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来伊份蜜枣粽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舆警指数|来伊份粽子异物事件暴露“代工之殇”,食品企业如何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5:40
舆情事件概述 - 江苏消费者苏女士5月10日发视频称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发现带血创可贴 涉事产品委托单位为上海来伊份 受委托单位为浙江五芳斋实业 生产地址位于浙江嘉兴秀洲区 [2] - 消费者已拨打12315反映情况 并要求来伊份官方明确回应 [2] 企业应对措施 - 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 积极与消费者沟通 确保健康与权益保障 [5] - 全面下架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 消费者可退换货并获得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5] - 强调生产工序设专职检验岗 对员工创可贴使用有识别追溯流程 [5] - 承诺后续公布调查结果 加强供应商生产 运输 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 [5] 舆情响应表现 - 5月12日通过官网 抖音 上市公司公告首次回应 5月13日官网二次回应 总裁公开排查供应链问题 [6] - 回应主动及时 在及时性 回应直接度 渠道选择等维度达标 但信息完整性不足 [5][6] - 综合评分59/100 舆情管理及响应13/20 舆情回应26/35 事件处理17/30 品牌影响3/15 [3] 舆情暴露问题 - 未披露事件排查结果 企业整改措施 内控短板等关键信息 [6] - 未联合代工厂公布生产链路证据 未反思监管漏洞 代工链条安全性受质疑 [7] - 消费者关注代工厂违规操作可能性及公司监管缺陷 但企业未充分回应 [7] 行业观察视角 - 消费企业舆情应对需平衡声誉维护与公开透明 及时响应是评分关键因素 [5][6] - 舆情评价体系侧重信息公开 回应完整性 及时性等维度 [5]
全面下架、补偿!来伊份最新回应“粽子事件”
新浪财经· 2025-05-12 15:33
食品安全事件 - 来伊份蜜枣粽中被消费者投诉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 [1] - 涉事产品生产批次为2025年4月2日 代工方为五芳斋 [2] - 公司已全面下架本批次产品并承诺退换货及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3] - 公司承诺承担消费者因食用问题产品产生的医疗费用 [3] 企业应对措施 - 来伊份成立专项小组调查事件 但尚未取得涉事实物 [7] - 五芳斋表示正在配合来伊份和政府部门的调查 [7] - 公司表示若确认为生产控制问题将追究责任人责任 [7] 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公众对节令食品安全担忧 登上热搜榜首 [2] - 来伊份线上旗舰店全面下架粽子类产品 线下同步撤柜 [2] -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 大量产品依赖代工生产 [9] - 网络投诉平台显示来伊份近千条投诉 多涉及食品异物和变质问题 [9] 代工模式挑战 - 事件将代工模式下的品控管理问题推向舆论中心 [9] - 业内人士认为代工模式增加质量控制难度 [9] - 行业建议企业应加强对代工厂的监督和管理 [9]
来伊份总裁回应:涉事粽子为五芳斋生产,“熟食不可能带血”
南方都市报· 2025-05-12 14:43
事件概述 - 江苏消费者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并发布相关视频 [3] - 公司已成立专项小组展开调查,承诺承担消费者因食用存有异物的蜜枣粽而产生的检查、治疗费用 [2] - 公司对涉事批次(2025年04月02日)蜜枣粽产品进行下架处理,并提供退换货及额外补偿服务 [2] 公司回应 - 公司强调粽子加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均设有专岗、专职检验人员,对员工使用创可贴有严格管理流程 [4] - 公司联合创始人郁瑞芬表示涉事粽子由五芳斋生产,品控及供应链负责人已前往工厂排查问题 [4] - 公司表示视频中的粽子为4月2日生产,是熟食不可能带血,目前正与消费者及多地市场监管局共同调查 [4] 代工厂回应 - 五芳斋嘉兴基地出具说明函,认为视频中"创口贴"带入产品可能性极低,需实物样品比对分析 [5] - 五芳斋自2019年起对易耗品进行规范管理,使用蓝色金属材质创可贴,可通过金属探测识别 [5] - 五芳斋公布原料及加工过程管理细节,强调工厂人员卫生管理严格 [7] 行业数据 - 五芳斋2024年营业收入约22.51亿元,同比下滑14.57%,净利润约1.42亿元,同比下滑14.24% [9] - 五芳斋核心产品粽子营收同比下滑18.64%,销量4.3万吨,较上年的5.4万吨下滑20.9% [9] - 2024年五芳斋粽子生产量34,992.25吨,同比下滑11.71%,销售量43,024.58吨,同比下滑20.92% [10] - 五芳斋月饼生产量467.98吨,同比增长96.51%,销售量4,117.06吨,同比增长26.92% [10]
全面下架!来伊份、五芳斋最新回应
新华网财经· 2025-05-12 13:05
