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阿里布局智能驾驶 战投哈啰旗下Robotaxi业务
证券时报· 2025-09-18 02:01
2025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迎来一位新玩家,今年6月,哈啰宣布正式进军Robotaxi赛道。 从布局动作来看,哈啰没有选择从零开始自主研发,而是采取合作策略。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通 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 业化落地,三方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 9月17日,哈啰宣布旗下Robotaxi业务获得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 哈啰方面称,此次投资标志着哈啰与阿里巴巴集团将在此前合作的基础上,深化在智驾大模型、算力平 台及Robotaxi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共同加速Robotaxi行业的商业化、规模化进程。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哈啰在出行领域深耕多年,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阿里巴巴将发 挥在AI和云计算的优势,与哈啰Robotaxi一起加速推进大模型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全面创新用 户的出行体验。 "阿里巴巴此次投资体现了对哈啰Robotaxi的认可与支持。在人工智能驱动各行各业深刻变革的时代, 阿里巴巴在AI前沿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领先性,与哈啰Robotaxi规模化商业落地所亟需的强大算力、 算法支持高度契合。"哈啰联合创始人 ...
滴滴出行20250917
2025-09-17 22:59
**滴滴出行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涉及网约车行业及滴滴出行公司[1] * 提及聚合模式平台如高德、美团打车及竞争对手Uber[12][18] * 自动驾驶技术合作方广汽埃安[15] **核心业务策略与运营** * 通过多样化产品(花小猪、代驾、企业版、货运)调整运力分配 满足不同主体、场景及定价需求[2][6] * 高峰期提价以补充运力 高峰期拼车0佣金策略(订单金额全部归司机)缓解运力紧张[2][10] * 司机端规则包括收入保障项目、在线时长KPI、七日成交率等 延长司机在线时间并提高平台粘性[9] * 帮助租赁公司车辆购置 为个人购车者提供金融渠道 整合充电、加油权益及新能源维修保养以降低运营成本[9] **市场竞争与壁垒** * 本地出行行业需求高度标准化 消费者忠诚度低 赚取匹配效率的钱 天生走向一家独大[4][5] * 滴滴核心壁垒包括先发优势、基础设施、订单量实现对运力的强控制 聚合模式平台对运力控制弱且存在安全隐患[12] * 品牌建设主打安全感 经历顺风车事件后全面建设安全保障体系 维护"最安全"形象[8] * 团队具备地推经验及资本运作能力 高管拥有金融巨头并购经验[11] **自动驾驶进展与技术路径** * 与广汽埃安合作L4级别自动驾驶 计划逐步投入城市试点 未来五年目标上万或十万台规模[15] * 自动驾驶技术可改变运力分配效率和成本结构 混合派单模式更符合短期商业逻辑[13][14] * 每年投入1~2亿美元用于运营研发 当自动驾驶汽车达10万辆级别时单车成本优于人工运营[15] * 关注多种技术路径(Vivo、Voyager、阿波罗、车路协同、特斯拉FSD V12) 专注运营平台角色[16] **增长空间与海外策略** * 未来增长来自提高品质(提升用户出行频次)、下沉市场(挖掘二三线城市潜力)、海外市场[18] * 海外市场在拉美、巴西、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亚布局出行业务、外卖业务和金融业务 与Uber竞争[18] * 海外策略包括补贴吸引用户、复用国内运营经验、与当地公司合作、投资并购阻击竞争对手[19] **盈利模式与业绩弹性** * 每单盈利能力与司机激励分成及总部运营费用直接相关 经营杠杆较高[3][20] * 司机供给过剩和品牌溢价权提升导致take rate缓慢提升 中国区总部费用投入减少增加利润端经营杠杆[3][20] * 海外业务亏损快速收窄 带来较高业绩弹性 当前处于规模经济驱动利润释放阶段[21] **行业环境与颠覆可能性** * 监管不鼓励烧钱补贴 即使获得市场份额也难有超额收益[7] * 颠覆需具备新供给变化、新场景变化、新流量入口(如民宿崛起带动Airbnb) 目前条件未完全具备[7] * 网约车作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受监管 各地政策执行需因地制宜 可能导致区域割据和新进入者涌现[17]
A股晚间热点 | 阿里布局智能驾驶 宁王融资余额陡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22:45
1、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标准征求意见 重要程度:★★★★★ 这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基线,要求系统只能在其设计运行条件下激活。针 对单车道、多车道、领航辅助等不同功能,设置了人机交互、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数据 记录等全方位安全技术要求,构建了"三重安全保障"。 2、详解服务消费最新政策措施!多部门发声 重要程度:★★★★ 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对《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向社会 征求意见。专家表示,这将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再次筑牢安全底线。 在国务院新闻办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相关 负责人就《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及亮点进行介绍,并透露下一步政策动向。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表示,接下来,将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 件,形成政策"组合拳"。初步统计,围绕建立服务消费"1+N"政策体系,相关部门目前已经出台了30多项 政策文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在会上表示,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 ...
