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生医学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首个外资干细胞项目落户海口国家高新区
海南日报· 2025-06-22 08:57
琼港合作与外资干细胞项目落户 - 佰唯基因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成为海南自贸港允许外资从事人体干细胞技术开发以来首个外资干细胞项目 [1][2] - 公司由香港Everflourish Global Investments Limited注册成立 专注于干细胞治疗研发、转化与生产 [2] - 项目将在海口国家高新区设立超1500平方米智能实验室与GMP认证生产线 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 [2] 海南自贸港政策与区位优势 - 公司认为海南自贸港政策及背靠内地、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有助于辐射内需市场并融入全球价值链 [2] - 企业计划借助自贸港优势开展跨境贸易、新品研发等战略性布局 [2] 产业链与园区发展 - 海口国家高新区已建成细胞CDMO平台 结合新项目将形成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 [3] - 园区通过"企业秘书"服务机制推动项目快速投产 并计划通过"精准招商"吸引更多国际生物医药企业 [3]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项目落地标志着海南在干细胞技术研发和国际化合作领域取得突破 [3] - 未来有望吸引全球生物医药企业入驻 强化海南在再生医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3]
完整回顾: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18 17:05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召开,聚焦再生材料、医工融合、投融资机制等核心议题,围绕"临床牵引+科技驱动+产业转化"路径展开交流 [2] - 现场汇聚临床、科研、企业、投资等领域600余位专业嘉宾,发布多项标志性成果,展现中国医美科技迈向系统化创新与落地能力并重的新阶段 [2][14] 政策与产业生态 - 北京市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刚指出,医美作为首都医药健康产业重要特色板块,正迎来政策体系与资源供给双重叠加,包括三轮医药健康行动计划、"创新药械全流程优化"试点等政策工具 [3]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原院长祁佐良强调再生医学、材料科学、能量设备、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协同是推动医美科技跃迁的核心,胶原蛋白相关产品成为临床与产业双热点 [5] 创新成果与转化机制 - 大会发布2025全球医美科技创新系列大奖,设科技创新奖、创新服务奖、创新转化奖三大类,展示中国医美科技在材料、设备、成果转化等多维度创新成果 [7] - 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科技成果转化大赛启动,评审围绕创新性、技术可行性、市场潜力与团队能力四大维度展开,新增概念验证和动物实验支持等服务包奖励机制 [9] - 思宇医疗科技新媒体创始人赵清发布《全球医美科技白皮书2025》,提供系统性知识图谱与战略参考 [12] 技术前沿与落地挑战 - 清华大学药学院尹航教授指出外泌体具备精准递送、抗炎抗衰潜力,但高纯度、高活性的外泌体制备仍是技术瓶颈 [15]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安阳教授团队以脂肪脱细胞支架为起点构建多组织再生路径,开发新型脂肪提纯系统与微针递送平台 [17] - 中国科学院过程所张贵峰教授提出医美应从"细胞—基质—微环境"联动机制出发建立系统干预模型 [20] 注册与知识产权 - 北京宝丽永昌医药刘家岐强调医美器械注册需结合法规逻辑和证据体系判断,以皮秒激光为例说明完整证据链的关键价值 [22]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刘丹丹指出专利实质是防止"别人能做",建议企业上市前进行防侵权检索并动态布局专利 [24] 产业转化核心难题 - 金汇通投资基金史恒指出医美行业底层逻辑转向精细化功能产品,技术能否完成研发到销售的闭环是投资关键 [30][3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军歌助理教授表示科研成果转化障碍在于缺乏系统性注册意识与对监管语言的理解 [32][33] - 海南苏生生物曾胜强调医美需要独立的产品定义和开发标准,不能直接迁移成熟医用材料 [33][36] - 丽和康华北区总经理吴楠建议从技术诞生起同步布局合规路径,避免低估注册与临床验证复杂度 [36][38] 行业趋势 - 医美创新正由"轻商业、重营销"旧范式转向"强临床、重路径"新逻辑,企业开始正视研发周期与合规成本,投资人衡量系统闭环能力 [40] - 产业日益成熟,医美逐步成为融合再生医学、材料科学、精准医学等多学科的科技产业 [40]