事件概述 - 消费者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1][3] - 涉事产品由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代工生产[3] - 消费者已带小孩进行传染病检查 结果显示未感染但需观察三个月潜伏期[3] 公司回应 - 来伊份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 对涉事批次产品进行下架处理[1][8] - 提供退换货服务并给予相同金额额外补偿[1][12] - 成立专项小组展开调查 承诺承担相关医疗检查费用[8][12] - 五芳斋表示正在配合调查并将持续更新信息[1] 生产管理 - 粽子加工过程设有专岗检验人员 对员工伤口有严格管理流程[12] - 非直接接触环节使用专用蓝色金属创可贴 可通过金属探测识别[12] - 创可贴在生产结束后统一回收并做好记录确保可追溯[12] 市场反应 - 来伊份股价下跌0.23%至13.21元/股 五芳斋下跌1.17%至21.12元/股[1] - 涉事产品已在官方旗舰店下架[8] - 消费者暂时隐藏投诉视频 因公司认为事件影响过大[6]
来伊份回应“粽子吃出带血创可贴”:全面下架
证券时报· 2025-05-12 12:26
公司公告回应 - 公司针对蜜枣粽产品舆情发布公告 表示管理层高度重视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全面核查 [1] - 公司强调产品品质与消费者体验是重中之重 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与相关消费者积极沟通 [3] - 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已全面下架 消费者可前往就近门店退换货并获得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3] 事件背景 - 5月10日江苏消费者发布视频投诉 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 [3] - 消费者在视频中明确展示异物特征 并要求公司官方给出明确回应 [3] - 根据消费者视频确认涉事产品为来伊份蜜枣粽 [4] 公司后续措施 - 公司将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并承诺进一步加强供应商生产 产品运输 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 [3] - 公司表示将从严落实源头防控措施 确保食品安全措施有效执行 [3] - 公司重申恪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3]
小米SU7 Ultra陷争议,数百名车主要求退车;字节跳动陈林离职创业消息不实;“胖都来”大卖场老板:考虑换名字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5-12 08:05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双方同意建立磋商机制并明确牵头人 [3] - 会谈就彼此关心的经贸问题开展深入交流 将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 [3] 科技行业动态 - 京东子公司申请注册"Joyrobotaxi"商标 被解读为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 [5] - 宇树科技所有岗位缺人 已在上海建立分公司 具身机器人行业订单良好 [5] - 来酷发布全球首款半框AI眼镜斗战者G1 售价2499元 接入联想天禧智能体 [20] 新能源汽车 - 小米SU7 Ultra碳纤维机盖功能遭质疑 车主维权群达300人 [3][4] - 小米汽车致歉并给出补偿方案 赠送2万积分但部分消费者要求退车 [4] - 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90.5万辆 同比增长33.9% 渗透率达51.5% [22] 零售与消费 - "胖都来"大卖场考虑更名 抖音账号因违规被禁 创始人称原名"淘都来" [5] - 绿城潮鸣东方豪宅项目开盘售罄 120套房源总销售额69.88亿元 [10] - 来伊份粽子被投诉含带血创可贴 涉事产品全店下架 [13] 企业融资与投资 - VVLAI未来机器人完成A轮融资 由中石油昆仑资本领投 [17] - 云圣智能完成D轮5亿元融资 资金用于无人机研发和AI算力布局 [17][18] - 瑞臻再生医学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科金控股等 [18]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 松延动力发布女性仿生机器人小诺 大定突破1000台 [18] - 阿里巴巴聚焦"电商和云+AI"战略 计划未来3-5年所有业务AI驱动 [7][8] 其他行业动态 - 博纳影业因资金违规占用被处罚 涉及金额合计4.71亿元 [7] - 宁德时代拟在港发行1.179亿股H股 最高发行价263港元/股 [13] - 汇源果汁澄清网络谣言 称经营持续改善 100%果汁销量全国第一 [10]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达成重要共识;泽连斯基:乌方已做好与俄会谈准备;汇源果汁回应唱衰言论;苹果降价超1000元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05:39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双方同意建立磋商机制并即将发布联合声明 [4] - 中方批评美国滥用关税政策 表示愿与拉美国家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4] 企业动态 - 苹果首次在周六宣布调价 iPhone 16 Pro Max全系降价160美元(约1313元) Pro版128GB降价176美元(约1445元) [11] - 汇源果汁官方声明否认"走向末路"等网络传言 已启动法律程序维权 [12][13] - 绿城上海徐汇滨江项目开盘"日光" 120套房源单日销售额69.88亿元 均价19.5万元/平方米 [14] - 成飞集成公告澄清股票异常波动 称经营环境无重大变化 [15] - 来伊份回应粽子吃出创可贴事件 