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融余额
icon
搜索文档
两融余额四连升 杠杆资金大比例加仓15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10:13
两融余额整体变动 - 截至10月16日,市场两融余额为24,571.96亿元,连续4个交易日增加,期间累计增加154.20亿元 [1] - 融资余额为24,401.3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75.91亿元 [1] - 分市场看,沪市两融余额为12,496.03亿元,增加15.61亿元,深市两融余额为12,000.31亿元,增加62.24亿元,北交所两融余额为75.63亿元,减少1,049.98万元 [1] 行业融资余额变动 - 申万31个行业中,23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有色金属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达76.84亿元,增幅为6.74% [1][2] - 电力设备行业融资余额增加27.32亿元,增幅1.34%,基础化工行业融资余额增加14.89亿元,增幅1.60% [1][2] - 融资余额增幅居前的行业包括钢铁(增幅3.10%)和环保(增幅2.50%)[1][2] - 融资余额减少的行业有通信(减少45.74亿元,降幅4.19%)和银行(减少13.81亿元,降幅1.80%)[1][3] 个股融资余额大幅增长(按增幅) - 两融余额连升期间,15只个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50%,天铭科技增幅最大,为124.86%,最新融资余额1,367.67万元 [4][5] - 安泰科技融资余额增幅为109.68%,最新融资余额13.02亿元,新特电气融资余额增幅为82.43% [4][5] - 融资余额增幅超50%的个股中,电力设备行业个股最多,有5只,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分别有3只和2只 [4][5] - 这些个股期间股价平均上涨9.51%,安泰科技累计上涨23.77%,富特科技上涨22.41% [4][5] 个股融资余额大幅增长(按净买入额) - 两融余额连升期间,12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额超1亿元,融资余额合计增加144.79亿元 [6][7] - 紫金矿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为12.07亿元,增幅18.83%,宁德时代融资余额增加10.03亿元,增幅5.86% [6][7] - 阳光电源融资余额增加8.65亿元,增幅7.40%,兴业银锡融资余额增加7.65亿元,增幅30.66% [6][7] - 安泰科技在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个股中增幅最高,达109.68% [6][7]
两融余额三连升 92股获融资净买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0:23
两融余额整体变动 - 截至10月15日,沪深北市场两融余额为24494.2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4.94亿元,融资余额为24325.47亿元,较上一日增加23.14亿元 [1] - 两融余额已连续3个交易日持续增加,期间合计增加76.45亿元 [1] - 分市场看,沪市两融余额12480.41亿元,增加17.89亿元;深市两融余额11938.07亿元,增加6.90亿元;北交所两融余额75.73亿元,增加1451.69万元 [1] 行业融资余额变动 - 申万31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有色金属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达66.34亿元,增幅为5.82% [1][2] - 融资余额增加居前的行业包括电力设备(增加13.55亿元,增幅0.66%)和基础化工(增加9.36亿元,增幅1.01%) [1][2] - 融资余额增幅较高的行业还有钢铁(增幅3.37%)和环保(增幅2.28%) [1][2] - 融资余额减少的行业包括通信(减少47.41亿元,降幅4.34%)和电子(减少32.09亿元,降幅0.91%) [1][3] 个股融资余额大幅增长 - 两融余额连升期间,45.68%的标的股融资余额增长,12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50% [4] - 新特电气融资余额增幅最大,达132.84%,最新融资余额2.83亿元;天铭科技融资余额增幅124.88%,最新余额1367.80万元 [4][5] - 融资余额增幅超50%的个股中,电力设备行业个股最多,共4只;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各有2只 [4] - 这些个股期间股价平均上涨7.95%,万通液压累计上涨33.83%,安泰科技上涨21.69% [4][5] 高融资净买入金额个股 - 两融余额连升期间,融资余额合计增加68.88亿元,92只个股融资余额增加超1亿元 [6] - 紫金矿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达11.14亿元,增幅17.38%;宁德时代融资余额增加10.98亿元,增幅6.41%;中金黄金融资余额增加8.20亿元,增幅26.71% [6][7] - 融资余额增加居前的个股还有阳光电源(增加7.46亿元)和兴业银锡(增加7.31亿元) [7]
