事会同意用不超2亿闲置募集资金买保本理财产品,额度内可滚动使用,有效期两年[2] 理财情况 - 宁波江北激智新材料买交行5000万理财,预期年化2.15%,收益42.78万[3] - 宁波江北激智新材料买联储证券3000万理财,预期年化2.5%[4] - 多家子公司有多笔不同金额、收益率理财,部分已赎回[9][10] 策略与目标 - 买保本理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提升业绩[8] - 采取措施控制理财投资风险[6]
激智科技9月3日获融资买入1124.60万元,融资余额3.27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04 09:41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3日股价下跌2.27% 成交额1.30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124.60万元 融资偿还1389.29万元 融资净流出264.69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27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6.69%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3日融券偿还100股 融券卖出0股 融券余量0股[1] - 融券余额0元 低于近一年50%分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96万户 较上期减少0.60%[2] - 人均流通股7701股 较上期增加0.60%[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74亿元 同比减少4.02%[2] - 归母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减少6.46%[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4亿元[2] - 近三年累计派现1.04亿元[2] 机构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001917)新进为第八大流通股东[2] - 持股107.77万股[2] 公司基本信息 - 位于浙江省宁波高新区晶源路9号 2007年3月9日成立 2016年11月15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光学膜及功能性薄膜产品[1] 业务收入构成 - 光电行业收入占比62.81%[1] - 光伏行业收入占比27.55%[1] - 其他行业收入占比7.12%[1] - 汽车行业收入占比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