今日新闻 | 吉利银河M9上市,限时售价17.38-23.88万元!禾赛科技赴港二次上市!丰田发布L4自动驾驶车!
电动车公社· 2025-09-17 22:36
吉利银河M9上市 - 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 限时售价17.38-23.88万元 限时优惠截止2025年10月31日[1][3][4] - 采用2+2+2六座布局 定位大型SUV 车身尺寸5205/1999/1800mm 轴距3030mm[4] - 搭载30英寸6K中控屏 32英寸AR-HUD 17.3英寸后排吸顶屏 9.1L冷暖冰箱及27扬声器音响系统[6] - 配备千里浩瀚H5高阶智驾驶系统 Flyme Auto车机系统搭载全场景AI Agent智能体[6][8] - 采用雷神EM-P AI电混动系统 四驱版电机功率520kW 零百加速4.5秒 匹配41.46kWh电池包[8] - 两驱版WLTC亏电油耗5.6-5.7L/100km CLTC纯电续航100-230km[8] 禾赛科技港股上市 - 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 成为首家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10] - 收获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10][14] - 多重上市成为全球业务中国企业持续融资的重要保障[14] 丰田e-Palette发布 - 自动驾驶纯电车官方售价2900万日元起 约合人民币141万元[15][16] - 车身尺寸4950/2080/2650mm 客舱尺寸2865/1780/2135mm 可容纳17人[18] - 搭载72.82kWh锂离子电池 续航里程约250公里 支持90kW直流快充[18] - 目前支持L2辅助驾驶 目标2027财年实现L4自动驾驶[18] - 设计支持多用途功能 包括班车运营和流动摊贩场景[18][19]
美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百度涨超8%
凤凰网财经· 2025-09-17 21:4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 道指涨0.04% 标普500指数跌0.03% 纳指平开 [1] - 百度股价涨超8% 杰富瑞将百度目标价上调至152港元 近期AI发展吸引市场关注 [1] - 美国能源基础设施公司New Fortress Energy股价涨超38% 公司达成价值4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 向波多黎各供应液化天然气 [1] - Lyft股价涨超15% 公司宣布与Waymo达成合作 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扩展至美国纳什维尔 [1] 制药行业动态 - 诺和诺德计划于明年年初在美国全面推出口服版司美格鲁肽 公司称其减肥药相比竞争对手礼来的肥胖症药物具有显著优势 [2] - 葛兰素史克计划未来五年在美国投资300亿美元 用于研发及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12亿美元将用于投资先进制造设施及人工智能与尖端数字技术 旨在建设新一代生物制药工厂和实验室 [3] 半导体行业投资 - 意法半导体将投资6000万美元升级法国图尔市工厂 计划搭建一条先进半导体制造技术的中试生产线 研发名为面板级封装的新技术 可在大型方形面板上制造芯片替代传统小型圆形硅晶圆 [4] 金融科技发展 - 加密交易平台Bullish获得纽约虚拟货币业务活动许可证 将能够向纽约机构和高级交易者提供现货交易和托管服务 [5]
Lyft(LYFT.US)联手Waymo以抗衡优步(UBER.US)!2026年将于纳什维尔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智通财经· 2025-09-17 21:40
Lyft(LYFT.US)将首次与Alphabet(GOOGL.US)旗下Waymo合作,于明年在纳什维尔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 服务。这项合作将帮助Lyft更好地与竞争对手优步(UBER.US)抗衡。 Lyft一直在努力追赶其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优步,为其网约车用户提供自动驾驶汽车服务。虽然这标志 着Lyft与Waymo的首次合作,但Waymo早已是优步的合作伙伴。两家公司在2023年达成多年协议,目前 优步已在凤凰城、奥斯汀和亚特兰大提供Waymo出行服务。 Lyft去年11月也签署了多项类似协议,并于上周与May Mobility在亚特兰大启动了其首个商业试点项 目。Lyft预计最早明年将与其他合作伙伴(包括英特尔支持的Mobileye Global Inc.和奥地利的Benteler集 团)在更多美国市场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Lyft还与中国百度(BIDU.US)达成协议,在欧洲提供自动驾 驶出行服务。 与Waymo的合作凸显了Lyft高管过去一年不断强调的观点,即在自动驾驶汽车日益普及的背景下,Lyft 在行业中能发挥的作用。Lyft负责司机体验的执行副总裁Jeremy Bird表示,凭借Flexdriv ...