华润三九与艾尔普再生医学签订HiCM-188项目联合开发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14:20
合作概况 - 华润三九与南京艾尔普再生医学联合宣布就HiCM-188(iPSC心肌细胞)达成联合开发协议,共同推进该项目在中国的研究开发进程[1] - HiCM-188为全球首个在中、美两国同时获批临床默示许可的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心衰再生治疗创新药[1] - 该合作是央企主导的首个干细胞药物联合开发和商业化合作项目,标志着中国CGT领域的重大突破[2] 市场与临床需求 - 中国25岁以上心衰患者人数约为1210万人,每年新发患者约300万人[1] - 心衰患者5年后生存率仅为56.7%,终末期心衰2年生存期不到60%[1] - 随着全社会老龄化加剧,终末期心衰患者人数将会大幅提升,但目前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1] 产品进展与优势 - HiCM-188已在中国进入II期临床试验,并在美国、新加坡、泰国等地区启动I/II期临床试验[1] - 艾尔普再生医学拥有超过5年的长期随访数据,结果显示了心脏再生治疗的安全性和预期疗效[1] - 艾尔普再生医学拥有国际领先的iPSC生产制造平台和精准的管线临床定位[2] 合作意义与展望 - 华润三九拥有卓越的营销网络和成熟的创新药推广经验,合作将促使更多患者受益于再生医学技术[2] - 细胞疗法是未来生命健康领域的新趋势,针对老年疾病、难治性疾病表现出巨大临床潜力[2] - 华润三九旗下天士力医药已布局间充质干细胞,此次合作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细胞治疗赛道[2]
新突破!广州科研团队用莲藕接骨“塑肉身”,冻豆腐、枸杞、油柑都在研究之列
环球网资讯· 2025-06-04 13:55
再生医学材料创新 - 莲藕因其天然多孔中空结构被证实为理想骨修复支架材料 显微镜下显示完美导管结构 可促进血管神经生长及养分交换[4][6] - 经冻干矿化处理的莲藕支架强度达人体骨骼水平 生物相容性优异且降解速度可调控 相比骨水泥材料减少炎症风险[6][7][9] - 小鼠实验中莲藕支架治疗组颅骨缺损愈合率达50% 显著高于未处理对照组 证实其加速骨再生能力[13] - 团队计划推进羊等大动物实验 目标攻克人体大段骨缺损修复难题[14][16] 食源性生物材料应用扩展 - 冻豆腐蜂窝结构可制成创伤敷料 实验显示其能促进组织愈合并减少疤痕形成[17] - 枸杞油柑外泌体提取物正研究用于皮肤修复及美白 潜在化妆品产业应用价值[17] - 研究理念源于自然仿生学 团队筛选进化成熟的植物材料进行生物医学开发[17] 干细胞技术突破 - 广州健康院首创尿液细胞重编程技术 实现无创获取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 周期短且安全性更高[19][20] - iPS细胞可分化多种功能细胞 团队已构建血液免疫细胞技术体系 包括NK细胞巨噬细胞等[21] - 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成果聚焦重编程机制 推动干细胞临床应用转化[20]
奥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4:31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 - 公司对2024年年度报告中主要销售客户情况进行了更正 更正前前五名客户中不存在新增客户或严重依赖少数客户的情形 更正后确认客户一和客户四为2024年新增客户 [1] - 除上述更正外 2024年年度报告其他内容不变 公司表示将加强定期报告编制过程中的校对工作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2]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强化核心业务 拓展市场边界 - 2024年公司新开发医院900余家 其中800余家来自骨科人工骨全国集采落地实施 终端医院数量同比增长90% [4] - 2024年组织和参与行业展会 学术沙龙会 招商会近百场 覆盖全国近30个省区市 超过10000人次参加 进行核心医院科室会及沟通会600余次 [4] - 2024年4月底开始 随着集采在全国落地实施 骨科人工骨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公司积极协调产销 保障临床需求 [5] - 2024年4月完成对德国HumanTech Dental公司的全资收购 进军口腔种植领域 该业务板块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5] - 人工骨修复产品在东南亚 拉美等地区完成多国临床试用 2024年下半年至今陆续获得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越南等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5] 优化生产运营 实现精益效能突破 - 