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搜索文档
来伊份粽子惊现疑似带血创可贴!代工方五芳斋也陷舆论漩涡
观察者网· 2025-05-12 13:52
食品安全事件 - 来伊份蜜枣粽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 公司已成立专项小组调查并全面下架本批次产品(2025年04月02日) 消费者可退换货并获得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1] - 来伊份声明粽子加工过程每道工序设有专岗检验人员 伤口人员不得参与食品直接接触环节 非直接接触环节需使用专用蓝色金属创可贴和食品级手套 [1] - 事件由江苏宿迁苏女士5月10日视频投诉引发 要求公司给出明确回应 [1] - 涉事产品受委托单位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五芳斋表示正在核实情况 [3] -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关注此事并将持续跟进 [3] 五芳斋经营情况 - 五芳斋2024年营业收入22.51亿元同比下降14.57% 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14.24% [3]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17.24% 净利润-4523.49万元同比亏损缩窄 [4] - 公司业绩具有强季节性特征 一季度对全年影响较小 [4] - 五芳斋2023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7.04%和19.74% 但2022年和2024年均为双降 [3] 来伊份经营状况 - 来伊份2024年收入33.70亿元同比减少15.25% 净亏损7526.76万元同比下降231.94% [6]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10.48亿元同比下跌1.23% 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跌79.72% [11] - 公司已连续9个季度营收下滑 [11]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来伊份相关投诉超千条 涉及食安问题和售后服务等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业内认为鸣鸣很忙 好想来等零食贩售店对来伊份等传统零食品牌造成显著冲击 [6]
全面下架!来伊份、五芳斋最新回应
新华网财经· 2025-05-12 13:05
事件概述 - 消费者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1][3] - 涉事产品由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代工生产[3] - 消费者已带小孩进行传染病检查 结果显示未感染但需观察三个月潜伏期[3] 公司回应 - 来伊份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 对涉事批次产品进行下架处理[1][8] - 提供退换货服务并给予相同金额额外补偿[1][12] - 成立专项小组展开调查 承诺承担相关医疗检查费用[8][12] - 五芳斋表示正在配合调查并将持续更新信息[1] 生产管理 - 粽子加工过程设有专岗检验人员 对员工伤口有严格管理流程[12] - 非直接接触环节使用专用蓝色金属创可贴 可通过金属探测识别[12] - 创可贴在生产结束后统一回收并做好记录确保可追溯[12] 市场反应 - 来伊份股价下跌0.23%至13.21元/股 五芳斋下跌1.17%至21.12元/股[1] - 涉事产品已在官方旗舰店下架[8] - 消费者暂时隐藏投诉视频 因公司认为事件影响过大[6]
知名零食巨头,紧急公告!
中国基金报· 2025-05-12 12:56
【导读】来伊份粽子被曝吃出创可贴,公司称已下降相关产品并展开调查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南深 5月12日早间,号称"主板零食第一股"的来伊份发布了关于媒体报道的说明公告,称关注到公司蜜枣粽产品的相关舆情,已全面下架事涉批次蜜枣粽产 品,消费者可选择就近门店进行退换货,并可得到相同金额的额外补偿。 来伊份表示,将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后续调查结果会及时向广大消费者公布。 5月12日早盘,来伊份股价低开约2%,随后陷入低位震荡。 该消费者在视频中表示:"给宝宝喂粽子,喂到一半发现里面有东西""大家看一下,创可贴、创可贴……这个地方明显是血" "真的是气炸了……当时买就 觉得是大品牌,是连锁店(才买)"。她表示已经拨打12315投诉,并要求来伊份官方给一个明确的回应。 针对这一事件,来伊份先是在5月12日凌晨在官网发布了一份"关于蜜枣粽异物情况的说明"。 来伊份在说明中称,粽子的加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均设有专岗、专职检验人员。对于生产中员工使用创可贴的管理,工厂设有专人专岗对车间人员检查伤 口异常情况,如发现伤口明确规定不得参与裹粽等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相关环节,其余非直接接触环节如需要会有专岗人员发放工厂专用的蓝色金属材质 ...