全国首批L3级“真自动驾驶”汽车要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21:07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推动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1][10] - 政策明确要求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和保险等法律法规 为L3级自动驾驶提供法律保障[10] - 超过50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或地方性法规 包括北京、武汉、深圳等地[14] 车企L3级自动驾驶布局 - 广汽集团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量产并上市销售首款L3级自动驾驶乘用车 2026年推出更多L3级产品[3] - 小鹏汽车宣布2025年底推出L3级别自动驾驶软件 要求车辆硬件算力和存储实现数倍提升[3] - 华为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高速L3级自动驾驶商用(ADS 4) 2026年后实现高速/城区低速L4级自动驾驶[3] - 奇瑞汽车2026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技术量产上车 岚图汽车首款L3平台车型将于2025年内发布[3] - 极氪、长安汽车、江汽集团、赛力斯等车企均提出L3级自动驾驶目标 时间点集中在2025年至2026年[3] 技术实现与挑战 - L3级自动驾驶需在特定条件和场景下运行 允许驾驶员完全脱手但需随时准备接管控制权[1][11] - 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商业化落地的主要障碍 需通过大量试验和示范测试验证[5] - 需具备高精度定位信号覆盖(如北斗三号差分信号)、路侧感知设备与车辆实时协同(C-V2X通信)以及动态高精地图分钟级更新能力[13] - 道路基础设施要求包括标记清晰、设施完善、交通信号准确、坡度适中和照明充足等条件[12] 成本与市场影响 - L3级自动驾驶汽车硬件配置和安全冗余成本比L2级高出数万元[15] - L3级生产准入放开为车企和供应链公司提供清晰商业化路径 驱动产业加大对感知硬件、决策算法和车路协同技术的投入[15] - 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汽车产业新增长极 推动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体验驱动[15] 权责界定与法规 - L2级驾驶自动化责任主体为人类驾驶员 L3级责任主体因具体运行场景而异 用户和自动驾驶系统均可能成为责任主体[7] - 驾驶自动化技术责任主体划分是当前自动化技术推广必须解决的问题[7] - L3级车型生产准入放开需汽车行业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紧密协同机制 仍需一个过程[8] 测试与示范进展 - 上海浦东新区划定第三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共583条、758.62公里 包括张江、世博和花木区域[12] - L3级技术需从小区域示范到大范围推广 小区域示范运营预计很快开始[16] - 工信部要求车企与供应商提交L3级以上自动驾驶全生命周期安全报告 禁止未经审批的大规模开放道路测试[14] 行业预测与展望 - 2025年可能成为L3级自动驾驶智驾元年 年底前将出现L3级智驾车型[4] - 2030年之后的两三年是L3、L4级自动驾驶从试点到规模化应用的窗口期[16] - 城区辅助驾驶技术拐点预计在2026年至2027年到来 普及速度将远超预期[16] - 到2035年 L5级自动驾驶将成为每辆车的标配[16]
法国驻华大使到访文远知行 体验自动驾驶出行解决方案
格隆汇· 2025-09-17 21:01
公司业务发展 - 法国驻华大使代表团访问文远知行广州总部并体验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巴士在雨天条件下的运行表现[1][3] - 公司为2024-2025年法国巴黎网球公开赛提供L4级自动驾驶巴士接驳服务[4] - 公司与法国运营商beti合作于2025年3月27日获得法国L4级无人驾驶公共道路测试与运营许可[4] 欧洲市场拓展 - 2025年2月27日公司在法国德龙省推出欧洲首个全无人驾驶商业运营巴士项目 合作方包括beti 雷诺集团和法国互助保险公司Macif[4] - 公司与雷诺集团合作计划2030年前推出全新量产自动驾驶微循环小巴以满足欧洲绿色公共交通需求[6] - 公司计划继续拓展法国业务并深化本地合作 为欧洲提供更安全可持续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12] 技术合作与认证 - 公司自动驾驶巴士在法国获得L4级无人驾驶公共道路测试与运营许可[4]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巴士 已实现雨天条件下的平稳安全运行[3] - 公司正与雷诺集团紧密合作开发面向欧洲市场的自动驾驶微循环小巴[6]
前理想CTO王凯创业具身智能,已获约5000万美元融资|36氪独家
36氪· 2025-09-17 20:28
36氪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元璟资本投资合伙人、前理想汽车CTO王凯已投入具身智能创业。同时,一家头部造车公司的辅助驾驶核心技术高管,也参 与了该项目筹建,目前该技术负责人处于休假状态。 据36氪了解,这一创业项目相当抢手,成立只有数月,就获得了不少头部机构青睐,元璟资本进行了第一轮投资,红杉资本、蓝驰资本等机构进行了第二 轮投资,项目总融资额约5000万美元。 该项目能受到如此热捧,除了踩中具身智能的风口,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创始团队的AI技术量产和工程经验。 王凯在2020年9月加入理想汽车,出任首席技术官(CTO),全面负责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和量产工作,包括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 平台化开发和Li OS实时操作系统等。 在加入理想汽车之前,王凯有着8年的伟世通工作经历。他不仅是伟世通辅助驾驶平台DriveCore的创始设计人,还主导了五款不同方向的量产项目,涉及 芯片、算法、操作系统、硬件架构等汽车智能化的多个方面。 成为理想汽车CTO之后,王凯推动了基于地平线芯片的辅助驾驶方案量产上车,帮助理想摆脱了Mobileye黑盒方案的掣肘,创造了7个月辅助驾驶量产上 车速度。 2022年初,王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