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内国际双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财政部】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标普维持我主权信用评级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搜狐财经· 2025-08-08 19:58
标普评级维持决定 -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 [1] - 评级决定体现对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和债务管控成效的高度认可 [1] 中国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达5.3% 较去年全年提升0.3个百分点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4.8% 较4月预期提高0.8个百分点 [1] - 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 [1] 政策支持措施 - 中国政府实施政策组合拳应对变化的外部环境 [1]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并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1] -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1] 长期发展优势 - 中国经济具有基础稳 优势多 韧性强 潜力大特点 [2] - 拥有超大规模市场 完整产业体系 丰富人才资源等结构性优势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
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3.5% 外贸保持向上向好势头
经济日报· 2025-08-08 11:37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1] - 出口15.31万亿元增长7.3%,进口10.39万亿元下降1.6%,进口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 [1] - 7月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增长6.7%,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 [1] 贸易结构 - 一般贸易进出口16.44万亿元增长2.1%,占外贸总值64% [1] - 加工贸易进出口4.6万亿元增长6.3%,占17.9% [1] - 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69万亿元增长6% [1] 主要贸易伙伴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4.29万亿元增长9.4%,占外贸总值16.7% [2] - 欧盟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出口3.35万亿元增长3.9%,占13% [2] - 美国为第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2.42万亿元下降11.1%,占9.4% [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29万亿元增长5.5% [2]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增长7.4%,占外贸总值57.1%,占比提升2.1个百分点 [2] - 有进出口实绩民营企业57万家增加8.5%,占全部有实绩企业87.2% [2]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46万亿元增长2.6%,占29% [2] - 国有企业进出口3.49万亿元下降8.8%,占13.6% [2] 产品结构 -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5.1万亿元增长8.4%,对整体进出口增长贡献率45.4% [3] - 出口高端机床增长23.4%,进口高端纺织机械增长19.3% [3] -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4.9% [3] - 进口机电产品4.09万亿元增长5.8% [3] 大宗商品进口 - 铁矿砂、原油、煤、天然气等进口价格下跌 [3] - 原油、大豆等进口量增加 [3]
封关运作涉及面广、创新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海南将如何履行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各项政策落地实施?
海南日报· 2025-08-08 09:23
封关运作政策落地实施 - 封关运作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海南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政策落实是海南的主体责任[1] - 海南将从增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制度集成创新、构建双循环交汇点三个维度推进政策落地[1][2] 政策落地具体举措 增强获得感维度 -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指导服务,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1] - 开展国际化大招商,提升政策使用便利度[1] 制度集成创新维度 - 推动封关运作政策与现有自贸港政策贯通,形成"1+1>2"叠加效应[2] - 通过改革创新释放政策红利,提升企业自由便利合规使用政策的能力[2] 双循环交汇点维度 - 建设"两个基地":中国企业出海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入华总部基地[2] - 打造"两个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太平洋/印度洋航空门户枢纽[2] - 构建"两个网络":国际经贸合作网络和国际人文交流网络[2] - 目标实现外资增长、外贸活跃、外国人安居乐业,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2]
重点打造5条跨境产业链 广西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
跨境产业链建设 - 广西依托RCEP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机遇,聚焦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化工新材料、机械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五条跨境产业链 [1] - 构建"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东部研发设计+广西制造+东盟组装"、"海外原材料+广西制造+国际市场"三种跨区域合作模式 [2] - 马来西亚闵和粮油产业基地打造面向东盟的棕榈油进口储运基地,利用钦州港区位优势降低运输成本 [2] 新能源产业发展 - 比亚迪在南宁建设45GWh动力电池项目,每3秒下线一块刀片电池,2024年电池产值超360亿元、同比增长65.5% [5] - 引进多氟多、宸宇富基等产业链企业,广西宁福新能源20GWh锂电池项目一期投产并布局东盟市场 [5] - 钦州锦峰海洋重工投资18亿元建设风电装备制造出口基地,生产风电塔筒、导管架等产品 [2][3] 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 广西华芯振邦半导体具备10至20微米高密度金属凸块制造能力,打造集成电路晶圆级封测全产业链 [4][5] - 凭祥综合保税区日均向越南运送20-30卡车电子产品,上半年货运量同比增长20% [3] - 英联金融签约建设面向东盟的跨境贸易数字金融智算中心,依托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开拓市场 [8] 产业园区与集群建设 - 钦州建成千亿元石化产业园,防城港经开区产值超2000亿元,形成金属新材料、粮油产业集群 [6] - 近三年产业转移签约项目716个、总额6966亿元,505个项目履约落地,127个项目竣工投产 [7] - 2025年产业转移活动签约296个项目总投资2173亿元,聚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7][8] 政策与战略推进 - 广西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和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培育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 [3] - 编制"工业树""产业林"布局图,引进比亚迪、华谊等200多家龙头企业 [4] - 推动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加强东西部产业对接 [6][9]