两融余额增加24.94亿元 杠杆资金大幅加仓227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09:31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15日沪指上涨1.22%,市场两融余额为24494.2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4.94亿元 [1] - 沪市两融余额12480.4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7.89亿元;深市两融余额11938.0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90亿元;北交所两融余额75.7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0.15亿元 [1] - 融资余额出现增长的股票有1689只,占比45.33% [1] 行业融资变动 - 分行业看,融资余额增加的行业有14个 [1] - 有色金属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为9.45亿元 [1] - 电力设备行业融资余额增加7.65亿元,公用事业行业融资余额增加4.02亿元 [1] 融资余额增幅居前个股 - 227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5% [1] - 融资余额增幅最大的是天铭科技,最新融资余额1367.80万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幅达117.37%,股价当日上涨1.77% [1] - 科润智控融资余额增幅为77.32%,新特电气融资余额增幅为59.14% [1] - 融资余额增幅前20只个股平均上涨4.97% [2] - 万通液压在增幅前20个股中涨幅居首,达21.67%,新特电气涨18.23%,易实精密涨10.05% [2] - 新莱福在增幅前20个股中跌幅居首,为5.39%,德固特跌3.87%,欧福蛋业跌1.73% [2] 融资余额降幅居前个股 - 2037股融资余额出现下降,其中融资余额降幅超过5%的有248只 [3] - 欧普泰融资余额降幅最大,最新融资余额384.86万元,较前一交易日下降30.21% [3] - 长城军工融资余额下降28.57%,黄河旋风融资余额下降27.07% [3]
两融余额,连增两日!A股,新纪录
证券时报· 2025-10-15 11:51
两融余额整体趋势 - A股市场两融余额于2025年10月14日达到24,469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单日增长近26亿元 [2] - 两融余额自9月中下旬以来波动反复,9月30日单日减少逾300亿元,国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大增逾500亿元,10月10日减少近38亿元,10月13日和14日恢复连续增长 [2] - 融资余额于10月14日达到24,302亿元人民币,同样创历史新高,单日增长逾23亿元 [2] 10月以来行业融资动向 - 10月初至10月14日,绝大多数行业板块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有色金属板块融资净买入额逾百亿元居首 [3] - 电气设备板块融资净买入额超过50亿元,居于第二位 [3] - 半导体、软件服务、化工、非银金融等板块融资净买入额也居于市场前列 [3] 行业动向对比与个股表现 - 10月融资净流入居前行业分布与9月不同,9月融资净买入前几位均为TMT赛道行业,硬件设备板块以超300亿元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4] - 9月电气设备、半导体板块融资净买入额分居第二、三位,有色金属板块净买入额约86亿元,仅居第六 [4] - 10月初至14日,中兴通讯、紫金矿业、包钢股份、东方财富、北方稀土等个股融资净买入额均超过10亿元 [4] - 同期,剑桥科技、工业富联、中芯国际、中际旭创等TMT赛道热门股融资净买入额为负,融资偿还额明显多于买入额 [4]
两融余额,连增两日!A股,新纪录!
证券时报· 2025-10-15 11:48
两融余额总体趋势 - A股市场两融余额于2025年10月14日达到24,469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单日增长近26亿元 [2] - 两融余额近期波动较大,9月30日单日减少逾300亿元,国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大增逾500亿元,10月10日减少近38亿元,10月13日和14日恢复增长 [2] - 融资余额于2025年10月14日达24,302亿元人民币,同样创历史新高,单日增长逾23亿元 [2] 近期行业融资动向 - 2025年10月初至10月14日,绝大多数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有色金属板块融资净买入额逾百亿元居首,电气设备板块融资净买入额超过50亿元居第二位 [3] - 半导体、软件服务、化工、非银金融等板块在10月初至10月14日期间融资净买入额也居于市场前列 [3] - 10月融资净流入居前行业的分布与9月不同,9月融资净买入额前几位均为TMT赛道行业,硬件设备板块以超过300亿元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4] 个股融资资金变化 - 2025年10月初至10月14日期间,中兴通讯、紫金矿业、包钢股份、东方财富、北方稀土等股票融资净买入额均超过10亿元,居于市场前列 [4] - 宁德时代、金山办公、药明康德、海康威视、华友钴业、新易盛、中金黄金、兴业银锡、京东方A、赛力斯等股票融资净买入额亦居于市场前列 [4] - 同期,剑桥科技、工业富联、中芯国际、中际旭创、拓普集团、先导智能、胜宏科技、立讯精密、阳光电源、中科曙光等股票融资净买入额为负,其中不少属于近期TMT赛道热门股 [4]
