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

搜索文档
Manus们在“出走”,怎么还有AI产品逆向回国?
36氪· 2025-07-18 17:22
AI创业生态趋势 - AI产品创业生态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出海团队衣锦还乡与新人寻觅新天地并存 [2] - 10个Agent创业中有9个初始开发英文版本面向全球 注册地多为新加坡或美国加利福尼亚 [3] - 华人创业者推出的AI Agent开始引起硅谷关注 包括OpenAI等巨头 [2] 公司动态与产品策略 - Manus创始人被指"跑路"新加坡 国内社交媒体清空 中文版产品停用 [1] - 爱诗科技海外产品PixVerse积累6000万用户 月活1600万 国内版"拍我 AI"功能类似海外版中翻 [5] - Lovart海外版集成GPT-Image-1等顶流模型 国内版星流Agent调用Flux1并优化中文语义理解 [5] - Manus海外版调用Claude模型 国内曾与阿里通义千问合作但现公告已无法查看 [6] 市场拓展与竞争格局 - 爱诗科技联创表示中国是重要市场 早期因团队规模受限未进入 现为拓展良机 [8] - 国内用户付费意愿接近海外 毒液变身特效吸引小几百万人使用 闲鱼出现代做服务 [9] - 字节内部有4个团队对标Manus 大厂在人力物力上具有明显优势 [11] - OpenAI等巨头在视频图像垂类领域深入竞争 初创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11] 商业模式与成本压力 - Manus单任务成本约2美元 与B站用户日均90分钟观看的年度服务器成本相当 [14] - 视频生成功能成本从10美分到75美分/秒不等 用户试用可能造成大量现金消耗 [14] - 大模型公司处于产业链顶层 AI产品交付效果受模型供应商显著影响 [13] 技术挑战与用户体验 - AI产品需面对用户对交付效果的质疑 AI幻觉等问题持续存在 [16] - 产品使用体验存在"抽卡式"不稳定问题 消耗用户热情 [18] - 创业者将AI产品定位为"会写代码的实习生" 尚未达到AGI水平 [16] 行业前景与机遇 - 初创企业在中东等地区存在机会 可通过本地化适配避开巨头竞争 [13] - 类似Kimi和DeepSeek的案例显示 AI创业是长期竞赛 机会始终存在 [18]
【招银研究|行业深度】数字金融之AI+银行——大模型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三组关系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7-18 17:00
大模型与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观点 - 大模型技术为银行业开辟全新赋能路径,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资产组织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1] - 银行业AI应用呈现"生成式AI+判别式AI"协同发展格局,通过伞形模式或串联模式实现技术升级[6] -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依赖业务流程深度变革,需建立战略规划、组织协同和技术实施的闭环联动[3] 第一组关系:大模型基础能力与银行应用场景 - 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三大突破(内容生成、信息提取、对话交互)高度契合银行业知识密集型特征[1] - 前台应用:智能客服缩短通话时长10%,营销文案自动生成提升客户满意度30%[1][5] - 中台应用:某银行"智能授信"将尽调报告撰写时间从1周缩至5分钟,覆盖29家分行[21] - 后台应用:代码生成效率提升20%-30%,单元测试行覆盖率达60%-80%[24] - 国外银行AI应用中前台/中台/后台占比分别为55%/19%/26%,知识库构建占比最高[25] 第二组关系:生成式AI与判别式AI - 生成式AI擅长非结构化数据处理但存在运算成本高、可解释性差等问题,判别式AI在结构化数据处理和风控评级中优势明显[2] - 两类AI协作模式:伞形模式(大模型拆解任务+判别式AI执行)提升建模效率30%;串联模式(模型输出串联)在旅游线路规划中效用提升79%[39][40] - 判别式AI在银行业务中持续创造价值:某股份行智能放款覆盖90%业务量,单笔时长从5小时缩至5分钟[33] - 摩根大通2024年科技投入达170亿美元,大模型研究数量从2021年2项增至2024年30项,同时保持对其他AI技术的稳定投入[41][42] 第三组关系:人工智能与银行数字化转型 - 银行数字化转型成功率仅16%,领先银行数字化渠道销售额增长30% vs 落后银行9%[55] - 银行业三次技术变革均伴随流程调整:金融电子化阶段实现数据集中处理;互联网金融阶段改造支付清算体系;FinTech阶段推动普惠贷款超1万亿元[56][57][58] - 业务流程变革面临四大挑战:部门协作障碍、收益分配矛盾、伙伴意愿不足、数据基础薄弱[60] - 成功案例显示需具备四大要素:战略层面顶层设计、长期投入定力、跨部门协作机制、科学推进节奏[61] 国内外银行大模型应用实践 - 国内A银行大模型应用超200个,覆盖渠道运营、风控合规、程序开发等领域[11] - 跨境支付报文处理中,BERT模型分类准确率超90%,全球查询报文年发送量达20.5亿笔[17] - 摩根大通构建CFA考试表现评估等17项大模型性能测试,反映其对技术落地的稳健态度[42] - 澳洲联邦银行实现员工通过自然语言查询IT问题,55%国外银行AI案例服务于内部员工[25][26]
大利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即将出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16:22
行业政策 -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重点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1] - 持续落实铜、铝、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新一轮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印发纺织、轻工、食品、医药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明确82个典型场景 [2] 供需与增长策略 - 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以资源高效利用强保障,以精深加工材料提质优供给,推动大宗消费升级、培育新兴消费市场扩需求 [1] - 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专项行动,培育新产业、打造新动能 [1] - 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1] - 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2] - 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 [2]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改造 - 明确数字化研发设计、柔性化生产制造、智能供应链管理优化等82个典型场景,分类开展智能化改造 [2] 绿色低碳发展 - 推进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 [2]