2024年9月全资子公司潍坊奥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新生产线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形成年产200万盒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材料的标准化产能 [8] -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持续增长 主要由于实施股权激励 集采后市场活动费用增加 以及收购德国HumanTech Dental公司导致销售费用增加 [8] - 2025年公司将采取降本增效措施 包括精益生产提高产品生产率 加强存货计划控制 加速应收账款回收等 [8][9] 构建创新驱动生态 强化技术护城河 - 2024年8月矿化胶原/聚酯人工骨修复材料完成注册申报并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11月全资子公司获得胶原蛋白止血海绵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10] - 2024年公司成功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10] - 2025年公司将扩大研发团队规模 优化研发协作机制 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10] 升级治理架构 打造合规标杆 - 2024年重点强化决策层在战略实施中的引领作用 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框架 构建覆盖全员的成本管控网络 [11] - 2025年将持续优化管理架构 明晰权责划分 创新实施矩阵式管理模式 [11] 重视投资者回报 深化投资者沟通 - 公司将在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基础上 保证利润分配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积极回报投资者 [12][13] - 2025年将在定期报告发布后迅速组织业绩说明会 充分利用E互动平台 投资者热线等多种渠道与投资者互动 [13]
干细胞疗法:临床突破与资本热浪
Wind万得· 2025-05-27 06:40
干细胞疗法概述 - 干细胞疗法利用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治疗疾病或修复受损组织,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已完成116项临床试验,覆盖帕金森病、糖尿病、心脏病等重大疾病 [2] - 干细胞按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按分化潜能分为全能、多能及单能干细胞,其中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造血干细胞为多能干细胞主要类型 [2] 政策与监管动态 - 美国FDA通过《干细胞研究促进法案》和RMAT加速审批通道推动干细胞疗法发展,欧盟通过"地平线2020"计划提供资金支持,韩国将再生医学列为国家增长引擎 [3] - 中国政策持续加码,《"十四五"生物经济规划》将干细胞列为前沿领域,《健康中国2030》强调技术突破,2024年"干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专项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球干细胞疗法市场规模达3.8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至1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4] 临床应用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SCs) - MSCs来源广泛(骨髓、脐带等),全球超1300项临床试验,覆盖骨科、心血管及免疫性疾病 [5] - 韩国2011年批准全球首款MSCs药物Cellgram,美国2024年批准首款MSCs疗法Ryoncil治疗儿童SR-aGVHD [6] - 中国2024年受理127项MSCs新药IND申请,83项获默示许可,2025年首款干细胞药物艾米迈托赛注射液获批 [7]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 - iPSCs通过基因重编程获得,可分化为三胚层细胞,无伦理争议但存在潜在致瘤风险 [8][9] - 日本2018年启动全球首例iPSCs治疗帕金森临床试验,截至2024年11月全球187项iPSCs临床试验注册 [10] - 中国2024年28项干细胞新药临床试验获批,含2项iPSCs产品,UX-DA001注射液为首款针对帕金森的iPSC药物 [11] 资本动态 - 2025年中国干细胞治疗领域发生12起融资,总规模达6.3亿人民币,早中期项目为主,智新浩正A轮融资近2亿人民币为最高单笔 [12][13]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24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细胞治疗列入鼓励类,北京核发首张干细胞《药物生产许可证》 [12]