来伊份回应“粽子吃出带血创可贴”:全面下架
证券时报· 2025-05-12 12:26
公司公告回应 - 公司针对蜜枣粽产品舆情发布公告 表示管理层高度重视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全面核查 [1] - 公司强调产品品质与消费者体验是重中之重 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与相关消费者积极沟通 [3] - 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已全面下架 消费者可前往就近门店退换货并获得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3] 事件背景 - 5月10日江苏消费者发布视频投诉 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 [3] - 消费者在视频中明确展示异物特征 并要求公司官方给出明确回应 [3] - 根据消费者视频确认涉事产品为来伊份蜜枣粽 [4] 公司后续措施 - 公司将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并承诺进一步加强供应商生产 产品运输 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 [3] - 公司表示将从严落实源头防控措施 确保食品安全措施有效执行 [3] - 公司重申恪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3]
来伊份就蜜枣粽异物一事发布情况说明 已立即成立专项小组展开调查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0:48
食品安全事件回应 - 公司针对消费者反映的蜜枣粽异物事件迅速发布情况说明,表示高度重视并立即成立专项小组展开调查[1] - 公司积极尝试联系消费者,听取反馈并表示深切关怀与歉意,承诺承担因食用问题产品导致的医疗费用[1] - 公司强调粽子加工过程设有专岗检验人员,对员工伤口管理有严格规定,使用专用蓝色金属创可贴并通过金属探测识别[1] 事件处理措施 - 公司已看到涉事产品但尚未取得实物,将在取得后进一步分析判断原因,如确属生产问题将追究责任[2] - 公司已对2025年04月02日批次蜜枣粽产品进行下架处理,消费者可到就近门店退换货并获得相同金额额外补偿[2] - 公司表示秉持实事求是原则处理问题,欢迎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参观考察合作工厂[2] 生产管理流程 - 工厂设有专人检查车间人员伤口情况,有伤口者不得参与食品直接接触环节[1] - 非直接接触环节需使用专用蓝色金属创可贴和食品级手套,创可贴可被金属探测识别[1] - 当班生产结束后统一回收创可贴并做好记录,确保可追溯[1]
来伊份再次回应粽子吃出“带血异物”:已下架该批次产品
南方都市报· 2025-05-12 09:06
食品安全事件 - 江苏消费者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 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并下架涉事产品[2] - 涉事批次为2025年04月02日生产的蜜枣粽 公司承诺承担相关医疗费用并提供退换货及额外补偿[2] - 公司公告称生产环节设有专岗检验人员 对创可贴使用有严格管理流程 专用创可贴可通过金属探测识别[2] - 2024年7月消费者投诉在陈皮杨梅中吃出石头 经工商局调解后获赔1000元[6][7] - 2024年8月消费者投诉腰果发霉 公司表示已安排人员沟通排查[9]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9.77亿元 同比下降9.25% 归母净利润0.57亿元 同比下降44.09%[14]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32.10亿元 同比下降16.52% 毛利率38.81%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15] 公司背景 - 公司由施永雷和郁瑞芬夫妇2001年在上海创立 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14]
真“带血工厂”、纯“手工制作”,吃出“带血创口贴”打工人破防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11 21:13
食品安全事件 - 消费者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吃出带血创口贴 引发舆论关注 涉事产品委托单位为上海来伊份 受委托单位为浙江五芳斋实业 若属实则表明五芳斋为代工厂 [1][3] - 涉事视频被强制下架 消费者要求给出说法 来伊份和五芳斋客服均表示正在核实情况 [1][6] - 投诉平台显示来伊份有1094条产品投诉 包括毛发 霉变 异物等问题 五芳斋投诉达4031条 涉及塑料 霉斑等 [8]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来伊份1999年成立于上海 2016年上市 为"休闲零食第一股" 主要通过委托生产销售自主品牌零食 当前市值44.28亿元 股价13.24元/股 [1] - 五芳斋被誉为"粽子大王" 2021年市场份额达37% 2024年宣传资料显示其粽子生产部分机械化 但裹粽环节仍需手工操作 [7] - 来伊份2024年营收33.70亿元同比下降15.25% 归母净利润-7526万元 一季度营收10.48亿元同比下降1.23% 净利润1243.57万元同比下降79.72% [13] 商业模式与质量控制 - 来伊份采用代工模式快速扩充产品线 但面临质量管控难题 2018年就因订书钉 老鼠屎等质量问题被曝光 2012年IPO曾因食安问题被否 [9] -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建立31道质量管控体系 但代工厂数量庞大且分散 管控难以覆盖所有环节 2025年粽子事件再次敲响警钟 [11] - 五芳斋若确认为代工厂 带血创口贴或与其手工裹粽环节有关 行业龙头出现食安问题为端午节消费蒙上阴影 [7] 战略转型与经营困境 - 来伊份计划从零食店向生活便利店转型 提供热食和饮品 上海吴江路店已推出咖啡 热食 并计划现场蒸煮粽子 对食安要求更高 [12] - 电商转型滞后 2016年上市时线上营收不足10% 量贩渠道变革中再次错失机遇 2024年电商收入2.12亿元同比减少35.54% 门店零售收入20.20亿元同比减少21.39% [13][14] - 2024年关闭600家门店 单店年均收入连续四年下滑至65.48万元 较2021年缩水20% 股价从2025年1月24.6元/股跌至13.24元/股跌幅达46% [14][15]