10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即将出台
Wind万得· 2025-07-18 15:55
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1] - 近期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升优质供给能力 [1] - 印发实施新一轮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布局 - 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培育生物制造、低空产业等新产业 [1] - 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超前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1] - 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 [1]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 - 印发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落实机械和电力装备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1] - 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和标杆企业,部署建设有色金属行业大模型 [2] - 培育一批高水平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推动企业向"产品+服务"转变 [3]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 推进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 [1] - 落实绿色航空和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纲要 [1] - 鼓励绿色低碳工艺技术创新,建设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2] 中试平台培育与资源整合 - 聚焦原材料、装备制造等6个关键领域,加快打造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 [2] - 2400余家中试平台纳入储备库,遴选241家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2] - 力争年底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2] 标准体系与国际引领 -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消费高质量标准供给,建立健全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 [3] - 推动更多中国标准引领全球产业发展 [3]
工信部: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
快讯· 2025-07-18 15:45
智通财经7月18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今日在发布会表示,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 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持续开展制造业卓越质 量工程,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 署,提升智能化水平。推进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夯实绿色化发 展基础。 工信部: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 ...
36氪精选:H20显卡在中国即将解禁,这意味着什么?
日经中文网· 2025-07-18 14:29
显卡与AI大模型训练 - H20显卡是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特供版"显卡,性能为旗舰显卡H100的10%到15% [6] - 尽管单张H20售价高达11万元,但仍是国内可购得的最佳性能显卡,科技公司大量采购 [7] - 2023年第一季度,字节、阿里、腾讯等公司下单至少160亿美元的H20显卡,其中字节跳动囤积10万个GPU模组 [7] 显卡市场动态 - 4月9日H20显卡在中国被禁售,导致英伟达面临45亿美元的库存积压和采购违约损失 [8][9] - 英伟达最新旗舰显卡GB200性能是H20的50多倍,OpenAI、谷歌各订购40万颗,xAI订购10万颗 [9] - 华为昇腾910C性能已接近H100,可能填补H20禁售后的市场空白 [10] 行业竞争格局 - 算力成为大模型竞赛中的核心战略资源,显卡数量直接体现算力水平 [12] - 拥有更多显卡的公司更有可能训练出优质大模型 [4][13] - H20恢复销售表明AI时代的算力争夺战仍在持续 [13]
MiniMax或赴港股上市 估值已达25亿美元
经济观察网· 2025-07-18 14:21