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3.5%,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外贸保持向上向好势头
经济日报· 2025-08-08 06:45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1] - 出口15.31万亿元增长7.3%,进口10.39万亿元下降1.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 [1] - 7月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增长6.7%,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 [1] 贸易结构 - 一般贸易进出口16.44万亿元增长2.1%,占外贸总值64% [1] - 加工贸易进出口4.6万亿元增长6.3%,占17.9% [1] - 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69万亿元增长6% [1] 主要贸易伙伴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4.29万亿元增长9.4%,占外贸总值16.7% [2] - 欧盟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3.35万亿元增长3.9%,占13% [2] - 美国为第三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2.42万亿元下降11.1%,占9.4%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29万亿元增长5.5% [2] 企业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增长7.4%,占外贸总值57.1%,占比提升2.1个百分点 [2] - 有进出口实绩民营企业57万家增加8.5%,占全部有进出口实绩企业87.2% [2]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46万亿元增长2.6%,占29% [2] - 国有企业进出口3.49万亿元下降8.8%,占13.6% [2] 产品结构 -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5.1万亿元增长8.4%,对整体进出口增长贡献率45.4% [3] - 出口高端机床增长23.4%,进口高端纺织机械增长19.3% [3] -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4.9% [3] - 进口机电产品4.09万亿元增长5.8% [3] 大宗商品进口 - 铁矿砂、原油、煤、天然气等价格下跌 [3] - 原油、大豆等进口量增加 [3]
外贸保持向上向好势头
搜狐财经· 2025-08-08 06:20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31万亿元增长7.3%进口10.39万亿元下降1.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 [1] - 7月进出口增速进一步加快总值3.91万亿元增长6.7%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连续两个月增长 [1] - 外贸运行保持向上向好势头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16.44万亿元增长2.1%占比64%加工贸易进出口4.6万亿元增长6.3%占比17.9%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69万亿元增长6% [1] 贸易伙伴结构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4.29万亿元增长9.4%占比16.7%欧盟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3.35万亿元增长3.9%占比13%美国为第三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2.42万亿元下降11.1%占比9.4%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29万亿元增长5.5% [2] 企业主体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增长7.4%占比57.1%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达57万家增加8.5%占比87.2% [2]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46万亿元增长2.6%占比29%国有企业进出口3.49万亿元下降8.8%占比13.6% [2] 产品结构升级 -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5.1万亿元增长8.4%对整体进出口增长贡献率45.4%其中出口高端机床增长23.4%进口高端纺织机械增长19.3% [3] -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4.9% [3] - 进口机电产品4.09万亿元增长5.8%大宗商品中铁矿砂原油煤天然气价格下跌原油大豆进口量增加 [3]
从天津走向全球 力争成为精密金属部品隐形冠军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5:11
公司发展历程 - 2004年成立,深耕精密金属部品制造20年,从天津滨海起步逐步拓展至全国和全球市场 [1] - 2021年5月12日在创业板上市,标志着公司"二次创业"的开始 [2] - 从一家小型民营企业成长为上市企业,并在国内外设立生产基地,成为小型国际化企业 [2] 国际化战略 - 国际化布局分为三个阶段:国内生产供应全球、海外建设生产基地、深入本地化发展 [4][5] - 2016年起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2017年泰国工厂投产,2019年印度工厂投产,随后设立墨西哥和匈牙利工厂 [4][5]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达22%,目标提升至40%-50% [5] - 2024年泰国及印度工厂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净利润86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7.18%和443.05% [5] 核心业务与技术 - 专注电气和汽车领域精密部品制造,客户包括施耐德、西门子、丰田、采埃孚等国际巨头 [1][3] - 在新能源输配电领域发力,低压配电产品进入高端智慧家居及工商业配电领域 [3] - 与施耐德共同开发新一代中压环保气体绝缘环网柜精密部品 [3] - 