两融余额小幅上升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5.5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09:54
市场整体两融余额 - 10月14日深沪北市场两融余额合计24469.2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5.58亿元 [1] - 沪市两融余额12462.5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02亿元 [1] - 深市两融余额11931.1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3.07亿元 [1] - 北交所两融余额75.5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0.48亿元 [1] 行业融资余额变动 - 申万所属行业中融资余额增加的行业有15个 [1] - 有色金属行业融资余额增加19.37亿元,增幅最大 [1] - 钢铁行业融资余额增加7.32亿元 [1] - 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增加6.87亿元 [1] 个股融资余额增幅 - 1762只股票融资余额出现增长,占比47.29% [1] - 324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5% [1] - 同惠电子融资余额增幅最大,达59.23%,最新融资余额4736.65万元,股价当日上涨8.15% [1] - 欧普泰融资余额增幅53.61%,最新融资余额551.46万元 [1] - 盈建科融资余额增幅48.68%,最新融资余额7017.08万元 [1] - 融资余额增幅前20只个股平均上涨1.56% [2] - 惠丰钻石在增幅前20个股中涨幅居首,达14.73% [2] - 晶澳科技在增幅前20个股中涨幅显著,达7.03% [2] - 理工导航在增幅前20个股中跌幅最大,为7.80% [2] - 奥美森在增幅前20个股中跌幅为7.04% [2] - 宏源药业在增幅前20个股中跌幅为6.33% [2] 个股融资余额降幅 - 1964股融资余额出现下降,其中244股降幅超过5% [4] - 天际股份融资余额降幅最大,为29.51%,最新融资余额4.23亿元 [4] - 兔宝宝融资余额下降22.99% [4] - 云汉芯城融资余额下降21.50% [4]
个别券商突然“降杠杆”
第一财经· 2025-10-15 08:43
A股两融规模动态 - 2025年A股两融规模从1.8万亿元攀升至超2.4万亿元,并于10月9日创出历史新高2.4455万亿元,随后因市场调整略有回落,10月13日两融余额为2.4444万亿元,较前一日增加25.94亿元 [3] - 融资余额占主导地位,10月13日融资余额达2.4279万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2.53%,融券余额为164.71亿元 [6]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55%,显著低于2015年峰值时的4.27%,显示整体风险可控 [4][15] 两融业务月度趋势 - 两融余额在2025年1-7月于1.7万亿至1.99万亿元区间徘徊,8月5日突破2万亿元,9月18日站上2.4万亿元关口,并持续刷新纪录 [8] - 融资买入金额自5月起逐月增长,9月达到6.095万亿元的峰值,两融交易额在9月为61,118.66亿元 [8][9] - 新开两融账户数从5月低点后逐月增加,6月破10万户,8月达18.30万户,9月创年内单月最高20.54万户,截至9月末全市场账户总数突破1528万户 [8] 券商信用业务调整 - 多家券商因市场需求旺盛上调信用业务规模,例如浙商证券将融资类业务规模从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华林证券在3月和9月分别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调整为62亿元和80亿元 [11] - 华林证券于10月13日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从80%上调至100%,旨在控制融资余额过快增长的风险,此举被视为常规风控措施 [3][12] - 行业分析指出,券商上调融资类业务规模是对市场需求的响应,旨在提升市占率和信用业务收入,而调整保证金比例则是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举措 [11][13] 杠杆资金行业与个股偏好 - 10月13日杠杆资金净买入前三大行业为有色金属(37.52亿元)、医药生物和钢铁,而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遭大额净卖出 [6] - 个股方面,北方稀土、宁德时代、华虹公司等获融资客大笔净买入,立讯精密、胜宏科技等前期热门股则被净卖出 [7] - 市场风格呈现从AI硬件和海外映射向防御型行业切换的迹象,资金流向稀土、自主研发软硬件、军工及银行等板块 [16] 市场后市展望 - 机构认为当前两融余额虽处于历史高位,但整体担保比例(如8月和9月均超280%)处于中位水平,叠加流动性宽松和政策预期,风险可控 [15] - 短期市场因关税冲击和三季报业绩等因素存在调整需求,10月至11月可能进入震荡区间,风格或转向防御型及业绩支撑行业如创新药、非银金融等 [16] - 中长期来看,科技成长仍是主线,市场在震荡期结束后有望重新向上,风格从防御型再度转向成长 [16]
A股两融余额处历史高位,有券商转向降杠杆
新浪财经· 2025-10-14 22:39