公司上市动态 - MiniMax正筹备赴港股上市 若成功将成为大模型创业公司中率先IPO的企业之一 [1] - 公司近日接近完成由上海国资母基金等出资的近3亿美元C轮融资 本轮融资后估值将达40亿美元 [3] - 2024年3月完成B轮6亿美元融资 投资方为阿里巴巴 估值达到25亿美元 [3] 技术研发成果 - 开源推理模型MiniMax-M1 支持100万token上下文输入和8万token输出 [2] - M1在8万Token深度推理时算力仅为DeepSeek R1的30% 生成10万token时算力仅需25% [2] - 强化学习阶段使用512块H800三周时间 租赁成本53.74万美元 [2] - 视频生成模型Hailuo系列网页端用户数近1500万 仅次于快手可灵 [3] 产品市场表现 - 旗下产品包括Glow、星野、Talkie 海外版Talkie下载排名曾超越Character.AI [2] - Talkie加星野总日活约300万 远超字节类似产品猫箱的30万-40万 [3] - Hailuo-02更新后生成的小猫跳水视频风靡网络 [3] 行业竞争格局 - MiniMax与智谱科技被称为"AI六小虎" 两家公司估值在大模型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4] - 智谱科技已完成5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160亿元 最新估值400亿元 [4] - 智谱科技已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 计划2025年10月完成A股上市 [4]
大模型IMO25数学竞赛成绩公布了
量子位· 2025-07-18 14:16
大模型数学能力评估结果 - Gemini 2.5 Pro以超30%的总成绩断崖式领先 超出第二名89% [1] - o3和o4-mini分别位列第二、三名 Grok 4得分仅11.9且成本比Gemini高22% [2] - 测试采用统一提示词模板与Open Proof Corpus评估标准 最大Token限制64000 [5][6] 评估方法与流程 - 每个模型生成32个初始回答 筛选自评最优的四个答案取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 [7][8] - 四名IMO级别人类评委匿名双评 每题满分7分 评分界面统一 [10][11] - 模型普遍在7分制下得3-4分 与人类表现差异显著 [12] 题目类型与模型表现 - 六道题目涵盖解析几何、平面几何、数论、博弈论和组合数学 [16][18][22][24][25] - 平面几何题(第2题)全员低分 Grok 4仅得4%(0.28分) [26][27] - 组合数学题(第6题)全员零分 几何与图形相关题目表现最差 [26][28] - 第四题模型方法接近人类但存在逻辑失误 第五题能识别策略但无法证明 [29] 模型能力演进观察 - 相比早期评估 模型过度优化答案格式的行为显著减少 [13] - Gemini在USAMO中编造定理的问题在IMO测试中大幅改善 [14] - Grok 4多数未选中答案仅陈述结果而无解释 表现低于预期 [14]
Meta全新AI组织架构曝光,这范儿有点字节
量子位· 2025-07-18 14:16
Meta的AI组织架构调整 - Meta内部整合出3400多人的新AI组织,由首席人工智能官Alexandr Wang领导,副手为前GitHub CEO Nat Friedman分管AI产品和应用[2][17][20] - 新架构分为4个团队:AGI基础研究团队(含高薪挖来的顶尖人才)、AI产品团队(主打Meta AI助手)、基础AI实验室(由Yann LeCun带队)、Llama 5研发小团队[5][12][19][23] - 原Llama团队面临重组,可能采用双轨制:闭源最先进模型(Llama 5)与开源次先进模型(Llama 4 1)[7][25] 人才招募策略 - 通过上亿美元薪酬包从OpenAI、苹果、谷歌等公司挖角30余名顶尖AI人才,组成"超级智能实验室"[10][12][14] - 实验室成员包括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前GitHub CEO Nat Friedman、DeepMind Gemini核心开发者Jack Rae等[12][16] - 出现"人挖人"现象,如苹果前AI负责人庞若鸣的同事Tom Gunter和Mark Lee相继加入Meta[29][30][32][33] 与字节跳动AI架构的对比 - Meta新架构被指模仿字节跳动的AI组织模式,尤其是AGI团队Seed的结构[37][38] - 字节Seed由吴永辉领导,采用扁平化管理,其多模态方向已由周畅接手,技术落地成果显著(如豆包大模型)[36][38][39][42][44] - 两家公司均采用三层架构:AGI前沿研究+基础技术分支+产品工程团队[46][47][48] 行业竞争动态 - Meta的激进挖角策略引发OpenAI人才流失,ChatGPT发布会中出现的华人研究者被调侃为Meta潜在招募目标[51][54] - OpenAI CEO奥特曼曾警告Meta的高薪挖角可能破坏公司文化,内部已出现老员工对新晋高薪人才的抵触[27] - 行业共识显示,头部公司需同时布局AGI研究、基础技术分支和产品化能力以保持竞争力[45][48]
WAIC 2025大模型智塑全球产业新秩序论坛开放报名
观察者网· 2025-07-18 12:20
论坛概况 - WAIC 2025"大模型智塑全球产业新秩序"论坛将于7月28日在上海徐汇西岸举办 聚焦大模型技术演进与垂类应用创新 探讨其对宏观发展和垂直领域的变革影响 [1] - 论坛由中国信通院承办 华东分院协办 徐汇区新型工业化推进办公室 上海市先导产业促进中心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与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上海) 上海工创中心等单位支持 [1] 嘉宾阵容 - 论坛汇聚知名院士 BSI英国标准协会 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等机构顶尖学者 [2] - 参会嘉宾包括中国信通院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上海大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权威专家 [2] - 企业科技领军者来自蚂蚁集团 昆仑万维 印象笔记 中数睿智 上海联通 阿里云 第一财经等 [2][6][7][9][10] 核心议题 - 立足全球视野 纵览大模型产业发展态势 标准构建与治理框架 [2] - 探讨尖端技术突破 垂类场景落地 安全体系搭建等全方位议题 [2] 重要活动 - 中国信通院联合十余家机构发起"大模型开源安全倡议" 推动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安全与繁荣发展 [12] - 发布《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标杆案例荟萃》 展现人工智能融入各行业的前沿成果 聚焦垂类场景 消费产品 安全治理 创新载体及人才发展五大领域 [13] - 举办圆桌论坛"大模型在垂类场景的实践探索与迭代共生" 聚焦医疗 工业 传媒 科研等关键领域的一线实践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