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发精密铝压铸、安全带引爆管等部品 [3] - 2023年取得全球风力发电头部企业配套认证,2025年实现多种新项目批量生产 [6] 经营策略与竞争优势 - 保持与核心客户的战略协同,每年进行高层战略对表 [3] - 注重产品质量、交付准时率和成本控制等硬指标 [3] - 强调快速响应服务能力,建立"近距离响应"服务模式 [4] - 国内形成天津、浙江、广东、武汉四大生产基地布局 [4] - 推进"人工费率、变动费率五年双减半"运营战略,优化供应链与成本结构 [6] 财务表现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双增长,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 [6] - 整体毛利率实现增长,得益于研发投入增加和技术附加值提升 [6] 未来发展 - 持续加码技术和产品开发,打造新增长点 [3] - 匈牙利基地后续投产将成为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因素 [5] - 自主研发基站智慧用能协调系统,已布局200余个基站节能项目 [6] - 目标成为精密金属部品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 [6]
津荣天宇董事长孙兴文: 从天津走向全球 力争成为精密金属部品隐形冠军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5:11
公司发展历程 - 2004年成立,深耕精密金属部品制造20年,从天津滨海起步逐步拓展至全国及全球市场 [1][2] - 2021年5月12日在创业板上市,标志着公司进入"二次创业"阶段 [3] - 从配套民营企业成长为上市企业,并在国内外设立生产基地,实现小型国际化企业目标 [2] 国际化战略 - 国际化分为三阶段:国内供应全球客户、海外建厂贴近需求、全面本地化融入当地生态 [7] - 2016年起海外布局,泰国基地辐射东南亚(2017)、印度基地(2019)、墨西哥开拓北美、匈牙利开拓欧洲 [7]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22%,目标提升至40%-50% [8] - 2024年泰国及印度工厂营收1.41亿元(+37.18%),净利润867万元(+443.05%) [8] 核心业务与技术 - 电气精密部品:新能源输配电领域发力,中压环保气体绝缘环网柜(与施耐德合作)实现电网多能互补 [4] - 汽车精密部品:精密铝压铸、安全带引爆管等技术创新方案带动新业务增长 [4] - 2023年进入风电领域,获全球头部企业认证,2025年实现风电精密部品批量生产 [9] - 新能源领域自主研发基站智慧用能协调系统,布局200余个基站节能项目 [9] 客户合作与服务能力 - 长期服务施耐德、西门子、ABB、丰田等国际巨头,定位为行业领军者配套供应商 [5] - 战略协同:每年与核心客户高层战略对表,确保需求契合 [5] - 服务案例:2008年雪灾期间紧急空运送货避免客户停产,奠定"近距离响应"服务模式 [6] - 国内布局:天津(环渤海)、浙江(长三角)、广东(珠三角)、武汉(华中)四大生产基地 [6] 经营成果与战略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双循环市场与技术附加值提升毛利率 [8][9] - 实施"人工费率、变动费率五年双减半"运营战略,优化供应链与成本结构 [9] - 风电与新能源领域孵化效果显著,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9] - 目标成为国际化精密金属部品隐形冠军企业 [10]
财政部: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5:11
主权信用评级 -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 [1] - 财政部表示标普报告认可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和债务管控成效 [1] 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达5 3% 较去年全年提高0 3个百分点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4 8% 较4月预期提高0 8个百分点 [1] - 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 民生保障加强 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 [1] 政策方向 - 下半年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 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1] - 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1] 长期发展优势 - 中国经济具有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等特点 [2] - 制度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体系优势、人才资源优势支撑高质量发展 [2] - 将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储备 确保经济稳中向好 [2]
标普维持我主权信用评级和展望不变,财政部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8-07 20:11
主权信用评级维持不变 - 标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决定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 [1] - 财政部对此表示高兴 认为标普报告对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和债务管控成效高度认可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值提高至4.8% 较4月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 [1] 2025年上半年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5.3% 比去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 [1] - 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打好政策"组合拳"保障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1] -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好于预期 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 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 [1] 下半年政策方向 - 中国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 适时加力 同时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1] - 增强政策灵活性和预见性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1] -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1] 长期经济发展优势 - 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 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 - 未来将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及时研究和动态调整政策储备 确保经济持续稳中向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