粤供优选:守护校园“舌尖上的安全”
南方农村报· 2025-05-08 09:31
粤供优选:守护 校园"舌尖上的 安全"_南方+_南 方plus 凌晨时分,坐落 于河源和平的广 东供销农产品直 供配送和平服务 中心的食品检测 中心依旧灯火通 明,工作人员在 实验室里仔细检 测着每一批即将 送往校园的蔬 菜、水果和肉 类。检测合格的 食材立即装箱, 冷链车随即启 程,将这批新鲜 食材送往全县的 学校食堂。从源 头严控食品质 量,这不仅是粤 供优选的使命, 更是保障国家的 未来健康成长的 重要举措。 配送和粤港澳大 湾区供应链平 台,形成了一套 稳定、可追溯的 食材供应体系。 广东供销农产品 股份有限公司运 严格检测 把好食品安全第 一关 每到夜晚,配送 中心的工作人员 便开启了一天的 忙碌,从点货、 安全检测,到分 拣、码放、配 送。在这座城市 沉睡时,这些食 品安全的"守夜 人"正以高度的 责任心,确保每 一位学生的餐桌 安全。 据介绍,粤供优 选的蔬菜配送体 系主要依托广东 供销农产品直供 营经理王宜指 出,配送的食材 主要来自广东供 销农产品直供配 送和粤港澳大湾 区供应链平台, 所有食材经过严 格筛选。"目 前,我们主要服 务于教育系统, 为学校食堂提供 新鲜、安全、可 追溯的食材。 ...
在中国,不相信胖东来还能相信谁?三四线城市没福气享用胖东来的商品
搜狐财经· 2025-05-07 03:55
采购源头严格把关:在食品经营方面,胖东来从采购源头就严格把关,确保所售食品的质量安全。对供 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只与信誉良好、产品质量有保障的供应商合作。例如,在水果采购上,胖东来会对 产地、种植过程进行严格考察,确保水果的新鲜度和无农药残留。 设置严格检测环节:在店内设置了严格的食品检测环节,对每一批次的食品进行抽检,一旦发现问题立 即下架处理。 信息公开透明:它公开了自己的采购渠道、质量检测标准和流程,让消费者能够清楚地了解食品的来源 和质量保障措施。比如,在胖东来的超市里,会公示食品的进货台账、检测报告等,让消费者买得放 心。 胖东来赢得信任的原因 经营成果突出 2024 年胖东来集团整体销售近 170 亿元、税收超 6 亿元、利润超 8 亿元、员工平均月收入九千多元。 这表明企业不需要靠 996 福报、狼性文化,把员工当人看也能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展现了其独特的经 营模式和强大的盈利能力,让大众相信其商业运营能力。 服务和品质追求极致 国家监管机构 国家食品监督机构承担着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监管重任,从农田到餐桌,涉及众多环节和无数的食品 生产经营者。虽然国家食品监督机构目前面临着庞大的监管任务与有限的 ...
销售加“料”牛肉三人获刑,支付公益赔偿金8.6万元
扬子晚报网· 2025-05-05 17:08
高淳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吴某、张某销售明知系掺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为已构成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此外,张某、赵某变造国家机关证件,其行为已构成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罪。 据此,法院分别对吴某、张某、赵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至十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处罚金人民币 28000元至10000元不等;禁止吴某、张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并追缴其 违法所得。吴某、张某的行为侵害了不特定公众的生命健康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在承担刑事责任 的同时,被判决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共同支付社会公共利益损失赔偿金人民币86000元。 食品安全一直受到各界关注,但仍有不法分子将含有"瘦肉精"等有害物质的食品推向市场,这样的行为 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近日,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 讼案件,三名被告人获刑,其中两人共同支付社会公共利益损失赔偿金86000元。 2023年,吴某为牟利,明知其向他人购买的肉牛未经检验检疫,未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仍将该 肉牛运送至其无证经营的屠宰场内进行宰杀销售。 张某明知从吴某处购买的牛肉未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仍在农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