涉事产品全线下架并启动调查 [17] - 胖东来否认承包周边小区物业费的网络传言 [18] 行业数据 - 4月乘用车零售175.5万辆 同比增长14.5%创十年同期最高增速 1-4月累计零售687.2万辆 [6] 科技与航天 -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 用于电磁环境探测 长征系列火箭第574次飞行 [7] 国际事件 - 乌克兰总统表示已准备好与俄罗斯会谈 期待5月15日与普京会面 [8] - 以色列外长重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 要求拆除铀浓缩设施 [8] - 韩国总统选举7名候选人完成登记 包括李在明、金文洙等 [9] 资本市场 - 华兰股份、瑞众人寿等多家公司披露股东减持计划 比例最高达3% [22] - 东方海洋股东拟减持1%股份 曲江文旅4.7%股份将被拍卖 [23] - 海波重科下调可转债转股价至11.38元 *ST金科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 [23]
真“带血工厂”、纯“手工制作”,吃出“带血创口贴”打工人破防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11 21:13
食品安全事件 - 消费者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吃出带血创口贴 引发舆论关注 涉事产品委托单位为上海来伊份 受委托单位为浙江五芳斋实业 若属实则表明五芳斋为代工厂 [1][3] - 涉事视频被强制下架 消费者要求给出说法 来伊份和五芳斋客服均表示正在核实情况 [1][6] - 投诉平台显示来伊份有1094条产品投诉 包括毛发 霉变 异物等问题 五芳斋投诉达4031条 涉及塑料 霉斑等 [8]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来伊份1999年成立于上海 2016年上市 为"休闲零食第一股" 主要通过委托生产销售自主品牌零食 当前市值44.28亿元 股价13.24元/股 [1] - 五芳斋被誉为"粽子大王" 2021年市场份额达37% 2024年宣传资料显示其粽子生产部分机械化 但裹粽环节仍需手工操作 [7] - 来伊份2024年营收33.70亿元同比下降15.25% 归母净利润-7526万元 一季度营收10.48亿元同比下降1.23% 净利润1243.57万元同比下降79.72% [13] 商业模式与质量控制 - 来伊份采用代工模式快速扩充产品线 但面临质量管控难题 2018年就因订书钉 老鼠屎等质量问题被曝光 2012年IPO曾因食安问题被否 [9] -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建立31道质量管控体系 但代工厂数量庞大且分散 管控难以覆盖所有环节 2025年粽子事件再次敲响警钟 [11] - 五芳斋若确认为代工厂 带血创口贴或与其手工裹粽环节有关 行业龙头出现食安问题为端午节消费蒙上阴影 [7] 战略转型与经营困境 - 来伊份计划从零食店向生活便利店转型 提供热食和饮品 上海吴江路店已推出咖啡 热食 并计划现场蒸煮粽子 对食安要求更高 [12] - 电商转型滞后 2016年上市时线上营收不足10% 量贩渠道变革中再次错失机遇 2024年电商收入2.12亿元同比减少35.54% 门店零售收入20.20亿元同比减少21.39% [13][14] - 2024年关闭600家门店 单店年均收入连续四年下滑至65.48万元 较2021年缩水20% 股价从2025年1月24.6元/股跌至13.24元/股跌幅达46% [14][15]
女子投诉来伊份粽子吃出带血创可贴 公司回应
快讯· 2025-05-11 18:43
食品安全事件 - 江苏消费者苏女士5月10日发布视频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吃出带血创可贴 [1] - 消费者要求公司给出明确回应 [1] - 涉事产品为来伊份蜜枣粽 [1] 公司应对措施 - 来伊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对问题深感抱歉 [1] - 公司已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 [1] - 强调始终秉持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并积极解决问题 [1] - 该款粽子已全店下架 [1]
粽子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来伊份称已启动全链条调查程序
南方都市报· 2025-05-11 09:25
食品安全事件 - 江苏消费者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 [2] - 消费者通过视频展示异物并要求公司回应 [2] - 来伊份官方旗舰店已下架所有粽子产品 [2] 公司回应 - 来伊份表示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向消费者致歉 [2] - 公司强调始终秉持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 [2] - 客服表示正在全力排查粽子下架原因 [2] 生产关联 - 消费者称涉事产品与五芳斋为同一生产工厂 [7] - 五芳斋客服否认有代工厂并表示产品为自主生产 [7] 公司背景 - 来伊份成立于1999年,主要通过委托生产方式销售休闲零食 [7] - 2016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A股休闲零食第一股 [7] - 主要销售渠道包括线下直营门店、加盟门店、经销特通渠道和电商 [7] 经营状况 - 截至2024年底拥有门店3085家,较年初净减少600家 [7] - 2024年收入同比减少15.25%至33.70亿元 [7] - 2024年净亏损7526.76万元,由盈转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