东方妍美冲击港股资金链成拦路虎 负债率123%银行借款2002万违约现金告急
长江商报· 2025-05-26 08:57
公司概况 - 东方妍美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及特医食品研发、生产及商业化 [1] - 公司构建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及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两大产品线 [1] - 截至2025年5月5日,拥有13款主要候选产品(均属第三类医疗器械),包括核心产品XH301("童颜针")及XH321 [3] 财务表现 - 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88万元、1452万元,净亏损6350万元、6938万元,两年累计亏损1.33亿元 [2] - 2024年毛利率由2023年的11.39%大幅下降至2.61% [2]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飙升至12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3319万元 [1][6] - 2023-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4572.6万元和4495万元 [2] 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XH301("童颜针")于2024年11月递交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注册 [3] - XH321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需完成至少3年临床试验,商业化周期预计延至2028年后 [3] - 13款在研产品中仅XH301和XH305进入注册审评阶段,其余11款处于早期研发 [3] 收入结构 - 2024年非核心业务(医药中间体、面膜等)收入755.1万元,占总营收52% [5] - 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2023-2024年收入均为360万元,占比27.9%、24.9% [5] - 特医食品2023-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9.3%、12.2% [6] 行业竞争 - 国内"童颜针"领域已有五款产品获批上市,形成"五强争霸"格局 [5] - 特医食品领域雀巢、雅培、纽迪希亚等占据主要市场地位 [6] - 再生医学器械平均审批周期为3-5年,行业审批壁垒极高 [3] 资金状况 - 2024年流动总负债1.93亿元(同比+108.27%),流动净负债1.43亿元(同比+286.49%) [6] - 2024年末净资产-0.37亿元,2023-2024年分别有1081.2万元、2002.2万元银行借款违约 [6][7]
19岁癫痫患者接入脑机接口后畅玩高难游戏
南方都市报· 2025-05-24 21:31
脑机接口技术 - 脑虎科技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涉及芯片、微电子、医疗设备、材料科学、机器人技术、医学、伦理学、神经科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整合[5] - 全球BCI技术主要分为基于硅的硬电极、血管电极以及柔性电极三种方法[5] - 脑虎科技自主研发的256通道柔性脑机接口已成功植入患者,实现精准脑控操作经典游戏和复杂游戏如《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7] - XessOS脑机操作系统使受试者可通过意念流畅上网、操作App、控制智能轮椅和智能家居设备[8] - BCI扩展计划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脊髓损伤、身体残疾、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慢性疼痛、抑郁症等多种适应症[10] 癌症治疗创新 - 梅奥诊所借助PET-MRI等先进成像手段和多种尖端治疗方案推动癌症治疗发展,包括妇科肿瘤学、神经肿瘤学服务和细胞疗法[13] - 梅奥诊所提供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电子线放射治疗和全身电子束照射治疗等多种放射治疗技术[13] - 质子束放射治疗相比常规放射治疗具有更高精准度和安全性,特别适用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等更具侵略性的肺癌类型[13] - 梅奥诊所成功完成首例喉移植手术,借助3D打印技术制作的植入物使患者在术后立即恢复说话功能[15] 糖尿病防控体系 - 中国有过亿糖尿病患者,但知晓病情并接受规范治疗的不足一半,综合控制达标率低于5%[18] - 糖尿病管理存在过度关注血糖控制而忽视血脂管理的误区,高血压、高血脂和血糖异常共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风险[18] - 