两融余额规模与变化 - A股两融余额从1.8万亿元增长至超过2.4万亿元,不断创历史新高 [1] - 10月9日上证指数创十年新高,两融余额当日达到历史新高的2.4455万亿元 [1] - 10月13日两融余额较前一日增加25.94亿元,达到2.4444万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2.4279万亿元 [1] 券商策略调整 - 此前有券商为满足市场需求上调信用业务规模上限 [1] - 华林证券于10月13日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由80%上调至100% [1] - 华林证券相关人士表示,此次调整是由于融资余额增长太快,属于常规风控管理 [1] 市场风险与评估 - 近期两融余额处于历史高位,部分资金存在集中度高的风险,但整体担保比例处于中位水平 [1] - 现阶段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较2015年峰值仍有差距,整体风险可控 [1] - 市场的整体风格可能转向"防御" [1]
A股两融余额处历史高位 有券商转向“降杠杆”
第一财经· 2025-10-14 22:06
两融规模与市场动态 - A股两融余额于10月9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4455万亿元,随后在10月13日小幅回落至2.4444万亿元,仍处历史第二高位 [1][4] - 2025年两融规模从1-7月在1.7万亿至1.99万亿元区间徘徊,8月5日突破2万亿元,并于9月18日站上2.4万亿元关口,超越2015年峰值 [4] - 9月融资买入金额达6.095万亿元,为年内最高月度买入额,同时9月新开两融账户数20.54万户也为年内单月最高 [4] 券商业务调整 - 为应对市场需求,多家券商上调信用业务规模上限,例如浙商证券将融资类业务规模从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华林证券在年内两度上调上限至80亿元 [7] - 华林证券于10月13日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从80%上调至100%,其表示此举是针对融资余额增长过快的常规风控管理 [1][8] - 行业分析认为,券商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可能是因融资需求旺盛导致信用业务额度紧张,是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选择 [8] 资金流向与行业偏好 - 10月13日融资净买入22.40亿元,融券净卖出3.93亿元,杠杆资金最青睐有色金属行业,净买入37.52亿元,医药生物、钢铁等行业亦获净买入 [3] - 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遭遇大笔融资净卖出,个股方面,北方稀土、宁德时代等获大笔净买入,而立讯精密、胜宏科技等遭净卖出 [3] - 当日两融交易额为2640.45亿元,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55% [2] 风险与市场展望 - 尽管两融余额处于历史高位,但整体担保比例处于中位水平,8月和9月全市场平均担保比例均超过280% [12] - 当前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2.55%显著低于2015年峰值时的4.27%,整体风险被认为可控 [11][12] - 市场分析指出,受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三季报业绩及市场估值影响,市场存在调整需求,10月至11月可能进入震荡区间,风格或转向防御型及业绩有支撑的行业 [13]
A股两融余额处历史高位,有券商转向“降杠杆”
第一财经· 2025-10-14 21:32
两融规模与市场动态 - 2025年A股两融余额持续攀升,从1月的1.8万亿元增至10月9日的历史峰值2.4455万亿元,随后在10月13日微调至2.4444万亿元 [1][3] - 9月两融新开账户数达20.54万户,为年内单月最高,截至9月末全市场两融账户总数突破1528万户 [3] - 月度融资买入金额自5月起持续增加,9月达到峰值6.095万亿元 [3] 券商业务调整 - 多家券商因市场需求旺盛上调信用业务规模上限,例如浙商证券将融资类业务规模由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华林证券在年内两度上调上限至80亿元 [6] - 华林证券于10月13日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由80%上调至100%,旨在进行风险控制 [1][7] 行业与个股资金流向 - 10月13日杠杆资金最青睐有色金属行业,净买入37.52亿元,医药生物、钢铁、基础化工等行业亦获净买入 [2] - 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遭遇大笔净卖出,个股方面,北方稀土、宁德时代等获大笔净买入,而立讯精密、胜宏科技等被大笔净卖出 [2] 风险与市场观点 - 当前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55%,显著低于2015年峰值时的4.27% [11] - 2025年2月至9月全市场平均担保比例在261%至290%之间,8月和9月均超过280% [12] - 市场观点认为,基于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和三季报业绩,10月至11月市场可能进入震荡区间,风格或转向防御型及业绩有支撑的行业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