建议构建包含内分泌医生、营养师、心理师等在内的三级分级诊疗体系,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20] 创新药与再生医学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物医药企业携前沿成果亮相,展现跨境协同创新的"湾区速度"[21] - 珠海岐微生物的1.1类创新中药QA108针对干性老年黄斑变性研发,已进入国内三期临床试验阶段,计划同步向内地与澳门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23] - "器官修复再生系统"成为医疗器械展区焦点,已与深圳某研发企业达成技术适配合作[25] - 截至2024年底,合作区已集聚生物医药大健康企业近400家,覆盖中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领域[25]
绽媄娅入局“械字号”,一次来自再生医学的降维打击
FBeauty未来迹· 2025-05-23 22:43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中国医美市场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0%-15%,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800亿元[4] - 医用敷料等械字号产品增长率已超过医美市场整体增速,围术期护理需求激增[4] - 头部国际国内品牌加速布局械字号,"妆械联合"成为护理新趋势[5] - 行业竞争从营销驱动转向技术驱动,市场进入"竞质"理性阶段[5] 公司战略与产品定位 - 佰傲再生旗下绽媄娅以再生医学路径切入械字号赛道,定位"最懂皮肤的科学家品牌"[2][10] - 通过RGD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棒新品实现医美"降维打击",主打精准黏附与高效修复[10][24] - 构建"RGD胶原修复棒+球PDRN能量棒"妆械CP组合,提供全周期修复解决方案[23] - 依托佰鸿集团DTSS智组装平台和再生医学产业链,形成技术壁垒[30] 核心技术突破 - RGD重组胶原蛋白采用天然4重RGD序列,可精准结合13处活性位点,羟脯氨酸修饰一致率>84%[27][28] - 通过人工RGD修饰提升胶原蛋白靶向性,使Ⅰ/Ⅲ/Ⅳ型胶原含量分别提升92.5%/100%/46.81%[20] - 创新性整合依克多因成分,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降低皮肤红区16.03%[19] - 技术突破皮肤屏障修复关键指标:丝聚蛋白提升183.33%,兜甲蛋白提升148.9%[20] 产品功效验证 - 15分钟快速降低皮肤TEWL值20.14%,光泽度提升14.85%[19] - 21天使用后皮肤泛红降低26.94%,IL-1α抑制率达69.29%[19][20] - 对PGE2炎症因子抑制率52.8%,加速创面愈合[20] - 第三方测试显示产品能同步解决医美术后泛红、屏障损伤、黑色素活跃三大痛点[16][21] 商业化进展 - 院线渠道白金系列械字号产品已获成功,拥有多项二类/三类医疗器械储备[10] - 天猫国货新品牌抢先购首日成交榜第二,球PDRN能量棒登液态精华品类TOP12[32] - 5月全域营销曝光量超5亿,联合李佳琦打造技术普惠话题引发行业关注[35] - 科研基因驱动差异化成长模型,完成医美与生美双赛道0-1积累[31][32]
奖项报名!即将截止!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5-23 19:13
会议延期与概况 - 医疗美容技术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5月26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1] - 大会将于2025年6月12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现场规模500人,参会对象包括政府、医院、医美上下游企业及投资机构[1] - 大会聚焦全球医美产业趋势、新材料、新技术(如再生医学、AI赋能)、监管政策及投融资机会[3] 奖项设置与评选标准 - **全球医美科技创新奖**:评选对象为医美科技企业及设备/材料研发制造商,需具备显著技术创新和临床实用价值[5] - **全球医美临床卓越奖**:针对医美科技企业及医疗机构,要求产品或技术取得显著临床效果并获得医患认可[6] - **全球医美创新服务奖**:表彰在医美产业链(如CRO、CDMO、成果转化)中提供卓越服务的企业或机构[7] - **全球医美创新转化奖(个人)**:面向推动医美技术产业化的医生、工程师等个人,需具备示范性行业影响力[8] 评选流程与方法 - 评奖采用专家函评和会评结合的方式[9] - 流程分申报(至2025/5/26)、评选(5/27-6/2)、获奖通知(6/3-6/6)、奖杯制作(6/7-6/10)及现场颁奖(6/12)[12] 报名与参与方式 - 企业通过指定链接提交资料[11],个人需邮件发送CV、研究成果、专利证明等材料至qzhao@suribot.com[13][15] - 观众可通过链接或二维码报名,需提交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概述[15] - 商务合作可通过微信号suribot22或联系思宇团队工作人员[14]